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农牧交错带不同植被群落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被引量:
13
1
作者
蒲洁
齐雁冰
+2 位作者
王茵茵
楚万林
杨凤群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79-285,共7页
为了解荒漠化土地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以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的榆林市沙生植物园植被恢复30年的乔木、灌木和草地3种植被群落下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及比值的影响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
为了解荒漠化土地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以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的榆林市沙生植物园植被恢复30年的乔木、灌木和草地3种植被群落下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及比值的影响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农牧交错带荒漠化土地植被恢复可以明显提高表层土壤微生物碳、氮、磷的含量。土壤微生物量碳以灌木林地为最高,含量为288.35 mg·kg-1,显著高于草地和乔木,分别是乔木林地和草地的3.99和2.10倍;土壤微生物磷在三种植被群落间差异不明显;三种植被群落下土壤微生物碳氮比的高低为乔木林地>草地>灌木林地,土壤微生物碳磷比表现为草地略高于乔木林地和灌木林地。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微生物量碳、氮、磷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极为密切,其中与土壤养分各指标大多呈现极显著相关,与土壤容重多为极显著负相关。说明土壤微生物量可以作为评价土壤质量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群落
微生物量碳氮磷
植被恢复
农牧交错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棉花冠层叶片叶绿素含量与高光谱参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
18
2
作者
楚万林
齐雁冰
+1 位作者
常庆瑞
蒲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5-73,共9页
【目的】研究棉花冠层叶片叶绿素含量与高光谱参数的相关性,建立叶绿素含量估算模型。【方法】2014年,以鲁棉研28号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施氮水平和生育期棉花冠层叶片叶绿素含量及350~2 500nm光谱反射率,以棉花冠层高光谱反射率与冠层...
【目的】研究棉花冠层叶片叶绿素含量与高光谱参数的相关性,建立叶绿素含量估算模型。【方法】2014年,以鲁棉研28号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施氮水平和生育期棉花冠层叶片叶绿素含量及350~2 500nm光谱反射率,以棉花冠层高光谱反射率与冠层叶片叶绿素含量为数据源,在分析叶绿素含量与原始高光谱反射率(R)、一阶导数光谱反射率(DR)、光谱提取变量和植被指数相关性的基础上,采用一元线性与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构建了叶绿素含量估算模型,并对从中筛选的6种棉花冠层叶片叶绿素含量估算模型进行精度对比。【结果】1)棉花冠层叶片叶绿素含量在反射光谱766nm处相关系数达到最大值,相关系数r=0.836;对于一阶导数光谱,叶绿素含量的敏感波段发生在753nm处,r=0.878;2)以9种光谱提取变量与8种植被指数为自变量,建立叶绿素含量的估算模型,筛选出的特征变量为红边面积(SDr)、绿峰与红谷的归一化值((Rg-Rr)/(Rg+Rr))、绿峰幅值(Rg),仅采用8种常用植被指数建立估算模型,筛选出的变量为比值植被指数(RVI);3)所建立的6种模型中以基于一阶导数光谱反射率建立的多元逐步回归估算模型精度最高,均方根误差(RMSE)为1.075,相对误差(RE)为2.22%,相关系数(r)为0.952。【结论】采用原始光谱、一阶导数光谱、光谱提取变量及植被指数均可对棉花叶绿素含量进行监测,其中基于一阶导数光谱的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对叶绿素含量的估算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叶绿素含量
高光谱
植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高光谱的渭北旱塬区棉花冠层叶面积指数估算
被引量:
8
3
作者
齐雁冰
楚万林
+2 位作者
解飞
陈洋
常庆瑞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4-121,共8页
以棉花冠层高光谱反射率与冠层叶片叶面积指数(LAI)为数据源,在分析LAI与原始高光谱反射率、一阶微分光谱反射率、光谱提取变量和植被指数相关性的基础上,采用一元线性与多元回归的方法构建了棉花LAI高光谱估算模型,并进行精度估算。结...
以棉花冠层高光谱反射率与冠层叶片叶面积指数(LAI)为数据源,在分析LAI与原始高光谱反射率、一阶微分光谱反射率、光谱提取变量和植被指数相关性的基础上,采用一元线性与多元回归的方法构建了棉花LAI高光谱估算模型,并进行精度估算。结果显示,在可见光范围内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及施氮量的增加冠层光谱反射率逐渐降低,在近红外范围内从苗期到花铃期随着施氮量增加反射率逐渐增加,花铃期到吐絮期反射率明显降低;各生育期冠层光谱的提取变量与LAI的相关性不强,全生育期各种光谱提取量及植被指数与LAI的相关性高于不同生育期;棉花冠层叶片LAI在反射光谱1 461 nm处相关系数达到最大值(r=-0.726);对于一阶微分光谱,LAI的敏感波段发生在742 nm处,r=0.744;以敏感波段742 nm一阶微分光谱反射率建立的逐步回归估算模型精度最高,RMSE=0.94,RE=26.27%,r=0.78。说明以全生育期为基础,采用一阶微分光谱敏感波段,并根据实际条件选择有效的估测模型,可以进行棉花LAI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叶面积指数
高光谱
植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秦巴山地县域土壤碱解氮空间变异与合理采样数的确定
被引量:
6
4
作者
楚万林
齐雁冰
+1 位作者
常庆瑞
蒲洁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2期141-146,共6页
[目的]了解秦巴山地县域土壤碱解氮的空间分布规律,确定合理的采样密度,为研究区农田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地统计学与GIS结合的方法,随机抽取不同采样密度的样点数据,进行插值分析,采用交叉验证法对插值精度进行评价。[结果...
[目的]了解秦巴山地县域土壤碱解氮的空间分布规律,确定合理的采样密度,为研究区农田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地统计学与GIS结合的方法,随机抽取不同采样密度的样点数据,进行插值分析,采用交叉验证法对插值精度进行评价。[结果](1)土壤碱解氮的变异系数为42.95%,属于中等变异;(2)块金值与基台值的比值约为1/2,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相关性,空间最大相关距离为9 171m;(3)样点数目从1 060个到742个时,变程以及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出现明显偏差,其相对误差分别为152.32%和36.1%,均方根误差(RMSE)、相关系数(R)同样出现明显偏差。[结论]汉滨区土壤碱解氮空间连续性较好,适当地减少采样密度,仍可以满足插值分析的需要,考虑到土壤碱解氮的空间变异评价的精度分析结果,县域土壤碱解氮的合理采样数应该控制在1 060个以上,即最大以345.5hm2为一个采样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变异
合理采样数
碱解氮
秦巴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陕北某化工企业周围污灌区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积累特征及评价
被引量:
17
5
作者
齐雁冰
楚万林
+2 位作者
蒲洁
刘梦云
常庆瑞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53-1460,共8页
对陕西北部某化工企业污灌区土壤一作物系统的重金属积累状况及空间分布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污水排放导致了周围农田土壤中Cd和Cu的聚集,其中Cd的积累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二级标准;土壤Cu、zn和Pb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Cd...
对陕西北部某化工企业污灌区土壤一作物系统的重金属积累状况及空间分布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污水排放导致了周围农田土壤中Cd和Cu的聚集,其中Cd的积累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二级标准;土壤Cu、zn和Pb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Cd的单因子污染指数为1.21,属轻度污染,4种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0.74,属警戒线等级.在剖面上,所有重金属元素均表现出明显的表聚现象,主要聚集在土壤表层0~10Cm范围内,在空间分布上,污水排放企业污灌区土壤和作物重金属Cu、zn和Cd的强烈聚集区出现在企业排污口附近100m范围内,而Pb集中在200m范围内,并随着距企业距离的增加重金属含量呈降低趋势.在企业污水灌溉的影响下,玉米籽粒中Cu、Pb和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74、0.129和0.036mg·kg^-1,明显高于对照区,其中P11达到5.7%的超标率.玉米籽粒中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大小为Pb〉Cu〉Zn〉Cd,综合污染指数为0.53,属安全清洁等级;4种重金属元素中,除Cd在作物中与土壤中有效态和全量之间均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外,其余元素作物中和土壤中含量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因此,该化工企业周围,尽管由于污灌引起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累积,但由于在农作物中的积累有限,暂时未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但由于交通及烟尘引起的Pb的超标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企业
重金属
作物
空间变异
污灌
原文传递
煤炭高污染风险区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垒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齐雁冰
杨凤群
+2 位作者
楚万林
蒲洁
周磊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6-220,共5页
对煤炭矿区地球化学垒进行研究是了解矿区土壤元素迁移、富集及污染状况的重要途径。以大柳塔矿区周围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在采集52个耕地样点的基础上,对样品重金属含量、富集状况进行了分析,并运用不同的标准对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
对煤炭矿区地球化学垒进行研究是了解矿区土壤元素迁移、富集及污染状况的重要途径。以大柳塔矿区周围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在采集52个耕地样点的基础上,对样品重金属含量、富集状况进行了分析,并运用不同的标准对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经过20多年的煤炭开采,对大柳塔矿区耕地土壤中重金属富集和污染有显著贡献,矿区耕地表层土壤重金属明显积累,除zn外,重金属元素表层含量明显高于下层11%~52%,形成明显的人为地球化学垒,表层各重金属的富集系数EF在1.7~3.3之间,富集不是十分强烈,重金属含量虽然高出土壤环境背景值,但明显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土壤尚属清洁。矿区土壤因矿业活动造成的重金属污染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部分重金属元素的积累量已经接近轻度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地球化学垒
煤炭开发
大柳塔
原文传递
题名
农牧交错带不同植被群落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被引量:
13
1
作者
蒲洁
齐雁冰
王茵茵
楚万林
杨凤群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79-28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0051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QN2011075)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3AA102401-2)
文摘
为了解荒漠化土地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以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的榆林市沙生植物园植被恢复30年的乔木、灌木和草地3种植被群落下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及比值的影响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农牧交错带荒漠化土地植被恢复可以明显提高表层土壤微生物碳、氮、磷的含量。土壤微生物量碳以灌木林地为最高,含量为288.35 mg·kg-1,显著高于草地和乔木,分别是乔木林地和草地的3.99和2.10倍;土壤微生物磷在三种植被群落间差异不明显;三种植被群落下土壤微生物碳氮比的高低为乔木林地>草地>灌木林地,土壤微生物碳磷比表现为草地略高于乔木林地和灌木林地。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微生物量碳、氮、磷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极为密切,其中与土壤养分各指标大多呈现极显著相关,与土壤容重多为极显著负相关。说明土壤微生物量可以作为评价土壤质量的生物学指标。
关键词
植被群落
微生物量碳氮磷
植被恢复
农牧交错带
Keywords
plant community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
N
P
vegetation restoration
agro-pastoral transitional zone
分类号
S154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棉花冠层叶片叶绿素含量与高光谱参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
18
2
作者
楚万林
齐雁冰
常庆瑞
蒲洁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5-73,共9页
基金
"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2013AA102401-2)
文摘
【目的】研究棉花冠层叶片叶绿素含量与高光谱参数的相关性,建立叶绿素含量估算模型。【方法】2014年,以鲁棉研28号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施氮水平和生育期棉花冠层叶片叶绿素含量及350~2 500nm光谱反射率,以棉花冠层高光谱反射率与冠层叶片叶绿素含量为数据源,在分析叶绿素含量与原始高光谱反射率(R)、一阶导数光谱反射率(DR)、光谱提取变量和植被指数相关性的基础上,采用一元线性与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构建了叶绿素含量估算模型,并对从中筛选的6种棉花冠层叶片叶绿素含量估算模型进行精度对比。【结果】1)棉花冠层叶片叶绿素含量在反射光谱766nm处相关系数达到最大值,相关系数r=0.836;对于一阶导数光谱,叶绿素含量的敏感波段发生在753nm处,r=0.878;2)以9种光谱提取变量与8种植被指数为自变量,建立叶绿素含量的估算模型,筛选出的特征变量为红边面积(SDr)、绿峰与红谷的归一化值((Rg-Rr)/(Rg+Rr))、绿峰幅值(Rg),仅采用8种常用植被指数建立估算模型,筛选出的变量为比值植被指数(RVI);3)所建立的6种模型中以基于一阶导数光谱反射率建立的多元逐步回归估算模型精度最高,均方根误差(RMSE)为1.075,相对误差(RE)为2.22%,相关系数(r)为0.952。【结论】采用原始光谱、一阶导数光谱、光谱提取变量及植被指数均可对棉花叶绿素含量进行监测,其中基于一阶导数光谱的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对叶绿素含量的估算效果最优。
关键词
棉花
叶绿素含量
高光谱
植被指数
Keywords
cotton
chlorophyll content
hyperspectrum
vegetation index
分类号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高光谱的渭北旱塬区棉花冠层叶面积指数估算
被引量:
8
3
作者
齐雁冰
楚万林
解飞
陈洋
常庆瑞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4-121,共8页
基金
"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2013AA102401-2)
文摘
以棉花冠层高光谱反射率与冠层叶片叶面积指数(LAI)为数据源,在分析LAI与原始高光谱反射率、一阶微分光谱反射率、光谱提取变量和植被指数相关性的基础上,采用一元线性与多元回归的方法构建了棉花LAI高光谱估算模型,并进行精度估算。结果显示,在可见光范围内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及施氮量的增加冠层光谱反射率逐渐降低,在近红外范围内从苗期到花铃期随着施氮量增加反射率逐渐增加,花铃期到吐絮期反射率明显降低;各生育期冠层光谱的提取变量与LAI的相关性不强,全生育期各种光谱提取量及植被指数与LAI的相关性高于不同生育期;棉花冠层叶片LAI在反射光谱1 461 nm处相关系数达到最大值(r=-0.726);对于一阶微分光谱,LAI的敏感波段发生在742 nm处,r=0.744;以敏感波段742 nm一阶微分光谱反射率建立的逐步回归估算模型精度最高,RMSE=0.94,RE=26.27%,r=0.78。说明以全生育期为基础,采用一阶微分光谱敏感波段,并根据实际条件选择有效的估测模型,可以进行棉花LAI的预测。
关键词
棉花
叶面积指数
高光谱
植被指数
Keywords
cotton
leaf area index
hyperspectrum
vegetation index
分类号
TP7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秦巴山地县域土壤碱解氮空间变异与合理采样数的确定
被引量:
6
4
作者
楚万林
齐雁冰
常庆瑞
蒲洁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2期141-14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农牧交错植被重建的土壤环境响应与微生物耦合机制研究"(3110051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QN2011075)
"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2013AA102401-2)
文摘
[目的]了解秦巴山地县域土壤碱解氮的空间分布规律,确定合理的采样密度,为研究区农田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地统计学与GIS结合的方法,随机抽取不同采样密度的样点数据,进行插值分析,采用交叉验证法对插值精度进行评价。[结果](1)土壤碱解氮的变异系数为42.95%,属于中等变异;(2)块金值与基台值的比值约为1/2,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相关性,空间最大相关距离为9 171m;(3)样点数目从1 060个到742个时,变程以及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出现明显偏差,其相对误差分别为152.32%和36.1%,均方根误差(RMSE)、相关系数(R)同样出现明显偏差。[结论]汉滨区土壤碱解氮空间连续性较好,适当地减少采样密度,仍可以满足插值分析的需要,考虑到土壤碱解氮的空间变异评价的精度分析结果,县域土壤碱解氮的合理采样数应该控制在1 060个以上,即最大以345.5hm2为一个采样单元。
关键词
空间变异
合理采样数
碱解氮
秦巴山地
Keywords
spatial variability optimal sampling density soil available nitrogen Qinba Mountain
分类号
S158.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北某化工企业周围污灌区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积累特征及评价
被引量:
17
5
作者
齐雁冰
楚万林
蒲洁
刘梦云
常庆瑞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53-146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0051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QN2011075)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13AA102401)
文摘
对陕西北部某化工企业污灌区土壤一作物系统的重金属积累状况及空间分布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污水排放导致了周围农田土壤中Cd和Cu的聚集,其中Cd的积累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二级标准;土壤Cu、zn和Pb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Cd的单因子污染指数为1.21,属轻度污染,4种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0.74,属警戒线等级.在剖面上,所有重金属元素均表现出明显的表聚现象,主要聚集在土壤表层0~10Cm范围内,在空间分布上,污水排放企业污灌区土壤和作物重金属Cu、zn和Cd的强烈聚集区出现在企业排污口附近100m范围内,而Pb集中在200m范围内,并随着距企业距离的增加重金属含量呈降低趋势.在企业污水灌溉的影响下,玉米籽粒中Cu、Pb和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74、0.129和0.036mg·kg^-1,明显高于对照区,其中P11达到5.7%的超标率.玉米籽粒中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大小为Pb〉Cu〉Zn〉Cd,综合污染指数为0.53,属安全清洁等级;4种重金属元素中,除Cd在作物中与土壤中有效态和全量之间均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外,其余元素作物中和土壤中含量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因此,该化工企业周围,尽管由于污灌引起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累积,但由于在农作物中的积累有限,暂时未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但由于交通及烟尘引起的Pb的超标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
化工企业
重金属
作物
空间变异
污灌
Keywords
chemical factory
heavy metal
crops
spatial variance
wastewater irrigation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煤炭高污染风险区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垒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齐雁冰
杨凤群
楚万林
蒲洁
周磊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6-220,共5页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新教师类)课题(2009020412003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0516)资助
文摘
对煤炭矿区地球化学垒进行研究是了解矿区土壤元素迁移、富集及污染状况的重要途径。以大柳塔矿区周围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在采集52个耕地样点的基础上,对样品重金属含量、富集状况进行了分析,并运用不同的标准对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经过20多年的煤炭开采,对大柳塔矿区耕地土壤中重金属富集和污染有显著贡献,矿区耕地表层土壤重金属明显积累,除zn外,重金属元素表层含量明显高于下层11%~52%,形成明显的人为地球化学垒,表层各重金属的富集系数EF在1.7~3.3之间,富集不是十分强烈,重金属含量虽然高出土壤环境背景值,但明显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土壤尚属清洁。矿区土壤因矿业活动造成的重金属污染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部分重金属元素的积累量已经接近轻度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
土壤地球化学垒
煤炭开发
大柳塔
Keywords
Geochemical bar
Coal mining
Daliuta Town
分类号
S153.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农牧交错带不同植被群落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蒲洁
齐雁冰
王茵茵
楚万林
杨凤群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棉花冠层叶片叶绿素含量与高光谱参数的相关性
楚万林
齐雁冰
常庆瑞
蒲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高光谱的渭北旱塬区棉花冠层叶面积指数估算
齐雁冰
楚万林
解飞
陈洋
常庆瑞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秦巴山地县域土壤碱解氮空间变异与合理采样数的确定
楚万林
齐雁冰
常庆瑞
蒲洁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陕北某化工企业周围污灌区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积累特征及评价
齐雁冰
楚万林
蒲洁
刘梦云
常庆瑞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7
原文传递
6
煤炭高污染风险区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垒研究
齐雁冰
杨凤群
楚万林
蒲洁
周磊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