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冲电镀制备Ni-cBN复合镀层的性能 被引量:4
1
作者 梅明亮 王翠凤 王詠证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6-49,8,共4页
为了探讨工艺参数对脉冲电镀Ni-cBN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氨基磺酸镍为镀液,调整平均电流密度、脉冲导通与脉冲间歇比在黄铜基材上脉冲电镀纯镍层,找出最佳工艺参数作为Ni-cBN复合电镀的工艺参数,改变cBN粉末添加量制备复合镀... 为了探讨工艺参数对脉冲电镀Ni-cBN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氨基磺酸镍为镀液,调整平均电流密度、脉冲导通与脉冲间歇比在黄铜基材上脉冲电镀纯镍层,找出最佳工艺参数作为Ni-cBN复合电镀的工艺参数,改变cBN粉末添加量制备复合镀层。利用显微维氏硬度计及摩擦试验机测量镀层硬度及磨损量,借助扫描电镜(SEM)及x射线衍射仪(XRD)观察了镀层的分散情况及晶粒尺寸。结果表明:平均电流密度为1~7A/dm2制备的纯镍镀层晶粒尺寸约350—1000nm,其中3A/dm2时晶粒尺寸最小,为412nm,镀层硬度最高,为402HV;镀层择优取向随着电流密度和输入功率类型而变化;脉冲导通与脉冲间歇比为50:200时,择优取向为(200)晶面,残留应力最大,镀层硬度最高,为456HV;当占空比较低时择优取向偏向(220),占空比较高时择优取向偏向(200);复合镀层中的cBN粉末含量高且分散性好,耐磨性相对较好;未经热处理,镀液中cBN浓度1.0g/L时镀层硬度最高,为506.96HV,镀层中cBN含量为13.3%,耐磨性最好;在经过热处理后,依然是cBN浓度1.0g/L时得到的镀层硬度最高,为531.86HV,耐磨性也最好;另外,热处理显著降低了镀层磨耗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镀 Ni-cBN复合镀层 性能 微纳米级cBN 择优取向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的手势识别技术及在小车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梅明亮 王翠凤 何炳蔚 《长春大学学报》 2016年第8期24-31,共8页
以无人驾驶汽车行进控制为应用背景,研究了基于视觉的手势识别技术,并对小车实现行进转向控制。用MATLAB实现手势识别部分,利用Robotis Bioloid套装与PC机通过Zigbee无线通信组成一个简易的基于无线网络的视觉感知系统测试平台,实现小... 以无人驾驶汽车行进控制为应用背景,研究了基于视觉的手势识别技术,并对小车实现行进转向控制。用MATLAB实现手势识别部分,利用Robotis Bioloid套装与PC机通过Zigbee无线通信组成一个简易的基于无线网络的视觉感知系统测试平台,实现小车运动控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手势识别 系统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田口法的在玻璃基板上溅射ITO薄膜制作工艺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梅明亮 王翠凤 张鹃如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4期25-28,共4页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方式将氧化铟锡(ITO)沉积在玻璃基板上,设定温度、压力、溅射功率为主要参数,每个参数均有3个水平,运用田口实验方法设计L9直交表,质量目标设定为方阻,以变异数分析得到的结果作为最优工艺参数条件,并测量膜厚、透光率...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方式将氧化铟锡(ITO)沉积在玻璃基板上,设定温度、压力、溅射功率为主要参数,每个参数均有3个水平,运用田口实验方法设计L9直交表,质量目标设定为方阻,以变异数分析得到的结果作为最优工艺参数条件,并测量膜厚、透光率。以X光衍射仪分析结晶状况、SEM观察结构及生长型态来了解其性质。结果显示功率对方阻的影响最大,贡献度占91%,而功率大,薄膜厚度越厚,晶粒粒径较大,结晶性较强,方阻减小及透过率降低。由于结晶性好也提高透光率,膜厚100~300nm时,透光率80%以上。最优工艺参数为温度230℃、功率300 W及压力在1.5mTorr下有方阻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铟锡(ITO) 田口法 溅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E技术在改善手机中框翘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梅明亮 王翠凤 《模具制造》 2010年第12期3-5,共3页
以一款手机中框作为案例进行分析。由于设计初期没有进行CAE分析,生产中出现中框翘曲变形超差,通过利用Moldex3D软件进行成型模拟,针对不同设计方案对比分析,找出便捷的模具维修方法,解决了手机中框翘曲的问题。
关键词 模流分析 MOLDEX3D 手机中框 翘曲 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氮化钛钇稳定氧化锆导电性能
5
作者 梅明亮 王翠凤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2期46-50,共5页
为了使氧化锆在刀、模具零件的应用上更加广泛,需提高其放电加工特性。在钇稳定氧化锆(YSZ)中添加不同配比的导电氮化钛(TiN)粉末制成复合材料。对烧结坯测试电阻率、借助SEM观察微结构,进行电火花加工实验:以电压、电流及脉冲时间等作... 为了使氧化锆在刀、模具零件的应用上更加广泛,需提高其放电加工特性。在钇稳定氧化锆(YSZ)中添加不同配比的导电氮化钛(TiN)粉末制成复合材料。对烧结坯测试电阻率、借助SEM观察微结构,进行电火花加工实验:以电压、电流及脉冲时间等作为控制参数,测试放电加工材料去除率与表面粗糙度等特性。结果表明:添加TiN在ZrO_2基体内形成导电的网状组织,添加量达到30wt%,电阻率降低至3.86×10^(-3)Ω·cm时,满足电火花加工导电性要求。相同加工条件下,与WC/Co比较,3YSZ/TiN去除率更大,表面粗糙度也相对较大。电流对材料去除率影响较大,随着电流脉冲宽度增大,材料去除率增加,表面粗糙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 陶瓷 电加工 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KD11钢的气体热渗铬工艺和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翠凤 黄清海 +1 位作者 梅明亮 郭益辰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9-213,共5页
采用热反应扩散沉积法(TRD)对有无预渗氮处理的SKD11钢试样分别以950、900、850、800和750℃进行气体热渗铬。利用SEM和EDS测量铬原子扩散深度;根据经典动力学理论计算活化能及扩散系数;利用XRD分析相结构;再进行维氏硬度测量和耐磨实... 采用热反应扩散沉积法(TRD)对有无预渗氮处理的SKD11钢试样分别以950、900、850、800和750℃进行气体热渗铬。利用SEM和EDS测量铬原子扩散深度;根据经典动力学理论计算活化能及扩散系数;利用XRD分析相结构;再进行维氏硬度测量和耐磨实验。结果表明,经渗氮前处理的渗铬试样在各温度下铬原子扩散深度比未经渗氮均有增加,有预渗氮渗铬层最深达到20μm,未经渗氮渗铬层只有13μm,其活化能分别为106.09和147.47 k J/mol,表面硬度分别为1610及1760 HV。在各实验温度下,经渗氮预处理渗铬试样的耐磨性均比未经渗氮试样好,渗铬温度高于850℃耐磨性优于基材,低于850℃硬度虽然高于基材,但耐磨性不及基材。在较高温度(950和900℃)渗铬时,有渗氮预处理试样的渗铬层结构为Cr2C和Cr2N相,无渗氮预处理为Cr2C相;在较低温度(800和750℃)渗铬时,有渗氮预处理试样的渗铬层结构为Cr7C3和Cr N相,无渗氮预处理为Cr7C3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热反应扩散/沉积 扩散系数 活化能 耐磨性
原文传递
反射器电铸模芯的无电镀镍磷镀层光学及机械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思默 戴建华 +2 位作者 梅明亮 邱锡荣 王涛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7期124-128,共5页
为了提高反射镜电铸模芯寿命,本研究采用无电镀镍施以5μm、10μm及15μm镍磷镀层在反射器产品的纯镍电铸模芯上,通过OPTRONIC配光机检验镀层厚度对原模芯及所注射成型的塑料反射器的光学性能变化的影响,5μm厚度的Ni-P镀层,电铸模芯表... 为了提高反射镜电铸模芯寿命,本研究采用无电镀镍施以5μm、10μm及15μm镍磷镀层在反射器产品的纯镍电铸模芯上,通过OPTRONIC配光机检验镀层厚度对原模芯及所注射成型的塑料反射器的光学性能变化的影响,5μm厚度的Ni-P镀层,电铸模芯表面出现了白雾现象,降低表面光泽度,但对产品反射光学性能影响最低;研究200℃、300℃及400℃热处理后Ni-P镀层维氏硬度、耐磨特性及反光性能,发现镍磷镀层越厚,表面光泽度相对提升,借助激光观察反射光形呈现散射现象,且反射光学性能亦降低;Ni-P镀层明显提升纯镍基材的表面硬度及耐磨特性,且在热处理后,镀层表面硬度相对提高,其中400℃热处理后其硬度较未做热处理的Ni-P镀层提升了52%。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表面形态,发现在不同温度退火后,产生的Ni_(3)P相,晶粒细化直接促成了硬度变化。并且以X光绕射仪(XRD)分析镀层在热处理前与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结晶结构,热处理前有非晶质结构,在200℃-400℃退火,则有明显的Ni及Ni_(3)P的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电镀 反射器 热处理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P2030气体渗铬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翠凤 梅明亮 +1 位作者 刘思默 郭益辰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4期25-29,49,共6页
研究采用热反应扩散镀膜法(Thermal Reactive Diffusion/Deposition,TRD)在ASP2030粉末高速钢上表面进行气体渗铬处理,在相同的时间下对有无氮化预处理的试片进行950℃、900℃、850℃、800℃、750℃的渗铬实验,再用扫描电镜(SEM)线扫描... 研究采用热反应扩散镀膜法(Thermal Reactive Diffusion/Deposition,TRD)在ASP2030粉末高速钢上表面进行气体渗铬处理,在相同的时间下对有无氮化预处理的试片进行950℃、900℃、850℃、800℃、750℃的渗铬实验,再用扫描电镜(SEM)线扫描分析(line-scan),测量铬原子扩散深度,并求出有无氮化预处理渗铬的扩散激活能(Q)及扩散常数(D0),讨论彼此间差异的因子。再将预氮化渗铬及渗铬后的试片,用耐磨试验机进行不同渗铬温度下渗铬层的磨耗情形,了解渗铬层的耐磨性,最后再以X光绕射分析,测量有无氮化处理基材表层渗铬层中晶体的组成,探讨在高温及低温下晶体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显示,在950℃、900℃、850℃、800℃及750℃渗铬中,经氮化处理后ASP2030铬原子扩散深度增加。将所量测各条件渗铬后膜厚以最小平方法求出ASP2030有无氮化渗铬的线性方程式,可得到ASP2030渗铬和ASP2030预氮化后渗铬扩散激活能分别为118.965kJ/mol及111.632kJ/mol,表示氮化对ASP2030激活能的影响较小。ASP2030有无氮化预处理的表层硬度为1 570 Hv及1 860 Hv。在耐磨实验中,ASP2030粉末钢渗铬后的渗铬层耐磨性差。在XRD绕射分析所显现的晶体构造与无氮化高温渗铬时,两者基材均有Cr_2C的组织,有氮化预处理时则另有Cr_2N的结构,在较低温渗铬时,基材在无氮化处理时是Cr_7C_3,则氮化处理后有CrN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反应气体扩散镀膜(TRD) 扩散常数(D0) 激活能(Q)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316L不锈钢成形尺寸精度预测
9
作者 王涛 王翠凤 +2 位作者 梅明亮 戴建华 袁盛华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2期21-23,共3页
建立选区激光熔化316L不锈钢成形质量预测模型,以响应面中心复合设计试验数据作为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样本,采用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初始连接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通过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 建立选区激光熔化316L不锈钢成形质量预测模型,以响应面中心复合设计试验数据作为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样本,采用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初始连接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通过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有效预测精度,使得成形件尺寸精度的平均相对预测误差为5.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融化 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尺寸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保护区事故案例分析及启示 被引量:5
10
作者 梅明亮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第2期235-237,共3页
地铁是城市繁忙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大面积改造、房地产开发、市政工程等各种外部建设项目的迅速增加,对地铁设施安全影响越来越大.近年来,在地铁保护区实施的外部建设项... 地铁是城市繁忙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大面积改造、房地产开发、市政工程等各种外部建设项目的迅速增加,对地铁设施安全影响越来越大.近年来,在地铁保护区实施的外部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做好地铁设施安全保护,是涉及地铁建设和运营安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收集了国内典型地铁保护区事故案例,分析其事故原因,总结相关经验,并结合西安地铁保护区监管现状,为类似事件的预防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保护区 外部建设项目 安全保护 西安地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开挖对临近地铁结构基础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梅明亮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年第35期53-54,共2页
基坑开挖对于城市地铁建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的,目前我国的城市建设中有越来越多的隧道工程,那么在当地所进行的基坑开挖过程对于地质土壤的稳定程度就也会产生影响,甚至可能会导致周围的底层出现移位的情况。因此,... 基坑开挖对于城市地铁建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的,目前我国的城市建设中有越来越多的隧道工程,那么在当地所进行的基坑开挖过程对于地质土壤的稳定程度就也会产生影响,甚至可能会导致周围的底层出现移位的情况。因此,基坑的开挖对于临近地铁的结构质量以及稳定性都是有着重要影响的,我们应深入的分析其各类影响因素,同时针对这些安全隐患制定出最具针对性的优化对策。文章便从基坑开挖工程、影响地铁隧道变形的常见因素和优化安全隐患的具体对策三方面详细的讨论了基坑开挖对临近地铁结构基础的影响及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地铁结构 影响及优化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地铁保护区内外部施工作业安全监管 被引量:1
12
作者 梅明亮 《科技与企业》 2016年第9期51-51,共1页
随着地铁及轻轨沿线土地开发项目及市政工程迅速增加,大量新建工程位于地铁车站和隧道上方或地铁保护范围内,导致地铁车站和隧道不可避免地受到外部工程建设的影响。如何杜绝外部施工作业危及地铁安全的事件发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随着地铁及轻轨沿线土地开发项目及市政工程迅速增加,大量新建工程位于地铁车站和隧道上方或地铁保护范围内,导致地铁车站和隧道不可避免地受到外部工程建设的影响。如何杜绝外部施工作业危及地铁安全的事件发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章就地铁保护区内外部施工作业安全监管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保护区 基坑开挖 安全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熔功率对NiCrBSi/40%TiC激光熔覆复合涂层组织及性能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梅明亮 刘思默 +1 位作者 戴建华 张浩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16,共9页
基于同步送粉工艺制备NiCrBSi/40%(质量分数)TiC复合涂层,分析了重熔功率对复合涂层的显微组织、残余应力、显微硬度以及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重熔800 W时可以显著细化复合涂层内的TiC颗粒与Ni基组织。不同重熔功率复合涂层均为... 基于同步送粉工艺制备NiCrBSi/40%(质量分数)TiC复合涂层,分析了重熔功率对复合涂层的显微组织、残余应力、显微硬度以及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重熔800 W时可以显著细化复合涂层内的TiC颗粒与Ni基组织。不同重熔功率复合涂层均为残余拉应力,而残余拉应力随着重熔功率的增加而降低,重熔功率1000 W时残余应力为463 MPa。复合涂层的硬度与耐磨性均随着重熔功率的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重熔功率800 W时性能最佳,其显微硬度及磨损失重分别为65.8 HRC及5.4 mg。不同激光功率重熔的磨损机制均为磨粒磨损与黏着磨损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重熔功率 复合涂层 残余应力 耐磨性
原文传递
热处理工艺调控激光熔覆WC@Ni/Ni60涂层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6
14
作者 梅明亮 黄旭 刘畅 《粉末冶金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1-119,共9页
热处理工艺对改善激光熔覆涂层成形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实验采用WC@Ni/Ni60A与稀土混合粉末,研究不同热处理加工工艺对熔覆层的显微硬度、微观组织、物相组成和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探索出最佳退火温度。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有助... 热处理工艺对改善激光熔覆涂层成形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实验采用WC@Ni/Ni60A与稀土混合粉末,研究不同热处理加工工艺对熔覆层的显微硬度、微观组织、物相组成和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探索出最佳退火温度。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有助于细化晶粒组织;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涂层显微硬度下降,700℃时,涂层显微硬度较高,1%La_(2)O_(3)样件和0.5%Y_(2)O_(3)样件硬度分别为64.9HRC和65.3HRC;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涂层磨损体积发生显著变化,在700℃达到最佳,700℃退火温度,样件摩擦因数均低于未处理样件;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有助于降低残余应力。综合考虑各项性能指标,最优热处理方案为:加热温度700℃,升温速度10℃/min,保温时间为60 min,冷却方式为随炉冷却。研究结果为热处理改善涂层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WC@Ni/Ni60涂层 稀土 热处理 工艺调控
原文传递
激光熔覆Ni45A工艺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梅明亮 曹强 杨江淮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1-29,共9页
针对激光熔覆Ni45A成形控制问题,采用响应面中心复合设计方法,建立工艺参数与熔覆层几何特性之间的数学模型,分析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气流量对熔覆层几何特性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敏感性分析方法,获得熔覆层几何特性对工艺参数的敏感性。... 针对激光熔覆Ni45A成形控制问题,采用响应面中心复合设计方法,建立工艺参数与熔覆层几何特性之间的数学模型,分析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气流量对熔覆层几何特性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敏感性分析方法,获得熔覆层几何特性对工艺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增大激光功率,降低扫描速度,有利于增大熔高、熔宽和熔覆层面积,熔池中输入能量的大小是影响熔覆层形貌的主要因素。此外,敏感性分析表明熔覆层几何特性对激光功率最为敏感。研究结果为激光熔覆Ni45A几何特性提供了敏感特性图,为进一步有效地控制熔覆层成形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工艺参数 响应面法 敏感性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