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儿童肝豆状核变性临床研究 |
梅咏予
张晓红
赵志新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2
|
抗凝剂与全血比例对肝炎患者PTA测定值的影响 |
梅咏予
姚春斓
赵志新
张晓红
李刚
杨林
|
《热带医学杂志》
CAS
|
2003 |
0 |
|
3
|
病毒性肝炎的基因治疗现况 |
梅咏予
杨林
肖杰生
|
《中国处方药》
|
2004 |
1
|
|
4
|
慢性重型肝炎近期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
赵志新
崇雨田
罗瑞虹
梅咏予
姚集鲁
|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9
|
|
5
|
短程地塞米松不能提高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生存率 |
张绍全
雷姿颖
陈俊峰
曹会娟
梅咏予
林炳亮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9
|
|
6
|
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不同时相慢加急性乙肝肝衰竭患者的疗效 |
翁伟镇
陈俊峰
梅咏予
李建国
曹会娟
谢冬英
高志良
林炳亮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7
|
肝功能衰竭患者亚临床肝性脑病发生情况的探讨 |
张丽华
崇雨田
庄鹏
张伟东
梅咏予
舒欣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
2003 |
5
|
|
8
|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临终前血清甲胎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 |
余丽娜
柯伟民
李晓鹤
梅咏予
李建国
|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
2006 |
6
|
|
9
|
定量PCR检测慢性HBV感染者血清HBV-DNA含量 |
雷瑞祥
梅咏予
徐启桓
张英
邓练贤
杨绍基
|
《广东医学》
CAS
CSCD
|
1999 |
3
|
|
10
|
拉米呋啶联合山豆根注射液对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的疗效观察 |
张晓红
杨绍基
梅咏予
凌小强
卢建溪
赖箐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11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与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 |
雷瑞祥
徐启桓
梅咏予
谢俊强
朱建芸
杨绍基
|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
2000 |
4
|
|
12
|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变异与慢性乙型肝炎病理改变的相关性 |
邓洪
梅咏予
朱建芸
周元平
姚集鲁
|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
2001 |
4
|
|
13
|
广州地区流行性出血热58例临床与流行病学分析 |
徐启桓
雷瑞祥
梅咏予
曹红
肖杰生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
1999 |
3
|
|
14
|
流行性出血热56例的肝功能分析 |
徐启桓
梅咏予
张英
曹红
肖杰生
|
《新医学》
|
1999 |
6
|
|
15
|
传染病学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的研究 |
张晓红
谢冬英
赵志新
梅咏予
林炳亮
高志良
|
《医学教育探索》
|
2010 |
6
|
|
16
|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合并病毒性肝炎40例回顾性分析 |
徐启桓
舒欣
梅咏予
曹红
肖杰生
|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
1999 |
1
|
|
17
|
传染病临床见习教学的一套新方法 |
张晓红
梅咏予
赵志新
高志良
|
《医学教育探索》
|
2007 |
1
|
|
18
|
特殊时期传染病学临床见习教学方法探索 |
张晓红
赵志新
梅咏予
高志良
|
《西北医学教育》
|
2007 |
2
|
|
19
|
隐球菌脑膜炎治疗相关并发症分析 |
白红莲
谢冬英
梅咏予
杨绍基
|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20
|
戊型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和人Ⅲ型前胶原水平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
卢建溪
梅咏予
柯伟民
|
《广东医学》
CAS
CSCD
|
199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