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停跳摘取和保存有完整心包的供心 被引量:2
1
作者 梁胜景 莫安胜 +3 位作者 林辉 张帆 温绍科 周一凡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31-834,共4页
背景:有文献报道心脏在连续灌注、不停跳下保存,有望突破心脏保存时限。但是心脏的摘取和灌注部位沿用单纯低温保存的办法,有背于连续灌注保存的初衷。作者认为保留完整的心包,于头臂动脉干灌注,在不停跳下摘取和保存供体心脏可能更加... 背景:有文献报道心脏在连续灌注、不停跳下保存,有望突破心脏保存时限。但是心脏的摘取和灌注部位沿用单纯低温保存的办法,有背于连续灌注保存的初衷。作者认为保留完整的心包,于头臂动脉干灌注,在不停跳下摘取和保存供体心脏可能更加科学。目的:评价不停跳保存完整心包的可行性以及供心功能变化情况。方法:选用年龄、体质量相当的广西巴马小型猪6只进行不停跳摘取和保存有完整心包供心的试验。实验猪用氯胺酮麻醉,取胸部正中切口,全身肝素化后,不切开心包,先阻断并切断头臂干插灌注管,后切断上腔静脉和右上肺静脉回收血液,用自行组装的灌注装置灌注心脏,在跳动状态下摘取心脏并保存4h。设4个时点连续监测左心室心功能变化,离体时为T0,保存60min为T1,保存120min为T2,保存180min为T3,保存240min为T4。结果与结论:在不停跳下,摘取和保存有完整心包的供体心脏6例全部成功。不停跳保存各个时点的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两两比较:T0与其他时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T1与T2时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T1与T3及T4时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停跳保存各个时点的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两两比较:T0与其他时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T1与T2,T3及T4时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在不停跳下摘取和保存有完整心包供心是完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心脏不停跳 供体心脏保存 心脏摘取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托洛尔预防胸部肿瘤合并冠心病非心脏手术心脏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梁胜景 林辉 +3 位作者 李香伟 杨光煜 温绍科 周一凡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581-582,共2页
目的:评价围手术期应用美托洛尔控制心率对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心脏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 为冠心病并行开胸非心脏手术的患者65例,围手术期使用美托洛尔控制心率,根据心率的控制情况分为控制心率达标组(A 组)(... 目的:评价围手术期应用美托洛尔控制心率对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心脏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 为冠心病并行开胸非心脏手术的患者65例,围手术期使用美托洛尔控制心率,根据心率的控制情况分为控制心率达标组(A 组)(55-80次/min, n =48),控制心率未达标组(B组)(80-130次/min, n =17),分别于术前24 h内及术后72 h内行Holter持续监测,记录各个时间段平均心率、早搏次数、异位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发生情况,以及术后72 h内心脏并发症,对两组数据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和B组术后相比,前者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后者(P〈0.05);A组术后无心梗,B组术后1例发生急 性心梗死亡,2例术后发生急性心梗,后经抢救治愈。结论:围手术期使用美托洛尔有效控制心率可以减少冠心病非心脏手术 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预防心肌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托洛尔 冠心病 非心脏手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瓣膜置换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纤颤的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梁胜景 林辉 +1 位作者 李香伟 温昭科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1年第3期215-217,共3页
目的探讨瓣膜置换同期双极消融治疗心房纤颤(AF)的短期疗效。方法对14例瓣膜置换同期双极消融治疗心房纤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早期治疗效果。结果全组患者术前房颤时间(28.6±13.5)个月,转机时间(88.7±10.4)min,主动... 目的探讨瓣膜置换同期双极消融治疗心房纤颤(AF)的短期疗效。方法对14例瓣膜置换同期双极消融治疗心房纤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早期治疗效果。结果全组患者术前房颤时间(28.6±13.5)个月,转机时间(88.7±10.4)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1.7±8.2)min,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出院时全部恢复窦性心律,无一例安置永久起搏器,随访3~6(4.7±1.2)个月,13例保持窦性心律,晚期死亡1例。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术与传统的Cox迷宫治疗AF相比,能简化手术操作并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置换 心房纤颤 双极射频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左听诊三角入路胸膜外动脉导管结扎术(附32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梁胜景 林辉 贺榜福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108-108,共1页
关键词 经左听诊三角入路胸膜外动脉导管结扎术 胸膜粘连 胸腔积液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后发生危象的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4
5
作者 梁胜景 林辉 贺福榜 《医学文选》 2005年第4期467-469,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后发生危象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分析104例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危象18例(17·3%),其主要发生于术后早期,年龄>40岁、病程>12个月,Osserman临床分型属于Ⅲ型、Masqok...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后发生危象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分析104例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危象18例(17·3%),其主要发生于术后早期,年龄>40岁、病程>12个月,Osserman临床分型属于Ⅲ型、Masqoka分期属于Ⅱ期、术前服用抗胆硷酯酶药物剂量>5mg/(kg·d)、术前曾发生危象和肺部感染、中度或重度通气功能障碍、手术时间>3h等是术后危象的最为常见诱因。对于术后发生危象的高危象患者,延迟气管插管、拔管要避免重插气管及减少气管切开;危象发生后及时行机械通气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结论重症肌无力术后发生危象的因素甚多,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并做好抢救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胸腺切除术 肌无力危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泵持续胰岛素泵入与皮下注射治疗胸部术后合并2型糖尿病的对比研究
6
作者 梁胜景 林辉 贺榜福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51-952,共2页
关键词 胰岛素泵入 皮下注射治疗 2型糖尿病 胸部术后 微量泵 持续皮下输注 血管活性药物 胰岛素治疗 术后患者 胸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必佳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梁胜景 林辉 贺榜福 《广西医学》 CAS 2005年第10期1618-1619,共2页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晚期肺癌 疗效观察 胞必佳 治疗 长生存期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胸主动脉横纹肌肉瘤误诊1例分析
8
作者 梁胜景 林辉 贺榜福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297-297,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胸主动脉横纹肌肉瘤 误诊 CT MRI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6例高龄肺部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原因与对策
9
作者 梁胜景 毛志福 林辉 《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医学)》 2008年第3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高龄肺癌患者手术治疗后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住院期间死亡3例,出现肺部感染18例,心律失常15例,呼吸衰竭5例,血胸3例,支气管胸膜... 目的:探讨高龄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高龄肺癌患者手术治疗后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住院期间死亡3例,出现肺部感染18例,心律失常15例,呼吸衰竭5例,血胸3例,支气管胸膜瘘1例。结论:高龄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是影响术后疗效的重要因素,应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手术治疗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腋下小切口在原发性肺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贺榜福 林辉 +2 位作者 梁胜景 龙小毛 莫安胜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88-390,共3页
目的 :探讨腋下小切口在原发性肺癌手术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前瞻法随机临床研究 ,将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3年 6月期间原发性肺癌患者 10 4例 ,随机分成对照组 5 2例采用传统后外侧切口 ,试验组 5 2例接受腋下小切口手术。结果 :两... 目的 :探讨腋下小切口在原发性肺癌手术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前瞻法随机临床研究 ,将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3年 6月期间原发性肺癌患者 10 4例 ,随机分成对照组 5 2例采用传统后外侧切口 ,试验组 5 2例接受腋下小切口手术。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状况基本一致的条件下 ,腋下小切口组切口长度 (11 18± 2 13)cm、开胸时间 (16 2 3± 4 4 8)min、关胸时间 (13 2 1±2 0 6 )min、开胸出血量 (2 6 12± 9 88)ml,术后引流量 (398 36± 10 2 2 3)ml;后外侧切口组切口长度 (2 8 5 7± 7 2 3)cm、开胸时间(2 6 38± 4 4 3)min、关胸时间 (34 36± 5 6 4 )min、开胸出血量 (87 4 4± 15 16 )ml,术后引流量 (6 86 6 3± 12 8 6 0 )ml,两组间各数据比较 ,差异均显著 (P均 <0 0 0 1) ,且术后并发症后外侧切口也明显多于腋下小切口 ,如后者肩关节活动障碍仅 3例、前者 36例 ,P <0 0 0 1。结论 :腋下小切口治疗原发性肺癌操作简单、术中显露良好、损伤轻、出血少 ,术后疼痛轻、功能恢复好、美观又隐蔽 ,建议有条件的医院应尽可能采用该切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下小切口 原发性肺癌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腋下小切口在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附108例报告) 被引量:8
11
作者 贺榜福 林辉 +3 位作者 龙小毛 梁胜景 莫安胜 周一凡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8-259,共2页
目的:探讨腋下小切口在肺叶切除中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方法:将1998年6月至2004年6月施行肺叶切除患者208例,分成2组,实验组:108例采用腋下小切口手术,对照组:100例采用传统的后外侧切口。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切口长度、开胸时间、... 目的:探讨腋下小切口在肺叶切除中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方法:将1998年6月至2004年6月施行肺叶切除患者208例,分成2组,实验组:108例采用腋下小切口手术,对照组:100例采用传统的后外侧切口。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切口长度、开胸时间、关胸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实验组肩关节活动障碍、肺部并发症、切口感染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腋下小切口是一种操作简单、术中显露良好、胸壁损伤轻、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隐蔽而美观的切口,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下小切口 肺叶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巴马小型猪用于心脏移植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林辉 莫安胜 +7 位作者 黄爱兰 温昭科 贺榜福 梁胜景 周一凡 卢昌超 胡艳燕 顾超琼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广西巴马小型猪游离心脏保存与心脏移植的意义和价值。方法:广西巴马小型猪24头(25~30 kg),按随机方法分为供体组(n=12)和受体组(n=12)。两组麻醉后行胸部前正中切口。供体组先行前腔静脉放血,阻断升主动脉灌注心脏停... 目的:探讨广西巴马小型猪游离心脏保存与心脏移植的意义和价值。方法:广西巴马小型猪24头(25~30 kg),按随机方法分为供体组(n=12)和受体组(n=12)。两组麻醉后行胸部前正中切口。供体组先行前腔静脉放血,阻断升主动脉灌注心脏停跳液(4℃改良Thomas液),切取的心脏置入4℃生理盐水,用UW液冲洗至清亮,低温保存8 h。受体组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全身降温至30℃。心肺机的灌注量为70 mL/kg。阻断升主动脉。切除受体组的心脏,保留左心房后部。供体心脏按原位放入受体心包内,连续外翻缝合左心房全部—右心房大部分,肺动脉半周和主动脉的全部;开放主动脉阻断钳、心脏复跳后继续完成肺动脉、右心房其余部分的吻合。心肺复苏,并行循环2 h。进行血流动力学测定。结果:实验中未见呼吸抑制而死亡。12头巴马小型猪供体心脏植入受体后,心脏均可复跳,未发生漏血现象并可以脱离体外循环。结论:广西巴马小型猪用于心脏移植的研究是较理想的动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心脏不停跳 供体心脏保存 动物实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围术期的运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莫安胜 林辉 +5 位作者 温绍科 李香伟 贺榜福 梁胜景 陆卫军 卢昌超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5-316,共2页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围术期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OPCAB手术 冠脉旁路移植 呼吸系统疾病 老年患者 手术机会 IAB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例冠状动脉搭桥术临床治疗体会 被引量:4
14
作者 叶宁 林辉 +7 位作者 李香伟 温昭科 陈德熙 叶群南 贺榜福 陆卫军 梁胜景 卢昌超 《广西医学》 CAS 2002年第8期1158-1160,共3页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经内科治疗仍反复心绞痛发作或不适于 PTCA等治疗的冠心病人 64例。 5 5例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 ,9例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OPCAB)。选用的血管桥包...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经内科治疗仍反复心绞痛发作或不适于 PTCA等治疗的冠心病人 64例。 5 5例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 ,9例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OPCAB)。选用的血管桥包括大隐静脉、乳内动脉和桡动脉。共搭 175根桥 ,平均每例 2 .7支桥。 5例同时进行室壁瘤切除或成形术。结果 :治愈 5 9例 ,死亡 5例。 5 9例长期随访效果良好。结论 :对有冠脉搭桥指征的病人行搭桥手术 ,疗效安全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搭桥术 血管桥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时行主动脉瓣或联合瓣膜替换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辉 温昭科 +3 位作者 李香伟 贺榜福 梁胜景 莫安胜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5-227,共3页
目的:评价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同时行主动脉瓣置换或联合瓣膜置换术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采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技术,对73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另外2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然后经冠状静脉窦逆行... 目的:评价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同时行主动脉瓣置换或联合瓣膜置换术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采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技术,对73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另外2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然后经冠状静脉窦逆行持续灌注机器氧合血,在心脏有节律的空跳中完成主动脉瓣或联合瓣膜替换,1例在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二尖瓣和主动脉瓣替换。有8例患者术前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结果:术后心绞痛症状全部缓解,全组无围术期急性心肌梗死,1例术前辅助呼吸I、ABP+OPCABG者死亡。结论: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简便、安全、损伤轻、并发症少;同时行心瓣膜置换避免心脏停跳,极大程度地减少缺血缺氧损伤和再灌注损伤,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不停跳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主动脉瓣置换 联合瓣膜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一凡 贺榜福 +3 位作者 梁胜景 龙小毛 刘松涛 卢昌超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期32-33,共2页
目的对我科2007年1月至2011年4月外科治疗的40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进行总结,以期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40例均治愈出院,随访3月~2年,有效34(85%)好转4例(10%),无效1例(2.5%),... 目的对我科2007年1月至2011年4月外科治疗的40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进行总结,以期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40例均治愈出院,随访3月~2年,有效34(85%)好转4例(10%),无效1例(2.5%),恶化1例(2.5%)。结论外科切除胸腺瘤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手术中彻底切除肿瘤和正确的围术期处理是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重症肌无力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欢 林辉 +2 位作者 蓝娇 梁胜景 周一凡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0年第4期312-315,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定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Ⅱ~Ⅲ_b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A组),肺部良性肿瘤进行手术的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B组),40例正常健康成... 目的探讨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定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Ⅱ~Ⅲ_b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A组),肺部良性肿瘤进行手术的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B组),40例正常健康成人作为基础对照组(C组),于术前取全组外周静脉血检测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术后第10天取A组和B组外周血再检测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结果术前A组T细胞亚群和NK细胞与B组和C组的比较,除CD8^+外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完全性切除和不完全性切除的患者CD8^+低于剖胸探查者(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高于剖胸探查组(P<0.05),而完全性切除与不完全性切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可用于肺癌患者的免疫监测,其中CD4^+/CD8^+的比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负荷的情况。完全性切除和不完全性切除都能显著性提高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为放疗或化疗取得更好的疗效创造较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T细胞亚群 NK细胞 诊断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体外循环胸骨旁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林辉 温昭科 +5 位作者 李香伟 龙小毛 陆卫军 梁胜景 卢昌超 周一凡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2年第10期906-909,共4页
目的探讨部分体外循环胸骨旁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 2007-10~2012-03将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需行二尖瓣置换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40例。A组采用经右前胸小切口(6~8 cm)第四... 目的探讨部分体外循环胸骨旁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 2007-10~2012-03将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需行二尖瓣置换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40例。A组采用经右前胸小切口(6~8 cm)第四肋间进胸,行右股动、静脉插管建立部分体外循环,无须显露和阻断升主动脉。B组采用常规经右胸前外侧切口(12~18 cm)第四肋间进胸,显露并插升主动脉灌注管和上、下腔静脉引流管建立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两组均在心脏不停跳下完成二尖瓣置换手术。结果切口长度:A组(6.7±0.61)cm,B组(16.51±1.52)cm(P<0.05);心脏血管手术时间:A组(74±12.00)min,B组(71±11.00)min(P>0.05);体外循环时间:A组(58±13.30)min,B组(56±11.60)min(P>0.05);出血量:A组(183±56)ml,B组(196±43)ml(P>0.05);ICU停留时间:A组(36±8.5)h,B组(37±7.8)h(P>0.05);术后住院时间:A组(12±2.3)d,B组(13±2.9)d(P>0.05)。全组元伤口感染,元气栓栓塞和神经系统并发症,无主动脉、股动脉和静脉损伤并发症,均恢复顺利。心功能恢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体外循环胸骨旁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能进一步缩小胸部切口的长度、减少创伤、减轻疼痛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达到恢复快和切口美观的效果,为临床多提供一种微创的手术方法,而且容易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体外循环 胸骨旁小切口 心脏不停跳 二尖瓣置换术 微创心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贺榜福 林辉 +2 位作者 李香伟 叶宁 梁胜景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5期746-747,共2页
关键词 颈部切口 胸部切口 腹部切口 食管癌 切除术 术后早期并发症 分型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1097例报告 被引量:4
20
作者 林辉 李香伟 +8 位作者 莫安胜 温昭科 贺榜福 汉雄 陆卫军 梁胜景 龙小毛 卢昌超 周一凡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09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意义和手术适应征。方法心脏不停跳法:阻断上下腔、不阻断冠脉循环,不用心脏停搏液;鼻咽温缓慢降至(33±1)℃,在心脏有节律的空跳中完成手术操作。主动脉瓣置换等要切开主动脉根部的手术,...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意义和手术适应征。方法心脏不停跳法:阻断上下腔、不阻断冠脉循环,不用心脏停搏液;鼻咽温缓慢降至(33±1)℃,在心脏有节律的空跳中完成手术操作。主动脉瓣置换等要切开主动脉根部的手术,经冠状静脉窦持续逆行灌注。心脏停跳法:降温至32~28℃±1℃,阻断主动脉后从其根部灌注4℃晶体或15℃血K^+心停跳液,每间隔30min复灌1次。室缺补片修补等心内操作完毕开放主动脉阻断,心脏复跳后完成其余手术操作。结果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8例(0.74%),血红蛋白尿46例(4.19%),急性肾功能衰竭7例(0.64%),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0.09%),精神症状7例(0.64%),消化道出血1例(0.09%),死亡28例(死亡率2.55%)。结论心脏不停跳法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新方法,获得较理想的临床效果,可适用于绝大部分常规心内直视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不停跳 心内直视手术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