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草地有蹄类动物承载力评估
1
作者 蔡振媛 王军邦 +5 位作者 宋鹏飞 江峰 梁程博 张婧捷 高红梅 张同作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44-1853,共10页
草地是三江源国家公园的主体生态系统,是该地区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以畜牧业为主的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实现草畜平衡对三江源草地生态功能发挥具有重要意义。以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昂赛乡为研究区域,通过野生有蹄... 草地是三江源国家公园的主体生态系统,是该地区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以畜牧业为主的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实现草畜平衡对三江源草地生态功能发挥具有重要意义。以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昂赛乡为研究区域,通过野生有蹄类动物样带调查和官方公布的家畜数量,获得现实承载力,通过遥感-过程耦合模型估算草地可食牧草产量,获得可食牧草和粗蛋白的理论承载力,采用放牧压力指数对昂赛乡草地有蹄类动物承载状况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20年该地区全年野生动物实际载畜量共约(0.67±0.35)万标准羊单位,家畜约12.99万标准羊单位;可食牧草产量承载力为13.15万标准羊单位,低于粗蛋白承载力,牧草产量承载力和粗蛋白承载力存在季节变化,均表现为暖季高于冷季。仅考虑家畜,可食牧草放牧压力指数为0.9878,没有超载;综合考虑家畜和野生动物,载畜压力指数为(1.0388±0.0510),存在超载风险,野生动物是草畜平衡不可忽视的部分。野生动物对载畜压力指数的贡献约5%,草场牧食压力主要来自放牧家畜,控制家畜数量是实现该区域的草畜平衡的关键。为三江源国家公园开展草地承载力时空动态评估,合理配置放牧强度,实现草畜平衡管理,促进草地系统健康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承载力 草畜平衡 三江源国家公园 大型野生食草动物 家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祁连山地区兽类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型 被引量:1
2
作者 高红梅 顾海峰 +7 位作者 李斌 江峰 张婧捷 宋鹏飞 梁程博 蔡振媛 张萌 张同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974-9988,共15页
祁连山地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系统脆弱区和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区域内物种资源丰富,珍稀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繁多,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生物资源基因库之一,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掌握青海祁连山地区野生兽类的分... 祁连山地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系统脆弱区和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区域内物种资源丰富,珍稀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繁多,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生物资源基因库之一,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掌握青海祁连山地区野生兽类的分布现状,使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完成了野外调查。自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在青海祁连山地区开展野外考察21次,累计完成调查样线490条,调查样点99个,总行驶航迹约25426 km。实地调查结合文献资料结果显示,该地区共分布有野生兽类7目19科54属75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11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17种,IUCN评估结果显示,该地区受威胁物种有15种(濒危3种;近危5种;易危7种),占该地区兽类总种数的20%;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结果显示,该地区受威胁物种有40种(极危2种;濒危12种;近危16种;易危10种),占该地区兽类总种数的53.33%;被列入CITES附录I的兽类有7种,被列入附录II的兽类有9种,被列入附录III的兽类有5种;中国特有种兽类16种。该地区兽类分布型主要为高地型(24%)、中亚型(20%)和古北型(18.67%)。兽类G-F指数为0.724,物种多样性指数处于较高的水平。物种名录的建立为青海祁连山地区兽类物种现状研究提供了科学且全面的数据,对加快祁连山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以后该地区的生态及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兽类 物种多样性 物种编目 分布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南坡鸟类物种多样性与垂直分布格局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萌 李斌 +10 位作者 高红梅 梁程博 宋鹏飞 顾海峰 覃雯 张婧捷 刘道鑫 江峰 蔡振媛 徐波 张同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826-8843,共18页
祁连山位于中国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中国西北重要生态屏障,具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和地貌类型。为探究祁连山南坡鸟类组成与垂直分布特征,于2019年5月和9月采用样线法和直接计数法对不同生境、季节和分布海拔的鸟类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 祁连山位于中国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中国西北重要生态屏障,具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和地貌类型。为探究祁连山南坡鸟类组成与垂直分布特征,于2019年5月和9月采用样线法和直接计数法对不同生境、季节和分布海拔的鸟类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显示,祁连山南坡共观测到鸟类17目41科157种,其中留鸟81种(51.59%)、夏候鸟61种(38.85%)、冬候鸟3种(1.91%)、旅鸟12种(7.64%);在区系组成上以古北界鸟类为主,共102种(64.97%),其次为广布种34种(21.66%)、东洋界21种(13.38%)。在季节变化中,夏季鸟类物种多样性显著高于秋季(P<0.001);在划分的8种生境类型中,草地生境鸟类丰富度最高(108种),且与湿地生境鸟类群落最相似,而与荒漠生境鸟类群落相似度最低;在鸟类垂直分布格局上,祁连山南坡鸟类丰富度随海拔升高呈现为中锋模式,在海拔3100—3400 m处达到最大值。另外,该地区留鸟垂直分布特征存在季节性变化,随着夏季向秋季的季节变换,鸟类的垂直分布范围主要向下或向上移动。物种本底数据的调查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基础,了解该地区鸟类物种多样性数据及其随海拔梯度变化的规律,对保护祁连山南坡地区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南坡 鸟类多样性 垂直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地区传粉昆虫的活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国 梁程博 +3 位作者 刘道鑫 周渊涛 马晓璇 闫京艳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9-218,共10页
随着各种环境压力的日益增大,传粉昆虫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逐渐得到重视。为了调查三江源地区传粉昆虫的基本概况,于2021年7-9月通过随机样点法和定点观测法对14类(4目12科)传粉昆虫类群的传粉活动进行了观测。共得到传粉活动记录7 247条... 随着各种环境压力的日益增大,传粉昆虫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逐渐得到重视。为了调查三江源地区传粉昆虫的基本概况,于2021年7-9月通过随机样点法和定点观测法对14类(4目12科)传粉昆虫类群的传粉活动进行了观测。共得到传粉活动记录7 247条,观察到受访植物37种(13科31属)。分析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传粉昆虫类群的传粉活力由高到低依次是熊蜂(访花频次占总频次的70.13%)、其他双翅目昆虫(11.19%)、灰蝶(10.49%)和蛱蝶(3.08%),而其他的传粉昆虫类群的访花频次占比不足1%,传粉作用较弱;其中,熊蜂在不同植物上的访花活动会呈现不同的高峰期:如在甘肃马先蒿Pedicularis kansuensis上呈现两个访花高峰期(11∶00-12∶00和18∶00-19∶00),而在假水生龙胆Gentiana pseudoaquatica上只有一个访花高峰期(11∶00-12∶00)等。研究显示,熊蜂是三江源地区传粉活力最高的传粉昆虫类群,且其访花的日活动规律因自身特性、受访植物种类和外界环境变化呈现不同的访花高峰期。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平衡离不开传粉昆虫的作用,加强对传粉昆虫的保护有助于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恢复。本研究可为未来开展三江源地区传粉昆虫的传粉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也对三江源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理论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粉昆虫 传粉活力 熊蜂 三江源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地区熊蜂16S rDNA序列变异及遗传距离分析
5
作者 张蕊 冯收 +3 位作者 闫京艳 梁程博 马晓璇 刘道鑫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52-3061,共10页
本研究基于16S rDNA序列对三江源地区不同熊蜂的遗传变异和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对于深入研究三江源地区熊蜂的适应与进化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共测序获得三江源地区9个亚属17种熊蜂的21个单倍型,序列全长496 bp... 本研究基于16S rDNA序列对三江源地区不同熊蜂的遗传变异和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对于深入研究三江源地区熊蜂的适应与进化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共测序获得三江源地区9个亚属17种熊蜂的21个单倍型,序列全长496 bp。碱基组成分析表明:颠换值高于转换值,变异位点(V)共159个,单倍型间存在较大的变异。结合Genbank下载的该9亚属其他39种熊蜂的16S rDNA序列,对该9个亚属的56种熊蜂进行了遗传距离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17种熊蜂间遗传距离为0.029~0.128;亚属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23~0.075,亚属间遗传距离为0.057~0.102,亚属内遗传距离明显小于亚属间;通过邻接法(NJ法)和最大似然法(ML法)建立系统发育树,两树拓扑结构大致相同,三江源地区的17种熊蜂均与同亚属其他物种的亲缘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地区 熊蜂 16S rDNA 序列变异 遗传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氏熊蜂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
6
作者 马晓璇 梁程博 +2 位作者 刘道鑫 孙国 闫京艳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08-2418,共11页
本研究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对西氏熊蜂(Bombus sichelii)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测序、组装和注释,并对其线粒体基因组的组成、结构特征、基因重排及系统发育等方面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西氏熊蜂线粒体基因组长度为15711 bp,包含1... 本研究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对西氏熊蜂(Bombus sichelii)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测序、组装和注释,并对其线粒体基因组的组成、结构特征、基因重排及系统发育等方面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西氏熊蜂线粒体基因组长度为15711 bp,包含13个蛋白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和2个rRNA基因;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蛋白编码基因的串联序列、tRNA串联序列、rRNA串联序列的A+T含量均大于80%,表现出明显的碱基偏倚;13个蛋白编码基因的起始密码子均为ATN,终止密码子为TAA,TAG或T--。tRNA二级结构预测发现,trnS 1与其他昆虫具有相同的特征,即缺少DHU臂和DHU环,其余21个tRNA均能形成典型的三叶草结构;系统发育进化分析结果高度支持西氏熊蜂与火红熊蜂(B.pyrosoma)隶属于黑熊蜂亚属(Melanobombus)。本研究首次获得西氏熊蜂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初步鉴定了其线粒体基因组的特征,为进一步对熊蜂线粒体基因组学和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氏熊蜂 线粒体基因组 生物信息学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什米尔熊蜂转录组分析及SSR位点开发
7
作者 孙国 闫京艳 +2 位作者 梁程博 马晓璇 刘道鑫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42-1751,共10页
作为众多农作物和野生植物的重要传粉者,熊蜂在维持农业和生态系统平衡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克什米尔熊蜂(Bombus kashmirensis)为研究对象,使用Illumina Novaseq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基于转录组数据进行微卫星位点的开发。... 作为众多农作物和野生植物的重要传粉者,熊蜂在维持农业和生态系统平衡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克什米尔熊蜂(Bombus kashmirensis)为研究对象,使用Illumina Novaseq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基于转录组数据进行微卫星位点的开发。结果显示,克什米尔熊蜂转录组测序共获得95 639条测序良好的unigene, GO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主要集中在分子功能、细胞进程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上。基于转录组数据共获得27 414个微卫星位点,位点发生频率17.81%。简单重复序列主要重复类型为单碱基,其中A/T为优势基元,占总微卫星数量的55.89%,且微卫星主要重复次数范围在11~15次(48.61%)。用10头不同克什米尔熊蜂样品对30个微卫星位点进行验证,有17对引物可稳定扩增。本研究为克什米尔熊蜂的适应与进化等种群遗传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什米尔熊蜂 转录组测序 微卫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濒危兽类保护与管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同作 江峰 +3 位作者 徐波 李斌 梁程博 顾海峰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90-507,共18页
青藏高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和优先保护区,分布着多种重点保护物种及青藏高原特有种,物种丰富度高且濒危物种占比大。本文针对青藏高原分布的有蹄类、猫科、熊科、犬科、鼬科、翼手目、小型兽类7个动物类群,从濒危现状、濒危成因... 青藏高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和优先保护区,分布着多种重点保护物种及青藏高原特有种,物种丰富度高且濒危物种占比大。本文针对青藏高原分布的有蹄类、猫科、熊科、犬科、鼬科、翼手目、小型兽类7个动物类群,从濒危现状、濒危成因、已开展的研究工作和管理对策、取得的保护成效等角度分别论述了各类群的保护与管理研究进展。在青藏高原有蹄类中特有种占比远高于其他类群;81%~100%的有蹄类、猫科、熊科、犬科动物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5%~100%的有蹄类、猫科、熊科动物被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或IUCN红色名录列为受威胁物种,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全球变暖、栖息地破碎化、环境污染、过度放牧、偷猎与非法贸易是青藏高原濒危兽类生存的主要威胁。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自然保护地建设及开展的大量调查监测和研究,为青藏高原濒危兽类保护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法律保障和科学依据。鉴于目前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局限性,建议构建全面系统的大数据平台,开展青藏高原地区保护成效快速评估及自然保护地空间优化布局研究,将国际先进的交叉学科理论方法与实践创新优势相结合,为濒危兽类的保护与管理提供指导与建议,从而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濒危兽类 濒危现状 濒危成因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地区熊蜂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梁程博 王久利 +4 位作者 孙国 冯收 卓平桂 刘道鑫 闫京艳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126-2134,共9页
熊蜂是高海拔地区的重要传粉昆虫,在维持高原生态系统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解三江源地区熊蜂组成和分布情况,本研究对该地区熊蜂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1467头熊蜂,利用形态学和基于16S rDNA基因、COI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对样... 熊蜂是高海拔地区的重要传粉昆虫,在维持高原生态系统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解三江源地区熊蜂组成和分布情况,本研究对该地区熊蜂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1467头熊蜂,利用形态学和基于16S rDNA基因、COI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对样品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有熊蜂21种,隶属9个亚属,其中优势种2种,为克什米尔熊和稳纹熊蜂,丰盛种和常见种均5种,偶见种7种,稀有种2种。该地区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2.1503,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为2.7431,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7063,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为0.3197;各行政区间有7~12种共有种,物种相似性系数在0.3684~0.8571之间。本研究结果为了解和保护三江源地区熊蜂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地区 传粉昆虫 熊蜂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穿刺抽液术治疗鞘膜积液患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程博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穿刺抽液术治疗鞘膜积液患儿的疗效。方法收集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接收的鞘膜积液患儿10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穿刺抽液术治疗的53例患儿作为腹腔镜组,以1∶1...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穿刺抽液术治疗鞘膜积液患儿的疗效。方法收集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接收的鞘膜积液患儿10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穿刺抽液术治疗的53例患儿作为腹腔镜组,以1∶1比例匹配开放手术治疗的53例患儿作为开放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复常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状况以及术前、术后3 d、7 d疼痛度[儿童疼痛行为(FLACC)量表法]、术前、术后1 d应激反应[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复常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开放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放组(P<0.05);术后1 d、3 d腹腔镜组FLACC评分少于开放组(P<0.05);与开放组比较,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减少(P<0.05);术后1 d腹腔镜组NE、E、Cor低于开放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穿刺抽液术治疗鞘膜积液患儿时,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减轻疼痛度,缓解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穿刺抽液术 鞘膜积液 安全性 疼痛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种熊蜂全基因组SSR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国 梁程博 +2 位作者 赵芳 张富东 闫京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378-3387,共10页
【目的】阐明熊蜂全基因组SSR分布规律,为熊蜂SSR分子标记筛选及遗传进化分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MSDB v2.4.3和Krait搜索15种已完成测序组装熊蜂(每个种代表1个亚属)基因组中的SSR序列,采用Excel 2019统计全基因组大小、GC含量... 【目的】阐明熊蜂全基因组SSR分布规律,为熊蜂SSR分子标记筛选及遗传进化分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MSDB v2.4.3和Krait搜索15种已完成测序组装熊蜂(每个种代表1个亚属)基因组中的SSR序列,采用Excel 2019统计全基因组大小、GC含量、SSR类型、序列总数、相对丰度、相对密度、碱基重复类型及各重复类型相对丰度等相关信息,以Origin 2021进行绘图。【结果】基因组最大(262.4 Mb)的是西伯熊蜂;GC含量最高(39.40%)的是稳纹熊蜂,且其SSR序列总数最多(74676条)、相对丰度最高(323.53 loci/Mb)、相对密度最大(7094.37 bp/Mb)、及SSR占比最高(0.71%)。SSR类型中以纯合微卫星(P-SSR)最丰富,均占总SSR的92.00%以上,以卡氏熊蜂的占比最高(95.45%)、稳纹熊蜂的占比最低(92.07%)。除猛熊蜂和亲熊蜂外,其余13种熊蜂全基因组SSR的二碱基重复类型相对密度均最高(1362.789~2986.958 bp/Mb);除猛熊蜂、亲熊蜂和图氏熊蜂外,其余12种熊蜂全基因组SSR的二碱基重复类型总数和相对丰度均最高。15种熊蜂全基因组SSR出现频率较高的优势碱基序列有A、AG、AT、AAT、AAAT、AAAG、AATAT及AAAAG等,单碱基至五碱基重复类型的优势碱基序列相对丰度随着碱基数的增多而逐渐减小,而六碱基重复类型的优势碱基序列存在明显差异。【结论】15种熊蜂全基因组SSR总数与基因组大小不成正比,单碱基和二碱基重复类型在全基因组SSR中的占比均较高,三碱基、四碱基、五碱基和六碱基重复类型的占比则随着碱基数的增多而依次降低,即碱基重复次数越高其稳定性及多态性越低。每种熊蜂全基因组SSR都显示出特有的碱基重复类型相对丰度及优势碱基序列,今后可考虑以SSR分子标记为桥梁开展熊蜂遗传发育模式及其调控机制等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蜂 基因组 SSR 分布规律 碱基重复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仑山青海片区鸟类群落多样性格局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斌 宋鹏飞 +8 位作者 顾海峰 徐波 刘道鑫 江峰 梁程博 张萌 高红梅 蔡振媛 张同作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34,共12页
昆仑山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孕育了诸多适应高海拔、寒旱气候的特有鸟类物种。为揭示昆仑山青海片区内鸟类群落在不同季节和海拔梯度的多样性分布格局及环境驱动因素,我们于2021年12月(冬季)和2022年7月(夏季)在当地选取102个样方... 昆仑山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孕育了诸多适应高海拔、寒旱气候的特有鸟类物种。为揭示昆仑山青海片区内鸟类群落在不同季节和海拔梯度的多样性分布格局及环境驱动因素,我们于2021年12月(冬季)和2022年7月(夏季)在当地选取102个样方,通过样线法对鸟类多样性进行了本底调查,并选取了不同的气候和人为干扰因子拟合多样性指数与因子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1)昆仑山青海片区野外调查过程中共记录到鸟类14目31科59属87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11种,该地区新分布鸟类8种;(2)鸟类群落多样性分布格局分析结果显示,夏季多样性显著高于冬季,草甸和草原生境的鸟类群落多样性显著高于其他生境,冬夏季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与海拔梯度变化趋势均呈单峰型;(3)气候因素驱动鸟类多样性指数呈现季节性差异,最冷季度降水量对夏季物种丰富度指数影响最大,冬季为年降水量;此外,等温性和温度季节性对冬夏季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影响最大。本研究揭示了水资源和稳定的气候对昆仑山青海片区鸟类群落多样性的重要性,为昆仑山青海片区鸟类资源保护与管理以及未来国家公园的规划建设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山 鸟类群落多样性 海拔梯度
原文传递
黄花瑞香狼毒cpSSR序列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梁程博 刘道鑫 +2 位作者 陈前 谢久祥 闫京艳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4434-4440,共7页
黄花瑞香狼毒具备作为观赏植物和药用植物的开发价值。为获得黄花瑞香狼毒叶绿体微卫星序列特征,本研究对获得的黄花瑞香狼毒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通过软件MISA v1.0检测到315个SSR位点,平均每550 bp出现一个SSR位点。cpSSR主要分布于... 黄花瑞香狼毒具备作为观赏植物和药用植物的开发价值。为获得黄花瑞香狼毒叶绿体微卫星序列特征,本研究对获得的黄花瑞香狼毒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通过软件MISA v1.0检测到315个SSR位点,平均每550 bp出现一个SSR位点。cpSSR主要分布于大单拷贝区,主要由A、T碱基组成。核心重复区主要为单碱基重复序列,占重复序列总数的74.92%。有14个cpSSR的长度≥20 bp,其具有较高的多态性潜能,在对黄花瑞香狼毒的研究中可能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对黄花瑞香狼毒cpSSR进行分析,可为黄花瑞香狼毒种质资源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标记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瑞香狼毒 叶绿体基因组 CPSS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