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咯地尔导致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梁秀琳 毛庆 +2 位作者 侍海存 钟建国 周桂龙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15期63-64,共2页
目的临床观察并分析丁咯地尔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有效的使用该药提供依据。方法观察丁咯地尔静脉用药的住院患者在用药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判断不良事件与药物的关系并计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2006年8月至2009年7月共入选病例1010... 目的临床观察并分析丁咯地尔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有效的使用该药提供依据。方法观察丁咯地尔静脉用药的住院患者在用药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判断不良事件与药物的关系并计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2006年8月至2009年7月共入选病例1010例,出现不良反应者5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5.346%。不良反应包括胃肠反应、过敏反应、低血压、椎体外系反应、失眠、胸痛、发热、排尿困难。结论静脉用丁咯地尔在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少数患者会出现累及多个系统的程度不同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中应加以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咯地尔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的临床特征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梁秀琳 郑金瓯 《广西医学》 CAS 2005年第12期1943-1944,共2页
目的了解缺血性卒中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引起其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方法本文收集住院病人缺血性卒中继发癫痫40例,就其SSS-评分、脑电图表现、卒中后癫痫发生的时间及卒中的类型、卒中部位与癫痫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平均SSS-评分低... 目的了解缺血性卒中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引起其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方法本文收集住院病人缺血性卒中继发癫痫40例,就其SSS-评分、脑电图表现、卒中后癫痫发生的时间及卒中的类型、卒中部位与癫痫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平均SSS-评分低于30分,卒中继发癫痫脑电图异常以慢波和尖/棘波多见,早期及迟发性癫痫均以强直性大发作多见,常于梗塞当时、2周及6个月后发生,多发生脑叶卒中。结论缺血性卒中继发癫痫平均SSS-评分常低于30,以强直性大发作为主,与脑梗塞的部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 SSS-评分 脑电图 脑梗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视网膜动脉硬化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梁秀琳 毛庆 +2 位作者 侍海存 钟建国 周桂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49-51,共3页
目的观察癫痫患者视网膜动脉硬化与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是否相关。方法正常对照组(A组)30例,根据血浆Hcy水平将90例癫痫患者分为3组:B组(Hcy>50μmol/L)32例,C组(15~50μmol/L)30例,D组(Hcy≤15μmol/L)28例,分别进行眼底视网... 目的观察癫痫患者视网膜动脉硬化与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是否相关。方法正常对照组(A组)30例,根据血浆Hcy水平将90例癫痫患者分为3组:B组(Hcy>50μmol/L)32例,C组(15~50μmol/L)30例,D组(Hcy≤15μmol/L)28例,分别进行眼底视网膜血管荧光造影,并对结果进行对照性分析。结果眼底视网膜动脉硬化发生率B组高于C、D组及对照组(P<0.05);癫痫患者血中HCY水平和眼底视网膜动脉硬化程度呈正相关(r=0.314,P<0.05)。结论随着服用抗癫痫药物的癫痫患者Hcy水平的逐渐增高,Hcy对癫痫患者眼底视网膜血管的损害逐渐加重,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同型半胱氨酸 视网膜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循环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被引量:10
4
作者 沈媛 侍海存 +4 位作者 周桂龙 钟建国 赵强 吴莉娟 梁秀琳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4-216,共3页
目的探讨后循环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 14例后循环动脉瘤患者Hunt&Hess分级分为Ⅱ级11例,Ⅲ级2例,Ⅳ级1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椎动脉瘤2例,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动脉瘤5例,基底动脉尖动脉瘤2例,基底动脉末端动脉... 目的探讨后循环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 14例后循环动脉瘤患者Hunt&Hess分级分为Ⅱ级11例,Ⅲ级2例,Ⅳ级1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椎动脉瘤2例,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动脉瘤5例,基底动脉尖动脉瘤2例,基底动脉末端动脉瘤1例,小脑前下动脉瘤2例,大脑后动脉瘤2例。入组者均给予血管内介入治疗,其中7例囊性动脉瘤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术,5例采用Onxy胶载瘤动脉局部栓塞术,分别有1例应用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术及支架塑形术。结果术后DSA显示动脉瘤完全栓塞10例,近全栓塞3例。1例支架塑形术后梭形膨出明显好转。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为5分12例,3分1例,2分1例。随访3个月~5年,8例恢复正常,1例左侧偏瘫,1例死亡,4例失访。结论颅内后循环动脉瘤多为复杂动脉瘤,个体化血管内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后循环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8a促进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的分化 被引量:3
5
作者 毛庆 庞毅恒 +1 位作者 卢永祥 梁秀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978-2984,共7页
背景:研究发现,miR-148a可以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成熟心肌样细胞,但关于miR-148a对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影响则未见报道。目的:探讨miR-148a对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将人诱导... 背景:研究发现,miR-148a可以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成熟心肌样细胞,但关于miR-148a对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影响则未见报道。目的:探讨miR-148a对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将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分为3组向心肌样细胞诱导分化,对照组细胞不做处理,低表达组细胞用miR-148a抑制物处理28 d,高表达组细胞用miR-148a模拟物处理28 d;另取常规培养28 d的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为空白对照组。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力,qRT-PCR检测miR-148a mRNA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MHC和cTnT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低表达组细胞内miR-148a mRNA表达、细胞增殖活力低于空白对照组和对照组,高表达组高于其他3组(P<0.01);②空白对照组无MHC和cTnT的阳性表达,对照组、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均有MHC和cTnT的阳性表达;③低表达组细胞MHC和cTnT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高表达组高于其他3组(P<0.01);④以上结果提示,miR-148a可促进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心肌样细胞 定向分化 miR-148a 微小RNA 人肌球蛋白重链 心脏肌钙蛋白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肺化痰通腑方预防痰蒙清窍证脑卒中急性期肺部感染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江颖 王凯华 +2 位作者 方兴 梁秀琳 冯原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2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清肺化痰通腑汤在预防痰蒙清窍证脑卒中急性期肺部感染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名痰蒙清窍证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预防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方法,预防组在对照组的基... 目的:探讨清肺化痰通腑汤在预防痰蒙清窍证脑卒中急性期肺部感染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名痰蒙清窍证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预防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方法,预防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鼻饲清肺化痰通腑汤,在治疗1周或治疗期间出现肺部感染时,停止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中医症状评分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预防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45.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中医症候积分均出现明显的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后对照组相比,预防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中医症候积分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P以及ESR指标呈现明显的升高趋势,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预防组各炎症指标升高的幅度较低,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痰蒙清窍证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给予化痰通腑方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感染的发生,降低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达到了中医"治未病"和"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急性期 肺部感染 痰蒙清窍证 清肺化痰通腑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及危险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肖佩荣 钟建国 +8 位作者 侍海存 王瑶 宋维庚 周桂龙 张长国 孙晟 王根娣 赵强 梁秀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2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并分析其脑梗死相关传统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测定362例急性脑梗死和62例对照组Hcy水平,对脑梗死血浆Hcy水平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梗死血浆Hcy水平(19....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并分析其脑梗死相关传统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测定362例急性脑梗死和62例对照组Hcy水平,对脑梗死血浆Hcy水平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梗死血浆Hcy水平(19.95±14.31)高于对照组(11.91±4.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患者Hcy水平与年龄、性别、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纤维蛋白原、血糖、收缩压、舒张压无相关性,回归系数均P>0.05。按Hcy水平分正常组、轻度增高组和中度增高组,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Hcy血症与脑梗死有关,但与脑梗死传统危险因素无关,是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相关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藻氨酸致癫痫大鼠脑内一氧化氮合酶的动态表达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庞家容 吴原 +4 位作者 郑金瓯 邓晓清 梁秀琳 李佳荃 陈志颖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的三种不同亚型nNOS、iNOS、eNOS在红藻氨酸(KA)了致癫痫SD大鼠模型中不同部位和不同时间的变化情况。方法KA点燃癫痫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KA组,在致痫1、7、14、21和28d各个时间点,观察大鼠癫痫发...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的三种不同亚型nNOS、iNOS、eNOS在红藻氨酸(KA)了致癫痫SD大鼠模型中不同部位和不同时间的变化情况。方法KA点燃癫痫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KA组,在致痫1、7、14、21和28d各个时间点,观察大鼠癫痫发作后的行为学变化,脑电图描记,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三种不同NOS(nNOS、iNOS和eNOS)的表达。结果注射KA后大鼠出现癫痫发作,7~28d可见癫痫慢性自发发作。EEG表现为尖、棘波节律,7~28d仍可见痫性活动。KA致痫后1d,nNOS在CA1、CA2、CA3区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多,7d时开始出现下降,在cA2、CA3区14d后又出现增多,在颞叶从1d开始就持续高水平的表达,而在齿状回和丘脑不同时间点nNOS阳性细胞表达都很低。iNOS在1d时各区表达均较对照组增高,之后在CA1、CA2、CA3区及颞叶阳性细胞出现减少,而在齿状回及丘脑7、14d有所下降,之后又出现高表达。eNOS在KA致痫后1d在CA1、CA2及齿状回区表达较对照组增高,7d时出现下降,之后叉出现增多,但eNOS阳性细胞在CA3区却表现为癫痫发作后1、7d时出现少,在14d以后才大量出现,并逐渐增加,在颞叶及丘脑,1d时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7d时才开始表达增高,并持续高表达至28d。结论KA诱导癫痫发作大鼠脑内不同类型NOS在不同的时间和部位表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红藻氨酸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成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致癎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和一氧化氮合成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原 庞家容 +4 位作者 郑金瓯 李佳荃 邓晓清 梁秀琳 陈志颖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红藻氨酸(kainic acid,KA)诱导的癫癎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和一氧化氮合成酶在不同部位和致癎后不同时间的变化情况。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KA组,KA组再按癫癎发作后1d、1周、2周、3周和4周不同时点分为5个亚组。注射K... 目的:探讨红藻氨酸(kainic acid,KA)诱导的癫癎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和一氧化氮合成酶在不同部位和致癎后不同时间的变化情况。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KA组,KA组再按癫癎发作后1d、1周、2周、3周和4周不同时点分为5个亚组。注射KA后,观察大鼠癫癎发作后的行为学变化,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观察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3种不同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nNOS和eNOS)的表达。结果:KA注射后,大鼠出现严重的惊厥,癫癎发作后1d、1周即有大量的凋亡细胞出现在海马齿状回、CA1,CA2和CA3区,2、3周时下降,第4周出现另一个高峰,凋亡在齿状回和CA3区最明显。癫癎发作后早期即有大量的eNOS,iNOS和nNOS出现,另一方面,nNOS在齿状回表现为低表达,eNOS阳性细胞在齿状回、CA1、CA2区的表达也与凋亡的出现基本同步,而在CA3区却表现为癫癎发作后1d和1周出现少,在2周后才随时间的推移有逐渐增加,结论:凋亡参与KA致大鼠癫癎发作后神经元死亡过程,eNOS,iNOS和nNOS与癫癎发作后早期的神经原凋亡相关,iNOS与齿状回癫癎后迟发的神经原凋亡可能有关;nNOS与CA2和CA3区的癫癎后迟发的神经原凋亡可能有关;eNOS对KA致大鼠癫癎发作后CA3区神经元凋亡可能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红藻氨酸 海马 细胞凋亡 一氧化氮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诱导多能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心肌梗死 被引量:1
10
作者 毛庆 梁秀琳 +1 位作者 庞毅恒 卢永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4472-4477,共6页
目的对比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和其来源的心肌细胞经颈静脉移植治疗心肌梗死模型大鼠的效果。方法将36只心肌梗死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心肌细胞组和干细胞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作为假手术组。心肌细胞组和干细胞组分别经颈静脉移植人... 目的对比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和其来源的心肌细胞经颈静脉移植治疗心肌梗死模型大鼠的效果。方法将36只心肌梗死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心肌细胞组和干细胞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作为假手术组。心肌细胞组和干细胞组分别经颈静脉移植人心肌细胞和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别观察移植细胞的归巢、血管再生和心肌纤维化情况及心功能指标。结果心肌细胞组归巢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干细胞组(P<0.05);干细胞组CD31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高于心肌细胞组(P<0.01);干细胞组心肌纤维化面积明显小于模型组和心肌细胞组(P<0.01);干细胞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低于心肌细胞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心肌细胞组(P<0.05)。结论静脉移植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抑制心肌组织纤维化、促进血管再生和提高心肌收缩能力的效果优于人心肌细胞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静脉注射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损伤 心肌纤维化 心功能 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谷氨酰转移酶水平与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炎症反应及血管新生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毛庆 梁秀琳 +1 位作者 周学中 陈勇峻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1318-1321,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与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炎症反应及血管新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31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为... 目的研究血清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与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炎症反应及血管新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31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将其分为支架内再狭窄组12例与无狭窄组119例。分别比较两组手术前与手术后24 h血清GGT水平,各项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白细胞介素-18(IL-18);以及血管新生相关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以及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并作血清GGT与炎症因子、血管新生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再狭窄组多支病变发生率高于无再狭窄组(P均<0.05)。术后两组的血清GGT、CRP、IFN-γ、IL-6、IL-8以及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且再狭窄组又高于无再狭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两组的VEGF、Ang-1以及Ang-2水平均分别明显低于术前,且再狭窄组又明显低于无再狭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血清GGT与各项炎症因子均呈正相关,与血管新生指标均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血清GGT水平升高可预测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与炎症反应及抑制血管新生密切相关,可能是参与支架内再狭窄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再狭窄 谷氨酰转移酶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藻氨酸致癎大鼠神经元凋亡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原 庞家容 +4 位作者 郑金瓯 邓晓清 梁秀琳 李佳荃 陈志颖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讨红藻氨酸(kainic acid,KA)诱导的癫癎大鼠脑内神经元凋亡在不同部位和致癎后不同时间的变化情况。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KA组,KA组再按癫癎发作后1天、1周、2周、3周和4周不同时点分为5个亚组。KA注射后,观察大鼠... 目的:探讨红藻氨酸(kainic acid,KA)诱导的癫癎大鼠脑内神经元凋亡在不同部位和致癎后不同时间的变化情况。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KA组,KA组再按癫癎发作后1天、1周、2周、3周和4周不同时点分为5个亚组。KA注射后,观察大鼠癫癎发作后的行为学变化,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观察不同部位、不同时点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KA注射后,大鼠出现严重的惊厥,在癫癎发作后1天、1周和4周凋亡细胞明显增多,以齿状回、丘脑和CA3区明显(P<0.05)。结论:细胞凋亡贯穿KA致癎大鼠癫癎发作后神经元迟发性死亡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红藻氨酸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CD40-CD40L昼夜节律的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毛庆 李浪 梁秀琳 《心脏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725-727,共3页
目的观察血小板表达的白细胞分化抗原40及其配体系统(CD40-CD40L)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昼夜节律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正常对照组,40例不稳定心绞痛(UAP),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05∶00、10∶00分别抽取肘静脉... 目的观察血小板表达的白细胞分化抗原40及其配体系统(CD40-CD40L)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昼夜节律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正常对照组,40例不稳定心绞痛(UAP),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05∶00、10∶00分别抽取肘静脉血2ml,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CD40、CD40L水平的变化。结果①UAP组和AMI组血小板CD40、CD40L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②UAP组和AMI组05∶00CD40L较10∶00高(P<0.05),对照组两个时间点之间无显著差异;③3组血小板CD40两个时间点均无显著差异。结论ACS血小板表达的CD40及CD40L增高,且血小板CD40L呈现出昼夜节律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分化抗原40 急性冠脉综合征 流式细胞术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防治脑卒中急性期肺部感染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江颖 王凯华 +2 位作者 方兴 梁秀琳 冯原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观察清肺化痰通腑汤防治脑卒中急性期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预防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和护理,预防组加用清肺化痰通腑汤治疗。结果:肺部感染发生率预防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神经功能... 目的:观察清肺化痰通腑汤防治脑卒中急性期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预防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和护理,预防组加用清肺化痰通腑汤治疗。结果:肺部感染发生率预防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预防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RP及ESR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高(P<0.05);治疗后预防组指标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防治脑卒中急性期肺部感染及并发症效果较好,并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急性期 肺部感染 清肺化痰通腑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kB、P75^(NTR)在颞叶癫痫大鼠海马中的表达及托吡酯干预的研究
15
作者 余璐 梁秀琳 郑金瓯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664-668,共5页
目的:研究托吡酯(TPM)干预红藻氨酸(KA)致大鼠颞叶癫痫(TLE)后海马组织学变化特征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受体TrkB、P75NTR蛋白在大鼠海马内的表达,探讨TrkB及P75NTR在TLE中的作用及TPM的抗痫机制。方法:KA诱导建立TLE模型,观察大... 目的:研究托吡酯(TPM)干预红藻氨酸(KA)致大鼠颞叶癫痫(TLE)后海马组织学变化特征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受体TrkB、P75NTR蛋白在大鼠海马内的表达,探讨TrkB及P75NTR在TLE中的作用及TPM的抗痫机制。方法:KA诱导建立TLE模型,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于1d,1,2,3,4周时间点,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TrkB、P75NTR蛋白在海马内表达的改变,Nissl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丢失的变化。结果:(1)TPM干预后KA致痫大鼠发作减少。(2)KA致痫后海马神经元丢失以门区和CA1区为主,4周达高峰;TPM干预后海马神经元损伤明显减少。(3)致痫后,TrkB的表达于1d至4周在齿状回门区、CA3区明显增高(P<0.01),持续4周,在CA1区仅1d时增高(P<0.01);P75NTR的表达在PoDG、CA1区、CA3区明显增高(P<0.01),并在PoDG和CA3区持续至2周(P<0.05);TPM干预后TrkB、P75NTR于上述各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达均明显减少。结论:致痫后,海马内TrkB和P75NTR的持续较长时间表达增高通过其受体起作用,可能有助于癫痫异常兴奋性网络的形成。TPM干预对海马神经元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通过下调海马内TrkB和P75NTR的表达,减少海马神经元损伤从而对癫痫发展起潜在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叶癫痫 BDNF TRKB P75 NTR 托吡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疗法对于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价值观察
16
作者 江永美 梁秀琳 《中国医疗设备》 2016年第B12期152-152,共1页
目的 分析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于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价值,为临床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0例,患者的收治时间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通过信封抽... 目的 分析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于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价值,为临床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0例,患者的收治时间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通过信封抽取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成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取常规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并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SAS评分、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总满意率.结果 实验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92??73±10??43)分,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74??32±10??53)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治疗总满意率(98??00%)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满意率(80??00%),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对于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具有积极的干预价值,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 脑卒中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舒肝丸辅助艾司西肽普兰治疗老年女性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江永美 潘小明 +1 位作者 王慧玲 梁秀琳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3期299-302,共4页
目的探讨柴胡舒肝丸辅助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女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老年女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艾... 目的探讨柴胡舒肝丸辅助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女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老年女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加用柴胡舒肝丸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认知功能变化情况、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MoCA评分、MMSE评分、BI评分、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柴胡舒肝丸可以有效提升老年女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症 艾司西酞普兰 柴胡舒肝丸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微信群在心内科教学中的应用
18
作者 毛庆 梁秀琳 《大众科技》 2018年第11期74-75,73,共3页
目的:探讨在传统课堂授课教学基础上引入微信群辅助教学对五年制医学本科生心血管疾病授课的效果。方法:将广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100人,按照自愿和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50人)和实验组(50人)。对照... 目的:探讨在传统课堂授课教学基础上引入微信群辅助教学对五年制医学本科生心血管疾病授课的效果。方法:将广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100人,按照自愿和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50人)和实验组(5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授课教学法,实验组采用传统课堂授课+微信群教学法。期末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学生及格率和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的学生认为新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有帮助,并且70%以上的学生认为新教学方式可以改善师生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结论:在传统课堂授课教学基础上引入微信群辅助教学方法提高了医学本科生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心血管疾病 教学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影像学评价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毛庆 梁秀琳 +3 位作者 成益 周学中 刘亚平 程亚敏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应用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法,探索构建中国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中国小型猪52只,应用开胸法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第二对角支开口远端,构建AMI模型。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3 d、28 d,行超声心... 目的:应用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法,探索构建中国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中国小型猪52只,应用开胸法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第二对角支开口远端,构建AMI模型。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3 d、28 d,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造模后28 d行单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检查、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检查,并行病理检查,评价模型的稳定性、有效性和可靠性。结果:共39只猪成功造模。造模后28 d,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减低,左室舒张末径(LVEDD)及左室收缩末径(LVESD)明显增大(P<0.05)。SPECT提示静息及药物负荷状态下,心肌灌注缺损面积分别占左心室面积的(31.3±2.5)%和(39.3±3.8)%。PET提示心肌灌注缺损主要集中在左室局限前壁、心尖部和室间隔。结论:应用开胸结扎冠状动脉法建立的AMI模型,效果确切可靠,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猪 急性心肌梗死 超声心动图 单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FR在非前降支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中的指导意义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承曦 翁川晴 +2 位作者 梁秀琳 毛庆 徐兢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2期243-244,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 FFR)在非前降支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2011年9月-2014年9月在南京脑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收集这些患者中行冠脉造影显示为单支冠脉临界病变并且FFR值... 目的探讨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 FFR)在非前降支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2011年9月-2014年9月在南京脑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收集这些患者中行冠脉造影显示为单支冠脉临界病变并且FFR值>0.8的患者83例共85处血管病变,将83例患者分为非前降支组(包括右冠及回旋支)32例34处病变和前降支组51例共51处病变,分析其随访期间(48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包括心绞痛发作、室性心律失常、靶血管血运重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死亡。结果在FFR值>0.8的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中,非前降支组和前降支组的患者在临床基线资料如年龄、吸烟史、高脂血症病史、高血压病史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但非前降支组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前降支组;通过定量冠状动脉造影测量,发现非前降支组患者的冠脉狭窄程度明显高于前降支组(P=0.000),但前降支组FFR值却明显低于非前降支组(P=0.000)。经过48个月的随访,非前降支组的MACE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前降支组(P=0.006)。结论在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中,非前降支临界病变的患者较前降支临界病变的患者拥有更好的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心绞痛 冠脉临界病变 血流储备分数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