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外智能玩具研究及其在游戏化学习支架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7
1
作者 梁玲琳 耿靖淳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共15页
目的对国内外智能玩具研究现状、智能玩具在游戏化学习支架的研究异同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梳理总结智能玩具的研究脉络、定义与特点。以2000一2023年,国内外智能玩具文献(中文257篇,英文235篇)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法结合CiteSpace软... 目的对国内外智能玩具研究现状、智能玩具在游戏化学习支架的研究异同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梳理总结智能玩具的研究脉络、定义与特点。以2000一2023年,国内外智能玩具文献(中文257篇,英文235篇)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法结合CiteSpace软件,对智能玩具研究进行可视化对比分析,明晰国内外智能玩具的研究现状和热点趋势。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归类研究案例,探讨国内外在研究智能玩具作为学习支架工具时研究重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异同。结论国外智能玩具研究相比国内更集中,但两者都没有形成核心作者群。国内外关注的研究方向存在相似性但具体的研究侧重点有较大差异,国内研究关注儿童玩具智能化的交互形式和体验,国外则更重视技术创新在有形玩具载体中的多元应用。在智能玩具应用于支架式学习的研究中,国内外的项目研究也呈现出较大差别,国外注重智能玩具与实际教学场景的整合应用,关注技术创新、特殊群体需求,以及对学习成效的定量评估。国内研究则更强调智能玩具在非正式场景下对学龄前儿童的学习促进和发展、智能玩具与儿童交互的方式和策略,以及对本土文化的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玩具 教育支持 游戏化学习 学习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触觉代偿理论下的视障儿童绘画玩具设计实践 被引量:2
2
作者 梁玲琳 王菲 许冉冉 《设计》 2024年第7期16-18,共3页
探究触觉代偿介入下的视障儿童绘画玩具系统设计,创新视障儿童的绘画体验。通过文献研究法得出当前国内外触觉代偿相关研究现状,基于文献及市场调研分析得到视障儿童玩具设计的现状分析,进而得出当前视障儿童玩具对于触觉代偿的设计需求... 探究触觉代偿介入下的视障儿童绘画玩具系统设计,创新视障儿童的绘画体验。通过文献研究法得出当前国内外触觉代偿相关研究现状,基于文献及市场调研分析得到视障儿童玩具设计的现状分析,进而得出当前视障儿童玩具对于触觉代偿的设计需求,并归纳出视障儿童绘画玩具系统的设计路径及框架。以使视障儿童绘画行为形成正向有益的良性循环为目标,基于前期研究得出的设计路径及框架,进行视障儿童绘画玩具系统设计实践。触觉代偿指导下的视障儿童绘画玩具系统能够改善并提升视障儿童绘画历程中的综合体验,同时为视障儿童提供了一个新的感知世界和表达自我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觉代偿 视障儿童 软硬件结合 绘画玩具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弈思维视角下儿童益智类数字玩具设计策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梁玲琳 孙恺睿 陈俐 《设计》 2024年第15期120-123,共4页
针对学龄儿童博弈类数字玩具缺失、使用体验不佳的问题,探讨了博弈过程与游戏结合的适配度,并以五子棋为例进行实践研究,以期提升玩具设计质量。依据博弈思维视角提出设计角度,结合学龄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多感官发展特征得出棋类游戏... 针对学龄儿童博弈类数字玩具缺失、使用体验不佳的问题,探讨了博弈过程与游戏结合的适配度,并以五子棋为例进行实践研究,以期提升玩具设计质量。依据博弈思维视角提出设计角度,结合学龄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多感官发展特征得出棋类游戏衍生数字玩具的设计策略。通过外观设计、辅助信息设计和智能交互设计融入玩具设计中。将策略与思维流程进行结合,设计了一套帮助学龄儿童正确理解博弈概念、认知博弈技能的数字拼搭玩具。希望能为玩具研究人员和教育实践者提供如何从博弈思维角度来辅助儿童进行博弈概念学习和技能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弈思维 数字玩具 思维培养 智能交互 多感官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境视角下儿童农耕研学服务体验设计研究--以钱唐农园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梁玲琳 赵欣雨 《设计》 2024年第3期120-122,共3页
针对传统农耕研学体验单一、家庭参与度弱、社会关注度低等问题,从设计视角重构农耕研学创新服务体系,探讨基于情境体验的农耕研学服务体验设计研究。在情境体验理论与用户体验设计相关方法的指导下,研究儿童、家长对农园情境的理性和... 针对传统农耕研学体验单一、家庭参与度弱、社会关注度低等问题,从设计视角重构农耕研学创新服务体系,探讨基于情境体验的农耕研学服务体验设计研究。在情境体验理论与用户体验设计相关方法的指导下,研究儿童、家长对农园情境的理性和感性认知,挖掘其需求痛点与期望,归纳整理出农耕研学服务体验的三大情境需求。从情境体验设计的角度提出满足儿童农耕研学服务体验的设计策略并进行设计实践。乐学乐教、智能情感、可持续性的情境体验符合儿童农耕研学的需求,以设计实践验证了情境体验设计方法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体验 农耕研学 用户需求 服务体验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美学梯度法的人工智能风格化绘画系统 被引量:1
5
作者 钟梓锐 梁玲琳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537-547,共11页
当前Stable diffusion等人工智能绘画模型在绘画时难以直接控制图像风格,同时风格模型训练仅针对单种风格。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美学梯度法的人工智能风格化绘画系统,以实现多种图像风格的控制和融合,并提供更加便捷的图像创作体... 当前Stable diffusion等人工智能绘画模型在绘画时难以直接控制图像风格,同时风格模型训练仅针对单种风格。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美学梯度法的人工智能风格化绘画系统,以实现多种图像风格的控制和融合,并提供更加便捷的图像创作体验。收集并分析网络用户数据,结合问卷得到用户对图像风格的感性需求;根据感性需求收集各风格图像数据得到对应的风格图像训练集。使用梯度下降算法计算风格化文本编码器的权重,实现生成图像风格化的效果。通过可用性测试对比用户对该系统与传统人工智能绘画系统产出图像的风格满意程度,结果表明:人工智能风格化绘画系统的平均满意度相较传统人工智能绘画系统提升23%,表明人工智能风格化绘画系统在图像风格生成上具有更好的效果,可满足用户对图像风格的需求。该人工智能风格化绘画系统可以更便捷地实现图像风格调整,允许用户直观选择不同风格的权重,便捷使用一种或多种风格,能够有效满足用户对图像风格设计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绘画模型 Stable diffusion 美学梯度法 感性需求 风格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中国传统工艺传承中的要素整合创新 被引量:7
6
作者 梁玲琳 朱麒宇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1-103,119,共4页
以传统工艺的发展传承现状入手,提出了传统工艺日渐远离现代生活的根本原因,并根据传统工艺产品的造型特点,分析了传统工艺的特性以及隐藏的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针对现代社会生活需求,整合各个要素进行传统工艺的产品创新、... 以传统工艺的发展传承现状入手,提出了传统工艺日渐远离现代生活的根本原因,并根据传统工艺产品的造型特点,分析了传统工艺的特性以及隐藏的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针对现代社会生活需求,整合各个要素进行传统工艺的产品创新、制作创新、流通创新以及人才创新,从而使传统工艺重新走进现代人生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工艺 传承 生活需求 要素 整合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yvek材料在雨衣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梁玲琳 李爽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2-187,共6页
目的对Tyvek材料的性能及其在雨衣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实践与研究,得出雨衣产品设计开发的新思路以及新工艺。方法基于Tyvek材料特性,应用软、硬两种不同标号的材料,用材料复合、隐藏结构、减少裁片等方法进行了雨衣设计工艺实践。结论提出... 目的对Tyvek材料的性能及其在雨衣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实践与研究,得出雨衣产品设计开发的新思路以及新工艺。方法基于Tyvek材料特性,应用软、硬两种不同标号的材料,用材料复合、隐藏结构、减少裁片等方法进行了雨衣设计工艺实践。结论提出了Tyvek材料在雨衣设计应用中的工艺解决新思路,即质感处理与一体式剪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VEK 材料复合 减少裁片 质感处理 一体式剪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设计卓越工程师培养的“X+CDIO”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梁玲琳 杨放勋 赵蕙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208-215,共8页
文章分析了工业设计卓越工程师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及Co-op实践教学实施现状,从行业变化引起的设计对象和创新模式变化带来的人才培养需求变化入手,提出了"X+CDIO"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工业设计创新人才培养路径。该实践教学模式... 文章分析了工业设计卓越工程师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及Co-op实践教学实施现状,从行业变化引起的设计对象和创新模式变化带来的人才培养需求变化入手,提出了"X+CDIO"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工业设计创新人才培养路径。该实践教学模式明确了工业设计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能力目标,构建了双螺旋课程体系与项目体系以及实训小生态链,并在浙江理工大学工业设计系进行了实践,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实践教学 创新模式 课程体系 项目体系 生态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设计视角下的工业设计实践教学触点体系构建 被引量:9
9
作者 梁玲琳 赵蕙 《设计》 2018年第12期116-119,共4页
本文从服务设计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目标,从教学计划和系统平台对象入手对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设计实践教学触点连续有效关联的概念。通过设计实践执行力体系建构、设计实践教学短连接体系构建... 本文从服务设计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目标,从教学计划和系统平台对象入手对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设计实践教学触点连续有效关联的概念。通过设计实践执行力体系建构、设计实践教学短连接体系构建等举措,实现知识能力习得反复强化的目的,促使学生形成关联思考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从而建构全链路式实践教学触点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设计 实践教学 执行力 短连接 触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立体化成型在儿童笔袋低成本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玲琳 原瑞瑞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55-164,176,共11页
目的解决目前笔袋行业的发展困境,探索儿童笔袋低成本开发流程,寻找平面立体化在笔袋开发中的全新应用思路。方法针对儿童笔袋的产品特点和设计现状,分析并总结出了平面立体化的成型方式、成型特征、应用案例以及成型特点,具体分析了平... 目的解决目前笔袋行业的发展困境,探索儿童笔袋低成本开发流程,寻找平面立体化在笔袋开发中的全新应用思路。方法针对儿童笔袋的产品特点和设计现状,分析并总结出了平面立体化的成型方式、成型特征、应用案例以及成型特点,具体分析了平面立体化在包袋设计中的应用现状,确定了平面立体化成型在儿童笔袋设计应用中的成本优势,并对其在笔袋低成本开发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实践。结果提出了儿童笔袋的低成本开发模型以及平面立体化成型的应用思路,基于平面立体化成型工艺的特性和儿童笔袋的特征,进行了笔袋开发设计相关折纸实验和材料性能对比实验,提出了4种平面立体化收纳模型,最终得出了儿童笔袋设计方案。结论平面立体化成型在儿童笔袋低成本开发中的应用有足够的可行性,同时也能带来更多元、更有趣味的用户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立体化 低成本开发 折纸 收纳模型 用户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设计专业第二课堂构建与实践初探 被引量:4
11
作者 梁玲琳 《中国校外教育》 2011年第7期147-148,共2页
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需求,对第二课堂进行了重新审视与定位,由此提出了构建艺术设计专业第二课堂生态系统的设想,并以一系列的实践措施尝试了第二课堂多个子生态设置以及多种学习生态链的配置,完成了第二课... 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需求,对第二课堂进行了重新审视与定位,由此提出了构建艺术设计专业第二课堂生态系统的设想,并以一系列的实践措施尝试了第二课堂多个子生态设置以及多种学习生态链的配置,完成了第二课堂结构创新初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设计 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第二课堂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间性视角下的儿童音乐共创设计研究
12
作者 梁玲琳 褚丽芳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27-235,共9页
目的音乐共创对儿童音乐启蒙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儿童培养音乐兴趣、审美,并发展人际交往能力。主体间性理论则强调人际关系中互为主体存在状态。本研究从主体间性理论视角出发,为音乐共创有形物介入儿童音乐共创活动体验中人与人... 目的音乐共创对儿童音乐启蒙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儿童培养音乐兴趣、审美,并发展人际交往能力。主体间性理论则强调人际关系中互为主体存在状态。本研究从主体间性理论视角出发,为音乐共创有形物介入儿童音乐共创活动体验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互动交流提供更有效的思路。方法通过分析儿童音乐共创中的多元主体构成,并解构分析音乐共创主体间的设计过程和参与过程,得出从“引发共同的音乐动机”“促进协调的行动计划”“鼓励相互的动态调节”三方面强化音乐共创主体间性体验。结果结合国内外音乐共创案例分析,梳理了“目标任务反馈设计”“机制形态模式设定”“音乐产出能动编辑”三种对应的主体间性视角下音乐共创有形物的设计策略。结论在数字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以主体间性视角展开对儿童音乐共创有形交互设计的研究,能够充分地发挥音乐共创有形物在儿童音乐教育和亲社会行为方面的多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共创 主体间性 有形交互 社会学习 儿童音乐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具身认知的儿童食物教育创新设计研究
13
作者 梁玲琳 罗丽萍 《设计艺术研究》 2023年第1期6-10,共5页
面对“新美育”语境下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以艺术为媒,进一步激发食物教育多重角色下的“创造力”,探索未来儿童食育的系统性认知思路。以具身认知理论为支撑点,论证食物作为艺术媒介促进儿童认知的有效性,结合儿童认知发展特点与现有儿... 面对“新美育”语境下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以艺术为媒,进一步激发食物教育多重角色下的“创造力”,探索未来儿童食育的系统性认知思路。以具身认知理论为支撑点,论证食物作为艺术媒介促进儿童认知的有效性,结合儿童认知发展特点与现有儿童食育实践案例,深入分析儿童食物教育中的认知路径,构筑以食物的感性感知、美学创造、人文饮食、未来思辨四个维度的儿童食物教育创新设计体系,进一步明晰儿童食物教育创新的设计策略。希望从儿童视角构建多重角色融合的未来食物教育创新设计体系,以美启智,为儿童食物教育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具身认知 食物教育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共创视角的工程类STEAM课程设计研究——以智能蜗牛饲养箱课程为例
14
作者 梁玲琳 徐智炜 陈絮菲 《设计》 2023年第10期96-99,共4页
旨在探索在工程类STEAM课程设计中的设计方法并进行设计实践。通过价值共创的视角对工程类STEAM课程的分析解析其共创机理,由价值矩阵将工程类STEAM课程价值生成过程理解为产品生成过程,提出产品作为核心线索的设计方法,并通过设计实践... 旨在探索在工程类STEAM课程设计中的设计方法并进行设计实践。通过价值共创的视角对工程类STEAM课程的分析解析其共创机理,由价值矩阵将工程类STEAM课程价值生成过程理解为产品生成过程,提出产品作为核心线索的设计方法,并通过设计实践验证该设计方法可行性。提出基于产品生成逻辑的“建构-解构-再建构”的课程设计方法,能够有效把握STEAM内涵要求的基础上进行课程设计开发。以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材中的蜗牛一节内容作为出发点进行工程类STEAM课程设计实践,创造出智能蜗牛饲养箱STEAM课程。以此为过去经验性的课程设计开发方法厘清设计思路与路径,以期帮助STEAM教育的本土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AM教育 价值共创 设计方法 共创机理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意象移植的产品风格本体建模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胡浩 傅望 +3 位作者 秦菊英 鲁玉军 梁玲琳 林璐 《人类工效学》 2015年第3期60-63,共4页
为了在产品设计中实现风格重用,需要建立面向意象移植的产品风格本体模型。首先定义产品风格的组成,产品风格中包括形态特征以及意象特征,形态特征包括轮廓域、色彩域、材料域和肌理域,意象特征与形态特征之间的映射用相关矩阵来定义;... 为了在产品设计中实现风格重用,需要建立面向意象移植的产品风格本体模型。首先定义产品风格的组成,产品风格中包括形态特征以及意象特征,形态特征包括轮廓域、色彩域、材料域和肌理域,意象特征与形态特征之间的映射用相关矩阵来定义;第二步提出面向意象移植的产品风格重用流程,然后采用骨架法建立产品风格本体模型以支持产品风格重用流程。以酸奶机的风格设计为例,基于产品风格本体标识管理产品设计文档,建立产品风格库支持风格重用。证明了基于产品风格本体模型能够在产品设计中实现风格重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格重用 意象移植 产品风格 本体模型 形态特征 意象特征 骨架法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色集合的产品风格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浩 鲁玉军 +2 位作者 秦菊英 梁玲琳 林璐 《人类工效学》 2014年第3期68-71,74,共5页
为获取产品风格和产品组件设计形态之间的关系,采用建立产品风格模型的研究方法。首先提出产品风格意象、风格单元与风格特征等概念;然后基于多色集合理论建立产品风格模型。产品风格模型在产品组件设计形态与产品整体风格之间建立了定... 为获取产品风格和产品组件设计形态之间的关系,采用建立产品风格模型的研究方法。首先提出产品风格意象、风格单元与风格特征等概念;然后基于多色集合理论建立产品风格模型。产品风格模型在产品组件设计形态与产品整体风格之间建立了定量联系,当产品组件改变时,可以通过模型预测产品风格的变化,通过烤面机产品实证,结果表明多色集合产品风格模型对于工业设计具有良好的参考意义和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风格模型 产品风格意象 风格单元 风格特征 多色集合 工业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设计教育中的“互动”
17
作者 梁玲琳 《设计》 2005年第3期124-125,共2页
文章通过对中国设计教育现状的分析.阐明“互动”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互动”应该是一个从学校招生到课程设置再到课堂教学完整的过程,而非单单只是课堂的教学互动。
关键词 设计教育 教育体系 教育现状 课堂教学 课程设置 教学互动 文章 招生 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尿样中的氯氮卓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谈 周娜 +2 位作者 梁玲琳 周海梅 齐孝蕊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12年第5期38-40,共3页
目的:用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提取检测生物检材中的氯氮卓。方法:以氯仿为微萃取剂,甲醇为分散剂,在pH8提取尿样中的氯氮卓,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用内标标准曲线法测定氯氮卓的含量。结果:尿样中氯氮卓的线性范围为0.01... 目的:用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提取检测生物检材中的氯氮卓。方法:以氯仿为微萃取剂,甲醇为分散剂,在pH8提取尿样中的氯氮卓,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用内标标准曲线法测定氯氮卓的含量。结果:尿样中氯氮卓的线性范围为0.01~2μg/ml,检出限为0.002?g/ml;方法回收率为87.3%,RSD=3.47%(n=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于尿样中氯氮卓的快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氮卓 分散液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物余料在儿童设计教育中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卞希羽 梁玲琳 《设计》 2022年第11期94-96,共3页
解决目前儿童设计教育行业的发展困境,探索儿童设计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寻找食物余料介入儿童设计教育中的优势。针对儿童设计启蒙教育的现状和教学方式,提出将食物余料作为媒介,具体分析了食物创意设计的解构方式和应用途径,并将其引入... 解决目前儿童设计教育行业的发展困境,探索儿童设计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寻找食物余料介入儿童设计教育中的优势。针对儿童设计启蒙教育的现状和教学方式,提出将食物余料作为媒介,具体分析了食物创意设计的解构方式和应用途径,并将其引入到儿童设计教育研究中,结合色彩、肌理、形态等美学维度进行实验研究。从感官互动、趣味性、饮食观念、环保等角度提出食物创意设计在儿童设计教育中的优势。探讨食物在设计教育中的可行性要素,为儿童设计教育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教育 设计思维 果蔬余料 自然美学 审美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学视角下的滑板教学系统设计研究
20
作者 潘凌云 梁玲琳 《设计》 2022年第7期142-145,共4页
总结滑板运动的美学特点和丰富的表现载体,发挥滑板运动的美学在滑板教学上的应用价值,案例分析、文献研究和实际调研总结滑板运动的美学特征和滑板教学的现状,通过服务设计和系统构建的设计思维对滑板教学提出新的设计思路。从滑板运... 总结滑板运动的美学特点和丰富的表现载体,发挥滑板运动的美学在滑板教学上的应用价值,案例分析、文献研究和实际调研总结滑板运动的美学特征和滑板教学的现状,通过服务设计和系统构建的设计思维对滑板教学提出新的设计思路。从滑板运动的美学视角出发,结合系统设计的思维方式提出新的滑板运动教学策略。滑板运动美学对各个领域都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可以起到改良现有滑板教学和推广滑板文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板运动 体育美学 美学价值 滑板教学 教学改良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