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年资ICU护士逆商对其工作投入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梁燕金 王明娜 付霞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8期1082-1085,共4页
目的:调查低年资ICU护士的逆商及工作投入的现状,分析逆商对其工作投入的影响。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逆商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对223名低年资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低年资ICU护士的逆商得分为(137.96±19.77)分,工作投入总... 目的:调查低年资ICU护士的逆商及工作投入的现状,分析逆商对其工作投入的影响。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逆商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对223名低年资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低年资ICU护士的逆商得分为(137.96±19.77)分,工作投入总得分为(56.95±5.06)分。低年资ICU护士的用工性质、控制与忍耐对其工作投入水平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目前低年资ICU护士工作投入处于中等水平,医院管理者可通过开展挫折环境模拟实训、心理素养教育等手段,增强低年资护士的逆商,以提升其工作投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低年资护士 逆商 工作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加强型人工肛袋在危重女性患者腹泻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梁燕金 石娟 +2 位作者 林静丽 陈韫琴 叶优花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11期1932-1935,共4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加强型人工肛袋在危重女性腹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重症医学科2019年1-12月女性腹泻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使用针对女性个体会阴生理结构而剪裁的人工肛袋,用3M液体敷料及3M贴膜加强人工肛袋粘贴效果,接引流袋或... 目的探讨个体化加强型人工肛袋在危重女性腹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重症医学科2019年1-12月女性腹泻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使用针对女性个体会阴生理结构而剪裁的人工肛袋,用3M液体敷料及3M贴膜加强人工肛袋粘贴效果,接引流袋或负压装置收集大便。从固定、引流、渗漏及使用前后的肛周皮肤情况来评价个体化加强型人工肛袋在危重女性腹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100例危重女性腹泻患者应用个体化加强型人工肛袋,从固定、引流、渗漏及使用后肛周皮肤完整性方面取得良好效果,能有效收集稀便或水样便,以便于观察大便的颜色、性质,量;减少频繁翻动患者而加重病情;减少患者生活用品的消耗,减少护士工作量,其中固定稳妥是该研究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定为人工肛袋的护理重点。结论固定稳妥能更好地保证使用人工肛袋后肛周皮肤的完整性,把固定稳妥作为护理重点,实施相关的治疗护理措施,使个体化加强型人工肛袋在危重女性腹泻患者应用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肛袋 女性患者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林静丽 梁燕金 +1 位作者 梁天英 廖伟燕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9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05~2016-05入住该院ICU行机械通气的2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2014-05~2015-05入住ICU的患者87例纳入对照组,2015-06~2016-05入住ICU的患者117例... 目的探讨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05~2016-05入住该院ICU行机械通气的2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2014-05~2015-05入住ICU的患者87例纳入对照组,2015-06~2016-05入住ICU的患者117例纳入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棉球擦拭法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洗必泰口腔护理液冲洗。采用病例回顾性的研究方法比较两种口腔护理方法对VAP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治疗后对照组VAP的发生率为28.70%,观察组VAP的发生率为17.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洗必泰口腔护理液冲洗法的口腔护理效果优于棉球擦拭法,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口腔护理 洗必泰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对ICU男性患者围术期导尿燥动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林静丽 梁燕金 +1 位作者 梁天英 廖伟燕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3期264-266,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对ICU男性患者围术期导尿燥动的影响。方法选择入住我院ICU男性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盐酸奥布卡因凝胶作为润滑剂导尿,对照组采用石蜡油作为润滑剂导尿。观察导尿插管过程中患者... 目的探讨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对ICU男性患者围术期导尿燥动的影响。方法选择入住我院ICU男性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盐酸奥布卡因凝胶作为润滑剂导尿,对照组采用石蜡油作为润滑剂导尿。观察导尿插管过程中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导尿插管中及置管后疼痛及躯体不适感;导尿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导尿前MAP、HR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尿插管时MAP、HR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在插管中以及插管后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一次性导尿成功率、尿道黏膜损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盐酸奥布卡因凝胶作为润滑剂导尿,能够维持血压稳定,减少躁动及疼痛不适感,可在ICU男性患者导尿术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奥布卡因凝胶 ICU患者 导尿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拇指指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远端皮肤缺损的护理
5
作者 胡艳兴 金日浩 +1 位作者 彭爱萍 梁燕金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09年第13期107-108,共2页
报告了32例应用拇指指背动脉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护理。认为术前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皮瓣血液循环、及时发现并处理血管危象等是保证皮瓣存活的重点,及时进行功能锻炼是加快功能恢复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拇指指背动脉 逆行岛状皮瓣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标达成理论的教育计划对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韫琴 梁燕金 刘惠晶 《齐鲁护理杂志》 2019年第11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目标达成理论的教育计划对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风险、自护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开展基于目标达成理论... 目的:探讨基于目标达成理论的教育计划对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风险、自护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开展基于目标达成理论的教育计划;比较两组心血管风险,自护行为[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干预前后生活质量[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结果:观察组血脂、血压及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P<0.01);观察组ESCA中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SAQ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对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基于目标达成理论的教育计划,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提升患者自护行为能力,帮助患者稳定病情,同时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目标达成理论 健康教育 心血管风险 自护行为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护理干预联合利多卡因在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局麻导尿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陈韫琴 梁燕金 石娟 《齐鲁护理杂志》 2017年第21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联合利多卡因在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局麻导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进行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率、...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联合利多卡因在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局麻导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进行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躁动情况,并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测两组心理情况。结果:研究组心率、血压波动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躁动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局麻导尿过程当中,在进行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因导尿管留置操作所产生的紧张不适及疼痛感,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干预 利多卡因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局麻导尿 心理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型桡动脉穿刺测压固定装置在ICU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石娟 梁燕金 +2 位作者 廖伟燕 陈韫琴 张晓峰 《临床护理杂志》 2018年第4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型桡动脉穿刺测压固定装置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我院ICU桡动脉置管监测有创血压的清醒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传统型桡动脉固定装置)和观察组(改良式桡动脉固定装... 目的探讨改良型桡动脉穿刺测压固定装置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我院ICU桡动脉置管监测有创血压的清醒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传统型桡动脉固定装置)和观察组(改良式桡动脉固定装置),各40例。比较两组肢体舒适度、置管后包扎固定所需时间、更换纱布时患者呛咳时间及置管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肢体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置管后包扎固定所需时间、更换纱布时患者呛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肢体末梢肿胀、周围皮肤发红、管道堵塞、非计划性拔管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型桡动脉穿刺测压固定装置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置管肢体的舒适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穿刺 I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