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单一光栅分光的光学结构对称型成像光谱仪
1
作者 刘佳梅 蔡长龙 +4 位作者 樊家琦 姚昊杰 李世杰 张进 梁海锋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79,共9页
针对成像光谱仪结构复杂、谱线弯曲难以校正的问题,设计并研制了一款基于单一透射光栅分光的高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建立了单一透射光栅分光模型,计算确定了分光系统的设计参数,其中,分光系统中准直部分和聚焦成像部分采用完全相同的光学... 针对成像光谱仪结构复杂、谱线弯曲难以校正的问题,设计并研制了一款基于单一透射光栅分光的高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建立了单一透射光栅分光模型,计算确定了分光系统的设计参数,其中,分光系统中准直部分和聚焦成像部分采用完全相同的光学结构,有利于像差校正,也能降低系统成本。设计过程中,以光谱分辨率为主要目标,从聚焦系统到整体分光系统进行逐步优化,最终设计了一套狭缝宽度为11.42μm,工作波段为450 nm~650 nm,光谱分辨率为2 nm,F数为2.5,谱线弯曲最大值为19μm,色畸变最大值为0.35μm的分光系统。根据设计结果完成了该成像光谱仪的制造和装配,并进一步对其进行推扫实验测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光谱分辨率不低于2 nm,达到了设计要求,证明该光谱仪成像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光谱仪 透射光栅 光学结构对称 分光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非球面的非零位干涉检测技术
2
作者 张旭 李世杰 +3 位作者 刘丙才 田爱玲 梁海锋 蔡长龙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0-149,共10页
为了实现凹非球面的快速、高精度与通用化检测,文中提出了一种将非球面当做球面,直接采用干涉仪检测的非零位干涉检测方法,并结合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获得非球面的面形误差检测结果。首先,介绍了该方法的检测原理,建立了回程误差、调整... 为了实现凹非球面的快速、高精度与通用化检测,文中提出了一种将非球面当做球面,直接采用干涉仪检测的非零位干涉检测方法,并结合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获得非球面的面形误差检测结果。首先,介绍了该方法的检测原理,建立了回程误差、调整误差的计算与去除模型,研究了面形误差的数据处理方法。然后,以两个不同非球面度的凹非球面为例,对其回程误差和调整误差进行了仿真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搭建了凹非球面的非零位检测实验装置,成功测量得到其面形误差。通过与自准直零位检测法或LUPHOScan轮廓测量法检测结果对比发现,两种方法测量得到的面形分布和评价指标具有高度一致性,验证了该检测方法的正确性。该检测方法在保证高精度测量的同时兼备一定的通用性与便捷性,为凹非球面的通用化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球面面形测量 非零位干涉检测 回程误差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学视场的微动扫描光学系统
3
作者 余振康 梁海锋 张杨博文 《光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6-410,共5页
为满足车载激光雷达对大视场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微动非均匀阵列微透镜的光束扫描系统。该系统采用仿生学视场设计,并引入微透镜加折射棱镜的扫描结构,实现对大视场的有效分割和拼接。通过设计微透镜和折射棱镜的空间分布,实现视场的... 为满足车载激光雷达对大视场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微动非均匀阵列微透镜的光束扫描系统。该系统采用仿生学视场设计,并引入微透镜加折射棱镜的扫描结构,实现对大视场的有效分割和拼接。通过设计微透镜和折射棱镜的空间分布,实现视场的无缝连接。通过压电陶瓷驱动微透镜与折射棱镜的微小位移实现对光束的偏转,完成扫描光学系统对大视场的扫描。扫描光学系统工作波长为905nm,压电陶瓷位移量为200μm时,水平视场为112.5°,垂直视场为25°,出射光束均方根(RMS)半径均小于0.277°,其中高分辨率区域RMS半径均小于0.081°,方案具有体积小、扫描视场大、中心分辨率高等优点,为车载激光雷达扫描系统的小型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光学 扫描光学系统 仿生学视场 阵列微透镜
原文传递
较粗空间分辨率影响下FMCW 激光雷达测距方法研究
4
作者 张杨博文 梁海锋 余振康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37,共6页
由于环境中杂散光和电磁干扰等原因,以及不同路径的长度和反射特性的差异,FMCW激光雷达系统在接收目标回波信号时会受到多径干扰的影响,存在噪声干扰,使得目标测距结果准确性较低。为此,提出较粗空间分辨率影响下FMCW激光雷达测距方法... 由于环境中杂散光和电磁干扰等原因,以及不同路径的长度和反射特性的差异,FMCW激光雷达系统在接收目标回波信号时会受到多径干扰的影响,存在噪声干扰,使得目标测距结果准确性较低。为此,提出较粗空间分辨率影响下FMCW激光雷达测距方法。根据FMCWN激光雷达系统的发射信号与回波信号获取中频信号;采用EMD算法分解中频信号,计算信号IMF分量之间的互相关系数,确定并剔除存在噪声的IMF分量;采用SFFT算法对去噪后的中频信号频谱局部细化处理,获取其估计值,确定修正方向,修正频率估计值,利用中频信号修正后的频率确定被测目标的距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去噪效果、频谱估计精度、测距精度高,测距效率高,测距均方根误差均在0.04以内,耗时最长仅为0.23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辨率 FMCW激光雷达 EMD算法 SFFT算法 目标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金刚石薄膜光学特性的椭偏法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梁海锋 严一心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7-289,共3页
本文采用脉冲电弧离子镀的方法,在p型硅上沉积类金刚石薄膜,用椭偏法测试薄膜的光学常数。根据沉积方法的特点,建立一个四层结构的膜系,并由每一层的吸收情况合理选择色散关系;结合透过率的测试结果,利用光度法给测出薄膜折射率和厚度... 本文采用脉冲电弧离子镀的方法,在p型硅上沉积类金刚石薄膜,用椭偏法测试薄膜的光学常数。根据沉积方法的特点,建立一个四层结构的膜系,并由每一层的吸收情况合理选择色散关系;结合透过率的测试结果,利用光度法给测出薄膜折射率和厚度的估计值,作为椭偏法拟合的初值,拟合效果良好,得到薄膜的折射率、消光系数和几何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薄膜 椭偏仪 光学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栅传感器位移测量的软、硬件设计 被引量:17
6
作者 梁海锋 严一心 《现代电子技术》 2003年第23期88-89,共2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 AT89C5 1单片机开发的光栅位移传感器对线性位移进行测量的方法。其硬件设计包括数据采集、辨向、数据处理和数据显示。把读数头输出的信号 (脉冲电信号 ) ,经过硬件电路辨向 ,送入计数器 82 5 3计数 ,利用 AT89C5 1单... 提出了一种基于 AT89C5 1单片机开发的光栅位移传感器对线性位移进行测量的方法。其硬件设计包括数据采集、辨向、数据处理和数据显示。把读数头输出的信号 (脉冲电信号 ) ,经过硬件电路辨向 ,送入计数器 82 5 3计数 ,利用 AT89C5 1单片机进行信号处理 ,最终转换成实际的线性位移值显示出来。与其他系统相比 ,他的硬件电路简单 ,并能实现较高的位移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栅位移传感器 光栅 单片机 细分与辨向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时空格局及障碍因子分析-以广东省21 个地级市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梁海锋 卢阳禄 +3 位作者 胡月明 刘轶伦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3-126,共4页
本文基于最新国家政策的指导思想和发展要求,建立由城镇化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资源环境诸因素构成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GIS空间分析法和障碍度模型,对2004-2013年广东省新型城镇化水平时空格... 本文基于最新国家政策的指导思想和发展要求,建立由城镇化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资源环境诸因素构成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GIS空间分析法和障碍度模型,对2004-2013年广东省新型城镇化水平时空格局以及障碍因子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相关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时空格局 障碍因子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城市更新优先改造项目选址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梁海锋 刘轶伦 +2 位作者 李波 胡月明 王景丽 《科技通报》 2018年第4期135-140,共6页
城市更新优先改造项目选址需考虑改造地块的多种因素,是复杂的空间多目标优化问题,采用传统的解决方案空间搜索量庞大,难以求出理想解。提出一种多目标混合遗传算法优化的选址模型,并根据城市更新优先改造项目选址目的及意义,从效率与... 城市更新优先改造项目选址需考虑改造地块的多种因素,是复杂的空间多目标优化问题,采用传统的解决方案空间搜索量庞大,难以求出理想解。提出一种多目标混合遗传算法优化的选址模型,并根据城市更新优先改造项目选址目的及意义,从效率与公平角度构建了3个目标函数,即改造潜力、改造迫切度、公平度。以佛山市顺德区为研究区,对模型进行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多目标混合遗传算法可以发挥智能算法的优势,能在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情况下求解出最优方案,为城市更新优先改造项目选址实践提供可行操作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优先改造 混合遗传算法 选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金刚石薄膜的紫外可见区光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梁海锋 原飞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3-25,共3页
在类金刚石薄膜(DLC)光学特性的研究方面,主要工作集中在红外区光学特性,在可见区和紫外区光学特性研究方面存在空白;鉴于此详细研究了采用脉冲电弧沉积DLC薄膜在可见区和紫外区的光学特性。利用脉冲电弧离子镀技术,在石英基片上和不同... 在类金刚石薄膜(DLC)光学特性的研究方面,主要工作集中在红外区光学特性,在可见区和紫外区光学特性研究方面存在空白;鉴于此详细研究了采用脉冲电弧沉积DLC薄膜在可见区和紫外区的光学特性。利用脉冲电弧离子镀技术,在石英基片上和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了类金刚石薄膜,研究了类金刚石薄膜在紫外和可见区的光学常数、光学透过率和光学能隙。结果表明,主回路电压是薄膜的光学常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低主回路电压下制备的类金刚石薄膜具有较低消光系数和折射率;不同的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类金刚石折射率从2.56变化到1.89(波长400nm);沉积速率对薄膜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没有明显的影响;DLC薄膜的光学能隙在3.95 eV左右;紫外区和可见区的透过率谱和椭偏仪测得的光学常数相互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薄膜 光学常数 光学能隙 透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磁过滤电弧沉积氮化铝薄膜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海锋 周扬 严一心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206-210,共5页
利用直流电弧技术在硅基片上制备氮化铝薄膜,研究了薄膜的折射率、消光系数、透过率和沉积速率。薄膜的光学折射率、消光系数、厚度通过椭偏法测试并拟合得到;薄膜的透过率谱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试,薄膜的沉积速率通过厚度的相... 利用直流电弧技术在硅基片上制备氮化铝薄膜,研究了薄膜的折射率、消光系数、透过率和沉积速率。薄膜的光学折射率、消光系数、厚度通过椭偏法测试并拟合得到;薄膜的透过率谱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试,薄膜的沉积速率通过厚度的相应时间计算得到;利用柯希模型来拟合测试得到可见区光学常数,外推得到薄膜在整个近红外、中远红外的光学常数.结果表明:薄膜的折射率随工艺参数的不同有较大的变化范围,并且薄膜在较宽的光谱范围内消光系数为零;薄膜的沉积速率达到85 nm·min^(-1),单面镀制氮化铝薄膜的硅样片的峰值透过滤达到了6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 光学常数 沉积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供给困境的多方演化博弈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海锋 李波 +1 位作者 胡月明 隆少秋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3期298-302,共5页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供给是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它涉及到多方利益的博弈。采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政府监管部门与银行、银行与银行之间的多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其演化策略及演化路径。研究发现,银行开办农...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供给是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它涉及到多方利益的博弈。采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政府监管部门与银行、银行与银行之间的多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其演化策略及演化路径。研究发现,银行开办农村土地经营权贷款所额外承担的信贷风险、政府监管部门的激励和惩罚力度、监管成本对政府监管部门与银行之间的多方博弈产生重要影响。据此,从降低银行信贷风险,加大政府监管部门惩罚力度、提高银行激励收入这3个角度提出了破解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供给困境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 多方博弈 供给困境 政府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非接触测量光学零件厚度的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海锋 蔡沛峰 《光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35-538,共4页
为了实现光学零件厚度的非接触测量,设计了一种基于电光扫描的非接触测量方法。采用电扫描技术控制光开关,形成半径依次减小的环状光束,经过锥透镜后在光轴上形成连续移动的光点,当光点瞄准待测光学零件表面时,反射能量出现峰值,即定位... 为了实现光学零件厚度的非接触测量,设计了一种基于电光扫描的非接触测量方法。采用电扫描技术控制光开关,形成半径依次减小的环状光束,经过锥透镜后在光轴上形成连续移动的光点,当光点瞄准待测光学零件表面时,反射能量出现峰值,即定位了待测零件的表面,进而获得光学零件的几何厚度。建立了测量平板零件厚度和透镜中心厚度的数学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该方法的测量范围和测量精度。结果表明:设定锥面镜口径为100mm,材料折射率为1.52,当锥面镜的锥角从1°变化到40°时,测量动态范围可以从5507mm变化到26mm;当测量范围为26mm时,测量精度可以达到2.5μm。该方法可基本满足目前光学零件中心厚度的测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测量 光学零件 厚度测量 锥透镜
原文传递
类金刚石薄膜的光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梁海锋 严一心 《光学仪器》 2004年第2期183-186,共4页
利用脉冲真空电弧镀的方法,在硅基底上沉积类金刚石薄膜,研究薄膜的光学性能、光学常数和离子能量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的离子能量可以得到不同折射率的薄膜,无氢类金刚石薄膜的折射率在2.5~2.7之间变化;通过改变工艺条件来制备不同折... 利用脉冲真空电弧镀的方法,在硅基底上沉积类金刚石薄膜,研究薄膜的光学性能、光学常数和离子能量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的离子能量可以得到不同折射率的薄膜,无氢类金刚石薄膜的折射率在2.5~2.7之间变化;通过改变工艺条件来制备不同折射率的薄膜,和不同折射率的基底材料相互匹配;折射率和光学能隙随离子能量具有相反的变化趋势,和理论预测的趋势相一致;对于硅、锗等红外材料,要求的薄膜应具有1.8~2.1左右的折射率,因此提出一种基于物理汽相沉积和化学汽相沉积两种相互结合的方法,来降低薄膜的折射率,以达到和硅、锗等材料的折射率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薄膜 脉冲电弧 光学性能 物理汽相沉积 化学汽相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金刚石薄膜的折射率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海锋 严一心 《西安工业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57-60,共4页
 利用脉冲真空电弧镀方法在硅基底上沉积类金刚石薄膜,研究薄膜折射率和工艺参数以及折射率与薄膜本征硬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无氢类金刚石薄膜的折射率在2.5~2.7之间;不同的工艺参数可以得到不同折射率的薄膜;通过改变工艺条件来制备...  利用脉冲真空电弧镀方法在硅基底上沉积类金刚石薄膜,研究薄膜折射率和工艺参数以及折射率与薄膜本征硬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无氢类金刚石薄膜的折射率在2.5~2.7之间;不同的工艺参数可以得到不同折射率的薄膜;通过改变工艺条件来制备不同折射率的薄膜,和不同的基底材料的折射率匹配,使其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薄膜 折射率 脉冲真空电弧镀 基底材料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硅颗粒膜的表面传导电子发射特性
15
作者 梁海锋 张玉娟 《真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9-22,共4页
本文提出采用镍硅颗粒薄膜作为表面传导电子发射显示的发射体材料,通过光刻和磁控溅射在两电极(10μm间隙)之间制备30 nm厚的镍硅颗粒膜。施加三角波电压进行电形成工艺,并测试了器件的电学特性。获得主要结果有,在器件阳极电压2000 V... 本文提出采用镍硅颗粒薄膜作为表面传导电子发射显示的发射体材料,通过光刻和磁控溅射在两电极(10μm间隙)之间制备30 nm厚的镍硅颗粒膜。施加三角波电压进行电形成工艺,并测试了器件的电学特性。获得主要结果有,在器件阳极电压2000 V和器件阴极电压13 V的作用下,可以重复探测到稳定的器件发射电流,并且随器件阴极电压的增加而明显增加,最大的发射电流达到了1.84μA(共18个单元);电形成过程中,单个发射体单元的薄膜电阻从13Ω增加到10913Ω;通过对器件发射电流的Fowler-Nordheim结分析,可以确定电子发射机理属于场致电子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硅颗粒膜 电形成 发射电流 场致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氢等离子体还原氧化石墨烯
16
作者 梁海锋 蔡沛峰 蔡长龙 《真空》 CAS 2015年第3期63-66,共4页
还原氧化石墨烯是一种宏量制备石墨烯的有效方法,目前报道的还原方法包括物理和化学的方法,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危害环境,不兼容低温工艺等。本文提出了一种低温氧化石墨烯还原的方法。利用氢等离子体和氧化石墨烯反应,去除含氧... 还原氧化石墨烯是一种宏量制备石墨烯的有效方法,目前报道的还原方法包括物理和化学的方法,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危害环境,不兼容低温工艺等。本文提出了一种低温氧化石墨烯还原的方法。利用氢等离子体和氧化石墨烯反应,去除含氧官能团,实现还原氧化石墨烯。经过氢等离子体还原后,表征各个含氧官能团的吸收峰强度下降或者消失,Raman光谱上D峰强度的增加,都证实氧化石墨烯被还原。还原后薄膜电阻降低,确认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等离子体 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渗氮、离子镀TiN复合处理对纯钛铸件硬度及耐磨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佟宇 郭天文 +2 位作者 王菁 梁海锋 弥谦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2-405,共4页
纯钛铸件进行等离子渗氮、脉冲真空电弧离子镀TiN薄膜复合处理后,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形貌,显微硬度仪测量硬度,球盘磨擦实验评估耐磨性。结果显示钛铸件渗氮、TiN镀膜复合处理后,表面呈现均匀明亮的金黄色,显微硬度和耐磨性均显著提高,且... 纯钛铸件进行等离子渗氮、脉冲真空电弧离子镀TiN薄膜复合处理后,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形貌,显微硬度仪测量硬度,球盘磨擦实验评估耐磨性。结果显示钛铸件渗氮、TiN镀膜复合处理后,表面呈现均匀明亮的金黄色,显微硬度和耐磨性均显著提高,且优于单纯镀TiN膜的钛铸件。此方法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对义齿钛支架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可提高其磨擦学性能,改善颜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钛 等离子渗氮 磨擦系数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技术制备DLC膜的激光损伤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徐均琪 苏俊宏 +1 位作者 谢松林 梁海锋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1-184,共4页
随着高能量大功率激光器的发展和激光元件的广泛应用,用于红外窗口表面增透保护的类金刚石薄膜(DLC)的抗激光损伤特性成为评价薄膜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不同的制备方法和技术沉积的DLC薄膜具有各异的微观结构,从而具有不同的... 随着高能量大功率激光器的发展和激光元件的广泛应用,用于红外窗口表面增透保护的类金刚石薄膜(DLC)的抗激光损伤特性成为评价薄膜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不同的制备方法和技术沉积的DLC薄膜具有各异的微观结构,从而具有不同的抗激光损伤特性。本文采用脉冲真空电弧(PVAD)和非平衡磁控溅射(UBMS)技术沉积了DLC膜,对两种DLC膜抗激光损伤特性进行了研究,测试结果表明,两种技术沉积的DLC薄膜激光损伤阈值分别0.6 J/cm2和0.3 J/cm2,PVAD技术比UBMS技术沉积的DLC薄膜具有更高的抗激光损伤阈值。基于实验研究了薄膜光学常数和表面形态,分析了两种技术制备DLC膜激光损伤特性差异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采用UBMS技术沉积的DLC膜具有较小的折射率和较大的消光系数,薄膜表面存在较多的疵病和缺陷,这些是其激光损伤阈值较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膜(DLC) 脉冲真空电弧沉积(PVAD) 非平衡磁控溅射(UBMS) 激光损伤阈值(LID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损伤的光散射法判别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苏俊宏 梁海锋 徐均琪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5-328,共4页
在激光损伤测量系统中,利用光散射法判别激光薄膜损伤,需要寻求光源和探测器之间的最佳位置。为此,在不同损伤激光脉冲能量、不同测量入射角度(0°,30°,45°,60°)和不同探测器距离(200,250 mm)条件下,研究了损伤点散... 在激光损伤测量系统中,利用光散射法判别激光薄膜损伤,需要寻求光源和探测器之间的最佳位置。为此,在不同损伤激光脉冲能量、不同测量入射角度(0°,30°,45°,60°)和不同探测器距离(200,250 mm)条件下,研究了损伤点散射光能量的角分布。获得结果如下:在相同的探测角度上,散射光能量随着损伤面积和测试光入射角度增加而增加。在探测角度小于反射角度时,随着探测角度增加散射光能量逐渐变强;当探测角度大于反射角度后,随着散射角度增加散射光能量逐渐变弱。散射光相对能量在反射光方向附近出现极大值;在60°入射时,散射光相对能量具有最大值;探测距离在200 mm时,最大散射光相对能量大于探测距离在250 mm时。根据以上结论,可以确定在利用光散射判别损伤的测量系统中,探测器应放置在反射光方向的两侧,并且尽量增加测试光入射角度和缩小探测器与样片间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损伤 光散射判别 高反射薄膜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广州市产业孵化高质量发展策略
20
作者 朱婧 梁海锋 周述章 《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2024年第2期25-35,共11页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产业变革,孵化器作为产业创新生态承上启下的枢纽,在促进“四链”深度融合和创新创业纵深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系统梳理广州市孵化育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比北京、上海等国内其他先进地区,寻找广州存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产业变革,孵化器作为产业创新生态承上启下的枢纽,在促进“四链”深度融合和创新创业纵深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系统梳理广州市孵化育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比北京、上海等国内其他先进地区,寻找广州存在的问题与差距,从推动产业孵化政策创新、构建孕育未来产业的产业孵化体系、支持多主体创新、打造产业孵化服务体系等4个方面提出推动广州市产业孵化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孵化 未来产业 高质量发展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