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分子肝素钙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梁柳丹 周韶璋 《吉林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结局的影响。方法:60例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两组,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为(DP+低分子肝素钙;非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为单纯DP。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了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DP)方案化疗(多...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结局的影响。方法:60例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两组,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为(DP+低分子肝素钙;非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为单纯DP。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了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DP)方案化疗(多西紫杉醇75 mg/m^2,静脉滴注1 h;顺铂75 mg/m^2,静脉滴注2 h,每3周为1个周期,共4~6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存时间、凝血功能、出血事件。结果:低分子肝素治疗组的1年整体生存率(68.6%)、2年整体生存率(42.3%)、3年整体生存率(21.3%)均大于非肝素治疗组(分别为46.4%、20.5%、9.4%),低分子肝素治疗组治疗前后D-D、Fbg、PT、a PTT有统计学差异;非低分子肝素治疗组治疗前后D-D、Fbg、PT、a PTT无统计学差异;低分子肝素治疗组治疗后D-D、Fbg、PT、a PTT较非低分子肝素治疗组明显降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和非肝素钙治疗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D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改善其生存时间及凝血功能,疗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钙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皮石斛调控机体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梁柳丹 杨发奋 《右江医学》 2017年第2期240-243,共4页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为兰科石斛属,其新鲜或干燥茎[1],干品称为铁皮枫斗,是铁皮石斛主要药用成分,其性味甘,微寒.中医理论认为,铁皮石斛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等功效,主要用于热病津伤、口干烦渴、胃阴...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为兰科石斛属,其新鲜或干燥茎[1],干品称为铁皮枫斗,是铁皮石斛主要药用成分,其性味甘,微寒.中医理论认为,铁皮石斛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等功效,主要用于热病津伤、口干烦渴、胃阴不足、食少干呕、病后虚热不退、目暗不明[2].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证明,铁皮石斛具有调节免疫、调节胃肠功能、降血糖、抗白内障、抗肿瘤、抗肝损伤、促进干燥症病人唾液分泌等作用[3].目前铁皮石斛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慢性咽炎、慢性胃炎及久病体虚免疫功能低下等诸多疾病,特别是在免疫功能失调疾病中的研究成为热点.本文就铁皮石斛对机体免疫调节作用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腰腿疼痛、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低颅压综合征一例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梁柳丹 蒙兰青 《右江医学》 2017年第3期383-384,共2页
低颅压综合征(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SIH)是指侧卧位时腰椎穿刺脑脊液(CSF)压力〈60 mmH2O,以体位性头痛为典型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征,头痛可波及头部并向肩、项部放射,可伴有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及周围神经麻... 低颅压综合征(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SIH)是指侧卧位时腰椎穿刺脑脊液(CSF)压力〈60 mmH2O,以体位性头痛为典型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征,头痛可波及头部并向肩、项部放射,可伴有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及周围神经麻痹症状[1].近年来SIH发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据统计其发病率为5/10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颅压综合征 腰腿痛 麻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OR信号通路在17-DMAG克服EML4-ALK阳性肺癌细胞株H3122对alectinib耐药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4
作者 梁柳丹 李娅妮 +1 位作者 宋向群 周韶璋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11-118,共8页
目的观察m TOR信号通路在17-DMAG克服旁路信号通路激活诱导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样4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echinoderm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ke 4-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EML4-ALK)融合基因阳性肺癌细胞株H3122(以下简称... 目的观察m TOR信号通路在17-DMAG克服旁路信号通路激活诱导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样4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echinoderm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ke 4-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EML4-ALK)融合基因阳性肺癌细胞株H3122(以下简称"H3122细胞")对alectinib耐药中的变化,并探讨其内在的调控机制。方法加入100 ng/m L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α,TGF-α)和100 ng/m L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诱导H3122细胞对alectinib耐药,观察加入17-DMAG后上述耐药能否被克服。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处理方式下H3122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不同处理方式下细胞中ALK、EGFR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观察其下游m TO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及活化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alectinib作用72 h后H3122细胞增殖率随药物浓度升高而下降,IC50为0.042μmol/L;联合TGF-α或EGF后H3122细胞对alectinib耐药,IC50远大于10μmol/L;单药17-DMAG处理后H3122细胞增殖率随药物浓度升高而下降,IC50为0.245μmol/L;联合TGF-α或EGF后H3122细胞增殖率亦被17-DMAG抑制,且呈剂量依赖性,IC50分别为0.251μmol/L和0.301μmol/L。经0.05μmol/L alectinib作用72 h后H3122细胞凋亡率为(30.01±0.92)%,alectinib联合TGF-α或EGF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36±0.14)%和(6.13±0.21)%,显著低于alectinib单药处理(P<0.001);经0.3μmol/L 17-DMAG单药或联合TGF-α、EGF作用72 h后H312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8.37±1.75)%、(26.69±1.2)%和(26.62±0.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ectinib可抑制H3122细胞中p-ALK、p-m TOR的表达,也可抑制m TOR上、下游关键蛋白的活化状态;EGF可明显增加细胞中p-EGFR、p-m TOR及m TOR上、下游关键蛋白的活化水平表达;alectinib可抑制p-ALK表达,但联合EGF后不能抑制m TOR及m TOR上、下游关键蛋白活化水平的表达;即使联合EGF后,17-DMAG亦能抑制H3122细胞中ALK、EGFR、m TOR信号通路蛋白及其活化状态蛋白的表达。结论旁路信号通路激活介导EML4-ALK融合基因阳性肺癌细胞株H3122对alectinib耐药的方式具有可行性,m TOR信号通路在17-DMAG克服旁路信号通路激活引起alectinib的获得性耐药过程中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EML4-ALK融合基因 H3122细胞株 Alectinib 17-DMAG 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有效成分对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5
5
作者 韦维 黄永秩 +3 位作者 梁柳丹 农凤映 农超鹏 李韬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93-895,I0001,共4页
目的研究三七有效成分三七总皂苷、总黄酮及多糖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三七总皂苷组(C组)、三七总黄酮组(D组)、三七多糖组(E组)。C、D、E组分别给予三七总皂苷、三七总... 目的研究三七有效成分三七总皂苷、总黄酮及多糖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三七总皂苷组(C组)、三七总黄酮组(D组)、三七多糖组(E组)。C、D、E组分别给予三七总皂苷、三七总黄酮、三七多糖灌胃,1次/d,14 d后B、C、D和E组于尾静脉注射卡介苗,26 d于尾静脉注射脂多糖,禁食12 h后于眼球静脉丛采血,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白细胞介素-4(IL-4)的含量;取肝、脾、胸腺计算脏器指数;另取肝脏做病理学检查。结果与B组比较,C、D、E组小鼠肝、脾、胸腺指数、血清ALT水平明显降低(P<0.01),IL-4、T-SOD显著升高(P<0.01);病理学示C、D、E组肝脏炎症细胞浸润、水肿和点状、片状坏死程度均比B组明显减轻。结论三七总皂苷、总黄酮及多糖对免疫性肝损伤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皂甙 卡介苗 脂多糖类 三七总黄酮 三七多糖 免疫性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左上腔静脉、冠状静脉窦途径植入永久性起搏器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林明宽 梁柳丹 +5 位作者 贾玉和 刘志敏 华伟 张澍 刘浩 唐梅艳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446-2446,共1页
患者,女,70岁。因反复心悸3年,加重2个月,于2012年11月17日入院。体格检查:脉搏60次/min,血压125/75 mmHg,体温36.8℃。双肺(-),心界稍大,心率60次/min,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杂音。动态心电图:心率28~130次/min,平均63次/min,大于2.0 ... 患者,女,70岁。因反复心悸3年,加重2个月,于2012年11月17日入院。体格检查:脉搏60次/min,血压125/75 mmHg,体温36.8℃。双肺(-),心界稍大,心率60次/min,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杂音。动态心电图:心率28~130次/min,平均63次/min,大于2.0 s的长R-R间期195次,二度窦房阻滞、窦性停搏、窦性心动过缓。行心脏彩超提示:LA 43 mm,LV 56 mmLVEF 55%,左房增大,左室壁增厚,主动脉瓣少量反流。植入永久性起搏器ST.JUDE SSIR 5620 AAI。植入过程:穿刺右锁骨下静脉置入指引钢丝,由于右上腔静脉缺如(图1),无法置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性起搏器 左上腔静脉 冠状静脉窦 植入 右上腔静脉缺如 长R-R间期 窦性心动过缓 右锁骨下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旁路信号通路激活介导的EML4-ALK融合基因阳性肺癌细胞株H3122对alectinib继发耐药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娅妮 梁柳丹 +2 位作者 陈燕琼 宋向群 周韶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69-775,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皮生长因子(EGF)及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是否以旁路激活的方式诱导EML4-ALK融合基因阳性肺癌细胞株H3122对alectinib的耐药,并进一步探讨旁路信号激活在alectinib耐药中的作用。方法:用不...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皮生长因子(EGF)及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是否以旁路激活的方式诱导EML4-ALK融合基因阳性肺癌细胞株H3122对alectinib的耐药,并进一步探讨旁路信号激活在alectinib耐药中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lectinib、克唑替尼(crizotinib)、17-DMAG或(和)HGF(50μg/L)、EGF(100μg/L)、TGF-α(100μg/L)处理EML4-ALK阳性肺癌细胞株H3122,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中ALK、c-Met、EGFR及相应磷酸化蛋白的表达,观察其下游通路关键蛋白AKT、ERK、p-AKT和p-ERK水平。结果:Alectinib作用72 h后,H3122细胞株的活力随着alectinib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呈剂量依赖性。HGF、EGF和TGF-α诱导后,alectinib抑制H3122细胞的生长曲线往右移,HGF、EGF和TGF-α处理能够降低alectinib对肺癌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0.05μmol/L alectinib作用H3122细胞株48 h后的凋亡率为(20.12±1.36)%,而alectinib联合HGF、EGF和TGF-α后的凋亡率分别为(7.85±1.03)%、(5.60±0.79)%和(4.58±1.00)%,显著低于alectinib单药处理(P<0.05)。Alectinib单药成功抑制p-ALK及其下游信号通路,HGF明显增加细胞中p-Met及其下游p-AKT、p-ERK的蛋白水平,EGF和TGF-α明显增加细胞中p-EGFR及其下游p-AKT、p-ERK的表达,alectinib抑制p-ALK,但不能抑制HGF、EGF和TGF-α诱导的pAKT和p-ERK的蛋白表达。此外,联合应用crizotinib和17-DMAG可以抑制因HGF和EGFR配体而导致的H3122耐药细胞的活力。结论:HGF、EGF和TGF-α可通过旁路激活的方式诱导EML4-ALK阳性肺癌细胞H3122对alectinib耐药,其机制可能与HGF激活c-Met磷酸化、EGF和TGF-α激活EGFR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L4-ALK融合基因 Alectinib 肝细胞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室中部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尖部室壁瘤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林明宽 梁柳丹 +3 位作者 贾玉和 汪英男 刘浩 孔令兴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3719-3720,共2页
关于肥厚性心肌病的报道很多。到目前为止有关左室中部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左室心尖部室壁瘤报道罕见。现报道左室中部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左室心尖部室壁瘤1例。
关键词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心尖部室壁瘤 左室 肥厚性心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龙血竭总黄酮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9
作者 李昇 梁柳丹 +3 位作者 刘燕 梁根诚 罗文琳 黄照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64-1873,共10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预测龙血竭总黄酮(SDF)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文献检索收集SDF的主要化学成分,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和TargetNet数据库进行关键成分靶点筛选。通过GeneCards、OMI...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预测龙血竭总黄酮(SDF)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文献检索收集SDF的主要化学成分,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和TargetNet数据库进行关键成分靶点筛选。通过GeneCards、OMIM、TTD和PharmGkb数据库进行疾病靶点筛选,将靶点交集并通过Cytoscape构建“药物-关键成分-靶点”网络关系图,通过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并分析得到核心靶点。通过Metascape平台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依据AutoDock Vina软件和PyMol对核心化合物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动物实验进一步探索SDF的药效机制。结果:SDF的活性成分有龙血素A和龙血素B等,映射391个靶点。从数据库共获得MIRI疾病靶点3096个,进行交集后获得172个交集靶点,分析得到核心靶点56个。核心的关联途径包含肿瘤途径以及细胞死亡信号途径等。分子对接证明了关键构成部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活力强。动物实验发现SDF能够有效防治MIRI,显著抑制花生四烯酸15-脂氧合酶的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MIRI后的心肌梗死面积。结论:SDF可能对MIRI治疗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其机制可能与ALOX15因子的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血竭总黄酮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网络药理学 龙血素B ALOX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及炎症因子与慢性肾衰竭伴发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7
10
作者 庞君 杨发奋 梁柳丹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308-311,共4页
目的探讨脂联素及炎症因子与慢性肾衰竭(CRF)伴发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方法 CAS 106例,其中CRF组64例、非CRF组42例,同时纳入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 目的探讨脂联素及炎症因子与慢性肾衰竭(CRF)伴发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方法 CAS 106例,其中CRF组64例、非CRF组42例,同时纳入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C反应蛋白(CRP)、血肌酐及尿素氮,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颈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对一般指标、炎症因子、IMT与脂联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RF合并CAS的危险因素。结果 CRF组血清脂联素、TNF-α、CRP水平、IMT高于/厚于非CRF组(均P<0.05)。CRF组和非CRF组脂联素水平与年龄、体重指数、肾小球滤过率、CRP、TNF-α、IMT均呈负相关,与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尿素氮呈正相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P、TNF-α是CRF伴发C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脂联素、CRP、TNF-α与CRF患者CAS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CRF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升高可能是肾脏对微炎症状态做出的自我防御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 脂联素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训练期间不同时间常压吸氧对小白鼠血清SOD、MDA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卢珍梅 杨永浩 +2 位作者 梁柳丹 韦维 何显教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期间不同时间常压吸氧对小白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 100只昆明种小白鼠,随机分为非运动训练组、运动训练不吸氧组、运动训练前吸氧组、运动训练后吸氧组、运动训练前后均吸氧组共五组...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期间不同时间常压吸氧对小白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 100只昆明种小白鼠,随机分为非运动训练组、运动训练不吸氧组、运动训练前吸氧组、运动训练后吸氧组、运动训练前后均吸氧组共五组,每组20只。除非运动训练组外,其余各组每天进行30 min的无负重游泳训练,在运动训练前、后不同时间给予吸入一定量的氧气或不吸氧。运动训练后第21d清晨,每组各取10只,测血清SOD、MDA含量;另外10只进行游泳力竭运动,运动后取血,测量血清SOD、MDA。结果在安静状态下运动训练后的各组血清SOD活力均高于非运动训练组(P<0.05或P<0.01),运动训练不吸氧组和运动训练前吸氧组SOD活力低于运动训练后吸氧组(P<0.01);经运动训练不吸氧组和运动训练后吸氧组,其血清MDA含量高于非运动训练组和运动训练前吸氧组(P<0.05或P<0.01)。力竭运动后,经过运动训练之后不管吸氧与否,其血清SOD活力均高于非运动训练组和运动训练前吸氧组(P<0.05或P<0.01);运动训练前吸氧组的MDA含量低于运动训练不吸氧组或运动训练后吸氧组(P<0.05或P<0.01)。除运动训练后吸氧组外,非运动训练组的MDA含量均高于其他各组(P<0.05或P<0.01)。结论运动训练期间,于运动训练前吸入一定量的氧气,可减轻自由基的损伤,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但运动训练后吸氧可能会引起自由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氧气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评价心脉隆注射液和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6
12
作者 林明宽 刘浩 +5 位作者 梁柳丹 张华 吉晓理 晏君 张明哲 魏静 《中国医药》 2019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通过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评价心脉隆注射液和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 目的通过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评价心脉隆注射液和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药物+心脉隆注射液治疗,均治疗5 d。观察2组治疗前后无创心功能监测指标、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尿量、血尿酸、血钠水平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第5天左心室射血分数、治疗第4天和第5天心排血量、治疗第5天心排血指数高于对照组同时间[(0.52±0.08)%比(0.46±0.16)%、(3.24±0.44)L/min比(2.72±0.38)L/min、(3.36±0.45)L/min比(2.68±0.34)L/min、(2.8±0.6)L/(min·m^2)比(2.2±0.5)L/(min·m^2)],治疗第4天和第5天外周血管阻力、外周血管阻力指数高于对照组[(1 652±325)DS/cm^5比(1 546±320)DS/cm^5、(1 654±324)DS/cm^5比(1 510±310)DS/cm^5、(2 796±421)DS/(min^2·m^5)比(2 052±418) DS/(min^2·m^5)、(2 624±419)DS/(min^2·m^5)比(2 045±404)DS/(min^2·m^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NT-proBNP、血尿酸均低于对照组,尿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恶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不良反应。结论在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心脉隆注射液能够明显改善心脏射血功能、心排血量、心排血指数;而重组人脑利钠肽能明显降低患者的外周血管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力衰竭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 心脉隆注射液 心功能 无创心排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ni-CEX联合DOPS评价在住培考核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邓凤莲 姚水珠 +4 位作者 梁柳丹 龙春艺 杜秋颖 庞广福 吕建楠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22期153-158,共6页
医学教育作为终身式“精英教育”,专业性强,相关内容要突出“三性四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作为毕业后医学教育的核心,是医学毕业生接受以提高临床能力为主的规范化、系统化的培训,目的在于培养能够独立、规范地开... 医学教育作为终身式“精英教育”,专业性强,相关内容要突出“三性四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作为毕业后医学教育的核心,是医学毕业生接受以提高临床能力为主的规范化、系统化的培训,目的在于培养能够独立、规范地开展本专业常见病及多发病日常诊疗工作的合格的住院医师。而基于提升岗位胜任能力的“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对住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住培管理中,科学、有效的考评体系则是保证住培质量的重要条件。文章分析了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联合操作技能直接观察(direct observation of procedural skills,DOPS)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科住培考核中应用现状,就目前Mini-CEX联合DOPS在各专业基地住培考核中的应用加以总结,以期能够优化我国住培的评价体系,从而提升住培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考核 评价体系 迷你临床演练评估 操作技能直接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伐沙班联合低分肝素钙治疗晚期肺癌合并肺栓塞效果 被引量:12
14
作者 梁柳丹 林明宽 +1 位作者 周韶璋 汪英男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4385-4387,共3页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肺癌合并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肺癌合并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和口服华法林序贯治疗,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肺癌合并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肺癌合并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和口服华法林序贯治疗,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剂量;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口服利伐沙班10 mg,1次/d。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周、第1个月、第2个月的血气分析参数、超声心动图参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1周、第1个月、第2个月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对照组治疗后第1个月、第2个月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和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 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第1周、第1个月、第2个月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平均压、右心房平均压有统计学差异(P<0. 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第1周右心房平均压、肺循环阻力有统计学差异(P<0. 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第1周右心室射血分数、肺循环阻力有统计学差异(P<0. 05)。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 05)。结论利伐沙班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晚期肺癌合并肺栓塞的效果优于华法林组,并且利伐沙班起效快,出血风险小,疗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片 低分子肝素钙 晚期肺癌 肺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梁柳丹 林明宽 周韶璋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096-2098,共3页
目的评估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LMWHCI)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的影响。方法 80例NSCLC随机分为两组,LMWHCI治疗组为多西紫杉醇(DOC)+顺铂(DDP)+LMWHCI;非LMWHCI治疗组(DOC+DDP)。DOC+DDP方案化疗为DDP75 mg/m^2,静滴2 h,DOC 75 mg/m^2... 目的评估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LMWHCI)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的影响。方法 80例NSCLC随机分为两组,LMWHCI治疗组为多西紫杉醇(DOC)+顺铂(DDP)+LMWHCI;非LMWHCI治疗组(DOC+DDP)。DOC+DDP方案化疗为DDP75 mg/m^2,静滴2 h,DOC 75 mg/m^2,静滴1 h;每3周为1个周期,共4~6个周期,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不良反应、生存率、凝血功能。结果 LMWHCI治疗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8.7%、42.4%、21.2%,均显著大于非LMWHCI治疗组(46.5%,20.3%,9.3%;P<0.05)。LMWHCI治疗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LMWHCI治疗组治疗前及治疗后Fbg、D-D、aPTT、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MWHCI治疗组治疗后Fbg、D-D、aPTT、PT较非低LMWHCI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MWHCI联合DOC+DDP方案治疗NSCLC患者可以改善生存率、凝血功能;而且疗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前后肺静脉形态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6
16
作者 林明宽 梁柳丹 +5 位作者 刘浩 唐梅艳 赵秋燕 周祥群 杨大英 杜永才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8-291,共4页
目的:利用CT三维成像技术研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前后肺静脉形态学的变化。方法2008年5月至-2011年7月对24例房颤患者行房颤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用64排螺旋CT行心脏扫描。研究随访射频消融(RFA)术后3~6个月患者... 目的:利用CT三维成像技术研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前后肺静脉形态学的变化。方法2008年5月至-2011年7月对24例房颤患者行房颤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用64排螺旋CT行心脏扫描。研究随访射频消融(RFA)术后3~6个月患者肺静脉的形态改变特点,并与术前进行对比。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左上肺静脉口最大径、右下肺静脉口最小径、左上肺静脉口截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但其他肺静脉口参数最大径、最小径和截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与术前相比,术后右下肺静脉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而其他肺静脉口参数、肺静脉指数及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男女性别间肺静脉口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24例患者中,右肺静脉开口3支变异达21%,左肺静脉开口3支变异达4%,右肺静脉多支变异达4%。结论房颤患者的肺静脉和左心房一样具有解剖重构,RFA后可逆转其重构。肺静脉开口变异中,右肺静脉开口变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肺静脉 射频消融术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对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治疗后肺静脉狭窄的评价 被引量:5
17
作者 林明宽 刘浩 +6 位作者 梁柳丹 张创良 唐梅艳 周婷 赵秋燕 韦海珠 周祥群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年第6期357-360,共4页
目的利用CT三维成像评价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环肺静脉电隔离(CPVI)术后肺静脉狭窄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8例行CPVI术(6.5±3.9)个月的房颤患者进行随访,研究导管消融术后肺静脉的形态结构学特点与术前做对比分析;应用64排螺旋CT测量C... 目的利用CT三维成像评价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环肺静脉电隔离(CPVI)术后肺静脉狭窄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8例行CPVI术(6.5±3.9)个月的房颤患者进行随访,研究导管消融术后肺静脉的形态结构学特点与术前做对比分析;应用64排螺旋CT测量CPVI术前后肺静脉口的径线、截面积、左心房容积。结果 CPVI术后肺静脉的最大径、最小径轻度狭窄率分别为61.6%、56.3%。中度狭窄率分别为3.6%、5.4%;所有患者随访时未出现静息或活动后肺静脉狭窄的常见症状。结论 CPVI术后可引起部分患者无症状性轻度及中度肺静脉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房颤 肺静脉狭窄 环肺静脉电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环肺静脉消融术后复发患者肺静脉、左心房容积CT成像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林明宽 张明哲 +5 位作者 张华 梁柳丹 刘浩 吉晓理 晏君 汪英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24-927,共4页
目的采用CT三维成像技术观察心房颤动(AF)环肺静脉消融(CPVA)术后复发患者肺静脉(PV)形态和左心房容积(LAV)变化。方法对60例AF患者行CPVA术,随访3~6个月。根据术后AF有无复发,分为未复发组(n=32)和复发组(n=28)。采用Light Speed 64... 目的采用CT三维成像技术观察心房颤动(AF)环肺静脉消融(CPVA)术后复发患者肺静脉(PV)形态和左心房容积(LAV)变化。方法对60例AF患者行CPVA术,随访3~6个月。根据术后AF有无复发,分为未复发组(n=32)和复发组(n=28)。采用Light Speed 64排螺旋CT测量CPVA术前后PV口直径、截面积和LAV,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随访时间、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平均随访(5.2±0.8)个月,早期复发20例(71.4%),晚期复发8例(28.6%)。未复发组手术前后右上PV口最大径(RSPVdmax)、最小径(RSPVdmin),右下PV口最大径(RIPVdmax)、最小径(RIPVdmin),左上PV口最大径(LSPVdmax),4个PV口截面积(CSA)及LA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下PV口最大径(LIPVdmax)、最小径(LIPVdmin),左上PV口最小径(LSPVd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术后仅见RIPVdmax、RIPVCSA、LIPVCSA较术前减少(P<0.05),其它PV指标和LA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F患者CPVA术后早期复发率高,复发组患者PV、LAV无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心房颤动 肺静脉 左心房容积 环肺静脉消融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静脉多层螺旋CT成像在房颤射频消融术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林明宽 梁柳丹 刘浩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789-790,共2页
肺静脉内的异位兴奋病灶与房颤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临床应用射频消融作为房颤非药物性治疗方法,通过环绕肺静脉口实施电隔离…。多层螺旋CT不但可以对左心房及肺静脉的靶目标进行观察,并且可以多方位观察活体肺静脉、左心房,能够全... 肺静脉内的异位兴奋病灶与房颤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临床应用射频消融作为房颤非药物性治疗方法,通过环绕肺静脉口实施电隔离…。多层螺旋CT不但可以对左心房及肺静脉的靶目标进行观察,并且可以多方位观察活体肺静脉、左心房,能够全面了解肺静脉、左心房及周围毗邻结构的解剖情况,为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提供有价值信息。我们对肺静脉和房颤关系及多层螺旋CT射频消融术环肺静脉隔离术前评估,术后评估及术后随访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成像 房颤 肺静脉射频消融
原文传递
肺静脉有效不应期与心房颤动的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林明宽 梁柳丹 刘浩 《心脏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15-117,共3页
心房颤动(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关于AF的机制有很多学说,研究证实肺静脉有效不应期(EPR)的缩短能促进AF的发生和维持。现就肺静脉ERP与AF的关系及其促发AF的机制作一综述。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肺静脉 有效不应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