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控溅射法制备非晶IGZO透明导电薄膜 被引量:6
1
作者 梁朝旭 李帅帅 +3 位作者 王雪霞 李延辉 宋淑梅 杨田林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6-229,245,共5页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IGZO薄膜,研究了IGZO薄膜的性质和制备工艺条件。重点研究了射频功率对IGZO薄膜的结构特性、光电特性的影响以及厚度对薄膜电阻率的影响。制备的IGZO薄膜最高品质因子为1.94×10-3Ω-1,对应的...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IGZO薄膜,研究了IGZO薄膜的性质和制备工艺条件。重点研究了射频功率对IGZO薄膜的结构特性、光电特性的影响以及厚度对薄膜电阻率的影响。制备的IGZO薄膜最高品质因子为1.94×10-3Ω-1,对应的薄膜电阻率和透过率分别为2.6×10-3Ω·cm和8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IGZO 非晶薄膜 透明导电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碘伏冲洗及切口负压引流预防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梁朝旭 张毅杰 卢罗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7年第22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碘伏冲洗及切口负压引流预防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将883例阑尾炎病人,随机分成三组,甲组343例,应用0.5%碘伏溶液处理切口并放置负压球引流管;乙组253例,应用庆大霉素32万U加生理盐水处理切口后放置胶片引... 目的探讨应用碘伏冲洗及切口负压引流预防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将883例阑尾炎病人,随机分成三组,甲组343例,应用0.5%碘伏溶液处理切口并放置负压球引流管;乙组253例,应用庆大霉素32万U加生理盐水处理切口后放置胶片引流条;丙组287例,应用3%过氧化氢溶液和生理盐水处理切口。观察三组术后出现切口感染情况,应用统计学比较三组的差异。结果甲组切口感染5例,术后感染率1.46%;乙组切口感染21例,术后感染率8.3%,丙组切口感染26例,术后感染率9.06%,经x^2检验,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应用0.5%碘伏溶液冲洗及切口放置负压引流管来预防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疗效满意,能显著降低切口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切口 碘伏 负压引流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状吻合器及缝合器在Roux-en-Y上消化道重建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梁朝旭 张毅杰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22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管状吻合器及缝合器在Roux-en-Y上消化道重建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2010年1月329例应用管状吻合器及缝合器行Roux-en-Y近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全... 目的:探讨使用管状吻合器及缝合器在Roux-en-Y上消化道重建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2010年1月329例应用管状吻合器及缝合器行Roux-en-Y近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全组均获手术成功,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时间1.6~4.0h,平均2.8h,无吻合口瘘、出血及狭窄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0.5~2年,发生吻合口狭窄3例,经放置支架后恢复正常饮食,其余患者胃镜或钡餐示吻合口愈合良好,进食状态良好。结论:Roux-en-Y上消化道重建术中应用管状吻合器及缝合器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状吻合器 缝合器 上消化道 胃切除 重建术 ROUX-EN-Y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梁朝旭 张毅杰 《现代医院》 2011年第8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2007年1月间低位直肠癌患者中采用双吻合器行保肛术137例(观察组)与同期98例手工缝合行Dixon手术(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应用双吻合器组保肛率明显高...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2007年1月间低位直肠癌患者中采用双吻合器行保肛术137例(观察组)与同期98例手工缝合行Dixon手术(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应用双吻合器组保肛率明显高于Dixon手术组(p<0.05),手术时间、术后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及出血发生率则明显低于Dixon手术组(p<0.05),而两组手术过程中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应用双吻合器组患者的控便能力正常比例明显高于Dixon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局部复发率及1、3、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吻合器技术应用可提高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及生存质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双吻合器 保肛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术后肺部感染4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梁朝旭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7期671-672,683,共3页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以降低肺部感染率。方法对572例腹部手术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47例腹部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572例腹部术后肺部感染47例,感染率8.22%。年龄>60岁患者的感染率为17.58%,远高于其他...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以降低肺部感染率。方法对572例腹部手术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47例腹部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572例腹部术后肺部感染47例,感染率8.22%。年龄>60岁患者的感染率为17.58%,远高于其他低龄两组(P<0.05);上腹部术后感染率19.87%较下腹部术后肺部感染率4.04%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有呼吸系疾病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17.02%与无原发呼吸系疾病患者肺部感染率6.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胃管患者的肺部感染率26.38%远高于未留置管者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上因素导致腹部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结论腹部术后肺部感染与年龄、手术部位、原有呼吸系疾病、留置胃管等因素相关,因此应积极预防,控制感染,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肺部感染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甲亢的外科手术治疗 被引量:4
6
作者 梁朝旭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7年第10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甲亢术后复发的原因,再次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及手术对策,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年间76例复发性甲亢的外科手术治疗资料。结果全组均治愈,58例随访1—20年无复发,并发声音嘶哑2例(2.63%),呛咳1例(1...  目的探讨甲亢术后复发的原因,再次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及手术对策,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年间76例复发性甲亢的外科手术治疗资料。结果全组均治愈,58例随访1—20年无复发,并发声音嘶哑2例(2.63%),呛咳1例(1.32%),术后5天内抽搐3例(3.95%),甲状腺功能低下2例(2.63),均为暂时性。结论甲亢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是甲状腺组织保留过多,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术中规范操作,耐心、细致解剖进行手术能最大限度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复发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阑尾炎109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梁朝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8期544-545,共2页
老年急性阑尾炎109例诊治体会广东省怀集县人民医院普外科(526400)梁朝旭本院从1989年1月~1995年1月6年间共收治急性阑尾炎1320例,其中60岁和以上的急性阑尾炎109例,占8.26%。现就其诊断及治疗... 老年急性阑尾炎109例诊治体会广东省怀集县人民医院普外科(526400)梁朝旭本院从1989年1月~1995年1月6年间共收治急性阑尾炎1320例,其中60岁和以上的急性阑尾炎109例,占8.26%。现就其诊断及治疗问题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老年人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急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手术切口感染的疗效分析
8
作者 梁朝旭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468-469,472,共3页
目的探讨降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腹膜炎病人手术切口感染几率的方法。方法将217例化脓性阑尾炎并腹膜炎病例分为穿孔性阑尾炎并腹膜炎(A组)114例,非穿孔性阑尾炎并腹膜炎(B组)103例,其中A组放置腹腔引流79例,未放置引流35例;B组放置腹... 目的探讨降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腹膜炎病人手术切口感染几率的方法。方法将217例化脓性阑尾炎并腹膜炎病例分为穿孔性阑尾炎并腹膜炎(A组)114例,非穿孔性阑尾炎并腹膜炎(B组)103例,其中A组放置腹腔引流79例,未放置引流35例;B组放置腹腔引流42例,未放置引流61例,分析统计两组切口感染率。结果本组病例切口感染率为(10/217)4.61%,其中A组切口感染率(9/114)7.89%,B组切口感染率(1/103)0.79%(P<0.05)。A组放置引流切口感染率为(8/79)10.13%,未放置引流切口感染率为(1/35)2.86%(P<0.05)。放置引流切口感染率A组(10.13%)与B组(3.23%)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手术切口感染与腹膜炎严重程度有关,早诊断、早手术、避免误诊,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掌握抗生素使用指征可减少切口感染几率,放置引流与否应视病人个体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腹膜炎 切口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吻合器在脾切除、门奇断流术中的临床应用
9
作者 梁朝旭 张毅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年第13期1590-1592,共3页
目的探讨国产吻合器在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门奇断流术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于我院拟行手术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189例,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87例。对照组行单纯脾切除加门奇断流术,观察组... 目的探讨国产吻合器在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门奇断流术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于我院拟行手术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189例,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87例。对照组行单纯脾切除加门奇断流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吻合器行食管下段部分切除再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食管和胃底静脉转归、再出血发生率和生存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后经复查纤维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显示,观察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年,观察组患者1、2、3年累计再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1、2、3年累计生存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国产吻合器操作简单、安全有效,能提高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彻底性,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器 门脉高压症 食管静脉曲张 断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冷调节基因(Cbcor15a)遗传转化甘蔗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0
10
作者 滕峥 李鸣 +7 位作者 崔永祯 方位宽 梁朝旭 何姗珊 梁俊 吴凯朝 叶燕萍 李容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33-1339,共7页
【目的】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外源冷调节基因Cbcor15a导入甘蔗愈伤组织,建立快速、高效的甘蔗遗传转化体系,为培育具抗寒性甘蔗品种奠定基础。【方法】以新台糖22号(ROC22)为材料,通过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生根等培养基进行优化,筛选... 【目的】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外源冷调节基因Cbcor15a导入甘蔗愈伤组织,建立快速、高效的甘蔗遗传转化体系,为培育具抗寒性甘蔗品种奠定基础。【方法】以新台糖22号(ROC22)为材料,通过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生根等培养基进行优化,筛选出外源基因转化甘蔗的适合激素种类与用量、PPT用量、抗生素种类与用量;利用甘蔗转基因二元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Cbcor15a-bar,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目的基因Cbcor15a导入甘蔗愈伤组织。【结果】当农杆菌菌液OD600为0.4、侵染20 min时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甘蔗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培养阶段的最佳PPT为0.50mg/L。侵染后在共培养中添加500.00 mg/L抗生素Cef能有效抑制农杆菌,添加300.00 mg/L抗生素Cef能促进愈伤组织分化成苗,添加200.00 mg/L抗生素Cef能促进幼苗生根。MS培养基中添加低量NAA更有利于甘蔗愈伤组织的分化;在促进细胞分裂时KT的效果明显优于6-BA。MS培养基中添加5.00 mg/LNAA和70.00g/L蔗糖能有效促进分化苗生根。利用建立的遗传转化体系可获得286株转冷调节基因Cbcor15a的甘蔗转化植株;选取83株通过PPT抗性筛选后长势良好的转化植株进行阳性检测,其中有4株呈阳性。【结论】利用农杆菌介导的Cbcor15a基因转化甘蔗的遗传转化体系能成功将Cbcor15a基因整合到甘蔗基因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杆菌介导 冷调节基因 甘蔗遗传转化体系 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对低温胁迫下甘蔗苗期抗寒性的效应 被引量:25
11
作者 刘晓静 郭凌飞 +4 位作者 李鸣 刘海斌 梁朝旭 徐林 陆建勋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65-268,共4页
以‘新台糖22号’(ROC22)为试验材料,采用0.5mmol/L水杨酸(SA)喷施苗期甘蔗叶片,于7℃进行低温胁迫,研究水杨酸对甘蔗苗期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A降低了受低温胁迫的甘蔗苗期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提高了可溶性糖,可溶... 以‘新台糖22号’(ROC22)为试验材料,采用0.5mmol/L水杨酸(SA)喷施苗期甘蔗叶片,于7℃进行低温胁迫,研究水杨酸对甘蔗苗期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A降低了受低温胁迫的甘蔗苗期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提高了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减缓了叶绿素含量的下降,认为喷施一定浓度的SA可缓解低温对甘蔗幼苗的损伤,进而可提高甘蔗苗期的抗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甘蔗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山离子芥冷诱导基因转化甘蔗二元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被引量:6
12
作者 卢双楠 李粲 +10 位作者 滕峥 刘开雨 刘芳 邱永福 梁朝旭 方位宽 何姗珊 刘晓静 李鸣 梁俊 李容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62-1268,共7页
【目的】利用载体重组技术分别将高山离子芥冷诱导基因(Cbcor15a)和报告基因eGFP插入载体pCambia1300-bar,并引入玉米泛素基因启动子UBi-1代替载体本身启动子CaMV35s,重组为适合甘蔗转基因的二元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cbcor15a-bar... 【目的】利用载体重组技术分别将高山离子芥冷诱导基因(Cbcor15a)和报告基因eGFP插入载体pCambia1300-bar,并引入玉米泛素基因启动子UBi-1代替载体本身启动子CaMV35s,重组为适合甘蔗转基因的二元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cbcor15a-bar。【方法】参照pCambia1300-bar载体多克隆位点和基因Cbcor15a、eGFP和启动子UBi-1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通过载体重组技术将基因和启动子分别插入相应的位点。利用基因枪分别将pCambia1300-bar载体和重组载体导入洋葱表皮细胞,用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与导入pCambia1300-bar载体的洋葱表皮细胞相比较,导入重组载体pCambia1300-cbcor15a-bar的洋葱表皮细胞内有强烈的绿色荧光信号。【结论】重组甘蔗转基因二元植物表达载体启动子Ubi-1能够调控下游冷诱导基因Cbcor15a和报告基因eGFP的正常高效表达,为外源基因Cbcor15a转化甘蔗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or15a 甘蔗 转基因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瞬时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喷施甲基环丙烯对苗期甘蔗SoMAPK4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方位宽 何姗珊 +4 位作者 王冠玉 经艳 谭芳 梁朝旭 李鸣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0-44,共5页
研究甲基环丙烯(1-MCP)对甘蔗苗期叶片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基因表达的影响,为研究1-MCP对甘蔗苗期抗旱影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正常供水情况下,甘蔗So MAPK4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表达量不受1-MCP一次处理影响,而二次处理后SoMAPK4表达... 研究甲基环丙烯(1-MCP)对甘蔗苗期叶片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基因表达的影响,为研究1-MCP对甘蔗苗期抗旱影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正常供水情况下,甘蔗So MAPK4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表达量不受1-MCP一次处理影响,而二次处理后SoMAPK4表达量呈下调趋势。干旱胁迫时,1-MCP对甘蔗So MAPK4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表达量呈先增后减、协同增减的动态变化趋势,且So MAPK4基因表达量上升比较明显,第5天达到最大值。二次处理后So MAPK4表达量出现明显增加,随干旱胁迫时间增加而逐渐减弱。由此说明,在干旱胁迫下1-MCP二次处理,能够增加甘蔗So MAPK4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表达量,且随干旱胁迫时间增加,So MAPK4基因表达量在转录水平上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MCP 甘蔗 SO MAPK4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5种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冠玉 吕世凡 +2 位作者 吕成群 梁朝旭 李鸣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3-47,共5页
为当地珍贵速生树种人工林的发展及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分析广西5种珍贵树种人工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差异,以相同立地条件下12年生的黑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红椎(Castanopsis hystrix)... 为当地珍贵速生树种人工林的发展及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分析广西5种珍贵树种人工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差异,以相同立地条件下12年生的黑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红椎(Castanopsis hystrix)、黧蒴椎(Castanopsis fissa)和火力楠(Michelia macelurei)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稀释平板涂布法和土壤酶活性测定法,测定和分析该5种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结果表明:5种林地的土壤微生物总数和细菌数量大小均为:火力楠>黧蒴锥>红椎>黑木相思>米老排。但5种林地的土壤酶活性大小不一,蔗糖酶、脲酶、蛋白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在5种林地之间的差异极其显著,而过氧化氢酶活性不显著。5种林地中土壤酶活性相对较强的是米老排人工林,较弱的是黑木相思林和火力楠林。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数量的相关分析表明,土壤中蔗糖酶活性与放线菌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余相关性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种人工林地 土壤微生物数量 土壤酶活性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环丙稀对干旱胁迫苗期甘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何姗珊 曾媛 +8 位作者 梁朝旭 经艳 唐仕云 李麒鹏 李江平 宁夏 谭芳 李松 李鸣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198-2204,共7页
【目的】探究甲基环丙稀(1-MCP)对干旱胁迫下甘蔗苗期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情况,为苗期甘蔗的干旱生理生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封闭空间,对5~8叶苗期甘蔗设置正常供水(处理1)、正常供水+1.0 mg/L 1-MCP熏蒸(处理2)、干旱胁迫(... 【目的】探究甲基环丙稀(1-MCP)对干旱胁迫下甘蔗苗期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情况,为苗期甘蔗的干旱生理生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封闭空间,对5~8叶苗期甘蔗设置正常供水(处理1)、正常供水+1.0 mg/L 1-MCP熏蒸(处理2)、干旱胁迫(处理3)和干旱胁迫+1.0 mg/L 1-MCP熏蒸(处理4)处理,测定各处理甘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分析1-MCP对干旱胁迫苗期甘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在正常供水时,处理1和处理2甘蔗的叶绿素总含量均保持在较高水平,且相对稳定;在干旱胁迫时,处理3和处理4甘蔗的叶绿素总含量均明显低于处理1和处理2,且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处理4甘蔗的叶绿素总含量显著高于处理3(P<0.05,下同)。在正常供水时,处理1和处理2甘蔗叶片的PSII光能转换效率(Fv/Fm)、PSII实际利用量子产量(Yield)、电子传递效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叶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等叶绿素荧光参数较稳定,无显著差异(P>0.05);在干旱胁迫时,处理3和处理4甘蔗叶片的Fv/Fm、Yield、ETR和qP显著低于处理1和处理2,qN显著高于处理1和处理2,其中,在干旱胁迫的第3~5天,处理4甘蔗叶片的Fv/Fm、Yield、ETR和qP均显著高于处理3,qN显著低于处理3。【结论】用1.0 mg/L 1-MCP熏蒸受干旱胁迫的苗期甘蔗,能减缓其叶片叶绿素总含量、Fv/Fm、Yield、ETR和qP的下降速度,降低qN升幅,在短期内有利于缓解干旱对苗期甘蔗的伤害程度,可在苗期甘蔗干旱生理生化研究中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苗期 干旱胁迫 甲基环丙烯(1-MCP)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甘蔗品种在无氮肥条件下的光合生理特性 被引量:13
16
作者 梁俊 李杨瑞 梁朝旭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8期188-190,207,共4页
巴西甘蔗固氮品种B1、B3、B5、B8与本地甘蔗品种桂糖11号、新台糖16号种植于光温大棚的塑料桶中,不施氮肥,研究无氮肥条件对参试品种的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四个巴西甘蔗品种具有较良好的光合特性,表现为高净光合速率,高ATP酶活性... 巴西甘蔗固氮品种B1、B3、B5、B8与本地甘蔗品种桂糖11号、新台糖16号种植于光温大棚的塑料桶中,不施氮肥,研究无氮肥条件对参试品种的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四个巴西甘蔗品种具有较良好的光合特性,表现为高净光合速率,高ATP酶活性、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无氮肥条件给桂糖11号与新台糖16号的光合作用带来不良的影响。B8在无氮肥条件下表现最强的光合能力,而桂糖11号易受无氮肥条件的影响,光合生理特性表现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品种资源 无氮肥条件 光合生理特性 高净光合速率 高ATP酶活性 叶片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南水稻的栽培概况 被引量:17
17
作者 吕荣华 周行 +1 位作者 梁朝旭 卢焜光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4年第2期102-103,共2页
越南属农业国家 ,近年大米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水稻种植主要集中在九龙江平原和红河平原 ,南部地区一年三熟。杂交稻只占水稻种植面积的 2 0 %。
关键词 越南 水稻生产 栽培技术 种植面积 产量 种植季节 出口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MAP激酶基因SoMAPK4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粲 滕峥 +10 位作者 刘开雨 桑洪玉 卢双楠 方位宽 梁朝旭 刘晓静 何姗珊 刘芳 邱永福 李鸣 李容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27-732,共6页
【目的】克隆甘蔗MAP激酶家族新基因的全长序列,为了解甘蔗抗逆胁迫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新台糖22为材料,提取甘蔗幼叶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利用已知物种MAP激酶基因核苷酸序列保守区设计引物,采用5'和3'端RACE技术克隆新... 【目的】克隆甘蔗MAP激酶家族新基因的全长序列,为了解甘蔗抗逆胁迫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新台糖22为材料,提取甘蔗幼叶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利用已知物种MAP激酶基因核苷酸序列保守区设计引物,采用5'和3'端RACE技术克隆新基因全长,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克隆获得的甘蔗新基因与玉米ZmMAPK4同源性很高,达92.6%,将该基因命名为SoMAPK4(登录号JQ062930),基因全长1499bp,其中开放阅读框(ORF)为1128bp,5'非翻译区(UTR)为218bp,3'非翻译区(UTR)为213bp。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SoMAPK4基因编码一个含376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分子量约43.5kDa,等电点为5.51,含有11个保守的蛋白激酶亚区和MAP激酶的磷酸化位点TEY基序。【结论】克隆获得甘蔗MAP激酶新基因SoMAPK4,该基因可能参与多种胁迫反应的信号传递,是研究甘蔗非生物胁迫和生物胁迫过程中信号传递的一个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MAP 基因克隆 SoMAPK4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孔疝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毅杰 梁朝旭 +2 位作者 梁元 李克勤 岑多养 《消化外科》 CSCD 2005年第5期326-328,共3页
目的探讨闭孔疝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5例闭孔疝病例诊治经过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中,术前确诊率仅20%(3/15),误诊率80%(12/15),全组均行疝环修补术,采用剖腹探查切口。本组治愈率100%,术后切口感染及愈合不良4例(21.67%)... 目的探讨闭孔疝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5例闭孔疝病例诊治经过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中,术前确诊率仅20%(3/15),误诊率80%(12/15),全组均行疝环修补术,采用剖腹探查切口。本组治愈率100%,术后切口感染及愈合不良4例(21.67%),随访8例至今无复发。结论术前易误诊、漏诊;对年老体弱、多胎生育伴有不明原因肠梗阻表现的妇女,应高度考虑闭孔疝,Howship-Romberg征及Hannington-Kiff征阳性可确诊。疝环修补术是惟一有效的方法,首选腹腔内入路。早确诊,及时手术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孔疝 诊断 治疗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环丙烯对甘蔗苗期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冠玉 何姗珊 +8 位作者 经艳 曾媛 梁朝旭 李鸣 吴凯朝 谭芳 宁夏 王伦旺 李松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4,共6页
以苗期桶栽甘蔗桂糖37号为研究对象,设置正常供水和干旱胁迫环境下施用及不施用1-MCP的4个处理,测定苗期甘蔗叶片保护酶系统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水分正常供应情况下,施用1-MCP一次和二次处理,均能提高POD、SOD、CAT活性,其中POD和... 以苗期桶栽甘蔗桂糖37号为研究对象,设置正常供水和干旱胁迫环境下施用及不施用1-MCP的4个处理,测定苗期甘蔗叶片保护酶系统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水分正常供应情况下,施用1-MCP一次和二次处理,均能提高POD、SOD、CAT活性,其中POD和SOD活性明显提高,CAT活性变化不明显;干旱胁迫下,与正常供水相比,POD和SOD活性提高,CAT活性降低;同时缺水的甘蔗叶片经1-MCP一、二次处理,均能显著提高POD和SOD活性,而对CAT活性影响较小.施用1-MCP能提高甘蔗叶片抗氧化酶POD和SOD活性,有利于缓解干旱胁迫对植物细胞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MCP 甘蔗 抗氧化酶系统 干旱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