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遮阴处理对‘绿岭’核桃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梁曼曼 李惠 +5 位作者 李寒 张士英 王增生 张雪梅 李保国 齐国辉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4-178,共5页
为了解‘绿岭’核桃对光照的需求及适应性,研究了不同遮阴程度(80%、50%、30%)对‘绿岭’核桃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80%遮阴处理核桃种仁的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和CK,仅为57.38%,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和CK... 为了解‘绿岭’核桃对光照的需求及适应性,研究了不同遮阴程度(80%、50%、30%)对‘绿岭’核桃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80%遮阴处理核桃种仁的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和CK,仅为57.38%,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和CK,分别为3.08%和3.53%;80%遮阴处理的核桃单果质量极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和CK,仅为8.34 g,其纵径、横径和侧径极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和CK,分别为36.07、26.6、26.59 mm;80%遮阴处理的核桃密度和硬壳厚度极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和CK,仅为0.46 g/cm3和0.66 mm;不同遮阴处理的坏果数量极显著高于CK,80%遮阴处理的坏果数量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和CK,达到216.83个/株;80%遮阴处理的内果皮发育不良率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和CK,达到68.17%;不同遮阴处理的核桃产量极显著低于CK,80%遮阴处理下的核桃产量极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和CK,仅为1.04 kg/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遮阴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遮阴处理对‘绿岭’核桃树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梁曼曼 弓萌萌 +5 位作者 李寒 张士英 王增生 张雪梅 郭素萍 齐国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0-124,共5页
为了探讨‘绿岭’核桃对光照的需求及适应性,研究了不同遮阴程度(80%、50%、30%)对‘绿岭’核桃树冠微环境、枝稍生长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阴处理导致树体内部光合有效辐射弱、温度低、相对湿度高;80%遮阴处理的核桃树春... 为了探讨‘绿岭’核桃对光照的需求及适应性,研究了不同遮阴程度(80%、50%、30%)对‘绿岭’核桃树冠微环境、枝稍生长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阴处理导致树体内部光合有效辐射弱、温度低、相对湿度高;80%遮阴处理的核桃树春梢和秋稍长度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和CK,长度仅为135.31cm和57.33cm,80%遮阴处理的春梢和秋稍粗度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和CK,仅为1.72cm和1.08cm;80%遮阴处理结果枝上的雌花芽和雄花芽数量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和CK,仅为2.23个/枝和0.95个/枝;80%遮阴处理核桃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和CK;80%遮阴处理核桃叶片的平均单叶面积和叶片长度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和CK,达到68.23cm^2和18.67cm;80%遮阴处理的叶片含水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和CK,达到77.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遮阴 光照强度 叶面积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胁迫对翌年‘绿岭’核桃树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梁曼曼 弓萌萌 +3 位作者 李寒 张雪梅 郭素萍 齐国辉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34-39,共6页
为探讨‘绿岭’核桃对光照的需求和适应性,设置了不同遮阴程度(80%、50%、30%),研究其对翌年‘绿岭’核桃树体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80%遮阴处理的一年生枝抽干长度和比例极显著大于其它处理和CK,分别为75cm和37.5%;80%遮阴处理的... 为探讨‘绿岭’核桃对光照的需求和适应性,设置了不同遮阴程度(80%、50%、30%),研究其对翌年‘绿岭’核桃树体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80%遮阴处理的一年生枝抽干长度和比例极显著大于其它处理和CK,分别为75cm和37.5%;80%遮阴处理的主枝抽干长度及比例极显著大于其它处理和CK,分别为138cm和72.42%;80%遮阴处理的主枝上结果枝抽干数量及比例极显著大于其它处理和CK,分别为每枝21.67条和91%;80%遮阴处理的结果枝抽干数量极显著大于其它处理和CK,每株达212条;80%遮阴处理的核桃叶片叶绿素含量极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和CK;80%遮阴处理的叶面积指数极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和CK,仅为2.34;80%遮阴处理的平均叶倾角极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和CK,仅为40.23°;80%遮阴处理的无截取散射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和CK,达到0.17;80%遮阴处理的枝条含水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和CK,高达51.60%;80%遮阴处理枝条的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含量均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和CK,仅为4.53%、2.07%和4.25%;80%遮阴处理的单株结果数量极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和CK,每株仅为37.67个;80%遮阴处理的冠幅极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和CK,仅为260.00cm×323.33cm;80%遮阴处理一年生枝的长度和粗度极显著大于其它处理和CK,达到241.12cm和3.02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胁迫 核桃 产量 叶面积指数
原文传递
不同砧木对‘绿岭’核桃叶片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惠 梁曼曼 +3 位作者 赵丹 李保国 李寒 齐国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0-96,共7页
为了解不同砧木对‘绿岭’核桃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以中宁强、中宁异、北加州黑核桃和核桃作砧木嫁接‘绿岭’核桃的2年生幼树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绿岭’核桃叶片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4种砧木‘绿岭’核桃的净... 为了解不同砧木对‘绿岭’核桃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以中宁强、中宁异、北加州黑核桃和核桃作砧木嫁接‘绿岭’核桃的2年生幼树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绿岭’核桃叶片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4种砧木‘绿岭’核桃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其最大净光合速率依次为核桃(17.92μmol·m^(-2)·s^(-1))>中宁强(14.17μmol·m^(-2)·s^(-1))>北加州黑核桃(13.02μmol·m^(-2)·s^(-1))>中宁异(12.34μmol·m^(-2)·s^(-1));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日变化均呈现单峰曲线;最大蒸腾速率依次为中宁异(5.36mmol·m^(-2)·s^(-1))>核桃(5.11mmol·m^(-2)·s^(-1))>北加州黑核桃(4.90mmol·m^(-2)·s^(-1))>中宁强(3.41mmol·m^(-2)·s^(-1));气孔导度最大值依次为中宁强(0.22mol·m^(-2)·s^(-1))>中宁异(0.21mol·m^(-2)·s^(-1))>北加州黑核桃(0.19mol·m^(-2)·s^(-1))>核桃(0.17mol·m^(-2)·s^(-1));胞间CO_2浓度日变化规律较为一致,均呈倒抛物线型;水分利用效率日均值依次为核桃(5.19)>中宁强(4.97)>北加州黑核桃(3.63)>中宁异(3.49)。4种砧木‘绿岭’核桃的Fv/Fm和ΦPSⅡ日变化曲线均呈倒抛物线型;中宁强、中宁异、北加州黑核桃砧木‘绿岭’核桃的Fm和ETR都呈不规则的双谷型,而核桃砧木‘绿岭’核桃呈单谷型。4种砧木‘绿岭’核桃的P_n与T_r、G_s均呈正相关,P_n与C_i、ΦPSⅡ、ETR均呈负相关,相关性因砧木品种不同而达到显著或不显著水平。通过主成分分析对4种砧木‘绿岭’核桃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进行综合评价,其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66、-1.59、-1.83和2.75,表明在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方面,核桃作为‘绿岭’核桃的砧木优于其他3个品种,是适合‘绿岭’核桃的优良砧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砧木 叶绿素 光合 叶绿素荧光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砧木对‘绿岭’核桃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惠 梁曼曼 +4 位作者 赵爽 李保国 李寒 张雪梅 齐国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3-118,共6页
为了解不同砧木对‘绿岭’核桃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核桃砧木品种中宁强、中宁异、加州黑和核桃实生苗作砧木嫁接‘绿岭’核桃的2年生幼树为试材,调查测定了不同砧木‘绿岭’核桃生长及果实品质。结果表明,开花结果物候期方面,中宁... 为了解不同砧木对‘绿岭’核桃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核桃砧木品种中宁强、中宁异、加州黑和核桃实生苗作砧木嫁接‘绿岭’核桃的2年生幼树为试材,调查测定了不同砧木‘绿岭’核桃生长及果实品质。结果表明,开花结果物候期方面,中宁异和加州黑砧木的‘绿岭’核桃的雌花芽膨大期比核桃砧木早4d,比中宁强砧木早1d;中宁强和中宁异砧木‘绿岭’核桃的雌花芽开绽期比加州黑和核桃砧木早2d;中宁强、中宁异、加州黑3种砧木‘绿岭’核桃雌花初花期和盛花期均比核桃砧木早3d,末花期早4d。生长方面,中宁异砧木‘绿岭’核桃的树高、地径、冠幅、一年生枝长度、坐果率分别为176.5、3.93、71.5cm与80.5cm、71.88%,均极显著大于核桃砧木;中宁强砧木‘绿岭’核桃的萌芽率为48.25%,极显著大于加州黑和核桃砧木,显著大于中宁异;中宁强、中宁异、加州黑3种砧木‘绿岭’核桃的坐果率分别为68.61%、77.18%、73.83%,均极显著大于核桃。结果及果实品质方面,中宁异砧木‘绿岭’核桃的单株产量为241.0g·株^(-1),极显著大于核桃;中宁强、中宁异、加州黑3种砧木‘绿岭’核桃的单果重、纵径、横径、侧径均极显著大于核桃砧木;中宁强、中宁异、加州黑砧木‘绿岭’核桃的核仁脂肪含量分别为67.63%、67.14%、68.02%,均极显著大于核桃;4种砧木‘绿岭’核桃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总蛋白质含量均无显著差异。运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砧木‘绿岭’核桃的生长及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值由大到小依次为:中宁异(0.554)>加州黑(0.537)>中宁强(0.448)>核桃(0.323),因此,在生长及果实品质方面,中宁异是适合‘绿岭’核桃的适宜砧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砧木 物候期 生长特性 外在品质 内在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巨噬细胞极化在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杨江华 林敏 +2 位作者 孙静 梁曼曼 王文节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03-1506,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单核巨噬细胞的数量与功能变化。方法:随机选择5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轻中度20例,重度31例)以及正常对照13例。采用Percoll分层液分离PBMCs,以CD14标记单核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s表面分子CD80、C... 目的:研究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单核巨噬细胞的数量与功能变化。方法:随机选择5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轻中度20例,重度31例)以及正常对照13例。采用Percoll分层液分离PBMCs,以CD14标记单核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s表面分子CD80、CD86、HLA-DR、CD163的表达;ELISA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10、IL-12与IL-23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D68在肝脏的分布。结果: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组、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组CD80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86的表达低于对照组,其中重度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LA-DR的表达低于对照组,其中轻中度组与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组间HLA-DR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163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汇管区CD68阳性细胞浸润增加,汇管区增大(P<0.05)。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组、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组与对照组血清IL-10表达水平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巨噬细胞参与肝脏病变的发生,外周血中单核细胞存在M1型/M2型平衡失调,向M2型极化的现象,可能参与其慢性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 巨噬细胞 极化 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砧木对‘绿岭’核桃抗寒性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惠 梁曼曼 +3 位作者 赵爽 李保国 李寒 齐国辉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31,共7页
为了解不同砧木对‘绿岭’核桃抗寒性的影响,以"中宁强""中宁异""加州黑"和"核桃"作砧木,嫁接‘绿岭’核桃的2年生幼树为试材,分别在-5、-10、-15、-20、-25、-30℃低温胁迫后,测定其1年生枝... 为了解不同砧木对‘绿岭’核桃抗寒性的影响,以"中宁强""中宁异""加州黑"和"核桃"作砧木,嫁接‘绿岭’核桃的2年生幼树为试材,分别在-5、-10、-15、-20、-25、-30℃低温胁迫后,测定其1年生枝条的电解质渗出率、丙二醛含量、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等指标,分析其耐寒能力。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温度的下降,4种砧木的‘绿岭’核桃枝条的电解质渗出率呈‘S’型上升趋势,"中宁强""中宁异""加州黑""核桃"砧木‘绿岭’核桃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21.7、-22.3、-25.3、-22.8℃;丙二醛含量、保护酶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丙二醛含量在-25℃出现峰值;保护酶活性、脯氨酸含量在-20℃出现峰值;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峰值出现在-15℃;运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得出4种砧木‘绿岭’核桃抗寒顺序为"加州黑">"核桃">"中宁强">"中宁异",表明在抗寒性方面,"加州黑"是适合‘绿岭’核桃的砧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砧木 抗寒性 丙二醛 保护酶 渗透调节物
原文传递
地面覆盖对核桃园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孙萌 梁曼曼 +3 位作者 李寒 李保国 齐国辉 张雪梅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7-134,190,共9页
为探明地面覆盖对核桃园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研究了地面覆盖后核桃园土壤的微团聚体分布、大团聚体分布及大团聚体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在20—40cm土层,覆盖有机肥处理的10~150μm粒径的微团聚体百分含量为84.52%,较对照提高了3.7%... 为探明地面覆盖对核桃园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研究了地面覆盖后核桃园土壤的微团聚体分布、大团聚体分布及大团聚体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在20—40cm土层,覆盖有机肥处理的10~150μm粒径的微团聚体百分含量为84.52%,较对照提高了3.7%;1~5mm粒径的大团聚体百分含量为47.74%,较对照提高了56.8%;>5mm粒径的大团聚体百分含量为33.04%,较对照降低了49.5%。覆盖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效养分含量,在0—20cm土层,覆盖有机肥处理的所有径级团聚体全氮、全磷、总有机碳含量均值分别为1.04,0.81,14.39g/kg,为对照的2.9,5.1,1.4倍;覆盖碎木屑处理的所有径级团聚体全氮、全磷、总有机碳含量均值分别为0.61,0.32,7.42g/kg,为对照的1.7,1.0,2.3倍。覆盖处理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土壤团聚体的C/N、C/P和N/P,覆盖有机肥处理的土壤团聚体C/N、C/P和N/P的变化范围分别为8.29~22.65,4.45~27.18,0.44~1.89,而覆盖碎木屑处理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09~29.60,5.32~59.88,1.04~3.29,对照为4.71~12.24,10.08~25.42,0.86~3.10。综上可知,地面覆盖显著提高了较大团聚体百分含量,显著降低了微团聚体百分含量和>5mm径级的团聚体百分含量,不同程度提高了各粒径团聚体的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C/N和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覆盖 核桃园 土壤团聚体 化学计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和CEA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被引量:6
9
作者 耿彪 梁曼曼 +1 位作者 赵文英 叶晓兵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9期42-45,49,共5页
目的探讨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和癌胚抗原(CEA)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284例,所有患者在诊断为转移性乳腺癌时,均检测血清CA15-3和... 目的探讨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和癌胚抗原(CEA)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284例,所有患者在诊断为转移性乳腺癌时,均检测血清CA15-3和CEA水平,统计分析血清CA15-3和CEA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284例患者中,血清CA15-3高于正常水平者163例(57.4%),血清CEA高于正常水平者97例(34.2%)。血清CA15-3和CEA水平升高与乳腺癌分子分型有关(均P<0.05)。Luminal亚型患者血清CA15-3和CEA升高比例显著高于HER2-enriched亚型及TN亚型。血清CA15-3升高与骨转移有关(P<0.05),而血清CEA升高与转移部位无关。多处转移的患者血清CA15-3升高比例高于单处转移的患者(P<0.05),而血清CEA升高比例在单处转移的患者和多处转移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CA15-3、CEA升高与乳腺癌分子亚型显著相关,骨转移的患者CA15-3升高比例高于其他转移部位,而CEA升高与转移部位无关。多处转移的患者CA15-3升高比例高于单处转移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乳腺癌 糖类抗原15-3 癌胚抗原 临床病理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33靶向NLRP3对小鼠Kupffer细胞炎性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秀亮 杨江华 +4 位作者 盛皓宇 梁曼曼 陈聪 鲁稻 江启贵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54-859,共6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133(miR-133)靶向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对小鼠库普弗(Kupffer)细胞(KCs)炎症活化的影响。方法:从小鼠肝脏中分离KCs并鉴定。鉴定成功后用1 mg/L脂多糖(LPS)诱导KCs,并分别转染miR-133 inhibitor和... 目的:探究微小RNA-133(miR-133)靶向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对小鼠库普弗(Kupffer)细胞(KCs)炎症活化的影响。方法:从小鼠肝脏中分离KCs并鉴定。鉴定成功后用1 mg/L脂多糖(LPS)诱导KCs,并分别转染miR-133 inhibitor和miR-133 mimic。采用RT-qPCR检测细胞中miR-133和NLRP3的mRNA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中NLRP3、含胱天蛋白酶募集结构域的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和胱天蛋白酶1(caspase-1)蛋白水平;TargetScan查找NLRP3 mRNA的3’UTR与miR-133的结合位点,并经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鉴定。结果:72 h时KCs体积较24 h时大,边界清晰,形态基本稳定;碳素墨水实验观察到细胞中有大量黑色颗粒,证明该细胞有较强的吞噬能力,为KCs。1 mg/L LPS诱导后KCs中miR-133水平降低,NLRP3 mRNA和蛋白、caspase-1蛋白及细胞培养液中IL-1β和TNF-α水平升高(P<0.05)。转染miR-133 inhibitor后细胞中miR-133水平降低,细胞中NLRP3mRNA和蛋白、caspase-1蛋白及细胞培养液中IL-1β和TNF-α水平升高(P<0.05);转染miR-133 mimic后细胞中miR-133水平升高,细胞中NLRP3 mRNA和蛋白、caspase-1蛋白及细胞培养液中IL-1β和TNF-α水平降低(P<0.05)。TargetScan分析显示,NLRP3 mRNA的3’UTR含有miR-133序列保守碱基。转染miR-133 mimic的细胞萤光素酶相对活性下降(P<0.05)。结论:miR-133可通过靶向NLRP3减轻小鼠KCs炎症,实现对KCs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33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库普弗细胞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治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爱平 杨江华 +1 位作者 梁曼曼 侯为顺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20-423,共4页
2019年12月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武汉市流行,并迅速传播,其病毒传染力强、潜伏期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症状不典型,确诊主要依靠病毒核酸检测,且诊断及治疗仍在不断摸索。本文通过对一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诊... 2019年12月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武汉市流行,并迅速传播,其病毒传染力强、潜伏期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症状不典型,确诊主要依靠病毒核酸检测,且诊断及治疗仍在不断摸索。本文通过对一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诊治过程及相关文献的学习进行分析总结,以助于早期诊断、早期隔离、早期治疗,防止向危重症发展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核酸 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分析蜱传人和人传人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爱平 梁曼曼 +2 位作者 王子健 王文节 杨江华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2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 通过对不同途径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指标分析,为该病的预防控制和判断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皖南地区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 目的 通过对不同途径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指标分析,为该病的预防控制和判断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皖南地区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确诊病例资料,根据有传播途径不同,分为蜱传人感染组(37例)和人传人感染组(12例),比较两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指标及预后等差异。结果 SFTS发病集中于4-6月,人传人感染组感染途径是接触确诊患者的血液/体液;蜱传人感染组是由于户外活动被蜱虫叮咬感染。人传人感染组从发病到就诊时间中位数为2.5d,蜱传人感染组从发病到就诊时间中位数为5.0d,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蜱传人感染组意识障碍比例43.2%(16/37),明显高于人传人感染组0(0/12)。人传人感染组危重症人数为16.7%(2/12),明显低于蜱传人感染组91.9%(34/37);蜱传人感染组死亡人数为29.7%(11/37),而人传人感染组无一例死亡。结论 SFTS由蜱虫叮咬感染的患者病情更重,预后不良风险更高,应针对蜱虫感染患者制定科学的防控策略和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蜱传人 人传人 新型布尼亚病毒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Kupffer细胞功能减轻日本血吸虫病肝脏肉芽肿炎症反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江华 孙静 +2 位作者 梁曼曼 盛浩宇 王文节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23-626,共4页
目的通过制备氯磷酸二钠脂质体(LE-Cl2MDP),选择性剔除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模型中Kupffer细胞,研究抑制Kupffer细胞功能对日本血吸虫肝脏肉芽肿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包裹CL2MDP;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分为3组:PBS组,日本血吸... 目的通过制备氯磷酸二钠脂质体(LE-Cl2MDP),选择性剔除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模型中Kupffer细胞,研究抑制Kupffer细胞功能对日本血吸虫肝脏肉芽肿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包裹CL2MDP;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分为3组:PBS组,日本血吸虫感染组,日本血吸虫感染联合LE-Cl2BMP组;对于联合组,小鼠尾静脉注射LE-Cl2MDP(0.1mL/10g),每周2次,连续6周;感染后第12周,剥杀小鼠,留取血清及肝脏,用于细胞因子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等,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经过LE-Cl2MDP处理后,日本血吸虫感染肉芽肿周围Kupffer细胞细胞明显减少;无论是感染第8周,还是第12周肝组织中虫卵肉芽肿周围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纤维化程度减轻;同时降低感染第12周小鼠血清IL-10水平,LE-Cl2MDP组为(42.6±10.4)pg/mL,感染组为(67.4±12.9)pg/mL(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LE-Cl2MDP剔除小鼠肝脏Kupffer细胞的日本血吸虫感染模型,抑制了肝组织中虫卵肉芽肿周围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KUPFFER细胞 氯磷酸二钠 脂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素预防肺结核化疗肝脏损害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江华 王文杰 +1 位作者 林敏 梁曼曼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9期1570-1571,共2页
目的观察苦参素预防抗结核药物肝脏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临床诊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4例和对照组92例。治疗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给予苦参素治疗(苦参素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仅给予抗结核化疗。结果治疗组出现... 目的观察苦参素预防抗结核药物肝脏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临床诊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4例和对照组92例。治疗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给予苦参素治疗(苦参素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仅给予抗结核化疗。结果治疗组出现肝脏损害6例(6.4%),其中10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患者中有1例(10.0%)出现肝脏损害;对照组出现肝脏损害32例(34.8%)。其中11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患者中有6例(54.5%)出现肝脏损害,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患者肝功能更易受损害。结论苦参素对预防抗结核药物性肝脏损害临床疗效明确,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素 肺结核 乙型肝炎 肝脏损害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良反应的观察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盛皓宇 全斌 +2 位作者 梁曼曼 吴琼乐 杨江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1283-1287,共5页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的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方法:对61例COVID-19确诊和疑似患者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后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一般资料、相关病史、预后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1例...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的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方法:对61例COVID-19确诊和疑似患者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后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一般资料、相关病史、预后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1例患者中41例(67.21%)发生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相关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反应(82.93%)和肝功能损害(53.66%)。高龄、病程长、合并慢性胃肠道疾病是不良反应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可在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和检测指标的前提下,用于COVID-19患者。特殊人群应用时要加强药学监护,确保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药物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核桃砧木苗的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惠 李寒 +5 位作者 孙皓月 梁曼曼 赵爽 苏彦萍 李保国 齐国辉 《河北林果研究》 2017年第1期28-33,共6页
为了比较不同核桃砧木品种叶绿素荧光特性,以便选择健壮砧木,以核桃砧木品种V和W的组培苗为试材,分别对其生长情况、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个砧木品种组培苗生长情况具有显著差异,同期栽植的砧木V的... 为了比较不同核桃砧木品种叶绿素荧光特性,以便选择健壮砧木,以核桃砧木品种V和W的组培苗为试材,分别对其生长情况、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个砧木品种组培苗生长情况具有显著差异,同期栽植的砧木V的苗高、地径、每复叶小叶数均极显著小于砧木W,分别为3.54cm、4.86mm、9片,而叶面积整体上大于砧木W;砧木V的叶绿素b含量极显著小于砧木W,为0.28mg/g;砧木V的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日均值均极显著小于砧木W,分别为8.78μmol/(m^2·s)、0.03mol/(m^2·s)、0.50mmol/(m^2·s);砧木V的PSⅡ电子传递量子产量(φPSⅡ)和电子传递速率均极显著小于砧木W,分别为0.80和1.79。综合分析,砧木品种W在叶绿素荧光特性等方面优于砧木品种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砧木 生长情况 叶绿素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员工敬业度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7
作者 梁曼曼 《时代金融》 2012年第08Z期88-89,共2页
Kahn(1990)认为敬业度是组织成员在创造工作绩效这一情境中将自我与工作角色相结合,同时投入个人的情感、认知和体力的程度。本文论述了国外关于员工敬业度的概念,从工作本身及员工个体因素两个方面阐述了敬业度的影响因素,然后论述了... Kahn(1990)认为敬业度是组织成员在创造工作绩效这一情境中将自我与工作角色相结合,同时投入个人的情感、认知和体力的程度。本文论述了国外关于员工敬业度的概念,从工作本身及员工个体因素两个方面阐述了敬业度的影响因素,然后论述了国内敬业度研究现状并指出敬业度的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敬业度 人口统计学变量 个性特质 前因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_2 MDP脂质体的制备及对小鼠肝脏Kupffer细胞的作用
18
作者 杨江华 梁曼曼 +2 位作者 孙静 盛皓宇 王文节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8期887-890,共4页
目的:建立制备氯磷酸二钠(CL2MDP)脂质体的方法,并观察其剔除小鼠肝脏Kupffer细胞的效果。方法:采用脂质体包裹CL2MDP,分光光度计检测包封率;并给BALB/c小鼠尾静脉注射(0.1 m L/10 g);3 d后,免疫组化检测小鼠Kupffer细胞的数量(抗小鼠F4... 目的:建立制备氯磷酸二钠(CL2MDP)脂质体的方法,并观察其剔除小鼠肝脏Kupffer细胞的效果。方法:采用脂质体包裹CL2MDP,分光光度计检测包封率;并给BALB/c小鼠尾静脉注射(0.1 m L/10 g);3 d后,免疫组化检测小鼠Kupffer细胞的数量(抗小鼠F4/80表达阳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分离后肝脏贴壁细胞表达的CD11c,数据统计分析。结果:CL2MDP包封率(%)为20.1±2.9;免疫组化结果,小鼠Kupffer细胞数量在PBS组为(16.2±1.8)个,CL2MDP脂质体组为(4.3±1.1)个(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分离后肝脏贴壁细胞,PBS组细胞高表达CD11c(82.3±1.8)%,而CL2MDP脂质体为(7.3±0.9)%(P<0.01)。结论:本研究建立了CL2MDP脂质体剔除小鼠肝脏Kupffer细胞的模型,为进一步研究Kupffer细胞功能,提供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PFFER细胞 氯磷酸二钠 脂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1例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爱平 杨江华 +2 位作者 梁曼曼 杨进孙 耿彪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分析231例结核分枝杆菌(MTB)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为皖南地区制定合理的抗结核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弋矶山医院收治的231例MTB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进行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 目的:分析231例结核分枝杆菌(MTB)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为皖南地区制定合理的抗结核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弋矶山医院收治的231例MTB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进行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同时根据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结果,对耐药组和敏感组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总耐药率为27.27%,初治组总耐药率22.63%,复治组总耐药率4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组单耐药率和多耐药率为16.84%和2.11%,复治组单耐药率和多耐药率为17.07%和4.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组中耐多药率3.68%,复治组中耐多药率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POT.TB值在耐药组和敏感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皖南地区肺结核尤其是耐药结核形势不容乐观,复治患者要合理选用抗结核药,提高疗效的同时,减少耐药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肺结核 耐药情况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例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全斌 韩文正 +5 位作者 杨进孙 盛皓宇 朱玲玲 梁曼曼 侯为顺 杨江华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总结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特点及转归,为更好地防治重型COVID-19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理2020年1月23日~2月22日在弋矶山医院治愈出院的4例重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一般资料、临床体... 目的:总结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特点及转归,为更好地防治重型COVID-19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理2020年1月23日~2月22日在弋矶山医院治愈出院的4例重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一般资料、临床体征、实验室检查、治疗措施及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为(52.0±3.92)岁,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干咳、乏力、胸闷及呼吸困难等,4例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分别为19.5、11.0、15.0、4.7;CD3+T淋巴细胞(318.75±166.58)×10^6 g/L、CD3+CD4+T淋巴细胞(189.75±128.77)×10^6 g/L、CD3+CD8+T淋巴细胞(107.25±43.22)×10^6 g/L均较正常水平下降,胸部CT表现为双肺外带多发斑片状阴影。4例患者住院期间接受了高流量氧疗(HFNC)、免疫调节、抗病毒等综合治疗后均好转出院。结论:早期识别重症患者,及时有效的呼吸支持、免疫调节等综合治疗有助于降低不良后果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型 高流量氧疗 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