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橡胶复合绝缘子的憎水性迁移特性使其污层具有憎水性,污层中盐分的溶出和流失过程都变得复杂。绝缘子的污闪特性与表面污层受潮时溶解并参与导电的盐分紧密相关,对有效附盐密度(effective equivalent salt deposit density,EESDD,标...硅橡胶复合绝缘子的憎水性迁移特性使其污层具有憎水性,污层中盐分的溶出和流失过程都变得复杂。绝缘子的污闪特性与表面污层受潮时溶解并参与导电的盐分紧密相关,对有效附盐密度(effective equivalent salt deposit density,EESDD,标记为ρEESDD)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用溶出盐密减去流失盐密来表征有效附盐密度,通过试验研究了憎水性迁移时间和绝缘子表面灰密对ρEESDD的影响,以及自然积污绝缘子受潮过程中的ρEESDD。结果发现:绝缘子受潮时ρEESDD先增大后减小,最终趋于稳定;污层憎水性导致受潮时有效附盐密度的变化过程持续时间更长;灰密的增大会导致有效附盐密度的最大值更晚出现;自然积污绝缘子ρEESDD的最大值仅为污层总等值盐密的15%,说明较低的等值盐密也是复合绝缘子污闪电压高的原因之一。展开更多
由于憎水性的存在,硅橡胶绝缘子污秽中的盐分浸出(溶出)过程将比亲水性的无机材料绝缘子的更为复杂,需对硅橡胶绝缘子污秽盐分浸出过程及浸出的盐分量进行研究。为此提出硅橡胶绝缘子的有效等值附盐密度(effective equivalent salt...由于憎水性的存在,硅橡胶绝缘子污秽中的盐分浸出(溶出)过程将比亲水性的无机材料绝缘子的更为复杂,需对硅橡胶绝缘子污秽盐分浸出过程及浸出的盐分量进行研究。为此提出硅橡胶绝缘子的有效等值附盐密度(effective equivalent salt deposit density,EESDD)的概念,用以表征硅橡胶绝缘子不同憎水性污秽层在受潮过程中的实际盐分溶出量,并提出了一种结合憎水性分级测试且便于实际操作的EESDD测量方法。人工污秽层与现场硅橡胶绝缘子污秽层的EESDD测量结果表明:相同憎水性污秽层的有效溶出盐分是等值附盐密度(equivalent salt deposit density,ESDD)所测得盐分的一部分,硅橡胶绝缘子EESDD与ESDD的比值约为50%~90%,且该比值随污秽层憎水性下降而升高,并且同类型污秽灰密与盐密之比较低(〈4)时,其EESDD值相对较高。基于试验结果的分析指出,硅橡胶绝缘子污秽度测量应与其表面憎水性相结合,其爬电距离的配置应参考湿污秽层的有效等值附盐密度来确定。展开更多
电介质介电响应中所蕴含的信息可以被用于探究电介质的内部微观结构以及电荷的运动特性。Debye模型描述的是没有相互作用的偶极子在黏性介质中发生的极化现象,这很难出现在实际的固体电介质中。基于Debye模型的经验修正模型如Cole-Cole...电介质介电响应中所蕴含的信息可以被用于探究电介质的内部微观结构以及电荷的运动特性。Debye模型描述的是没有相互作用的偶极子在黏性介质中发生的极化现象,这很难出现在实际的固体电介质中。基于Debye模型的经验修正模型如Cole-Cole模型、Davidson-Cole模型以及Havriliak-Negami模型中的参数没有实际的物理意义,使用经验模型分析介电响应测量结果无法获得电介质内部微观结构和电荷运行特性。由Dissado L A与Hill R M提出的具有明确物理意义、涉及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的Dissado-Hill介电响应模型是一个更反映介电响应物理实质的理论模型。该文详细阐述了Dissado-Hill介电响应模型的物理意义及该模型中"簇"的概念;Dissado-Hill模型包含2个子模型:一个是用来描述偶极子主导的弛豫峰型介电响应过程的Dissado-Hill loss peak模型;一个是用来描述载流子主导的低频弥散现象的Dissado-Hill QDC模型。文中讨论了低频弥散介电响应现象与电导现象之间的异同及区分方法。结合Dissado-Hill介电响应模型和等效电路模型分析的方法,对电力系统外绝缘领域常用的高温硫化硅橡胶材料的介电响应测量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发现,高温硫化硅橡胶的介电响应中存在明显的低频弥散现象。展开更多
文摘硅橡胶复合绝缘子的憎水性迁移特性使其污层具有憎水性,污层中盐分的溶出和流失过程都变得复杂。绝缘子的污闪特性与表面污层受潮时溶解并参与导电的盐分紧密相关,对有效附盐密度(effective equivalent salt deposit density,EESDD,标记为ρEESDD)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用溶出盐密减去流失盐密来表征有效附盐密度,通过试验研究了憎水性迁移时间和绝缘子表面灰密对ρEESDD的影响,以及自然积污绝缘子受潮过程中的ρEESDD。结果发现:绝缘子受潮时ρEESDD先增大后减小,最终趋于稳定;污层憎水性导致受潮时有效附盐密度的变化过程持续时间更长;灰密的增大会导致有效附盐密度的最大值更晚出现;自然积污绝缘子ρEESDD的最大值仅为污层总等值盐密的15%,说明较低的等值盐密也是复合绝缘子污闪电压高的原因之一。
文摘由于憎水性的存在,硅橡胶绝缘子污秽中的盐分浸出(溶出)过程将比亲水性的无机材料绝缘子的更为复杂,需对硅橡胶绝缘子污秽盐分浸出过程及浸出的盐分量进行研究。为此提出硅橡胶绝缘子的有效等值附盐密度(effective equivalent salt deposit density,EESDD)的概念,用以表征硅橡胶绝缘子不同憎水性污秽层在受潮过程中的实际盐分溶出量,并提出了一种结合憎水性分级测试且便于实际操作的EESDD测量方法。人工污秽层与现场硅橡胶绝缘子污秽层的EESDD测量结果表明:相同憎水性污秽层的有效溶出盐分是等值附盐密度(equivalent salt deposit density,ESDD)所测得盐分的一部分,硅橡胶绝缘子EESDD与ESDD的比值约为50%~90%,且该比值随污秽层憎水性下降而升高,并且同类型污秽灰密与盐密之比较低(〈4)时,其EESDD值相对较高。基于试验结果的分析指出,硅橡胶绝缘子污秽度测量应与其表面憎水性相结合,其爬电距离的配置应参考湿污秽层的有效等值附盐密度来确定。
文摘电介质介电响应中所蕴含的信息可以被用于探究电介质的内部微观结构以及电荷的运动特性。Debye模型描述的是没有相互作用的偶极子在黏性介质中发生的极化现象,这很难出现在实际的固体电介质中。基于Debye模型的经验修正模型如Cole-Cole模型、Davidson-Cole模型以及Havriliak-Negami模型中的参数没有实际的物理意义,使用经验模型分析介电响应测量结果无法获得电介质内部微观结构和电荷运行特性。由Dissado L A与Hill R M提出的具有明确物理意义、涉及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的Dissado-Hill介电响应模型是一个更反映介电响应物理实质的理论模型。该文详细阐述了Dissado-Hill介电响应模型的物理意义及该模型中"簇"的概念;Dissado-Hill模型包含2个子模型:一个是用来描述偶极子主导的弛豫峰型介电响应过程的Dissado-Hill loss peak模型;一个是用来描述载流子主导的低频弥散现象的Dissado-Hill QDC模型。文中讨论了低频弥散介电响应现象与电导现象之间的异同及区分方法。结合Dissado-Hill介电响应模型和等效电路模型分析的方法,对电力系统外绝缘领域常用的高温硫化硅橡胶材料的介电响应测量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发现,高温硫化硅橡胶的介电响应中存在明显的低频弥散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