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EGF和抑癌基因masp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8
1
作者 梁启廉 陈小东 +4 位作者 王三明 李建文 黄冰 郑朝晖 陈雪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416-1418,共3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抑癌基因masp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它们与胃癌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2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癌周正常组织中VEGF和maspin表达水平。结果VEGF在正常胃组织中未见表...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抑癌基因masp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它们与胃癌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2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癌周正常组织中VEGF和maspin表达水平。结果VEGF在正常胃组织中未见表达,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0.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maspin在正常胃组织中表达率为87.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2.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VEGF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浆膜浸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5年生存率有关(P<0.05),maspin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5年生存率有关(P<0.05)。结论同时检测胃癌组织中VEGF与maspin表达水平,对判断胃癌浸润转移潜能及评估患者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MASPIN 胃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和metasti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5
2
作者 梁启廉 陈小东 +4 位作者 王三明 李建文 黄冰 许燕云 陈雪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84-1587,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KISS-1基因编码产物metasti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大肠癌组织和癌周正常组织中VEGF和metastin的表达水平。结果VEGF在大肠...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KISS-1基因编码产物metasti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大肠癌组织和癌周正常组织中VEGF和metastin的表达水平。结果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8.6%(34/70),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0.00%(0/7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metasti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8.6%(20/70),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0.0%(49/7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VEGF表达水平与大肠癌组织学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metastin表达水平与大肠癌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同时检测大肠癌组织中VEGF与metastin表达水平,对判断大肠癌恶性程度和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METASTIN 大肠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Apo-1/Fas水平对监测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3
作者 梁启廉 潘达超 +5 位作者 银正民 刘国勋 扬勤 谢杰荣 蔡良真 符有文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4-176,共3页
背景与目的:国内外研究检测发现一些恶性肿瘤血清可溶性Apo-1/Fas(sApo-1/Fas)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但有关化疗对血清sApo-1/Fas影响的研究不多;本课题通过检测胃癌患者血清sApo-1/Fas水平及化疗对血清sApo-1/Fas影响的研究,探讨其临床... 背景与目的:国内外研究检测发现一些恶性肿瘤血清可溶性Apo-1/Fas(sApo-1/Fas)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但有关化疗对血清sApo-1/Fas影响的研究不多;本课题通过检测胃癌患者血清sApo-1/Fas水平及化疗对血清sApo-1/Fas影响的研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2例胃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sApo-1/Fas水平,并与30例正常人作对比分析。结果:胃癌患者血清sApo-1/Fas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sApo-1/Fas水平与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有关,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Ⅳ期胃癌患者血清sApo-1/Fas水平明显高于Ⅲ期和Ⅱ期(P<0.05~0.01),Ⅲ期明显高于Ⅱ期(P<0.05)。中、高分化胃癌患者血清sApo-1/Fas水平低于低分化胃癌患者(P<0.05~0.01),化疗后有效(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患者血清sApo-1/Fas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P<0.01)。结论:血清sApo-1/Fas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可作为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标记物。sApo-1/Fas有可能成为胃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APO-1/FAS 胃肿瘤 化学疗法 生物学行为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梁启廉 潘达超 +3 位作者 谢杰荣 蔡良真 李姝君 杨勤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39-441,共3页
目的比较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中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52例中晚期大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76例,治疗组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加FO LFOX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FO LFOX方... 目的比较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中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52例中晚期大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76例,治疗组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加FO LFOX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FO LFOX方案化疗,对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CR+PR)分别为63.2%(48/76)、46.1%(35/76)(P<0.05),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31周,对照组中位生存期为28周,治疗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CD4/CD8比值(1.56±0.21,1.64±0.28)有明显提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比值(1.58±0.22,1.46±0.33)有明显降低(P<0.01),生活质量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反应及白细胞减少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延长中位生存期、减轻化疗某些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降低化疗对大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参芪扶正注射液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Endoglin单克隆抗体对裸鼠胰腺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梁启廉 李志东 +3 位作者 吴斌华 王晖 潘达超 李姝君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0-522,共3页
目的:观察抗Endoglin mAb对胰腺癌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裸小鼠人类胰腺癌细胞动物模型,将44只裸小鼠随机分为抗体组和生理盐水组,抗体组在接种胰腺癌细胞的同时,经腹腔注射抗Endoglin mAb;生理盐水组在接种胰腺癌细胞的同时,经腹腔注射... 目的:观察抗Endoglin mAb对胰腺癌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裸小鼠人类胰腺癌细胞动物模型,将44只裸小鼠随机分为抗体组和生理盐水组,抗体组在接种胰腺癌细胞的同时,经腹腔注射抗Endoglin mAb;生理盐水组在接种胰腺癌细胞的同时,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计算肿瘤体积和抑瘤率,并做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抗体组小鼠一般情况明显比注射生理盐水组好;抗Endoglin mAb可抑制人类胰腺癌细胞株PC-3的生长,抑瘤率为67.13%,抗体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肿瘤明显受抑制(P<0.05).结论:抗Endoglin mAb对人类胰腺癌细胞株PC-3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希望作为胰腺癌的生物基因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抗体 单克隆 ENDOGLIN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对肝癌患者血清可溶性Apo-1/Fas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梁启廉 潘达超 +5 位作者 银正民 刘国勋 扬勤 谢杰荣 蔡良真 符有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4-236,240,共4页
目的:评价肝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可溶性Apo-1/Fas(sApo-1/Fas)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30例正常人及58例肝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sApo-1/Fas水平,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肝癌患者血清sApo-1/Fas水平明显高... 目的:评价肝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可溶性Apo-1/Fas(sApo-1/Fas)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30例正常人及58例肝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sApo-1/Fas水平,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肝癌患者血清sApo-1/Fas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Ⅲ期肝癌血清sApo-1/Fas水平明显高于Ⅱ期(P<0.01),化疗后有效(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患者血清sApo-1/Fas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者(P<0.01),血清sApo-1/Fas水平与肝癌患者性别、年龄均无相关。结论:血清sApo-1/Fas可能参与调控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化疗疗效和判断预后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APO-1/FAS 肝癌 化学疗法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抑癌基因P^(33ING1)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梁启廉 陈小东 +3 位作者 王三明 李建文 郑朝晖 黄冰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和抑癌基因P33ING1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2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癌周正常组织中VEGF和P33ING1表达水平.结果:VEGF在...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和抑癌基因P33ING1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2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癌周正常组织中VEGF和P33ING1表达水平.结果:VEGF在正常组织中呈高表达,在肿瘤组织中呈低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0,P<0.01);P33ING1在正常组织中呈高表达,在肿瘤组织中呈低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P<0.01).VEGF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浆膜浸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5a生存率有关(P<0.05),P33ING1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肿瘤部位、浆膜浸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5a生存率有关(P<0.05).结论:VEGF与P33ING1的表达和胃癌生物学行为有关,同时进行VEGF与P33ING1免疫组化法检测对胃癌患者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P^33ING1 胃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分支杆菌制剂加化疗与单纯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梁启廉 银正民 +2 位作者 蔡良真 谢杰荣 杨勤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66-469,共4页
目的 :观察草分支杆菌制剂对化疗期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免疫功能、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81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随机分为A ,B 2组 ,A组 (4 2例 )采用草分支杆菌制剂加化疗 ,B组(3 9例)采用单纯化疗 ,2... 目的 :观察草分支杆菌制剂对化疗期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免疫功能、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81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随机分为A ,B 2组 ,A组 (4 2例 )采用草分支杆菌制剂加化疗 ,B组(3 9例)采用单纯化疗 ,2组病例在治疗前后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CD3 ,CD4,CD4/CD8)和NK细胞活性 ,并以正常人 (3 0例 )作为对照 ,对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A组的CD3 ,CD4,CD4/CD8和N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治疗前 ;CD8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 .0 1或P <0 .0 5 ) ,而B组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A ,B 2组的有效率分别为 41 %和 3 3 % (P >0 .0 5 ) ,生活质量A组高于B组 (P <0 .0 5 ) ,白细胞减少及恶心呕吐反应B组高于A组 (P <0 .0 5 )。结论 :草分支杆菌制剂可以提高肿瘤病人的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分支杆菌制剂 非小细胞肺癌 治疗 肿瘤化疗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F方案辅加复方丹参滴丸对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梁启廉 陈小东 +5 位作者 李小英 张英 李建文 蔡良真 梁柱 张远起 《实用癌症杂志》 2005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提高中晚期食管癌化疗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7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A组(3 6例)采用复方丹参滴丸加PPF方案治疗,B组(3 4例)采用单纯PPF方案化疗。对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进行评定。...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提高中晚期食管癌化疗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7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A组(3 6例)采用复方丹参滴丸加PPF方案治疗,B组(3 4例)采用单纯PPF方案化疗。对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进行评定。结果 A、B 2组的有效率(CR +PR )分别为5 2 .8% (19/3 6)和3 8.2 % (13 /3 4) (P >0 .0 5 ) ;A、B 2组临床获益率(CR +PR +SD )分别为80 .6% (2 9/3 6)和5 2 .9% (18/3 4) (P <0 .0 5 )。A组中位生存期为3 6周、B组为3 0周。A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CD4/CD8比值显著提高(P <0 .0 5 ) ,B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 >0 .0 5 )。A组生活质量高于B组(P <0 .0 5 )。B组Ⅱ~Ⅳ度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反应及黏膜炎发生率高于A组(P <0 .0 5 )。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可增强化疗药物的抗肿瘤作用,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临床获益率、延长中位生存时间、减轻化疗某些不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中晚期食管癌 PPF方案 疗效观察 CD4/CD8比值 T淋巴细胞亚群 Ⅳ度白细胞减少 不良反应 生活质量 中位生存期 抗肿瘤作用 化疗疗效 方案治疗 治疗前后 呕吐反应 化疗药物 生存时间 B组 癌患者 有效率 治疗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加5-Fu持续滴注联合AM方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启廉 潘达超 +3 位作者 张英 蔡良真 官成浓 谢杰荣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17-418,共2页
目的 观察大剂量醛氢叶酸 (CF)加氟尿嘧啶 (5 Fu)静脉持续滴注联合AM (ADM、MMC)方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探索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较合理治疗方案。方法 本研究采用CF 2 0 0mg/m2 +5 Fu 3g/m2 持续滴注 4 8小时联... 目的 观察大剂量醛氢叶酸 (CF)加氟尿嘧啶 (5 Fu)静脉持续滴注联合AM (ADM、MMC)方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探索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较合理治疗方案。方法 本研究采用CF 2 0 0mg/m2 +5 Fu 3g/m2 持续滴注 4 8小时联合AM(ADM、MMC)方案治疗 35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对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17例达部分缓解 (PR) ,15例为稳定 (SD) ,3例为进展 (PD) ,有效率为 4 8.6 %。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外周静脉炎、脱发、白细胞下降、口腔溃疡、腹泻等。上述不良反应绝大多数为Ⅰ~Ⅱ度反应 ,病人可耐受。结论 大剂量醛氢叶酸 (CF)加氟尿嘧啶 (5 Fu)静脉持续滴注联合AM方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较好 ,不良反应较轻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化学治疗 醛氢叶酸 氟尿嘧啶 AM方案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可溶性Apo-1/Fas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启廉 潘达超 +6 位作者 银正民 吴江 刘国勋 扬勤 谢杰荣 蔡良真 符有文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3-235,共3页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可溶性Apo 1/Fas(sApo 1/Fas)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ELISA)检测 4 9例食管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sApo 1/Fas水平 ,并同时检测 30例正常人血清sApo 1/Fas水平作对比分析。结...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可溶性Apo 1/Fas(sApo 1/Fas)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ELISA)检测 4 9例食管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sApo 1/Fas水平 ,并同时检测 30例正常人血清sApo 1/Fas水平作对比分析。结果 食管癌患者血清sApo 1/Fas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血清sApo 1/Fas水平与临床分期有关、与食管癌患者性别、年龄、细胞分化程度无相关 ,Ⅳ期食管癌血清sApo 1/Fas水平明显高于Ⅲ期和Ⅱ期 (P <0 .0 1) ,Ⅲ期明显高于Ⅱ期 (P <0 .0 1) ,化疗后有效 (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 )患者血清sApo 1/Fas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 (P <0 .0 1)。 结论 血清sApo 1/Fas与食管癌的发生及发展有一定关系 ,检测血清sApo 1/Fas有可能成为食管癌辅助诊断、病情发展及化疗疗效观察的一项有价值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可溶性APO-1/FAS 食管肿瘤 化学疗法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艾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梁启廉 潘达超 +3 位作者 张英 谢杰荣 李姝君 李小英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5-27,共3页
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对照组49例。治疗组采用康艾注射液加GP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GP方案化疗,观察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对照组49例。治疗组采用康艾注射液加GP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GP方案化疗,观察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CD_4/CD_8比值为(1.65±0.20),较治疗前的(1.45±0.14)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CD_4/CD_8比值为(1.25±0.17),较治疗前的(1.42±0.12)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获益率为90.2%,对照组为55.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Karnofsky评分上升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体重增加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Ⅱ~Ⅳ度反应对照组例数多于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康艾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提高临床获益率、改善生存质量和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中西医结合疗法 康艾注射液
原文传递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梁启廉 张英 +3 位作者 谢杰荣 李姝君 罗海清 李小英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8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复方丹参滴丸加GP方案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单纯GP方案化疗;观察两组...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8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复方丹参滴丸加GP方案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单纯GP方案化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CR+PR)分别为46.3%和34.9%(P>0.05),临床获益率(CR+PR+SD)分别为84.4%和62.8%(P<0.05);治疗后治疗组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CD4/CD8比值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下降和恶心呕吐的改善情况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与化疗同时应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降低化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减轻化疗的某些不良反应,提高临床获益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中西医结合疗法 复方丹参滴丸 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水平检测及手术前后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梁启廉 陈小东 +5 位作者 李建文 王三明 张英 张远起 康旭 揭育丽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308-310,共3页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在胰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法)检测65例胰腺癌患者的血清TGF-α水平,以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并比较35例胰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在胰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法)检测65例胰腺癌患者的血清TGF-α水平,以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并比较35例胰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TGF-α水平。结果血清TGF-α与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有关;与胰腺癌患者性别、年龄无关。胰腺癌患者血清TG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Ⅳ期胰腺癌血清TGF-α明显高于其它各期(P<0.01),Ⅲ期明显高于Ⅱ期(P<0.05),Ⅱ期明显高于Ⅰ期(P<0.01),低分化导管腺癌患者血清TGF-α水平显著高于中、高分化导管腺癌患者(P<0.05);胰腺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血清TGF-α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1)。结论检测血清TGF-α对评价胰腺癌疗效、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 胰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血清HA和LN对诊断肿瘤的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梁启廉 银正民 +3 位作者 张英 官成浓 揭育丽 赵玉兰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1998年第4期31-32,共2页
目的 研究血清透明质酸 (Hyaluronic Acid,HA)、层粘蛋白 (L aminin,L N)对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6 7例恶性肿瘤、16例良性肿瘤、2 1例正常对照者。数据均用 x± s表示 ,以正常人 x+ s作为上限计算阳性率... 目的 研究血清透明质酸 (Hyaluronic Acid,HA)、层粘蛋白 (L aminin,L N)对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6 7例恶性肿瘤、16例良性肿瘤、2 1例正常对照者。数据均用 x± s表示 ,以正常人 x+ s作为上限计算阳性率。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的 HA、L N含量增多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良性肿瘤 (P<0 .0 1) ,正常对照组与良性肿瘤间没有明显差异 (P>0 .0 5 )。结论  HA和 L N是较好的指标 ,有助于诊断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层粘蛋白 肿瘤 放射免疫法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TGF-α水平对肝癌临床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启廉 揭育丽 +2 位作者 银正民 张英 梁伟娟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8-9,13,共3页
目的 :检测血清TGF -α在肝癌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38例原发性肝癌、16例肝转移癌、2 0例肝硬化及 2 5例正常人的血清TGF -α含量 ,并与AFP值进行比较。数据用x±s表示 ,以正常人x± 2s作为上限计算TGF -... 目的 :检测血清TGF -α在肝癌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38例原发性肝癌、16例肝转移癌、2 0例肝硬化及 2 5例正常人的血清TGF -α含量 ,并与AFP值进行比较。数据用x±s表示 ,以正常人x± 2s作为上限计算TGF -α阳性率 ,以 4 0 0 μg/L为上限计算AFP阳性率。 结果 :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TGF -α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原发性肝癌组、肝转移组血清TGF -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分别P <0 0 5、P <0 0 1) ;原发性肝癌Ⅲ期组血清TGF-α水平高于Ⅱ期 ,但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原发性肝癌组肝转移组血清TGF -α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肝转移组血清TGF -α和AFP阳性率分别为 6 8 8%和 0 % ;原发性肝癌组血清TGF -α和AFP阳性率分别为 78 9%和 6 8 4 %。结论 :肝癌患者血清TGF -α明显升高 ,血清TGF -α检测有助于肝癌的诊断、鉴别诊断 ,效果优于AFP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Α 血清检测 甲胎蛋白 原发性肝癌 肝转移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血清TGF-α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启廉 陈小东 +4 位作者 李杰 何悦慨 李建文 揭育丽 康旭 《实用癌症杂志》 2005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法)检测30例正常人,58例食管癌患者血清TGF-α水平,并比较40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TGF-α水平。结果血清TGF-α水平与临床分...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法)检测30例正常人,58例食管癌患者血清TGF-α水平,并比较40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TGF-α水平。结果血清TGF-α水平与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有关;与食管癌患者性别、年龄无关。食管癌患者血清TGF-α水平(9.01ng/L±1.37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6.77ng/L±0.72ng/L)(P<0.01);Ⅳ期食管癌血清TGF-α(11.03ng/L±0.48ng/L)明显高于Ⅰ、Ⅱ、Ⅲ期(7.23ng/L±0.45ng/L、8.73ng/L±0.47ng/L、9.35ng/L±0.44ng/L)(P<0.01),Ⅲ期明显高于Ⅱ期(P<0.05),Ⅱ期明显高于Ⅰ期(P<0.01),低分化食管鳞癌患者血清TGF-α水平(9.96ng/L±1.19ng/L)显著高于中、高分化食管鳞癌患者(9.00ng/L±1.10ng/L、8.35ng/L±1.06ng/L)(P<0.05~0.01);食管癌患者术后血清TGF-α水平(7.45ng/L±0.90ng/L)明显低于术前(8.38ng/L±1.00ng/L)(P<0.01)。结论血清TGFα检测对食管癌疗效观察、病情监测及和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患者 水平检测 临床价值 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 TGF-Α 放射免疫分析法 细胞分化程度 正常对照组 临床意义 手术前后 RIA法 方法应用 临床分期 0.05 疗效观察 预后判断 病情监测 后血清 食管癌 正常人 低分化 高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结外型恶性淋巴瘤3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梁启廉 银正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5期415-415,共1页
关键词 临床分析 恶性淋巴瘤 结外型 原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化疗前后血浆内皮素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启廉 银正民 +1 位作者 张英 揭育丽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98-399,404,共3页
目的 评价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浆内皮素 1(Endothelin 1,ET 1)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2 0例正常人及 4 5例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浆ET 1水平 ,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各期乳腺癌患者血浆ET 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 目的 评价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浆内皮素 1(Endothelin 1,ET 1)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2 0例正常人及 4 5例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浆ET 1水平 ,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各期乳腺癌患者血浆ET 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Ⅳ期乳腺癌血浆ET 1水平明显高于Ⅲ期和Ⅱ期 ,Ⅲ期明显高于Ⅱ期 (P <0 .0 5 ) ,化疗后有效 (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 )患者血浆ET 1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 (P <0 .0 5 )。结论 血浆ET 1水平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血浆ET 1检测可作为乳腺癌治疗疗效和判断预后的一个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内皮素-1 乳腺癌 化学疗法 放射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内皮素和血清CEA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梁启廉 银正民 +1 位作者 张英 揭育丽 《实用癌症杂志》 2001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 评价血浆内皮素 1(endothelin 1,ET 1)和血清癌胚抗原 (CEA )的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 43例经临床诊断和病理证实的NSCLC患者和 2 0例正常人进行血浆ET 1和血清CEA测定。结果NSCLC血浆E... 目的 评价血浆内皮素 1(endothelin 1,ET 1)和血清癌胚抗原 (CEA )的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 43例经临床诊断和病理证实的NSCLC患者和 2 0例正常人进行血浆ET 1和血清CEA测定。结果NSCLC血浆ET 1的阳性率为 5 5 .8% ,其中鳞癌阳性率为 6 0 .0 % ,腺癌阳性率为 5 5 .0 % ;NSCLC血清CEA的阳性率为 39.5 % ,其中腺癌为 5 5 .0 % ;联合检测血浆ET 1和血清CEA可将NSCLC诊断阳性率提高到 6 5 .1%。结论 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诊断NSC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内皮素-1 血清癌胚抗原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免疫法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