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播期对水稻粒位间籽粒灌浆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解文孝 李建国 +3 位作者 韩勇 刘博 付亮 梁传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3-95,114,共4页
[目的]为北方水稻良种的选育和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应用Logistic模型研究了播种期对稻米品质迥异的2个品种、不同粒位间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播期推迟1个月均对2个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有明显影响。品质较差的... [目的]为北方水稻良种的选育和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应用Logistic模型研究了播种期对稻米品质迥异的2个品种、不同粒位间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播期推迟1个月均对2个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有明显影响。品质较差的大穗型粳稻品种丰优2000的千粒重下降较为明显,但品质有所改善,主要表现在强势粒灌浆速度快,有效灌浆持续时间短,弱势粒启动较慢,有效灌浆时间延长,灌浆高峰期延后。品质较好的沈农265强势粒受播期影响不大,而中部二次粒和下部二次粒受显著影响。[结论]播期对品质较差的品种改善较大,其中以垩白度和食味值最为显著。播种期不仅影响起始灌浆量、灌浆速率和有效灌浆时间等灌浆参数,而且还影响品种间、强弱势粒间的灌浆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播期 灌浆动态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水稻品质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博 韩勇 +2 位作者 李建国 付亮 梁传斌 《北方水稻》 CAS 2009年第3期10-12,共3页
通过对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光温因子与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分析结果,发现在温光因子中,移栽期-始穗期日照、始穗期-成熟期积温对水稻的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较大;在产量性状中,每穴穗数和结实率是受环境影响较大的性... 通过对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光温因子与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分析结果,发现在温光因子中,移栽期-始穗期日照、始穗期-成熟期积温对水稻的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较大;在产量性状中,每穴穗数和结实率是受环境影响较大的性状;在品质性状中,蛋白质含量、垩白粒率、长宽比是受环境影响较大的性状。同时,灌浆结实期高温导致水稻结实率明显下降、千粒重略有提高;蛋白质含量、垩白粒率、长宽比受环境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温因子 高温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粳稻新组合辽优2016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制种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如海 苏玉安 +6 位作者 李全英 姚继攀 张丽颖 张雪 梁传斌 王彦荣 张忠旭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2期93-94,共2页
辽优2016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以辽20A与C216配组育成的中高秆、重穗、优质杂交粳稻新组合,2006年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沈阳地区全生育期165d,属晚熟组合。株高117 cm,有效穗数360万/hm2左右,平均成粒数145... 辽优2016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以辽20A与C216配组育成的中高秆、重穗、优质杂交粳稻新组合,2006年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沈阳地区全生育期165d,属晚熟组合。株高117 cm,有效穗数360万/hm2左右,平均成粒数145粒/穗左右,千粒重25 g。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48.7 kg,米质较优。栽培管理应注意:适期早播早插、培育壮秧,建立理想的群体结构,合理运筹肥料,科学管理水层,及时防治病虫草害,适期收割。要掌握制、繁种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优2016 杂交粳稻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制、繁种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曲穗型杂交粳稻高产生理基础及配套栽培技术
4
作者 李全英 张忠旭 +4 位作者 姚继攀 李如海 张丽颖 张雪 梁传斌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63-765,770,共4页
对弯曲穗型杂交粳稻的高产生理基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弯曲穗型杂交粳稻具有生物产量高、增产潜力大、光合叶面积大、叶片功能期长、抗逆性强(抗倒性强、抗病性强、耐瘠薄性强、耐旱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针对上述特点提出弯曲穗... 对弯曲穗型杂交粳稻的高产生理基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弯曲穗型杂交粳稻具有生物产量高、增产潜力大、光合叶面积大、叶片功能期长、抗逆性强(抗倒性强、抗病性强、耐瘠薄性强、耐旱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针对上述特点提出弯曲穗型杂交粳稻栽培配套技术为适期早播早插,培育壮秧;建立理想的群体结构;合理运筹肥料;科学管水;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穗型杂交粳稻 高产生理基础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文心雕龙》声律论对汉语诗歌的普适性
5
作者 梁传斌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85-88,共4页
《文心雕龙.声律》篇集中体现了刘勰的声律观,同时也是齐梁时代诗歌声律理论高度发展的集中体现。《文心雕龙》的声律论不仅是齐梁之前诗歌声韵规律的正确总结,而且也对其后发展出来的近体格律诗、词、曲,都有着高屋建瓴的指导意义。可... 《文心雕龙.声律》篇集中体现了刘勰的声律观,同时也是齐梁时代诗歌声律理论高度发展的集中体现。《文心雕龙》的声律论不仅是齐梁之前诗歌声韵规律的正确总结,而且也对其后发展出来的近体格律诗、词、曲,都有着高屋建瓴的指导意义。可以说,以"和谐"为思想核心的刘勰声律论,对于中国诗歌来说,几乎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科玉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声律 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辽粳稻米与日本大米食味品质比较
6
作者 姚继攀 韩雷 +4 位作者 蒋洪波 刘博 梁传斌 刘军 沈枫 《北方水稻》 CAS 2024年第4期18-20,共3页
以优质粳稻辽粳433与日本大米越光为试材,利用米饭食味计对米饭的硬度、黏度、平衡度、外观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的年份间,米质外观与食味值有一定的差异;优质粳稻辽粳433食味品质已经达到或接近日本越光大米水平。
关键词 辽粳品种 大米 食味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水稻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现状与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军 梁传斌 +3 位作者 姚继攀 刘博 蒋洪波 沈枫 《北方水稻》 CAS 2024年第4期44-47,共4页
植物新品种保护是知识产权保护的一种形式。统计结果表明:2001~2021年我国水稻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与授权量逐年增加;在全国层面企业申请总量高于科研单位和个人;在辽宁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申请量占比高,企业和个人参与度低。目前我国... 植物新品种保护是知识产权保护的一种形式。统计结果表明:2001~2021年我国水稻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与授权量逐年增加;在全国层面企业申请总量高于科研单位和个人;在辽宁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申请量占比高,企业和个人参与度低。目前我国植物新品种权审查时间长、新品种保护年限短,辽宁省水稻新品种权保护意识有待提升。应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人们的新品种权保护意识,并提升企业在新品种保护中的参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水稻 植物新品种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栽密度和施用生物炭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梁传斌 李建国 +3 位作者 沈枫 刘博 韩勇 姚继攀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0-247,共8页
为探究水稻移栽密度和施用生物炭二因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以辽粳401为供试品种,设置2个移栽密度(12.85×10~4、18.36×10~4穴/hm~2)和4个生物炭施用量(0、10、20、30 t/hm~2)的二因素裂区试验,通过连续调查两个生长季稻田土pH... 为探究水稻移栽密度和施用生物炭二因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以辽粳401为供试品种,设置2个移栽密度(12.85×10~4、18.36×10~4穴/hm~2)和4个生物炭施用量(0、10、20、30 t/hm~2)的二因素裂区试验,通过连续调查两个生长季稻田土pH、Eh、CEC、BD、DOC及N_2O排放量,探究不同移栽密度和施炭量下肥料利用效率,测量SPAD值、水稻干物质积累、产量构成因子和实际产量,并分析不同移栽密度和施炭量组合对稻田土性质及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施炭量下,增加移栽密度对土壤pH、Eh、CEC、BD、DOC的影响不显著,N_2O的排放量减少,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增加移栽密度可以提高水稻群体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相同移栽密度下增加施炭量,可显著提高土壤DOC含量和pH,但对于Eh、CEC、BD无显著性影响;可显著降低N_2O排放量和单株干物质积累,但增加了群体干物质积累;也可增加有效穗数和产量。其中,M1B30和M2B30处理的产量较高,分别较M1B0和M2B0处理提高产量5.7%和5.2%。研究表明,移栽密度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生物炭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氮肥利用效率;高移栽密度下提高施炭量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综合移栽密度和施炭量二因素,当移栽密度为18.36×10~4穴/hm~2、施炭量为30 t/hm~2时水稻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移栽密度 生物炭 产量 肥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辽粳1499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梁传斌 李建国 +2 位作者 刘博 潘争艳 姚继攀 《辽宁农业科学》 2020年第2期86-88,共3页
辽粳1499是辽宁省水稻研究所于2005年以辽粳294/盐粳218的后代为母本,以群体育种品系L0407为父本进行杂交,2006~2010年进行系谱选育而成。该品种表现为株型理想,分蘖能力强,活秆成熟,食味品质较优,综合抗病性强,丰产性和适应性较好,熟... 辽粳1499是辽宁省水稻研究所于2005年以辽粳294/盐粳218的后代为母本,以群体育种品系L0407为父本进行杂交,2006~2010年进行系谱选育而成。该品种表现为株型理想,分蘖能力强,活秆成熟,食味品质较优,综合抗病性强,丰产性和适应性较好,熟期适宜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2017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 辽粳1499 特征特性 产量 配套技术措施 种子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辽粳1499适宜栽培密度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传斌 李建国 姚继攀 《辽宁农业科学》 2020年第3期5-8,共4页
试验旨在探究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及高效群体构建的影响。以理想株型粳稻新品种辽粳1499为试材,设置4个移栽密度处理(M1-M4),分别为30 cm×13.3 cm、30 cm×16.7 cm、30 cm×20 cm和30 cm×23 cm。分析单位面积有效穗数... 试验旨在探究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及高效群体构建的影响。以理想株型粳稻新品种辽粳1499为试材,设置4个移栽密度处理(M1-M4),分别为30 cm×13.3 cm、30 cm×16.7 cm、30 cm×20 cm和30 cm×23 cm。分析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长、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产量等指标。并在分蘖盛期,孕穗期和灌浆期鉴定群体的抗病水平;测量群体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辽粳1499的分蘖数、结实率、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等指标有所下降,但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显著提高。综合各方面因素,在M2密度处理(30 cm×16.7 cm)的产量最高,达680.87 kg/667m^2,灌浆期光合效率也相对维持在高水平。试验表明辽粳1499是相对喜肥品种,在辽宁中部稻区最适宜的栽培密度是30 cm×16.7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植密度 光合效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粳稻辽优2006在辽宁滨海稻区的耐盐碱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传斌 张雪 +4 位作者 姚继攀 李如海 张丽颖 李全英 张忠旭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4期172-174,共3页
针对滨海盐碱地的土壤特点和日趋严重的干旱缺水形势,介绍了杂交粳稻辽优2006在盐碱地稻区的抗盐栽培措施和生育表现,重点提出了杂交粳稻种植中防治盐碱危害的主要技术对策。
关键词 杂交粳稻辽优2006 盐碱危害 生育表现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型杂交粳稻“北种南制”的策略
12
作者 梁传斌 李建国 +1 位作者 蒋洪波 姚继攀 《北方水稻》 CAS 2020年第4期53-56,共4页
针对高食味优质型粳稻常规品种和以其为亲本转育的不育系(含辽粳433系、越光系和港源系血缘)南北跨区域种植的差异化表现,探讨该类型杂交组合"北种南制"的可行性,分析生育期"倒挂"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概括总结适合南... 针对高食味优质型粳稻常规品种和以其为亲本转育的不育系(含辽粳433系、越光系和港源系血缘)南北跨区域种植的差异化表现,探讨该类型杂交组合"北种南制"的可行性,分析生育期"倒挂"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概括总结适合南繁稻区的配套制种技术,为优质型杂交粳稻的高产、高效、安全制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型杂交粳稻 北种南制 温光敏感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壤背景下秸秆还田量对水稻产量构成及氮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解文孝 李建国 +5 位作者 刘军 吕军 梁传斌 潘争艳 李蒙杉 史鸿儒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8-255,共8页
以辽宁省新审定的北方粳稻(辽粳2501)为材料,在总施氮量为N 200 kg/hm~2、基-蘖-穗氮肥比例50-30-20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土壤类型(砂质荒漠土、壤质滨海盐土、粘质棕壤土)及秸秆还田量(0、30%、50%、70%)对水稻产量构成及氮吸... 以辽宁省新审定的北方粳稻(辽粳2501)为材料,在总施氮量为N 200 kg/hm~2、基-蘖-穗氮肥比例50-30-20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土壤类型(砂质荒漠土、壤质滨海盐土、粘质棕壤土)及秸秆还田量(0、30%、50%、70%)对水稻产量构成及氮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荒漠土和滨海盐土稻田均以50%秸秆还田产量最高,分别比对照(无秸秆)还田处理增加9.09%和9.55%,而棕壤土稻田70%秸秆还田量产量最高,比对照增加7.87%。不同土壤间秸秆还田均抑制了拔节期以前的干物质积累量,降幅为4.48%~28.30%,但能促进荒漠土和棕壤土的后期干物质积累。秸秆还田均能提高土壤间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砂壤稻田土以50%还田量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33.39%和9.20%;棕壤土稻田以70%秸秆还田量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44.54%和7.86%;滨海盐土稻田以50%还田量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25.00%和9.55%。秸秆还田增加了荒漠土和棕壤土的氮肥表观利用率,分别以50%和70%还田量处理最高,比对照增加32.07%和18.66%,但降低了滨海盐土的氮肥表观利用率。综合水稻产量和氮吸收利用效率,辽宁省中晚熟荒漠土、滨海盐土和棕壤土稻区,秸秆还田量以50%、50%和70%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土壤类型 产量构成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超级杂交粳稻育种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忠旭 马兴全 +6 位作者 李全英 李如海 姚继攀 张丽颖 张雪 梁传斌 高焕勇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67-672,共6页
回顾了辽宁省超级杂交粳稻育种研究的历史,论述了北方超级杂交粳稻的育种理论和技术创新。在育种方法上主要通过"籼粳架桥"、粳爪交次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理想株形、生态育种等多种途径培育杂交粳稻新品种,选育了继C57和C41... 回顾了辽宁省超级杂交粳稻育种研究的历史,论述了北方超级杂交粳稻的育种理论和技术创新。在育种方法上主要通过"籼粳架桥"、粳爪交次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理想株形、生态育种等多种途径培育杂交粳稻新品种,选育了继C57和C418之后又一个具有广阔发展潜力的恢复系C2106,以其配组育成的超级杂交粳稻新组合辽优2006、辽优2016、辽优9906、辽优5206等在辽宁乃至北方稻区具有很强的杂种优势,表现高产、优质、抗逆等优点。同时介绍了辽宁省超级杂交粳稻育种的特色和所取得的成果、存在问题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粳稻 籼粳架桥 杂种优势 理想株形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壤背景下秸秆全量还田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解文孝 李建国 +4 位作者 刘军 吕军 梁传斌 史鸿儒 李蒙杉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3-76,88,共5页
为了探明北方地区不同土壤背景下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以辽粳2501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比较分析了在总施纯氮200 kg/hm^(2)条件下不同处理(砂壤土、砂壤土+秸秆、盐碱土、盐碱土+秸秆、棕壤黏土、棕壤黏土+秸秆... 为了探明北方地区不同土壤背景下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以辽粳2501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比较分析了在总施纯氮200 kg/hm^(2)条件下不同处理(砂壤土、砂壤土+秸秆、盐碱土、盐碱土+秸秆、棕壤黏土、棕壤黏土+秸秆)辽粳2501的产量结构和品质表现。结果表明,与秸秆不还田处理相比,棕壤黏土背景下秸秆全量还田处理产量提高4.45%,而在砂壤土和盐碱土背景下秸秆全量还田处理表现为显著减产,减产幅度分别为2.20%和3.84%;秸秆全量还田均能显著提高不同土壤背景下的每穗颖花数,尤其是二次枝梗颖花数,但降低了盐碱土和砂壤土背景下的有效穗数;秸秆全量还田显著增加了稻米胶稠度和米饭食味值,但降低了盐碱土和砂壤土背景下稻米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秸秆全量还田 土壤类型 产量 稻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型杂交粳稻辽16优06“南繁稻区”制种技术
16
作者 梁传斌 张忠旭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9期264-266,共3页
辽16优06是辽宁省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优质型杂交粳稻组合。该组合米质优良,适口性好,植株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笔者根据该杂交组合亲本的特征特性,总结出适宜南繁稻区的高产配套制种技术。
关键词 优质杂交粳稻 辽16优06 南繁稻区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密处理对北方高产杂交粳稻群体结构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雪 张城 +8 位作者 李如海 李全英 梁传斌 张满利 王彦荣 苏玉安 陈亚君 李春凯 隋国民 《北方水稻》 CAS 2021年第3期5-7,13,共4页
为了优化北方高产杂交粳稻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辽宁省水稻研究所选育的高产多抗广适型杂交粳稻辽优9906为试材,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施氮量和插秧密度对杂交稻群体结构和产量性状的影响,提出合适肥密组合,以提高生产效率。研究结... 为了优化北方高产杂交粳稻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辽宁省水稻研究所选育的高产多抗广适型杂交粳稻辽优9906为试材,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施氮量和插秧密度对杂交稻群体结构和产量性状的影响,提出合适肥密组合,以提高生产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插秧密度为30 cm×16.5 cm、施氮量为13.5 kg/667 m^(2)是最高效肥密组合。密度对产量影响大于肥力对产量的影响,在生产中可适当调节插秧密度构建理想群体结构。当前生产上惯用的施氮量偏高,应适当降低施氮量,提高氮肥的使用效率,但肥力的减少不宜超过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施氮量 插秧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粳稻新组合辽优5206高产制种技术 被引量:4
18
作者 姚继攀 张忠旭 梁传斌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7期179-180,共2页
辽优5206是辽宁省水稻研究所于2009年利用不育系52A和恢复系C2106配组育成的三系优质杂交粳稻新组合,2014年通过辽宁省审定。主要介绍了辽优5206亲本的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配套技术。
关键词 杂交粳稻 辽优 特征特性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粳稻辽优2016亲本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焕勇 李如海 +2 位作者 梁传斌 张雪 张忠旭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6期184-185,共2页
根据杂交粳稻辽优2016父母本的特征特性,总结出其高产制种技术要点,包括:(1)合理安排花期,搞好花期调节:(2)利用插秧机插母本,合理布局建立理想的群体结构;(3)提早预测花期,保证花期相遇;(4)适时、适量喷施激素辅之割叶;(5)做好人工辅... 根据杂交粳稻辽优2016父母本的特征特性,总结出其高产制种技术要点,包括:(1)合理安排花期,搞好花期调节:(2)利用插秧机插母本,合理布局建立理想的群体结构;(3)提早预测花期,保证花期相遇;(4)适时、适量喷施激素辅之割叶;(5)做好人工辅助赶粉;(6)加强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7)防杂保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辽优2016 亲本特征特性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粳稻产量及产量因素与品质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之旭 姜秀英 +3 位作者 刘博 刘军 付亮 梁传斌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12期76-78,共3页
本文以26个新选育的北方粳稻为试材,对其产量及产量因素与品质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认为:多数品质性状与产量及产量因子间存在密切相关,有效穗数、穗长、千粒重与稻米各品质性状间的关系都较大,基本都最先出现在回归方程中。提高产量、... 本文以26个新选育的北方粳稻为试材,对其产量及产量因素与品质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认为:多数品质性状与产量及产量因子间存在密切相关,有效穗数、穗长、千粒重与稻米各品质性状间的关系都较大,基本都最先出现在回归方程中。提高产量、有效穗数、抑制单位面积无效分蘖量有利于提高稻米碾米品质;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能降低蛋白质含量增强适口性,但同时使垩白大小增加,产量及产量因素与有些品质性状间存在负面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产量 品质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