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S100β蛋白、Aβ42表达水平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沈永玲 方建伟 +4 位作者 程飞 桑晓一 孟君 马翠红 戈洪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1-1294,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MIS)患者血清S100β蛋白、β-淀粉样蛋白(Aβ)42表达水平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的相关性。方法 老年MIS患者91例按脑卒中3个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分分为PSCI组(MoCA评分<26分)3...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MIS)患者血清S100β蛋白、β-淀粉样蛋白(Aβ)42表达水平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的相关性。方法 老年MIS患者91例按脑卒中3个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分分为PSCI组(MoCA评分<26分)39例与非PSCI组52例(MoCA评分≥26分)。比较两组入院时血清S100β蛋白、Aβ42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PSIC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PSCI组血清S100β蛋白、Aβ42水平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S100β蛋白、Aβ42水平预测PSCI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相比非PSCI组,PSCI组年龄较大,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较高,且血清S100β蛋白、Aβ42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OR=1.335)、血清S100β蛋白水平(OR=1.581)、血清Aβ42水平(OR=1.644)为PSCI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时血清S100β蛋白、Aβ42水平预测PSCI的AUC分别为0.832、0.886,二者联合的AUC为0.944,相比单一指标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 血清S100β蛋白、Aβ42表达水平与老年MIS患者PSCI发生密切相关,二者联合可较好预测PSC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S100Β蛋白 β-淀粉样蛋白(Aβ)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对比观察 被引量:26
2
作者 彭秋凤 张秀义 +2 位作者 桑晓一 叶奎 孔灵菲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7期74-76,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剂量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方法将145例CV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2例)患者吸入小剂量(100μg/次,2次/d)布地奈德气雾剂(5 mL,20 mg),对照组(73例)患者吸入大剂量(200μg/次,4次/d)布地奈德...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剂量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方法将145例CV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2例)患者吸入小剂量(100μg/次,2次/d)布地奈德气雾剂(5 mL,20 mg),对照组(73例)患者吸入大剂量(200μg/次,4次/d)布地奈德气雾剂(5 mL,20 mg),两组均连续治疗观察并随访1 a。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嗜酸粒细胞(EOS)百分数、不良反应发生率、日均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95.9%,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6、12个月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分别为80%、91%、95%、95%,对照组分别为79%、92%、95%、96%,两组比较P均>0.05。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6、12个月EOS百分数分别为5.5%、3%、2%、2%,对照组分别为5%、2%、2%、1.5%,两组比较P均>0.05。观察组2例出现一过性头痛、头晕;1例出现咳嗽。对照组患者4例出现声音嘶哑,2例鹅口疮,4例一过性头痛、头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日均治疗费用分别为1.15、4.60元,两组比较P<0.05。结论小剂量、大剂量布地奈德治疗CVA均可取得良好疗效;但小剂量较大剂量吸入布地奈德不良反应少,且费用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 糖皮质激素 布地奈德 诱导痰嗜酸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沈永玲 张东 +2 位作者 李勇 朱海暴 桑晓一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4513-4514,共2页
目的分析脂蛋白相关磷脂酶(Lp-PL)A2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6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对比两组外周血Lp-PLA2、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 目的分析脂蛋白相关磷脂酶(Lp-PL)A2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6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对比两组外周血Lp-PLA2、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并分析各项指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两组外周血IL-10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外周血TNF-α、Lp-PLA2及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外周血指Lp-PLA2与TNF-α(r=0.908,P<0.05)及CRP(r=0.819,P<0.05)均呈正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以181.50 ng/ml为截点值,Lp-PLA2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敏感性为84.78%,特异性为84.00%,曲线下面积为0.82,优于TNF-α及CRP。结论 Lp-PLA2水平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程早期即可升高,具有一定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溶栓联合双重抗血小板药物在MIS或TIA患者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沈永玲 朱海暴 +3 位作者 李勇 桑晓一 张冠文 齐丽敏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3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析静脉溶栓联合双重抗血小板药物在轻型缺血性卒中(MIS)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在承德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MIS及TIA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入选者分成A组(传统静脉溶栓组,32... 目的探析静脉溶栓联合双重抗血小板药物在轻型缺血性卒中(MIS)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在承德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MIS及TIA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入选者分成A组(传统静脉溶栓组,32例)、B组(联合静脉溶栓组,33例)和C组(未溶栓组,33例)3组。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及治疗后症状性脑出血率、死亡率及复发率。结果 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治疗前的NIHSS评分、BI评分及m 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的NIHSS评分及m RS评分明显高于A、C组,BI评分明显低于A、C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均未出现症状性脑出血及死亡病例;C组患者复发率明显高于A、B组(P<0.05)。结论静脉溶栓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MIS或TIA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缺血性卒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静脉溶栓 抗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型缺血性卒中TOAST分型及静脉溶栓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朱海暴 杨静 +5 位作者 沈永玲 齐丽敏 冯丽 张冠文 桑晓一 程瑞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3期56-59,共4页
目的评测轻型缺血性卒中TOAST各亚型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短期预后。方法选取承德市中心医院2013年1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56例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136例接受rt-PA静脉溶栓(静脉溶栓组),120例接受口服药物治疗(未溶栓组),并... 目的评测轻型缺血性卒中TOAST各亚型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短期预后。方法选取承德市中心医院2013年1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56例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136例接受rt-PA静脉溶栓(静脉溶栓组),120例接受口服药物治疗(未溶栓组),并对两组患者进行TOAST病因分型。治疗90 d后评测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其中NIHSS评分0~1分、mRS为0~1分者定义为良好结局,并比较两组患者90 d内脑出血率、死亡率和复发率。结果静脉溶栓组患者良好结局的比例明显高于未溶栓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未溶栓组(P<0.05)。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亚组患者接受静脉溶栓良好结局的比例明显高于未溶栓者(P<0.05),其脑梗死复发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rt-PA静脉溶栓治疗可提高轻型缺血性卒中,尤其是LAA型患者90 d内良好结局的比例,减少复发率,安全性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缺血性卒中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溶栓治疗 TOAST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6
作者 纪海茹 孔维 +1 位作者 赵淑敏 桑晓一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250-252,共3页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schemic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ICVD)发病率逐年增高,病死率更是高达60%-80%,及时恢复缺血区脑组织血液供应是挽救脑缺血患者生命的最佳办法,但是恢复血流灌注后又会给脑组织带来新的损伤,即脑缺血再灌注...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schemic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ICVD)发病率逐年增高,病死率更是高达60%-80%,及时恢复缺血区脑组织血液供应是挽救脑缺血患者生命的最佳办法,但是恢复血流灌注后又会给脑组织带来新的损伤,即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这是引起多种脑血管疾病重要的病理生理基础,如何减轻再灌注损伤已经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对CIRI研究的深入,对其防治策略的研究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许多动物实验表明,西药、传统中药及针灸都对CIRI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找到了多个治疗靶点,但大多靶点单一。寻找多个治疗靶点、多个环节的药物防治CIRI势在必行。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发现:丁苯酞作为我国脑血管疾病治疗领域中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新药,是国际上首个作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多个靶点、多个环节的创新药物,且不良反应较小,被推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早期用药。现就丁苯酞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脑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颈动脉超声检查联合阿司匹林及他汀类药物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疗效分析
7
作者 桑晓一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2期60-62,共3页
探究基于颈动脉超声检查联合阿司匹林及他汀类药物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疗效分析。方法 纳入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00例存在颈动脉斑块的脑梗死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分组,数量均衡,对照组(他汀类药物治疗)和观察组(阿司匹... 探究基于颈动脉超声检查联合阿司匹林及他汀类药物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疗效分析。方法 纳入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00例存在颈动脉斑块的脑梗死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分组,数量均衡,对照组(他汀类药物治疗)和观察组(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治疗后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来评估颈动脉斑块的改善情况以及整体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进行共同使用对于脑梗死患者来说,可以有效作用于其颈动脉斑块中,促进斑块的消除和厚度的减轻,降低脑梗死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减少该病给患者所带来的不良结局, 比如神经功能损伤以及生活质量下降等等,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能够对这一病理变化进行很好的观测,有助于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价,建议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超声 阿司匹林 他汀类 脑梗死 颈动脉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例分析旋挖钻干法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8
作者 桑晓一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16年第8期92-92,19,共2页
下文根据某建筑项目旋挖钻干法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案例,简要阐述了旋挖钻干法成孔灌注桩技术原理和施工优点、施工工艺、操作要点、施工质量控制。旋挖钻机是一种适合建筑基础工程中成孔作业的施工机械,适用于粘性土、沙类土以及含量较... 下文根据某建筑项目旋挖钻干法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案例,简要阐述了旋挖钻干法成孔灌注桩技术原理和施工优点、施工工艺、操作要点、施工质量控制。旋挖钻机是一种适合建筑基础工程中成孔作业的施工机械,适用于粘性土、沙类土以及含量较小的砾石、卵石层、软石层、强风化岩层等地质情况,地势平坦的地理环境条件下作业,在灌注桩、连续墙、基础加固等多种地基基础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结合旋挖钻干法成孔灌注桩在本市施工的实例,就旋挖钻干法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透水性弱-中等,粉质粘土、沙类土以及强风化砂岩层地质条件下桩基施工做了系统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挖钻成孔干法 灌注桩 地质 操作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混凝土病害的原因与预防处理
9
作者 桑晓一 《福建建材》 2012年第3期36-37,共2页
河南省近几年的高层建筑快速增长,尤其是住房楼宇修建。在建筑业繁荣的背景下,建筑主管部分收到的投诉也多了起来,特别是住房建筑的混凝土病害是最广泛的问题之一。在当前施工中怎样克服水泥混凝土病害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本文对水泥混... 河南省近几年的高层建筑快速增长,尤其是住房楼宇修建。在建筑业繁荣的背景下,建筑主管部分收到的投诉也多了起来,特别是住房建筑的混凝土病害是最广泛的问题之一。在当前施工中怎样克服水泥混凝土病害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本文对水泥混凝土病害的成因进行阐述,并提出预防和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病害 因素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IGF-1、Tau蛋白对老年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方建伟 沈永玲 +4 位作者 程飞 桑晓一 孟君 马翠红 戈洪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158-316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Tau蛋白对老年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MIS)患者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将老年急性MIS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脑卒中后3个月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MoCA)量表评分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P...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Tau蛋白对老年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MIS)患者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将老年急性MIS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脑卒中后3个月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MoCA)量表评分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PSCI组(<26分)与非PSCI组(≥26分)。比较两组入院时血清IGF-1、Tau蛋白水平和一般临床资料,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SCI的危险因素,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指标对PSCI的预测效能。结果与非PSCI组相比,PSCI组血清IGF-1水平显著下降(P<0.05),Tau蛋白水平显著增高(P<0.05);且PSCI组年龄显著大于非PSCI组(P<0.05),合并高脂血症比例显著高于非PSCI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大、高脂血症、血清IGF-1较低、Tau蛋白较高是老年MIS患者发生PSC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对于老年MIS患者发生PSCI的预测,血清IGF-1、Tau蛋白的AUC分别为0.777、0.749,二者联合的AUC为0.853,相比单一指标均显著增大(P<0.05)。结论血清IGF-1、Tau蛋白水平均与老年MIS患者PSCI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预测PSCI的风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TAU蛋白
原文传递
多模态超声联合评估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价值
11
作者 王丽莉 张皓然 +3 位作者 沈健 刘斌 侯天华 桑晓一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9期3769-3771,3740,共4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联合评估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2月在承德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诊断科采用冠脉造影对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斑块性质将...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联合评估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2月在承德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诊断科采用冠脉造影对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斑块性质将颈动脉斑块分为易损斑块组(n=35)与稳定斑块组(n=75),用常规颈动脉超声检查、剪切波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方法研究颈动脉斑块的性质,比较不同参数差异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冠心病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ROC曲线。结果:两组患者年龄、高血压史、吸烟史、LDL-C、Hcy、hs-CRP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回声、极低回声、钙化、钙化结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斑块组平均、最小、最大杨氏模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颈动脉斑块易损性有影响的是年龄、高血压史、吸烟史、LDL-C、Hcy、hs-CRP、超声造影增强程度、钙化结节、斑块回声、平均剪切波弹性杨氏模量。结论:多模态超声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效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超声 冠心病 颈动脉斑块 易损性 评估
原文传递
小剂量布地奈德吸人对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的疗效分析
12
作者 彭秋凤 桑晓一 叶奎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长期吸入小剂量布地奈德粉对咳嗽变异型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患者的远期疗效、不良反应及日均治疗费用。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1月期间于我院呼吸门诊就诊的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145例,随机分为小剂量组(小剂量布地奈... 目的探讨长期吸入小剂量布地奈德粉对咳嗽变异型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患者的远期疗效、不良反应及日均治疗费用。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1月期间于我院呼吸门诊就诊的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145例,随机分为小剂量组(小剂量布地奈德吸入组)72例和大剂量组(吸入大剂量布地奈德吸入组)73例。比较两组疗效、FEV1占预计值%、EOS百分数、不良反应发生率、日均治疗费用。结果两组总有效率、FEV1占预计值%、EOS百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日均治疗费用较大剂量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吸入小剂量布地奈德对CVA患者疗效安全可靠,发生不良反应少,费用低,患者依从性高,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糖皮质激素 诱导痰嗜酸细胞计数 剂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