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工科理念下《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桂美芳 汪新 黄劲松 《山东化工》 CAS 2019年第4期138-139,共2页
本文分析了《无机及分析化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现状,结合"新工科"这一理念,根据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特点,从"如何上好第一堂课"、"深刻理解"新工科"概念,将这一理念融会贯通到《无机及分析化学》... 本文分析了《无机及分析化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现状,结合"新工科"这一理念,根据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特点,从"如何上好第一堂课"、"深刻理解"新工科"概念,将这一理念融会贯通到《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利用互联网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对《无机及分析化学》这门课程教学研究方面的认知和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无机及分析化学 教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果糖/纳米银粒子及其性能研究
2
作者 桂美芳 《池州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50-52,共3页
探讨了果糖还原法制备纳米银粒子的实验条件,在合成纳米银的过程中对比了不同时间、不同温度和不同氢氧化钠含量对生成的纳米银粒子的影响。发现纳米银制备的最佳反应时间是7h,最佳反应温度是60℃,最佳氢氧化钠含量是3m L。另外,将最佳... 探讨了果糖还原法制备纳米银粒子的实验条件,在合成纳米银的过程中对比了不同时间、不同温度和不同氢氧化钠含量对生成的纳米银粒子的影响。发现纳米银制备的最佳反应时间是7h,最佳反应温度是60℃,最佳氢氧化钠含量是3m L。另外,将最佳条件下制备的纳米银粒子用巯基乙酸进行修饰,并利用这种修饰的纳米银粒子实现了对Fe3+的检测,其检测限为1.5×10-6M,线性范围为5×10-6-1×10-4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糖还原法 纳米银粒子 最佳反应条件 F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碳修饰电极检测食盐中的碘含量
3
作者 桂美芳 黄昊 《池州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50-51,共2页
使用玻碳修饰电极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溶出伏安法的原理来检测食盐中的碘含量。先将食盐中碘酸根离子通过水合联氨还原为碘离子,再利用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后面均用CPB来表示)来捕获电极反应过程中所形成的碘单质的信号峰,利用信号峰的强度... 使用玻碳修饰电极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溶出伏安法的原理来检测食盐中的碘含量。先将食盐中碘酸根离子通过水合联氨还原为碘离子,再利用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后面均用CPB来表示)来捕获电极反应过程中所形成的碘单质的信号峰,利用信号峰的强度与碘酸钾的浓度建立工作曲线,从而进一步推算出食盐中的碘酸钾的含量。利用该方法测出碘酸钾的线性范围为:200ug/L^1000ug/L,按照食盐中加碘含量计算则为5.93mg/kg^29.67mg/kg,其相应的检出限为68ug/L(以食盐中添加碘化钾计算则为1.98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碳电极 溶出伏安法 碘酸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透膜法制备纳米硫化锌研究型综合实验
4
作者 桂美芳 章敏 《科技风》 2019年第2期207-208,共2页
设计了"半透膜法制备纳米硫化锌"研究型综合化学实验,探究水热法制备硫化锌粒子的最佳反应温度、最佳反应时间,以及对比了鸡蛋膜和火棉胶半透膜这两种半透膜法进一步制备纳米硫化锌。通过该实验项目的教学,可使学生掌握无机... 设计了"半透膜法制备纳米硫化锌"研究型综合化学实验,探究水热法制备硫化锌粒子的最佳反应温度、最佳反应时间,以及对比了鸡蛋膜和火棉胶半透膜这两种半透膜法进一步制备纳米硫化锌。通过该实验项目的教学,可使学生掌握无机化合物的表征的方法,并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科研探究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该项目集无机合成实验、半透膜制备实验和仪器分析实验于一体,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操作性,可用于研究型综合化学实验来开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锌 最佳反应条件 半透膜法 综合化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噻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对Fe^(3+)的识别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天宝 彭艳芬 桂美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1-134,共4页
以3-邻氯苯甲酰基-1-苯基硫脲和2-溴代苯乙酮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噻唑衍生物2-邻氯苯甲酰亚氨基-3,4-二苯基-1,3-噻唑(CDT),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CDT可作... 以3-邻氯苯甲酰基-1-苯基硫脲和2-溴代苯乙酮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噻唑衍生物2-邻氯苯甲酰亚氨基-3,4-二苯基-1,3-噻唑(CDT),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CDT可作为荧光探针选择性识别Fe^(3+),且几乎不受其他常见金属离子(Ag+,Al 3+,Ba^(2+),Ca^(2+),Cd^(2+),Co^(2+),Cu^(2+),Hg^(2+),K+,Mg^(2+),Na+,Pb^(2+),Zn^(2+))的干扰。探针CDT的荧光强度与Fe^(3+)的浓度(2×10^(-6)~6×10^(-5) mol/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复相关系数R2为0.9965。CDT对Fe^(3+)检出限为9.7×10^(-7) mol/L,二者络合常数为3.3×104 L/mol,络合比为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唑 铁离子 荧光探针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巯基丙酸修饰银纳米粒子共振光散射法测定稀土总量
6
作者 许名 贡佳佳 +1 位作者 桂美芳 朱昌青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6-460,共5页
依据文献合成了巯基丙酸修饰的银纳米粒子,并用共振光散射法调查了它们与稀土离子的相互作用.在pH 7.5的Tris-HCl缓冲介质中,银纳米粒子在467 nm呈现一弱的共振光散射峰.Eu3+离子的加入导致体系共振光散射峰显著增强,并伴随47 nm(从467... 依据文献合成了巯基丙酸修饰的银纳米粒子,并用共振光散射法调查了它们与稀土离子的相互作用.在pH 7.5的Tris-HCl缓冲介质中,银纳米粒子在467 nm呈现一弱的共振光散射峰.Eu3+离子的加入导致体系共振光散射峰显著增强,并伴随47 nm(从467到514 nm)的散射峰红移.上述光谱变化可能是由于Eu3+离子与纳米粒子表面的羧基发生配位作用所导致的粒子间的聚集引起的.根据体系对其它稀土离子类似的信号响应,我们建立了一种测定稀土离子总量的共振光散射新方法.最佳条件下,稀土离子浓度在6.0×10-7-8.0×10-6mol/L范围内与共振光散射强度呈正比,检测限为2.8×10-8mol/L.该方法简便、灵敏,用于环境水样中稀土离子总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粒子 稀土离子 共振光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4,5]咪唑并[1,2-a]吡嗪的设计合成及其固体荧光性质研究
7
作者 章敏 刘天宝 +2 位作者 桂美芳 戴新雅 朱琳 《池州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4-17,共4页
本文以邻苯二胺和DL-扁桃酸为起始原料,经过4步反应设计合成了八个苯并[4,5]咪唑并[1,2-a]吡嗪化合物,反应具有条件温和、后处理操作简便等优点。采用^(1)H NMR,^(13)C NMR,IR等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确认。固体荧光性质研究结果表明... 本文以邻苯二胺和DL-扁桃酸为起始原料,经过4步反应设计合成了八个苯并[4,5]咪唑并[1,2-a]吡嗪化合物,反应具有条件温和、后处理操作简便等优点。采用^(1)H NMR,^(13)C NMR,IR等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确认。固体荧光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优良的固体发光性能,其中,以1-苯基-3-(4-氰基苯基)苯并[4,5]咪唑并[1,2-a]吡嗪发光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4 5]咪唑并[1 2-a]吡嗪 固体荧光 有机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化学专业《仪器分析》智慧教学的探索
8
作者 郑楠楠 董春雷 +1 位作者 桂美芳 肖新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4期0150-0154,共5页
仪器分析课程具有鲜明的学科交叉和实践训练特性,传统的理论教学课堂难以实现学科的融合以及实践技能的培养。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媒介直观地演示将知识点具像化;建立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以任务和兴趣为驱动,学生自由学习的模式,构筑以... 仪器分析课程具有鲜明的学科交叉和实践训练特性,传统的理论教学课堂难以实现学科的融合以及实践技能的培养。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媒介直观地演示将知识点具像化;建立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以任务和兴趣为驱动,学生自由学习的模式,构筑以学生为中心,导-学-研-践良好的教学生态;以课程思政唤醒情绪关卡,提升学习兴趣;最后扩宽教学评价的主体和对象,突出评价的多样性和过程性,建立四维一体的智慧课堂,达成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培养目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分析 智慧教学 线上线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苯基-3-醛基中氮茚-1-肟的合成及其Fe^(3+)荧光探针行为
9
作者 章敏 汪宏 桂美芳 《池州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57-59,共3页
以中氮茚为基础,设计合成了荧光性能良好的中氮茚肟衍生物2-苯基-3-醛基中氮茚-1-肟,采用IR,NMR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分子的光谱性质。选取Ag^+、Al^(3+)、Ba^(2+)、Ca^(2+)、Cu^(2+)、K^+、Mg^(2+)、Na^+、Ni^(2+)、Zn^(... 以中氮茚为基础,设计合成了荧光性能良好的中氮茚肟衍生物2-苯基-3-醛基中氮茚-1-肟,采用IR,NMR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分子的光谱性质。选取Ag^+、Al^(3+)、Ba^(2+)、Ca^(2+)、Cu^(2+)、K^+、Mg^(2+)、Na^+、Ni^(2+)、Zn^(2+)和Fe3+等11种常见金属离子,对化合物进行了离子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中氮茚肟衍生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Fe3+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识别能力,受常见离子干扰小。其对Fe3+线性响应范围为:2×10-5mol/L^3×10-4mol/L,最低检出限为:6×10-6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氪茚 荧光探针 铁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二-(2-氯-甲苯)硫脲荧光增强法用于汞离子的检测
10
作者 桂美芳 吴德林 许苗苗 《池州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52-54,共3页
以邻氯苄胺为原料合成了N,N’-二-(2-氯-甲苯)硫脲,使用核磁氢谱法、核磁碳谱法、质谱法、红外光谱法对该物质进行了结构表征。以N,N’-二-(2-氯-甲苯)硫脲为探针,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N,N’-二-(2-氯-甲苯)硫脲对14种常见金属离子的... 以邻氯苄胺为原料合成了N,N’-二-(2-氯-甲苯)硫脲,使用核磁氢谱法、核磁碳谱法、质谱法、红外光谱法对该物质进行了结构表征。以N,N’-二-(2-氯-甲苯)硫脲为探针,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N,N’-二-(2-氯-甲苯)硫脲对14种常见金属离子的响应。在对14种金属离子进行荧光检测后,发现N,N’-二-(2-氯-甲苯)硫脲对汞离子的响应最为强烈。利用荧光增强法实现了对汞离子的检测,该法对汞离子检测的最低检测限为2.2×10^-5mol/L,线性响应范围为5×10^-6mol/L^-1×10^-4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二-(2-氯-甲苯)硫脲 荧光增强 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f ultrafast dynamics of CdTe quantum dots by femtosecond fluorescence up-conversion spectroscopy 被引量:3
11
作者 姚关心 吕良宏 +5 位作者 桂美芳 张先燚 郑贤锋 季学韩 张宏 崔执凤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466-471,共6页
The ultrafast carrier relaxation processes in CdTe quantum dots are investigated by femtosecond fluorescence upconversion spectroscopy.Photo-excited hole relaxing to the edge of the forbidden gap takes a maximal time ... The ultrafast carrier relaxation processes in CdTe quantum dots are investigated by femtosecond fluorescence upconversion spectroscopy.Photo-excited hole relaxing to the edge of the forbidden gap takes a maximal time of ~ 1.6 ps with exciting at 400 nm,depending on the state of the photo-excited hole.The shallow trapped states and deep trap states in the forbidden gap are confirmed for CdTe quantum dots.In addition,Auger relaxation of trapped carriers is observed to occur with a time constant of ~ 5 ps.A schematic model of photodynamics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spectroscopy studies.Our work demonstrates that femtosecond fluorescence up-conversion spectroscopy is a suitable and effective tool in studying the transportation and conversion dynamics of photon energy in a nano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 quantum dots femtosecond fluorescence up-conversion spectroscopy ultrafast dynamics NANOMATERI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Tert-butyl-N′-((2-Hydroxynaphthalen-1-yl)methylene)Benzohydrazide:Synthesis,Crystal Structure and Recognition Properties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天宝 彭艳芬 +2 位作者 桂美芳 昌杰 汪新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9期1426-1432,共7页
A new naphthol-based compound 1, C22 H22 N2 O2, has been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The structure of the title compound 1 was confirmed by IR, 1 H NMR, 13 C NMR, H RMS, and X-ray single-crystal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A new naphthol-based compound 1, C22 H22 N2 O2, has been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The structure of the title compound 1 was confirmed by IR, 1 H NMR, 13 C NMR, H RMS, and X-ray single-crystal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belongs to the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21/c, with a = 12.888(9), b = 15.543(10), c = 9.119(6) ?, β = 94.05(3)°, V = 1822(2) ?3, Z = 4, Dc = 1.263 g/cm3, Mr = 346.41, μ = 0.081 mm-1, F(000) = 736.0, the final R = 0.0452 and wR = 0.1142 for 3404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I 〉 2σ(I)).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1 is stabilized by O–H···N, N–H···O, C–H···O hydrogen bonds and π-π interactions. The spectroscopic studies of 1 toward various metal ion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in 25%(V/V) ethanol aqueous solution, an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it can selectively recognize Zn2+ with fluorescence enhanc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PHTHOL crystal structure Zn2+ recognition proper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2-乙炔基噻吩)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化学传感性能研究
13
作者 肖新乐 桂美芳 +1 位作者 李继鹏 汪新 《池州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49-52,共4页
利用2-乙炔基噻吩为单体合成聚(2-乙炔基噻吩)(PET),并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谱图对其进行表征。再通过旋转涂膜法在石英板表面制备PET薄膜,并分别通过热重、荧光、紫外、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评估其形貌及性能,同时研究了聚(2-乙... 利用2-乙炔基噻吩为单体合成聚(2-乙炔基噻吩)(PET),并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谱图对其进行表征。再通过旋转涂膜法在石英板表面制备PET薄膜,并分别通过热重、荧光、紫外、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评估其形貌及性能,同时研究了聚(2-乙炔基噻吩)液相形态下的响应性。研究发现,PET薄膜对水杨醛有更强更明显的响应,其最低检测限为1.9×10-5 mol/L,线性范围为2.4×10-5-7.2×10-4 mol/L,并且这种响应是可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炔基噻吩 聚乙炔 水杨醛 膜传感器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金属催化快速合成2-芳酰氨基萘并[1,2-d]噻唑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天宝 彭艳芬 +1 位作者 桂美芳 章敏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199-3206,共8页
报道了在室温条件下,二醋酸碘苯促进3-[1-(4-取代萘基)]-1-芳酰基硫脲自身关环得到一系列2-芳酰氨基萘并[1,2-d]噻唑衍生物.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迅速,操作简单,原子利用率高,无需金属催化以及底物范围广等优点.该方法也为萘并[1... 报道了在室温条件下,二醋酸碘苯促进3-[1-(4-取代萘基)]-1-芳酰基硫脲自身关环得到一系列2-芳酰氨基萘并[1,2-d]噻唑衍生物.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迅速,操作简单,原子利用率高,无需金属催化以及底物范围广等优点.该方法也为萘并[1,2-d]噻唑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新的高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并[1 2-d]噻唑 硫脲 二醋酸碘苯 无金属催化
原文传递
一种新的萘并[2,1-d]噻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15
作者 刘天宝 彭娜 +3 位作者 王攀攀 彭艳芬 桂美芳 章敏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55-1360,共6页
报道了一种在醋酸锰(III)作用下,3-(2-萘基)-1-取代酰基硫脲自身发生环化反应,高效合成萘并[2,1-d]噻唑类化合物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原子利用率高、对环境友好以及试剂价廉易得等优点.
关键词 萘并[2 1-d]噻唑 硫脲 醋酸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