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爬壁机器人永磁吸附装置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41
1
作者 桂仲成 陈强 +2 位作者 孙振国 张文增 刘康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0-46,共7页
为满足水轮机叶片修复对爬壁机器人负载能力和运动灵活性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具有强吸附能力的永磁吸附装置。吸附装置吸附于水轮机叶片表面时,吸附装置和叶片表面之间有一定的气隙(非接触的),以减小爬壁机器人的运行阻力。非接触吸附装... 为满足水轮机叶片修复对爬壁机器人负载能力和运动灵活性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具有强吸附能力的永磁吸附装置。吸附装置吸附于水轮机叶片表面时,吸附装置和叶片表面之间有一定的气隙(非接触的),以减小爬壁机器人的运行阻力。非接触吸附装置由多个吸附单元组成,吸附单元之间按照一定方式进行耦合,吸附单元由永磁体和轭铁组成。运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吸附装置磁场数值计算模型,对吸附单元关键结构参数及吸附单元间耦合方式进行了分析和优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吸附装置在气隙为6.2mm的情况下能提供2400N的吸附力,吸附装置自重小,吸附能力强,适用于曲率半径在1.5m以上的导磁壁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计算 爬壁机器人 非接触吸附 永磁吸附装置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体柔性永磁吸附爬壁机器人 被引量:27
2
作者 桂仲成 陈强 孙振国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7-182,共6页
为实现永磁间隙吸附式爬壁机器人在复杂空间曲面上的可靠吸附与灵活运动,在分析爬壁机器人复杂空间曲面运行须解决的关键问题的基础上,基于爬壁机器人的多体动力学仿真和样机试验,设计了采用多体柔性吸附系统的间隙吸附式爬壁机器人,即... 为实现永磁间隙吸附式爬壁机器人在复杂空间曲面上的可靠吸附与灵活运动,在分析爬壁机器人复杂空间曲面运行须解决的关键问题的基础上,基于爬壁机器人的多体动力学仿真和样机试验,设计了采用多体柔性吸附系统的间隙吸附式爬壁机器人,即爬壁机器人由轮式移动机构和吸附系统组成.吸附系统安装在轮式移动机构的底盘上,且和壁面是非接触的。吸附系统由多个相互独立的吸附装置构成,每个吸附装置通过具有2转动自由度的连接机构和轮式移动机构连接,并由被动的万向滚动轮部分或完全支撑在壁面上,各吸附装置在吸附力的作用下可自调节相对于壁面的位姿。对多体柔性吸附系统的曲面适应性进行优化。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多体柔性吸附爬壁机器人可自适应壁面形貌和曲率的变化,它在表面是复杂空间曲面的壁面上运行时的吸附和运动性能接近在平整壁面上运行时的相应性能,吸附可靠且运动灵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爬壁机器人 永磁吸附 复杂曲面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轮机叶片修复机器人的移动平台 被引量:5
3
作者 桂仲成 陈强 +2 位作者 孙振国 张文增 刘康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56-161,共6页
设计一种具有曲面自适应功能的、用于水轮机叶片坑内修复机器人的爬壁式永磁吸附移动平台。对移动平台设计中须解决的移动灵活性和吸附能力间的矛盾及复杂空间曲面自适应问题进行分析。为解决移动和吸附的矛盾,提出永磁非接触吸附轮式... 设计一种具有曲面自适应功能的、用于水轮机叶片坑内修复机器人的爬壁式永磁吸附移动平台。对移动平台设计中须解决的移动灵活性和吸附能力间的矛盾及复杂空间曲面自适应问题进行分析。为解决移动和吸附的矛盾,提出永磁非接触吸附轮式移动方案。移动平台采用差动驱动的轮式移动机构,吸附力由和壁面非接触的、具有一定气隙的多个永磁吸附装置提供。各吸附装置通过具有3转动自由度的曲面自适应机构和移动机构底盘连接,这使移动平台可用于表面是复杂空间曲面的水轮机叶片表面。研制移动平台样机,试验结果表明移动平台负载能力强,超过80 kg,可原地转向,运动灵活性好,具有较好的复杂空间曲面自适应能力,能够满足水轮机叶片坑内修复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机器人 爬壁式移动平台 水轮机叶片 移动灵活性与吸附能力 曲面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流式水轮机叶片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桂仲成 王胜华 +6 位作者 陈强 都东 孙振国 陈钢 邓键 唐敏 吴涛 《大电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6-40,共5页
利用逆向工程方法建立了某电站混流式水轮机叶片的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本文介绍了利用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Studio建模的方法和步骤,并据此建立了某电站混流式水轮机叶片的三维实体模型。比较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和实际叶片吻合... 利用逆向工程方法建立了某电站混流式水轮机叶片的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本文介绍了利用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Studio建模的方法和步骤,并据此建立了某电站混流式水轮机叶片的三维实体模型。比较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和实际叶片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利用三维造型软件如Rhino等可以获得叶片表面形貌和曲率等几何参数及惯性力矩等力学特性参数,这些参数可以作为对叶片进行分析、研究和维修等工作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式水轮机 叶片 逆向工程 建模 GEOMAG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机器人产业现状趋势研究及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预测 被引量:14
5
作者 桂仲成 吴建东 《东方电气评论》 2014年第4期4-10,共7页
总结了机器人关键技术发展趋势,分析了全球机器人产业现状与趋势,并对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机器人 产业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日本国际机器人展综述 被引量:2
6
作者 桂仲成 吴建东 李永龙 《东方电气评论》 2010年第3期69-78,共10页
根据2009日本国际机器人展展览内容分别对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以及特种机器人技术及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了总结,介绍了部分具有特色的机器人产品。
关键词 机器人 展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爬壁机器人能源工业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7
7
作者 桂仲成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2015年第1期25-32,共8页
本文对爬壁机器人在能源工业的应用进行分析,对爬壁机器人关键技术与发展进行研究,并提出其工业应用研发技术路线发展建议。
关键词 爬壁机器人 能源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空心叶片机器人焊接激光辅助示教 被引量:1
8
作者 董娜 盛仲曦 +2 位作者 邓勇军 吴建东 桂仲成 《电焊机》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7-60,共4页
介绍了一套机器人自动焊接系统的激光辅助示教方法,针对汽轮机空心叶片的焊接坡口特点,设计了图像获取与处理方法,提高了空心叶片机器人焊接系统的智能程度,减少了操作人员的示教工作量,自动化焊接应用效果良好,为空心叶片机器人焊接生... 介绍了一套机器人自动焊接系统的激光辅助示教方法,针对汽轮机空心叶片的焊接坡口特点,设计了图像获取与处理方法,提高了空心叶片机器人焊接系统的智能程度,减少了操作人员的示教工作量,自动化焊接应用效果良好,为空心叶片机器人焊接生产线的工程实施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自动焊接系统 激光传感 激光辅助示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爬行式智能焊接机器人与应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邓勇军 桂仲成 +6 位作者 盛仲曦 李永龙 肖唐杰 张帆 邓超 董娜 吴建东 《电焊机》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19,共6页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大型钢结构件自动化焊接的爬行式焊接机器人系统,机器人本体由移动平台和三自由度操作机构组成,控制硬件和软件系统都采用分层设计。基于激光传感器和码盘数据融合设计焊缝跟踪算法。在工厂现场环境下,对机器人系统开...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大型钢结构件自动化焊接的爬行式焊接机器人系统,机器人本体由移动平台和三自由度操作机构组成,控制硬件和软件系统都采用分层设计。基于激光传感器和码盘数据融合设计焊缝跟踪算法。在工厂现场环境下,对机器人系统开展了工艺评定试验,通过焊接模拟件研究了焊接工艺,并针对实际产品开展了立焊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器人系统能够稳定地工作,焊接质量和成型效果达到实际产品焊接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机器人 爬行式 焊缝跟踪 自动焊 焊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双阈值的地下目标自动检测算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海丰 赵碧帆 +2 位作者 侯谨毅 王怀超 桂仲成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75-1283,共9页
在使用探地雷达(GPR)生成的Bscan图像进行地下目标检测时,当前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网络模型存在训练样本需求量高、耗时长,不能区分目标显著程度,难以识别复杂目标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直方图的双阈值分割算法。首先,... 在使用探地雷达(GPR)生成的Bscan图像进行地下目标检测时,当前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网络模型存在训练样本需求量高、耗时长,不能区分目标显著程度,难以识别复杂目标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直方图的双阈值分割算法。首先,根据地下目标的GPR图像直方图分布特性,快速从直方图中计算出分割地下目标所需的两个阈值;然后,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和LeNet的组合分类器模型对分割结果进行分类识别;最后,进行分类结果整合并统计精确度数值。相较于传统的最大类间方差法(Ostu)、迭代法等阈值分割算法,所提算法获得的地下目标分割结果结构更加完整,并且几乎不含噪声。在真实数据集上,所提算法的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0%以上,比仅使用单一分类器的平均识别准确率提高40%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同时有效分割显著和非显著性地下目标,且采用的组合分类器能够获得更好的分类结果,适用于小样本数据集的地下目标自动检测和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图像处理 目标分割 目标检测 双阈值方法 组合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尺度融合的机场跑道地下病害检测算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海丰 潘梦梦 +3 位作者 王怀超 李南莎 雒宇飞 桂仲成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70,共7页
及时准确地检测机场跑道地下病害对保障飞行安全至关重要,由于机场道面结构层复杂,其电磁波传播环境复杂、噪声强度大,致使地下病害的探地雷达数据特征被严重干扰。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尺度融合的机场跑道地下病害检测算法SF-SSD。首先,... 及时准确地检测机场跑道地下病害对保障飞行安全至关重要,由于机场道面结构层复杂,其电磁波传播环境复杂、噪声强度大,致使地下病害的探地雷达数据特征被严重干扰。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尺度融合的机场跑道地下病害检测算法SF-SSD。首先,在VGG16主干网络上设计具有更宽感受野的RFB模块,抑制了病害周围的噪声干扰,提取更多原始雷达数据特征;然后,使用尺度融合的方式融合网络浅层特征,获取不同类型病害间的细微差异,形成高辨识度的病害细节纹理特征;最后,根据6种不同分辨率的特征图生成6种尺度先验框进行类别预测和位置回归,通过非极大值抑制的方式筛除冗余的先验框。在真实机场跑道地下病害数据集上进行了测试,并与目前5种经典目标检测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SF-SSD算法可以较好地从辨识度低、噪声强度大的雷达数据中完成病害自动检测,并取得了最高的平均准确率,达到了82.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度融合 卷积神经网络 探地雷达 地下病害检测 机场跑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机场道面裂缝检测算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海丰 聂晶晶 +2 位作者 吴治龙 彭博 桂仲成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17-21,25,共6页
机场道面的裂缝检测只能在夜间停航期间进行,由此带来光照条件差、图像对比度低、噪声干扰强烈等问题,致使传统基于可见光图像的裂缝检测算法难以适用。为此,提出一种融合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的裂缝检测算法。首先通过局部差分法检测... 机场道面的裂缝检测只能在夜间停航期间进行,由此带来光照条件差、图像对比度低、噪声干扰强烈等问题,致使传统基于可见光图像的裂缝检测算法难以适用。为此,提出一种融合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的裂缝检测算法。首先通过局部差分法检测不同传感器图像中的初始裂缝;然后,通过局部区域像素的灰度和温度概率分布建立决策级信息融合模型,获得候选裂缝,并对候选裂缝进行像素级融合;最后,利用多种数学形态学约束进行筛选,获得最终的裂缝检测结果。在真实机场道面数据集上进行了测试,并与多个算法完成对比,结果显示该文算法的准确率、召回率和F值均优于对比算法,可以较精确地检测出裂缝,为机场道面裂缝的检测与管理提供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道面 裂缝检测 信息融合 候选裂缝筛选 像素融合 测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机场道面外来异物高精度实时检测算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海丰 李纪霖 +1 位作者 王怀超 桂仲成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5-533,共9页
机场道面外来物(foreign object debris,FOD)具有类型多样、形状各异、背景复杂、目标弱小等特点,并且严重影响飞行器安全,故其高精度实时检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基于超分辨率特征金字塔并带有纹理信息提取模块的FOD实时... 机场道面外来物(foreign object debris,FOD)具有类型多样、形状各异、背景复杂、目标弱小等特点,并且严重影响飞行器安全,故其高精度实时检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基于超分辨率特征金字塔并带有纹理信息提取模块的FOD实时检测网络(FOD real-time detection network,FOD-RDN)。该网络采用Darknet-53作为主干网提取特征,通过超分辨率特征金字塔对形状各异的小目标进行检测,并设计了纹理信息提取模块降低复杂背景的干扰。同时采用双通道YOLO检测器和基于CIoU的损失函数,进一步提升网络对FOD的检测精度和速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满足实时性要求的情况下,在FOD数据集上整体检测精度达到了91.8%,相比于主流目标检测网络在FOD目标检测方面具有更好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道面外来异物 小目标检测 多尺度融合 纹理信息提取 超分辨率 亚像素卷积 特征提取 完全交并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场道面地下管线三维定位算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海丰 雒宇飞 +3 位作者 王怀超 李炳超 潘梦梦 桂仲成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7-62,共6页
针对已有方法对机场道面地下管线定位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机场道面地下管线三维定位算法。首先,对探地雷达所成管线的B-scan图像进行预处理,将处理后的图像输入Faster-RCNN网络中,对B-scan图像中的管线进行目标识别;其次,由于管线... 针对已有方法对机场道面地下管线定位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机场道面地下管线三维定位算法。首先,对探地雷达所成管线的B-scan图像进行预处理,将处理后的图像输入Faster-RCNN网络中,对B-scan图像中的管线进行目标识别;其次,由于管线目标符合双曲线形态特征,采用双曲线顶点获取算法确定顶点位置;最后,设计三维空间直线拟合(three-dimensional space line fitting,TDSLF)算法来判断地下管线的具体位置,进行地下管线的三维重构。所提算法实现了地下管线的自动识别与定位,与真实机场道面地下管线实际位置的最大误差仅为4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管线 目标定位 机场道面 图像处理 拟合与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道和空间注意力的机场道面地下目标自动检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海丰 张凡 +3 位作者 朴敏楠 王怀超 李南莎 桂仲成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30-935,共6页
针对机场道面地下目标检测任务中,探地雷达(GPR)生成的B-scan图背景复杂、包含大量噪声,尤其是单个B-scan图不能反映地下目标的完整信息等问题,构建一种三维通道和空间注意力的UNet(3D-CSA-UNet)模型对地下目标进行自动检测。首先,设计... 针对机场道面地下目标检测任务中,探地雷达(GPR)生成的B-scan图背景复杂、包含大量噪声,尤其是单个B-scan图不能反映地下目标的完整信息等问题,构建一种三维通道和空间注意力的UNet(3D-CSA-UNet)模型对地下目标进行自动检测。首先,设计三维通道和空间注意力并行模块(3D-CS-Block),使模型重点关注雷达C-scan中的地下目标信息,抑制背景和噪声的干扰;其次,设计多尺度的三维分割模型从雷达C-scan中提取不同大小的特征图,以增强3D-CS-Block提取目标特征的能力;最后,使用交叉熵损失函数计算每个尺度下特征图的损失值,从而提高模型的检测精度。在采集的实际机场道面地下目标数据集上,相较于3D-FCN、3D-UNet等模型,3D-CSA-UNet对于脱空、钢筋和钢筋平行目标预测的平均F1至少提高12.33、9.05、11.05个百分点。实验结果表明,3D-CSA-UNet可以较好地满足工程实际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目标检测 卷积神经网络 通道注意力 空间注意力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Self-attention与Axial-attention的机场跑道裂缝分割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海丰 范天啸 +2 位作者 黄睿 侯谨毅 桂仲成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0-38,共9页
机场跑道裂缝形态多样、方向各异、长短不一且粗细不均,通常不具有统计规律。现有的各类裂缝分割算法难以在此类复杂场景中落地。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联合self-attention与axial-attention的机场跑道裂缝分割网络(CSA-net),通过引入自... 机场跑道裂缝形态多样、方向各异、长短不一且粗细不均,通常不具有统计规律。现有的各类裂缝分割算法难以在此类复杂场景中落地。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联合self-attention与axial-attention的机场跑道裂缝分割网络(CSA-net),通过引入自注意力模块、轴向注意力模块、可变形卷积模块,提取裂缝的局部特征和全局语义特征。通过transformer decoder还原特征图的原始尺寸,融合了不同尺度间的分割结果,保留尽可能多的细节信息,使得CSA-net有更好的分割精度。在机场跑道实拍的数据集上进行的测试表明,针对裂缝的像素级分割指标F1-score达到了78.91%,高于目前各类裂缝分割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CSA-net 自注意力 机场跑道裂缝分割 轴向注意力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轨道式水轮机叶片坑内修复机器人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强 桂仲成 《东方电气评论》 2007年第4期1-6,共6页
介绍了一种多功能的水轮机叶片坑内修复机器人方案和研究进展。机器人本体由可全位置行走的无导轨磁吸附移动平台和多自由度作业机械臂组成,移动平台吸附于待修复的叶片表面,机械臂安装在移动平台上,机械臂可携带检测及各类可更换的作... 介绍了一种多功能的水轮机叶片坑内修复机器人方案和研究进展。机器人本体由可全位置行走的无导轨磁吸附移动平台和多自由度作业机械臂组成,移动平台吸附于待修复的叶片表面,机械臂安装在移动平台上,机械臂可携带检测及各类可更换的作业工具,机器人可以直接在机坑内对叶片受损情况进行自主检测和修复作业(如气刨清理、焊接、打磨等),操作人员也可通过远端监控系统对机器人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直接对机器人进行手动控制。对水轮机叶片坑内修复机器人系统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水轮机叶片坑内修复机器人方案是可行的,且利用本文研究的关键技术及究成果,可组成水轮机叶片坑内修复机器人系统,为最终实现水轮机叶片坑内修复的自动化提供了技术条件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水轮机叶片 坑内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边-端”架构的机场道面安全检测机器人系统 被引量:1
18
作者 桂仲成 钟新然 刘景泰 《人工智能》 2022年第3期80-89,共10页
中国正处于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转变的关键阶段,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前提,而机场道面安全检测是确保民航安全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我国机场道面面积已超过3亿平方米,现行道面检测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对超高安全与精度、超窄作... 中国正处于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转变的关键阶段,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前提,而机场道面安全检测是确保民航安全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我国机场道面面积已超过3亿平方米,现行道面检测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对超高安全与精度、超窄作业时限、超大作业范围等本质要求。为此,本文面向“精准、高效、智能”的机场道面安全检测需求,针对机场道面安全检测的不同作业场景与技术要求,提出基于“云-边-端”架构的机场道面安全检测机器人系统总体方案,并介绍了当前研究成果在智慧机场的应用案例,验证了机场道面安全检测机器人系统的工程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道面检测机器人 “云-边-端”系统架构 多模式智能检测机器人 机场跑道安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企业研究院的一些思考 被引量:2
19
作者 桂仲成 《东方电气评论》 2009年第2期1-8,共8页
阐述了企业研究的意义和建设企业研究院的必要性,从人才、研究领域和运行机制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建设成功的企业研究院,并指出了企业研究中应该避免的三个错误观念。
关键词 企业研究 企业研究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跟踪的机器人三维空间定位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贺骥 胥健 +1 位作者 郑斌 桂仲成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2年第23期4-6,共3页
为了解决激光跟踪机器人的三维空间坐标计算问题,该文以重庆苏家沟特大桥为例,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计算机器人在工作坐标系的坐标,并将激光跟踪的机器人定位实测结果与传统桥梁工程测绘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机器人表面安装反射棱镜... 为了解决激光跟踪机器人的三维空间坐标计算问题,该文以重庆苏家沟特大桥为例,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计算机器人在工作坐标系的坐标,并将激光跟踪的机器人定位实测结果与传统桥梁工程测绘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机器人表面安装反射棱镜,全站仪通过激光自动跟踪反射棱镜,随着机器人的移动,全站仪输出机器人在全站仪坐标系下的坐标,根据提出的标定方法可以得到坐标系转换关系,即可实时获得机器人在工作坐标系的坐标。激光跟踪的机器人定位实测结果与桥梁工程测绘结果的对比表明,两者的平面坐标误差小于或等于4.27 cm,高程误差小于或等于4.14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跟踪 机器人 三维空间定位 大跨度桥梁 测量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