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密井网区测井资料分期标准化方法 被引量:5
1
作者 柴愈坤 王志章 李汉林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0-93,共4页
经历多期勘探开发的密井网区其各期的井网测井条件存在着很大差异。利用不同条件下的测井资料进行地质解释会导致地质结论的不确定性;对多期勘探开发的测井资料统一进行标准化处理,同样会造成测井资料刻度误差。提出对密井网区采用分不... 经历多期勘探开发的密井网区其各期的井网测井条件存在着很大差异。利用不同条件下的测井资料进行地质解释会导致地质结论的不确定性;对多期勘探开发的测井资料统一进行标准化处理,同样会造成测井资料刻度误差。提出对密井网区采用分不同时期井网,用均值趋势面法进行测井资料标准化的方法,给出分期井网标准层测井响应均值趋势面分析方法。对大庆×区块按布井时间先后顺序的6个时期的井网704口井的声波时差采用标准层声波时差均值趋势面分析方法进行分期井网标准化,消除了非地质因素的影响,统一了全区声波时差的刻度标准。该方法应用效果较好,可为测井解释提供较准确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数据 声波时差 密井网 均值趋势面法 标准层 资料分期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新近纪相对海平面变化精细表征及其对三角洲沉积演化的反映——以恩平凹陷恩平A油田韩江组—珠江组为例
2
作者 王华 戴建文 +4 位作者 柴愈坤 衡立群 宋刚 孙爽 黎瑞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9-370,共12页
恩平凹陷恩平A油田在新近纪位于古珠江三角洲前缘,一方面由于砂体普遍偏薄,使得储层预测难度大,另一方面由于三角洲前缘河流作用和海洋作用的往复交替,也使得三角洲沉积微相变化复杂,影响后期的增储上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钻井小层... 恩平凹陷恩平A油田在新近纪位于古珠江三角洲前缘,一方面由于砂体普遍偏薄,使得储层预测难度大,另一方面由于三角洲前缘河流作用和海洋作用的往复交替,也使得三角洲沉积微相变化复杂,影响后期的增储上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钻井小层精细对比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测井解释成果,依据古三角洲地势平坦、地层厚度变化小的特点,采用砂层组平均砂岩体积分数表征相对海平面的变化;并进一步利用岩心和地震沉积学方法,确定主力砂层组的平面沉积相展布。研究表明:研究区珠江组、韩江组的砂层组平均砂岩体积分数能够较好地表征古海平面的相对变化,可以实现对五级相对海平面变化的精细刻画。通过对砂层组级别砂体的沉积微相分析,表明相对海平面变化与三角洲的沉积微相演化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验证了基于砂层组平均砂岩体积分数来表征相对海平面变化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可以用来预测三角洲的演化和砂体的叠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海平面变化 珠江三角洲 沉积微相 砂岩体积分数 新近纪 恩平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角度波浪控制下的浪成砂坝新模式
3
作者 黎瑞 杨娇 +6 位作者 柴愈坤 王华 戴建文 邓永辉 孙爽 马肖琳 田腾飞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0-541,共12页
浪成砂坝为波浪改造后二次沉积产物,传统沉积模式认为其主要呈平行岸线条带状展布,但忽视了波浪入射角与岸线夹角的差异会导致沉积模式的巨大差异。结合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以及青海湖现代浪成砂坝沉积特征,研究总结了大角度波浪控制下... 浪成砂坝为波浪改造后二次沉积产物,传统沉积模式认为其主要呈平行岸线条带状展布,但忽视了波浪入射角与岸线夹角的差异会导致沉积模式的巨大差异。结合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以及青海湖现代浪成砂坝沉积特征,研究总结了大角度波浪控制下的浪成砂坝差异沉积模式。结果表明:①受限于东沙隆起,惠州凹陷南缘局部区域存在显著的“峡谷效应”,波浪呈大角度入射,且由于沉积期发育位置不同导致的水动力环境不同,2个邻近油田砂体在沉积过程中受波浪改造后,形态和规模存在巨大差异。②引入海岸动力学沿岸输沙机理,结合野外地质考察成果,将浪成砂坝分为全封闭斜交岸线型、平行岸线型和半开放斜交岸线型3类,并提出了一种大角度波浪控制下的浪成砂坝新模式。③实钻结果证实,该模式下迎风翼和背风翼的砂坝形态、规模及叠置样式差异巨大,且砂体之间易形成“连而不畅”的岩性油气藏。新模式对指导浪成砂坝型储层的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沉积模式 浪成砂坝 岩性油气藏 珠江口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恩平A油田储层非均质性及对开发的影响
4
作者 陈晨 王华 +2 位作者 衡立群 宋刚 柴愈坤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295-297,共3页
恩平A油田为珠江口盆地首个注水开发的中渗浅层稠油油田,注水后部分层位不受效,油层能量不足,采油速度较低,有必要进行储层非均质性分析。本文以岩心分析、测井曲线、动态数据以及夹层分布特征等资料为基础,对恩平A油田韩江组储层非均... 恩平A油田为珠江口盆地首个注水开发的中渗浅层稠油油田,注水后部分层位不受效,油层能量不足,采油速度较低,有必要进行储层非均质性分析。本文以岩心分析、测井曲线、动态数据以及夹层分布特征等资料为基础,对恩平A油田韩江组储层非均质特征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进行研究。从平面、层内、微观三方面进行分析,A油田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发育泥质、钙质夹层,主要有3种垂向连通方式;平面上孔渗参数、非均质系数分布明显受沉积微相及砂体分布的影响。注水开发后,储层非均质性强影响开发能量传递,是影响供液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恩平凹陷 储层非均质性 油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特征与质量差异控制因素研究——以A气田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柴愈坤 王志章 +2 位作者 冯沙沙 王华 李珙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9年第4期16-20,共5页
A气田储层为致密砂岩,物性控制因素复杂多样,三个目的层段岩性、沉积、储层和物性特征差异明显。利用岩心、薄片、物性、沉积相、测井等资料对储层的沉积作用、成岩作用与储层物性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质量... A气田储层为致密砂岩,物性控制因素复杂多样,三个目的层段岩性、沉积、储层和物性特征差异明显。利用岩心、薄片、物性、沉积相、测井等资料对储层的沉积作用、成岩作用与储层物性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质量差异是沉积和成岩综合作用的结果,储层质量差异的主控因素为砂岩粒度、砂岩碎屑成分、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岩屑石英砂岩是研究区优质的储层,石英砂岩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储层 储层物性 主控因素 沉积作用 成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储层物性参数建模方法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柴愈坤 冯沙沙 王华 《中外能源》 CAS 2017年第5期39-43,共5页
数理统计方法和地质理论结合已逐渐成为研究复杂储层的方向。由于致密砂岩储层的复杂性,其孔隙度、渗透率与测井资料不只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常用的线性回归方法难以满足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研究的精度要求。选取致密砂岩储层研究区内3口取心... 数理统计方法和地质理论结合已逐渐成为研究复杂储层的方向。由于致密砂岩储层的复杂性,其孔隙度、渗透率与测井资料不只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常用的线性回归方法难以满足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研究的精度要求。选取致密砂岩储层研究区内3口取心井511个岩心分析样品,首先运用贝叶斯判别法将储层砂岩分为三类: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然后采用多元逐步回归、主成分分析和支持向量机方法对不同类型砂岩分别进行建模,对比各方法得出的复相关系数,发现支持向量机回归得到的复相关系数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 ,且支持向量机回归方法得到的预测值与原始值的平均绝对误差也是最小的。支持向量机模型效果检验结果表明,孔隙度绝对误差小于1.5%,渗透率绝对误差小于0.25×10^(-3)μm^2,说明该模型预测效果较好,适用于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物性参数建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储层 不同类型砂岩 物性参数模型 数理统计方法 支持向量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气田区域孔隙度下限多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柴愈坤 刘伟新 +3 位作者 戴宗 王华 冯沙沙 陆嫣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2-235,共4页
由于深水气田的特殊性及勘探开发的局限性,其单个气田钻井及基础资料往往较少,给孔隙度下限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孔隙度下限是确定储层有效厚度的关键参数之一,是储层评价及储量评估的重要参数,要准确求取孔隙度下限,需综合单个相邻相... 由于深水气田的特殊性及勘探开发的局限性,其单个气田钻井及基础资料往往较少,给孔隙度下限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孔隙度下限是确定储层有效厚度的关键参数之一,是储层评价及储量评估的重要参数,要准确求取孔隙度下限,需综合单个相邻相似气田的资料,并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区域孔隙度下限研究。综合运用传统方法、辅助方法——测试法和最小孔喉半径法及新方法——储层质量指数法对珠江口盆地5个深水气田进行区域孔隙度下限研究,探讨了测试法、最小孔喉半径法思路上的改进,使其更适合深水气田区的孔隙度下限研究,最终得出珠江口盆地深水气田区的孔隙度下限为10%,可以为邻近或相似的、基础资料少的单个深水气田下限研究提供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气田区 区域孔隙度下限 测试法 最小孔喉半径法 储层质量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A油田新近系储层钙质砂岩夹层成因 被引量:3
8
作者 戴建文 柴愈坤 +3 位作者 王冠民 孙爽 郭飞 薛亚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1-400,共10页
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A油田新近系主力储层中普遍含有钙质砂岩夹层,对油田的进一步精细开发有较大的影响,迫切需要准确掌握这些钙质砂岩夹层的成因与分布规律。基于对岩心的精细观察和分析,利用岩石铸体薄片分析钙质填隙物的成因,结合沉... 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A油田新近系主力储层中普遍含有钙质砂岩夹层,对油田的进一步精细开发有较大的影响,迫切需要准确掌握这些钙质砂岩夹层的成因与分布规律。基于对岩心的精细观察和分析,利用岩石铸体薄片分析钙质填隙物的成因,结合沉积相、粒度、测井曲线、岩石密度分析和地震反演等手段,确定研究区新近系主力储层中钙质砂岩夹层主要是沉积成因,少量属于成岩过程中的胶结成因。古珠江三角洲前缘常被波浪改造形成沿岸砂坝,钙质砂岩夹层主要形成于沿岸砂坝向陆的后滨或坝后混合坪亚相中,是在潮间—潮上带的浅水或者暴露环境下,海水强烈蒸发形成碳酸盐矿物沉淀,并胶结砂质碎屑颗粒而形成的。钙质砂岩夹层在垂向上与坝后泥坪或潟湖的泥岩相邻,其分布规律具有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砂岩夹层 沿岸砂坝 新近系 恩平凹陷 珠江口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相砂岩油田新型水驱特征曲线的改进与应用——以XJX油田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冯沙沙 莫起芳 +3 位作者 张伟 代玲 李伟 柴愈坤 《中外能源》 CAS 2016年第9期42-46,共5页
标准的童氏图版广泛应用于水驱油田开发中后期采收率标定或者含水率预测,但由于该图版主要来自陆相油田的统计资料,因此预测海相砂岩的采收率误差较大。在标准童氏图版基础之上,根据南海东部XJX油田的基础地质资料和实际生产动态数据,... 标准的童氏图版广泛应用于水驱油田开发中后期采收率标定或者含水率预测,但由于该图版主要来自陆相油田的统计资料,因此预测海相砂岩的采收率误差较大。在标准童氏图版基础之上,根据南海东部XJX油田的基础地质资料和实际生产动态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 ,把童氏图版标准公式中的经验系数7.5修正为由XJX实际油藏回归得到的系数4.12。通过分析标准童氏图版公式的不足,引入了修正系数a、c,得到修正后的童氏图版公式,并运用该公式对XJX油田采收率进行预测,发现修正后童氏图版预测采收率与水驱特征曲线法、递减法以及数值模拟法预测的采收率接近,相对误差较小。为了验证改进公式的精度,选取XJY、XJZ油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用改进后的童氏图版预测的含水率和采收率与实际值更接近,说明改进后公式具有一定的精度,适用于XJ油田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特征曲线 改进童氏图版 含水率 可采储量标定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夹层气顶底水油藏开发技术对策 被引量:6
10
作者 戴建文 冯沙沙 +2 位作者 李伟 谢明英 柴愈坤 《石油科学通报》 2022年第2期222-228,共7页
气顶底水油藏在开发过程中面临气窜、水窜的风险,夹层发育可以延长单井无气、无水采油期,控制含水上升速度,提高油藏采收率,因此“寻夹避窜”为此类油藏高效开发的关键。Z油藏为典型的气顶强底水油藏,具有统一的油气界面及油水界面,该... 气顶底水油藏在开发过程中面临气窜、水窜的风险,夹层发育可以延长单井无气、无水采油期,控制含水上升速度,提高油藏采收率,因此“寻夹避窜”为此类油藏高效开发的关键。Z油藏为典型的气顶强底水油藏,具有统一的油气界面及油水界面,该油藏中部连续分布具有一定渗透性的夹层,且位于夹层上下的储层物性差异较大。本文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夹层对于开发指标的影响以及Z油藏的开发技术对策,创新性地提出了采用“划层系、分区域”的开发策略和先底部采油后边部采油的开发方式,即以夹层为界限将油藏分为两套层系、三个区域,其中层系Ⅰ按照气顶底水油藏进行开发并且尽量避免油气同采,层系Ⅱ按照强底水油藏进行开发,紧贴夹层底部布井。研究认为:在夹层底部布井可极大程度减少产气量以抑制气窜,但是在气顶区域布井不能阻碍油侵气顶的发生。综合考虑油藏采收率和初期产量贡献,推荐先底部采油后边部采油的开发方式。底部油藏最优布井数量为4口,单井最优配产1500 m^(3)/d,边部油藏最优布井数量为2口,单井最优配产100 m^(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顶底水油藏 夹层 层系划分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东部砂岩油藏采收率经验公式的确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冯沙沙 王亚会 +1 位作者 李伟 柴愈坤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5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前普遍使用的水驱砂岩油藏采收率经验公式是由陆上油田资料回归建立的,而南海东部已开发油藏大部分为海相砂岩油藏,有自己的特点,实践表明:陆上的经验公式已经不适用于海相砂岩油藏采收率的预测。针对南海东部油藏的地质特征、油藏特... 目前普遍使用的水驱砂岩油藏采收率经验公式是由陆上油田资料回归建立的,而南海东部已开发油藏大部分为海相砂岩油藏,有自己的特点,实践表明:陆上的经验公式已经不适用于海相砂岩油藏采收率的预测。针对南海东部油藏的地质特征、油藏特征和开发方式,从影响采收率的主要因素下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不同的油藏类型建立了适用于南海东部海相砂岩油藏的采收率公式,并选用盲油藏进行验证,证实了该经验公式的精度,为评价该地区处于开发初期的主力油藏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油藏 采收率 经验公式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移饱和度拟合技术在西江X油田剩余油挖潜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沙沙 莫起芳 +3 位作者 戴宗 柴愈坤 王亚会 李清泉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7年第6期95-97,共3页
老油田开发后期面临油水关系复杂、剩余油分布零散、挖潜难度大等问题,常规的历史拟合,对于后期剩余油描述不确定性较大,为此,提出了时移饱和度拟合技术指导油藏模型校正的新方法。通过时移饱和度拟合技术结合生产剖面测试(PLT)、生产... 老油田开发后期面临油水关系复杂、剩余油分布零散、挖潜难度大等问题,常规的历史拟合,对于后期剩余油描述不确定性较大,为此,提出了时移饱和度拟合技术指导油藏模型校正的新方法。通过时移饱和度拟合技术结合生产剖面测试(PLT)、生产历史拟合,大大提高了数值模拟的精度。实践表明,时移饱和度拟合技术能提供优质的潜力井位,确保了调整井的挖潜效果,延缓了油田产量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江X油田 时移饱和度拟合 调整井 剩余油挖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层对于CO_(2)气顶大底水薄油藏开发规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冯沙沙 闫正和 +4 位作者 戴建文 杨勇 李伟 谢明英 柴愈坤 《非常规油气》 2022年第2期71-78,共8页
为了改善气顶大底水薄油藏的开发效果,针对大气顶薄底水油藏在开发过程中面临气窜、水窜的风险,该文利用岩心和测井资料对夹层进行了定量评价和识别;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夹层对于X油藏气窜、油侵气顶、开发方式及开发效果的影... 为了改善气顶大底水薄油藏的开发效果,针对大气顶薄底水油藏在开发过程中面临气窜、水窜的风险,该文利用岩心和测井资料对夹层进行了定量评价和识别;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夹层对于X油藏气窜、油侵气顶、开发方式及开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X油藏气油界面处发育厚度1~2 m的低渗透夹层,平面展布范围广,从东向西方向夹层逐渐减薄。采用“划层系、分区域”的开发策略和先底部采油后边部采油的开发方式进行开发。在夹层下面布井,气顶状态变化不大,气窜现象微弱,无油侵气顶现象发生;在夹层以上布井开发,夹层不能阻止油侵气顶;夹层以上的区域按气顶边底水油藏开发,夹层以下的区域按底水油藏开发,且先开发底部层系具有较好的开发效果。以上成果认识,对于气顶大底水薄油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顶 夹层 大底水薄油藏 开发规律 层系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油田高速开发模式下剩余油分布特征及挖潜实践——以珠江口盆地惠州2A油田为例
14
作者 侯博恒 谢明英 +2 位作者 涂志勇 陈一鸣 柴愈坤 《中外能源》 CAS 2023年第3期46-50,共5页
针对海相砂岩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复杂、稳产难度大的问题,以珠江口盆地南海东部海域第一个投产油田惠州2A油田为例,总结海上油田高速开发模式下剩余油分布模式。受韵律特征、夹层、构造等地质油藏因素以及开发策略、钻完井技术等影... 针对海相砂岩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复杂、稳产难度大的问题,以珠江口盆地南海东部海域第一个投产油田惠州2A油田为例,总结海上油田高速开发模式下剩余油分布模式。受韵律特征、夹层、构造等地质油藏因素以及开发策略、钻完井技术等影响,惠州2A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正韵律储层层内低渗段、夹层遮挡区以及构造高部位。其中,正韵律层内低渗段为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挖潜的主要方向,该类型剩余油因早期开发策略、渗透率极差等因素影响,开发效果较差;后期采用双分支水平井或鱼钩状水平井,增大单井泄油面积,提高低渗储层开发效果。对于夹层遮挡区剩余油,受夹层厚度、夹层遮挡范围等因素影响,采用短水平井开发效果较好。对于构造高部位剩余油,需根据局部构造大小、生产井井距等因素综合考虑挖潜策略。近5年来,惠州2A油田共实施5口调整井,且均在正韵律储层层内低渗段,单井平均日产油147m^(3)/d,油田含水率下降3%~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 低渗 泄油面积 开发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少井条件下井间CO_(2)气顶预测方法研究
15
作者 冯沙沙 杨勇 +1 位作者 李伟 柴愈坤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1年第5期79-83,98,共6页
珠江口盆地EPA油田,储量占比大,其能否高效开发对于公司增储上产意义重大。该油田油气藏类型复杂,钻遇有纯油层、纯CO_(2)气层和带CO_(2)气顶的油层,但含油范围内仅1口钻井,未钻遇构造高点的油层不确定是否带气顶,由于温室气体CO_(2)的... 珠江口盆地EPA油田,储量占比大,其能否高效开发对于公司增储上产意义重大。该油田油气藏类型复杂,钻遇有纯油层、纯CO_(2)气层和带CO_(2)气顶的油层,但含油范围内仅1口钻井,未钻遇构造高点的油层不确定是否带气顶,由于温室气体CO_(2)的腐蚀性,CO_(2)气顶薄油藏开发将使工程设施投资大幅增加。为了研究清楚CO_(2)气顶分布,给油田储量评价和开发方案制定提供依据,减少开发不确定性,本次研究首次综合运用岩石颗粒溶蚀法、黏土矿物演化法、地饱压差法、圈闭充满度和盖层封堵法,探索了一套少井情况下CO_(2)气顶预测技术,从而指导储量精细评价和开发方案制定,为油田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期钻探评价井进一步证实了该技术方法的可靠性,可推广应用到其他少井油田的气顶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颗粒溶蚀法 黏土矿物演化法 地饱压差法 圈闭充满度和盖层封堵法 CO_(2)气顶预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mming数学法在产层评价及筛选中的应用
16
作者 王华 康冬菊 +1 位作者 柴愈坤 邹清文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14年第2期29-33,5,共5页
产层影响因素较多,单一因子简单分类难以进行准确而全面的评价。为了综合多因素评价产层的差异性,采用Hamming数学分析方法,选择有效厚度、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3个评价影响因子,确定评价标准、隶属度和贴近度,经过多层次计算对各单井产... 产层影响因素较多,单一因子简单分类难以进行准确而全面的评价。为了综合多因素评价产层的差异性,采用Hamming数学分析方法,选择有效厚度、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3个评价影响因子,确定评价标准、隶属度和贴近度,经过多层次计算对各单井产层进行综合分类,优选出最佳产层。研究表明,H油田优质产层以Ⅱ和Ⅲ类为主,4口开发井有2个Ⅱ类和8个Ⅲ类未投产的优质产层。依据评价结果,分析认为部分单井开发效果较差是由产层选择不合理所造成,并提出了堵水或补孔等措施改善生产动态。基于Hamming数学法的产层评价方法综合考虑了多种影响因素,评价结果直观、简单,可为油田产层的优选和调整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mming数学法 产层 优选和调整 影响因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DT压降流度趋势平移法辅助测井解释标定
17
作者 冯沙沙 戴建文 +1 位作者 谢明英 柴愈坤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9-12,共4页
由于海上油田勘探开发成本高,取心资料往往较少,而测井解释孔隙度和渗透率如果没有岩心资料标定,会导致储层认识和储量评价不够精确。对珠江口盆地30口不同类型油田取心井的MDT压降流度进行分析发现,MDT压降流度趋势与渗透率趋势有非常... 由于海上油田勘探开发成本高,取心资料往往较少,而测井解释孔隙度和渗透率如果没有岩心资料标定,会导致储层认识和储量评价不够精确。对珠江口盆地30口不同类型油田取心井的MDT压降流度进行分析发现,MDT压降流度趋势与渗透率趋势有非常好的一致性,因此在不考虑量纲的情况下,可以将MDT压降流度趋势左右平移达到标定的渗透率,对每个油田关键井分析得到压降流度刻度范围后,将该刻度范围应用到本油田其他井和相同类型的油田。用MDT压降流度趋势平移法对无岩心段或岩心分析不合格的层段测井解释渗透率进行标定,可进一步提高测井解释精度和储量评价精度,弥补缺乏岩心资料的不足,最大限度地降本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T压降流度 趋势平移法 渗透率 测井解释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