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髋部肌肉密度下降与髋部骨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文华林 郭书权 +1 位作者 柳维才 李虹霖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3期1998-2000,共3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部位肌肉密度对股骨颈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500例髋部骨折患者为骨折组,选取同期500例该院健康体检的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研究对象股骨近端几何结构;髋关节部位前群、后... 目的探讨髋关节部位肌肉密度对股骨颈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500例髋部骨折患者为骨折组,选取同期500例该院健康体检的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研究对象股骨近端几何结构;髋关节部位前群、后群、内侧群肌肉密度,骨折组患者患侧和健侧髋关节部位前群、后群、内侧群肌肉密度。结果骨折组患者的患侧和健侧髋关节部位前群、后群、内侧群肌肉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研究对象的股骨头直径(HD)、股骨头中心至股骨轴的距离(NL)、股骨颈最窄处的宽度(N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组患者髋关节部位股的骨近端(BMD)和股骨外侧皮质股厚度低于对照组,颈干角(NSA)较对照组钝,股骨颈宽度(FNW)宽于对照组,髋轴长(HAL)、股骨颈轴长(FNAL)长于对照组,髋关节部位前群肌肉和后群肌肉密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研究对象的髋关节部位内侧群肌肉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部肌肉密度与髋部骨折的发生率无显著相关性,髋关节部位骨密度降低可能会加大股骨颈与股骨粗隆间骨折等髋部骨折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部位 肌肉密度 股骨颈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3
2
作者 范昊 王字兴 +5 位作者 王毅丰 黄乔 文华林 柳维才 付子贵 李勇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388-390,共3页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52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回顾。结果:按Dinest标准评估优良率为92.3%。结论: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是治疗...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52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回顾。结果:按Dinest标准评估优良率为92.3%。结论: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 桡骨远端骨折 粉碎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5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虹霖 文华林 柳维才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12期13-14,共2页
目的:探究分析采用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10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依据不同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关节镜微创手... 目的:探究分析采用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10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依据不同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屈膝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屈膝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显著,而且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微创手术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巨细胞瘤临床误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文华林 蒋科 柳维才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12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GCT)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3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例GCT误诊患者病例资料。结果本组误诊率为8.70%。1例触及胸前明显肿物,2例右侧髋部疼痛、行走困难,3例局部肿痛不适、有明显压痛;有...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GCT)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3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例GCT误诊患者病例资料。结果本组误诊率为8.70%。1例触及胸前明显肿物,2例右侧髋部疼痛、行走困难,3例局部肿痛不适、有明显压痛;有外伤史1例,肺结核病史1例;夜间盗汗1例,关节活动受限4例。误诊为胸锁关节结核1例,骨囊肿2例,非骨化性纤维瘤2例,软骨母细胞瘤1例。6例均经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为GCT,误诊时间2~7 d。6例均予手术切除治疗,出院后随访半年,均未复发及转移。结论GCT发病率较低,早期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常不典型,极易误诊。加强对GCT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的认识,仔细鉴别诊断,及时行CT、MRI及病理学检查,有利于提高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误诊 结核 骨关节 骨囊肿 非骨化性纤维瘤 软骨母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对患者Cobb’s角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5
作者 黄乔 文华林 +1 位作者 柳维才 范昊 《当代医学》 2022年第24期36-39,共4页
目的研究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急性脊柱创伤对患者Cobb’s角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脊柱创伤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行胸腰椎骨折前路... 目的研究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急性脊柱创伤对患者Cobb’s角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脊柱创伤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行胸腰椎骨折前路内固定术,观察组行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指标、术后伤椎Cobb’s角、椎体前缘及后缘压缩高度、椎管占位率、受损神经功能、生命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伤椎Cobb’s角小于术前,椎体前缘压缩高度、椎体后缘压缩高度、椎管占位率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伤椎Cobb’s角小于对照组,椎体前缘压缩高度、椎体后缘压缩高度、椎管占位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受损神经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效果显著,能减小Cobb’s角度,降低椎体前缘压缩高度、后缘压缩高度及椎管占位率,促进脊髓神经恢复,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脊柱损伤 椎弓根 Cobb’s角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后侧弧形切口双肌间隙入路治疗不同分型胫骨后外侧平台塌陷骨折 被引量:3
6
作者 柳维才 《创伤外科杂志》 2015年第4期345-348,共4页
目的:探讨胫骨后外侧平台塌陷骨折采用外后侧弧形切口双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60例胫骨后外侧平台塌陷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随访资料,根据Schatzker骨折分型分为:SchatzkerⅢ... 目的:探讨胫骨后外侧平台塌陷骨折采用外后侧弧形切口双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60例胫骨后外侧平台塌陷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随访资料,根据Schatzker骨折分型分为:SchatzkerⅢ+Ⅳ组28例,SchatzkerⅤ+Ⅵ组32例,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效果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chatzkerⅢ+Ⅳ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SchatzkerⅤ+Ⅵ组( P<0.05),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指标差异不显著( P>0.05);两组术后3d复位分布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复位优良率SchatzkerⅢ+Ⅳ组96.43%高于SchatzkerⅤ+Ⅵ组的90.62%但差异不显著(P<0.05)。 SchatzkerⅢ+Ⅳ组与SchatzkerⅤ+Ⅵ组在术后3、6个月的Rasmussen、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但SchatzkerⅢ+Ⅳ组术后12个月、末次随访的Rasmussen、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优于SchatzkerⅤ+Ⅵ组( P<0.05)。末次随访SchatzkerⅢ+Ⅳ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5.71%,高于SchatzkerⅤ+Ⅵ组的75%,但差异不显著( P>0.05)。结论胫骨后外侧平台塌陷骨折患者采用外后侧弧形切口双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术后复位及功能恢复效果,同时SchatzkerⅢ+Ⅳ组患者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较SchatzkerⅤ+Ⅵ组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手术 入路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源性腹痛2例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柳维才 《四川医学》 CAS 2003年第1期92-92,共1页
关键词 脊柱源性腹痛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体会
8
作者 柳维才 彭成兴 +1 位作者 王毅丰 付子贵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143-144,共2页
关键词 小儿 肱骨髁上骨折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术后联合中药治疗锁骨骨折59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柳维才 《中国药业》 CAS 2014年第24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术后联合中药治疗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18例锁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术中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观察组采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术后均内服中药汤剂进行治... 目的探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术后联合中药治疗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18例锁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术中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观察组采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术后均内服中药汤剂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愈合时间,分析临床疗效,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58%(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愈合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术后联合中药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好,且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 钢板螺钉内固定 中药汤剂 锁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误诊为腱鞘囊肿1例
10
作者 柳维才 张承军 《四川医学》 CAS 2003年第9期923-923,共1页
关键词 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腱鞘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脊柱结核14例误诊原因分析
11
作者 彭成兴 王毅丰 +1 位作者 柳维才 付子贵 《四川医学》 CAS 2001年第9期866-867,共2页
关键词 晚期脊柱结核 诊断 误诊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手术治疗方式选择的临床分析
12
作者 华林 柳维才 +1 位作者 范昊 黄乔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4期171-171,共1页
目的:对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08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5例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针对患者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方式,有71例患者采取经后路手术的治疗方式,有24例患者采取经前路手... 目的:对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08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5例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针对患者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方式,有71例患者采取经后路手术的治疗方式,有24例患者采取经前路手术治疗的方式。在手术以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将2种手术方式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在手术治疗前与手术治疗后的Cobb 角以及Frankel分级方面,将两种手术方式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Cobb 角方面,前路手术明显优于后路手术,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方面,同前路手术进行对比,后路手术明显较少,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损伤的脊椎,前路手术与后路手术都能起到复位固定的效果。前路手术能彻底的减压,具有较好的远期稳定性,但是在技术以及医疗条件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同时手术所需要的费用比较高。后路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手术以后不容易出现合并症,同时有丢失椎体高度的情况出现,在临床中,需要合理的选择手术治疗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胸腰椎骨折 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与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乔 文华林 +1 位作者 柳维才 范昊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S02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与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该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实施微创...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与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该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实施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发症发生情况、关节恢复程度、体积有机质含量(VOC)及骨小梁数量(Tb.N)变化情况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更短,治疗后VAS、并发症发生率均更低,治疗后VOC、Tb.N均更高,关节恢复程度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术对患者实施治疗能使患者骨折部位能尽快愈合,并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 钢板螺钉内固定 四肢骨折 临床效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伤椎单节段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胸腰段爆裂型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柳维才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11期187-189,共3页
目的对比经伤椎单节段固定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型骨折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胸腰段爆裂型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进行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42例,实施经伤椎单节段固定手术,对照组38例,实施跨伤... 目的对比经伤椎单节段固定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型骨折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胸腰段爆裂型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进行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42例,实施经伤椎单节段固定手术,对照组38例,实施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平均随访时间以及在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压缩率和Cobb角。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患者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压缩率和Cobb角与术前相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术后和末次随访时压缩率和Cobb角的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术后和末次随访时压缩率和Cobb角的组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压缩率和Cobb角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时压缩率和Cobb角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单节段固定术治疗胸腰段爆裂型骨折患者,具有远期疗效明显,出血少、时间短、并发症低等优势。在安全性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单节段 爆裂型骨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