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人群接种的现场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斌成 王淑敏 +5 位作者 柳恒英 宋新平 庄礼业 汪美先 孙长生 张世忠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27-130,共4页
1992年3~6月,笔者应用上海生研所1991年中试生产的EHF Z_(10)毒株姬鼠型沙鼠肾细胞灭活疫苗,对某军校的1186名学员与战士进行免疫接种,接种率为94.2%。按人次计算,接种反应发生率为0.62%,且反应轻微,无异常反应,安全性好。疫苗中和抗体... 1992年3~6月,笔者应用上海生研所1991年中试生产的EHF Z_(10)毒株姬鼠型沙鼠肾细胞灭活疫苗,对某军校的1186名学员与战士进行免疫接种,接种率为94.2%。按人次计算,接种反应发生率为0.62%,且反应轻微,无异常反应,安全性好。疫苗中和抗体、HI抗体和IGM抗体阳转率分别为70~30%、37.3%(35.3~38.9%)、40.2%(37.8~43.5%);而安慰剂组均无阳转。不同批次疫苗接种反应发生率与免疫效果差异均无显著性,生产工艺较稳定。0、7、28天或0、30、60天两种程序免疫,效果未见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灭活疫苗 人群免疫
全文增补中
出血热沙鼠肾灭活疫苗人体接种反应观察
2
作者 宋新平 庄礼业 +4 位作者 赵斌成 王淑敏 柳恒英 汪美先 孙长生 《航空军医》 1994年第4期209-210,共2页
为评价不同批次出血热沙鼠肾灭活疫苗与不同免疫程序人体接种后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为疫苗推广提供科学依据。1992年3月至6月在驻陕某学院进行了疫苗人体接种反应观察研究,结果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接种对象 某军校学员、战士1186人,... 为评价不同批次出血热沙鼠肾灭活疫苗与不同免疫程序人体接种后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为疫苗推广提供科学依据。1992年3月至6月在驻陕某学院进行了疫苗人体接种反应观察研究,结果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接种对象 某军校学员、战士1186人,凡无出血热病史和禁忌症者均予接种。驻地为出血热疫区,1991年发病率为20.05/10万。 1.2 分组 抗体检测组随机分成5组,各组年龄为18~23岁;除1组有5名女性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鼠肾灭活疫苗 人体接种反应 接种率 反应率 流行性出血热 卫生防疫队 不同免疫程序 军校学员 抗体检测 淋巴结肿大
原文传递
一起菜豆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3
作者 孙亚军 姜清峰 +3 位作者 路逵 雍建平 吴国琴 柳恒英 《航空军医》 1994年第4期215-215,共1页
某部发生一起菜豆中毒。调查结果如下。 1 流行病学调查 1.1 中毒发生经过 1990年8月23日上午,某部战士灶从自由市场购回50斤菜豆,中午用25斤菜豆炒肉食用。烹调方法是:清洗干净后切段急火快炒。当天中午127人就餐,50名战士食菜豆炒肉后... 某部发生一起菜豆中毒。调查结果如下。 1 流行病学调查 1.1 中毒发生经过 1990年8月23日上午,某部战士灶从自由市场购回50斤菜豆,中午用25斤菜豆炒肉食用。烹调方法是:清洗干净后切段急火快炒。当天中午127人就餐,50名战士食菜豆炒肉后有47人出现中毒症状,发病率为94.0%,其中有3人食用后无自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调查 菜豆中毒 卫生防疫队 后勤部 阳性反应 烹调方法 卫生学要求 中毒症状 硫酸试验 阴性反应
原文传递
6142名新兵体检复查结果分析
4
作者 孙亚军 柳恒英 +3 位作者 何晓军 杨丽萍 王晓连 赵梅 《航空军医》 1996年第5期309-310,共2页
为了解新兵身体状况,保证新兵质量,防止疾病传入部队,保障新兵训练任务的完成,我们对新兵进行了体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996年度入伍的新兵6142名。
关键词 体格检查 军队卫生 新兵
原文传递
西北空军部队1984—1993年食品卫生监督监测情况分析
5
作者 孙亚军 崔国志 +2 位作者 姜清锋 柳恒英 路逵 《航空军医》 1995年第6期349-351,共3页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加强对饮食单位的卫生管理,我们对西北空军部队1984—1993年食品卫生监督监测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来源 根据历年来食品卫生监督监测总结、调查报告和食品卫生监督档案统计整理。
关键词 食品卫生 卫生监测 监督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