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参黄排毒灌肠剂质量控制研究
1
作者
陈晓铤
钟昶国
+4 位作者
熊艳丽
陈健明
柯颖标
刘舒雅
陈洪毅
《北方药学》
2024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采用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对参黄排毒灌肠剂中的大黄和丹参分别进行定性和定量的鉴别,用于医院中灌肠剂的质量保障,更有效的治疗患者。方法:薄层色谱采用硅胶G薄层板,以大黄、丹参对照药材和大黄酚、丹参素钠为对照,对薄层色谱...
目的:采用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对参黄排毒灌肠剂中的大黄和丹参分别进行定性和定量的鉴别,用于医院中灌肠剂的质量保障,更有效的治疗患者。方法:薄层色谱采用硅胶G薄层板,以大黄、丹参对照药材和大黄酚、丹参素钠为对照,对薄层色谱特征点进行对比;高效液相色谱采用Kromasi l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进行分析,其中,大黄酸、大黄酚的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检测波长为254 nm,丹参酮I、丹参酮IIA、隐丹参酮的流动相为乙腈-0.02%磷酸溶液(61:39),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0 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结果:参黄排毒灌肠剂的色谱斑点分离度好,大黄、丹参的特征斑点清晰,与对照品特征点一致;大黄酸、大黄酚、丹参酮I、丹参酮IIA、隐丹参酮在各自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加样回收率为96.88%~108.28%,RSD为0.79%~2.76%,大黄酸、丹参酮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2.15±0.42)μg/mL、(40.20±1.26)μg/mL。结论:此次方法可以多次应用,结果具有准确和一致性,我们拟定了参黄排毒灌肠剂中大黄酸和丹参酮I的含量分别不能低于15μg/mL、30μg/mL的标准,用于参黄排毒灌肠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黄排毒灌肠剂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大黄
丹参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榆祛瘀膏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2
作者
房新苗
陈健明
柯颖标
《北方药学》
2019年第11期2-4,共3页
目的:确定黄榆祛瘀膏的最佳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方法:采用直接乙醇蒸馏法提取大黄,选择正交试验法考察不同提取次数、时间及加水量对出膏率、大黄素含量等指标的影响。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配方中大黄和黄芩进行鉴别。结果:通过加10倍量水...
目的:确定黄榆祛瘀膏的最佳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方法:采用直接乙醇蒸馏法提取大黄,选择正交试验法考察不同提取次数、时间及加水量对出膏率、大黄素含量等指标的影响。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配方中大黄和黄芩进行鉴别。结果:通过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h的方法制备。薄层色谱鉴别中,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此工艺可作为黄榆祛瘀膏的提取工艺,方法简便,结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榆祛瘀膏
制备工艺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六西格玛法在改善医院制剂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3
作者
刘舒雅
陈健明
+1 位作者
张晓幸
柯颖标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6期156-159,共4页
目的 探讨六西格玛在医院制剂生产质量改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2年6月至2024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茂名医院(茂名市中医院)制剂中心生产的中药合剂的生产数据,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为改进前,2023年6月至2024年5月为改进后。分析项...
目的 探讨六西格玛在医院制剂生产质量改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2年6月至2024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茂名医院(茂名市中医院)制剂中心生产的中药合剂的生产数据,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为改进前,2023年6月至2024年5月为改进后。分析项目启动前后合剂的各项生产质量数据,应用Minitab20软件进行流程能力分析,经过鱼骨图分析,针对影响因素进行多种方式的整改优化,通过比较项目启动前后的合剂批成品率的差异,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法在医院制剂生产质量改进中的效果。结果 项目改进后,合剂的批成品率由改进前的93.21%提高到96.13%,批成品率提高了2.92%,改进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六西格玛管理法优化中药合剂的生产质量管理,生产过程能力对比改进前有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西格玛
医院制剂
生产质量
DMA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优化金香止痛散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吴爱梅
刘舒雅
+3 位作者
崔伟堂
李菲
陈健明
柯颖标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1年第8期107-110,共4页
目的优化金香止痛散制备工艺及提升质量控制方法以保障产品安全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依据金香止痛散制备方法不同分为传统组和改进组,传统组采用传统粉碎及过筛混合工艺,改进组在传统组工艺基础上行分类超微粉碎,比较两组产品中延胡索乙...
目的优化金香止痛散制备工艺及提升质量控制方法以保障产品安全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依据金香止痛散制备方法不同分为传统组和改进组,传统组采用传统粉碎及过筛混合工艺,改进组在传统组工艺基础上行分类超微粉碎,比较两组产品中延胡索乙素、大黄酚和大黄素薄层色谱鉴别结果及溶出量,检测各组微生物限度指标。结果两组的延胡索乙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经薄层色谱法鉴别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改进组的色谱斑点分离度、特征斑点清晰度好于传统组;改进组的大黄素及大黄酚溶出量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改进组平均细菌数、霉菌数及酵母菌数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与传统制备工艺比较,实施分类超微粉碎工艺可显著提升金香止痛散的有效成分溶出量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香止痛散
制备工艺
质量控制
薄层色谱
超微粉碎
低温
原文传递
响应面法优化地花活络酒的制备工艺
5
作者
刘舒雅
陈健明
+1 位作者
吴爱梅
柯颖标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3年第10期112-115,119,共5页
目的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地花活络酒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总固体物量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试验,考察浸泡时间、搅拌次数、药材粉碎粒度3个因素对总固体物量的影响。结果 确定地花活络酒的最...
目的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地花活络酒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总固体物量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试验,考察浸泡时间、搅拌次数、药材粉碎粒度3个因素对总固体物量的影响。结果 确定地花活络酒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浸泡时间40 d,把药材粉碎为粗粉,每10天搅拌4次。在此工艺条件下,总固体物量为1.232 0 g,与理论预测值1.237 0 g相比,其相对误差约为0.404 2%。结论 本研究优选的工艺简便易行,精确度良好,可用于地花活络酒的制备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地花活络酒
工艺优化
总固体物量
原文传递
题名
参黄排毒灌肠剂质量控制研究
1
作者
陈晓铤
钟昶国
熊艳丽
陈健明
柯颖标
刘舒雅
陈洪毅
机构
茂名市中医院
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
出处
《北方药学》
2024年第3期1-4,共4页
文摘
目的:采用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对参黄排毒灌肠剂中的大黄和丹参分别进行定性和定量的鉴别,用于医院中灌肠剂的质量保障,更有效的治疗患者。方法:薄层色谱采用硅胶G薄层板,以大黄、丹参对照药材和大黄酚、丹参素钠为对照,对薄层色谱特征点进行对比;高效液相色谱采用Kromasi l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进行分析,其中,大黄酸、大黄酚的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检测波长为254 nm,丹参酮I、丹参酮IIA、隐丹参酮的流动相为乙腈-0.02%磷酸溶液(61:39),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0 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结果:参黄排毒灌肠剂的色谱斑点分离度好,大黄、丹参的特征斑点清晰,与对照品特征点一致;大黄酸、大黄酚、丹参酮I、丹参酮IIA、隐丹参酮在各自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加样回收率为96.88%~108.28%,RSD为0.79%~2.76%,大黄酸、丹参酮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2.15±0.42)μg/mL、(40.20±1.26)μg/mL。结论:此次方法可以多次应用,结果具有准确和一致性,我们拟定了参黄排毒灌肠剂中大黄酸和丹参酮I的含量分别不能低于15μg/mL、30μg/mL的标准,用于参黄排毒灌肠剂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参黄排毒灌肠剂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大黄
丹参
质量控制
Keywords
Shenhuang detoxification enema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hubarb
Salvia miltiorrhiza
quality control
分类号
R692.5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榆祛瘀膏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2
作者
房新苗
陈健明
柯颖标
机构
茂名市中医院
出处
《北方药学》
2019年第11期2-4,共3页
基金
项目编号:190305181703881项目名称:黄榆祛瘀膏制备工艺优化及质量控制方法提高的研究
文摘
目的:确定黄榆祛瘀膏的最佳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方法:采用直接乙醇蒸馏法提取大黄,选择正交试验法考察不同提取次数、时间及加水量对出膏率、大黄素含量等指标的影响。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配方中大黄和黄芩进行鉴别。结果:通过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h的方法制备。薄层色谱鉴别中,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此工艺可作为黄榆祛瘀膏的提取工艺,方法简便,结果稳定。
关键词
黄榆祛瘀膏
制备工艺
质量标准
分类号
R284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六西格玛法在改善医院制剂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3
作者
刘舒雅
陈健明
张晓幸
柯颖标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茂名医院(茂名市中医院)药学部
出处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6期156-159,共4页
基金
广东省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2023328)。
文摘
目的 探讨六西格玛在医院制剂生产质量改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2年6月至2024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茂名医院(茂名市中医院)制剂中心生产的中药合剂的生产数据,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为改进前,2023年6月至2024年5月为改进后。分析项目启动前后合剂的各项生产质量数据,应用Minitab20软件进行流程能力分析,经过鱼骨图分析,针对影响因素进行多种方式的整改优化,通过比较项目启动前后的合剂批成品率的差异,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法在医院制剂生产质量改进中的效果。结果 项目改进后,合剂的批成品率由改进前的93.21%提高到96.13%,批成品率提高了2.92%,改进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六西格玛管理法优化中药合剂的生产质量管理,生产过程能力对比改进前有较大的提高。
关键词
六西格玛
医院制剂
生产质量
DMAIC模型
Keywords
Six Sigma
Hospital preparations
Production quality
DMAIC model
分类号
R197.3 [医药卫生]
R95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优化金香止痛散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吴爱梅
刘舒雅
崔伟堂
李菲
陈健明
柯颖标
机构
广东省茂名市中医院药剂科
出处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1年第8期107-110,共4页
基金
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200326144552478)。
文摘
目的优化金香止痛散制备工艺及提升质量控制方法以保障产品安全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依据金香止痛散制备方法不同分为传统组和改进组,传统组采用传统粉碎及过筛混合工艺,改进组在传统组工艺基础上行分类超微粉碎,比较两组产品中延胡索乙素、大黄酚和大黄素薄层色谱鉴别结果及溶出量,检测各组微生物限度指标。结果两组的延胡索乙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经薄层色谱法鉴别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改进组的色谱斑点分离度、特征斑点清晰度好于传统组;改进组的大黄素及大黄酚溶出量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改进组平均细菌数、霉菌数及酵母菌数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与传统制备工艺比较,实施分类超微粉碎工艺可显著提升金香止痛散的有效成分溶出量及安全性。
关键词
金香止痛散
制备工艺
质量控制
薄层色谱
超微粉碎
低温
Keywords
Jinxiangzhitong Powder
Preparatio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Ultrafine pulverization
Low temperature
分类号
R289.5 [医药卫生—方剂学]
R286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响应面法优化地花活络酒的制备工艺
5
作者
刘舒雅
陈健明
吴爱梅
柯颖标
机构
茂名市中医院
出处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3年第10期112-115,119,共5页
基金
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220327104550753)。
文摘
目的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地花活络酒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总固体物量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试验,考察浸泡时间、搅拌次数、药材粉碎粒度3个因素对总固体物量的影响。结果 确定地花活络酒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浸泡时间40 d,把药材粉碎为粗粉,每10天搅拌4次。在此工艺条件下,总固体物量为1.232 0 g,与理论预测值1.237 0 g相比,其相对误差约为0.404 2%。结论 本研究优选的工艺简便易行,精确度良好,可用于地花活络酒的制备生产。
关键词
响应面法
地花活络酒
工艺优化
总固体物量
Keywords
Box-Behnke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Dihua Huoluo wine
Process optimization
The total solid substance
分类号
R283.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参黄排毒灌肠剂质量控制研究
陈晓铤
钟昶国
熊艳丽
陈健明
柯颖标
刘舒雅
陈洪毅
《北方药学》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榆祛瘀膏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房新苗
陈健明
柯颖标
《北方药学》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六西格玛法在改善医院制剂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刘舒雅
陈健明
张晓幸
柯颖标
《中国医药科学》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优化金香止痛散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的应用研究
吴爱梅
刘舒雅
崔伟堂
李菲
陈健明
柯颖标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1
1
原文传递
5
响应面法优化地花活络酒的制备工艺
刘舒雅
陈健明
吴爱梅
柯颖标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