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激光散斑对比成像技术监测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前后的微循环血流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崇辉 王洪东 +4 位作者 葛新兰 潘可 柏佳 张爱群 董家鸿 《微循环学杂志》 2013年第4期16-19,F0003,I0001,共6页
目的:应用激光散斑对比成像(LSCI)技术监测大鼠入肝血流阻断前后肝脏微循环血流变化。方法: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5)和阻断入肝血流组(n=8),实施尾叶转流法90%全肝血流阻断,并于阻断入肝血流前后和复流后,应用moorFLP... 目的:应用激光散斑对比成像(LSCI)技术监测大鼠入肝血流阻断前后肝脏微循环血流变化。方法: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5)和阻断入肝血流组(n=8),实施尾叶转流法90%全肝血流阻断,并于阻断入肝血流前后和复流后,应用moorFLPI-2LSCI系统分别进行肝左叶、左中叶和右中叶表面微循环血流量测量及组织形态学观察,并与假手术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假手术组和阻断入肝血流组阻断前的肝脏微循环血流量分别为(882.11±103.78)LSPU和(855.61±117.58)LSPU(P>0.05),阻断入肝血流使肝脏微循环血流量下降至(464.97±92.20)LSPU(P<0.05),复流后进一步下降至(336.46±29.33)LSPU(P<0.05),而假手术组肝微循环血流量无明显变化。阻断入肝血流后大鼠肝左叶微循环血流量(395.24±75.48)LSPU明显低于左中叶(511.70±116.98)LSPU和右中叶(519.94±101.49)LSPU(P均<0.05)。缺血再灌注大鼠肝脏主要表现为肝窦大量充血和肝细胞核固缩及变性坏死。结论:LSCI技术能够准确评估入肝血流阻断导致的肝脏微循环血流变化,反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的微循环障碍,可用于肝外科手术中入肝血流控制的监测和肝脏微循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缺血再灌注 肝脏微循环 血流变化 成像技术 激光散斑 应用 门静脉压力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联合胆管双结扎与单纯门静脉结扎对非结扎侧肝增生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潘立超 任为正 +3 位作者 葛新兰 张东欣 柏佳 董家鸿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5年第4期253-258,共6页
目的:探讨胆管联合门静脉双结扎(B PL)与单纯门静脉结扎(PVL)对非结扎侧肝增生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B PL组和PVL组,每组36只。解剖大鼠肝门部,B PL组结扎大鼠肝左、中叶门静脉和胆管,PVL组结扎大鼠肝左、中叶... 目的:探讨胆管联合门静脉双结扎(B PL)与单纯门静脉结扎(PVL)对非结扎侧肝增生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B PL组和PVL组,每组36只。解剖大鼠肝门部,B PL组结扎大鼠肝左、中叶门静脉和胆管,PVL组结扎大鼠肝左、中叶门静脉。在术后0、1、2、3、5和7 d分别将各组大鼠称重后取下腔静脉血、肝组织,测定血清以及肝内胆汁酸水平,测定转氨酶水平,称量未结扎侧和结扎侧肝重。对于非结扎侧肝脏,W estern blot测定PC N A表达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ki67阳性细胞指数。结果:两组术后均引起一过性转氨酶升高。B PL组肝内胆汁酸于术后1 d升至峰值,随后迅速降低。而PVL组肝内胆汁酸于术后2 d到达峰值,随后缓慢降低。PC N A表达量以及ki-67阳性细胞指数B PL组均比PVL组提前到达峰值。PVL与B PL均可以引起肝脏萎缩-增生综合征(A H C)。但是,B PL更快、更有效。结论:B PL比PVL能更有效地促进非结扎侧肝叶的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结扎 门静脉结扎 肝再生 PCNA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在农村ARI防治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宋坚 柏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1993年第3期33-34,共2页
本文探讨了健康教育在农村ARI 防治工作中的应用。阜宁县运用声像、防治知识咨询、印发宣传材料等方法,使218个ARI 监测村近80%的家庭掌握了小儿肺炎的鉴别方法和家庭护理内容,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沟墩、东沟、风谷... 本文探讨了健康教育在农村ARI 防治工作中的应用。阜宁县运用声像、防治知识咨询、印发宣传材料等方法,使218个ARI 监测村近80%的家庭掌握了小儿肺炎的鉴别方法和家庭护理内容,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沟墩、东沟、风谷3个试点乡镇婴儿肺炎死亡率由1990年的1003.72/10万降至775.19/10万,婴儿肺炎死亡占总死亡的比率由27.00%降至16.67%,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SM的报警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柏佳 姜世杭 +1 位作者 崔益军 汪娟 《农业装备技术》 2012年第6期50-52,共3页
介绍了基于GSM短消息的报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部分硬件、软件设计方案。该系统由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作为控制模块,由GSM无线通信模块、传感器数据信息采集模块和继电器控制模块组成。通过传感器采集相关信号,经电压比较器模块转换... 介绍了基于GSM短消息的报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部分硬件、软件设计方案。该系统由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作为控制模块,由GSM无线通信模块、传感器数据信息采集模块和继电器控制模块组成。通过传感器采集相关信号,经电压比较器模块转换成单片机可处理的数字信号,该信号通过GSM短信模块,以短消息形式把报警情况反映到手机上。通过手机向GSM模块发送短消息,可控制单片机作出相应的动作,控制继电器的开合,从而实现对各种电器的远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M 单片机 报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稳定器弯曲段的宽度和厚度对其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柏佳 汪涛 +2 位作者 程学进 吴磊 胡祥军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6年第1期10-12,共3页
建立植入颈椎动态稳定器(DCI)的C5-C6颈椎节段的有限元模型,对弯曲段的不同宽度和厚度的DCI进行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研究弯曲段的宽度和厚度对其等效应力和活动度的影响,为DCI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相对于弯曲段的厚度,弯... 建立植入颈椎动态稳定器(DCI)的C5-C6颈椎节段的有限元模型,对弯曲段的不同宽度和厚度的DCI进行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研究弯曲段的宽度和厚度对其等效应力和活动度的影响,为DCI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相对于弯曲段的厚度,弯曲段的宽度对侧屈和扭转的活动度具有更明显影响。可以通过适当减小弯曲段的宽度来极大地提高侧屈和扭转的活动度,从而提高患者整体的运动功能。此时,DCI增加的等效应力,可以通过适当增加厚度来抵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颈椎间盘 有限元分析 等效应力 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球菌改进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样皮炎动物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承灵 王祎琳 +4 位作者 张璇 王婧宇 仁丹 柏佳 赵华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5-100,114,共7页
背景链球菌感染可诱发并加重银屑病。目前银屑病研究中运用最广的模型是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皮炎动物模型,但皮损持续时间短、易消退的缺点影响了其应用价值。目的观察链球菌是否可改良咪喹莫特诱导建立的银屑病样皮炎动物模型。方法... 背景链球菌感染可诱发并加重银屑病。目前银屑病研究中运用最广的模型是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皮炎动物模型,但皮损持续时间短、易消退的缺点影响了其应用价值。目的观察链球菌是否可改良咪喹莫特诱导建立的银屑病样皮炎动物模型。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链球菌组(GAS+IMQ)、咪喹莫特组(PBS+IMQ)及空白组(PBS+VAS),每组各15只。实验第1天,链球菌组小鼠鼻腔内滴加链球菌活菌液,空白组和咪喹莫特组小鼠鼻腔内滴加等量PBS溶液。实验第3天,链球菌组和咪喹莫特组小鼠背部皮肤涂抹咪喹莫特乳膏,空白组小鼠背部皮肤涂抹医用黄凡士林,三组小鼠连续涂抹并观察21 d。实验第3天后每天对皮损进行拍照及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实验第0、3、10、17、24天,每组随机处死3只小鼠,收集皮肤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皮损中Ki-67表达情况,实验第24天酶联免疫吸实验(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含量。结果实验第3天后链球菌组及咪喹莫特组小鼠均出现银屑病样皮损,PASI评分于第10天达到顶峰。之后咪喹莫特组小鼠皮损严重程度逐渐下降,实验第24天皮损基本消退。链球菌组皮损严重程度同期均高于咪喹莫特组(P<0.05),实验第24天链球菌组小鼠皮肤鳞屑性红斑皮损持续存在。皮肤组织病理:链球菌组和咪喹莫特组小鼠均出现Munro微脓肿、棘层肥厚及真皮层炎症细胞浸润,同期相比链球菌组小鼠表皮厚度均高于咪喹莫特组小鼠(P<0.05),链球菌组小鼠皮损中Ki-67阳性表达显著强于咪喹莫特组(P<0.05)。与空白组和咪喹莫特组相比,链球菌组小鼠血清中IL-17、IL-6、TNF-α含量均升高(P<0.05)。结论链球菌可使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皮炎动物模型皮损维持时间延长且更典型,可能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改良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链球菌 动物模型 皮损 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67在大鼠肝移植后肝细胞再生程度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苏一男 李崇辉 +4 位作者 石雍 葛新兰 柏佳 潘可 梁雨荣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789-792,806,共5页
目的探讨Ki-67在大鼠肝移植后肝细胞再生程度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冷保存1 h组、冷保存6 h组各36只。每组行肝移植手术,分别在术后1 d、3 d、5 d取肝标本,将不同时间获取的标本分为冷保存1 h下移植后1 d组(A)... 目的探讨Ki-67在大鼠肝移植后肝细胞再生程度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冷保存1 h组、冷保存6 h组各36只。每组行肝移植手术,分别在术后1 d、3 d、5 d取肝标本,将不同时间获取的标本分为冷保存1 h下移植后1 d组(A)、移植后3 d组(B)、移植后5 d组(C);冷保存6 h下移植后1 d组(D)、移植后3 d组(E)、移植后5 d组(F),运用免疫组化法对各组大鼠肝进行染色,运用Image J软件进行阳性新生肝细胞计数,比较各组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 A组、B组、C组阳性细胞表达率逐渐升高(4.97%±2.34%,9.65%±1.68%,19.27%±2.94%);D组、E组、F组阳性细胞表达率呈上升趋势,其中D组与F组(19.24%±3.08%vs 32.97%±6.05%,P<0.01)、E组与F组(21.98%±3.14%vs32.97%±6.05%,P<0.01)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对比可见D组、E组、F组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显著高于A组、B组、C组(19.24%±3.08%vs 4.97%±2.34%,21.98%±3.14%vs 9.65%±1.68%,32.97%±6.05%vs 19.27%±2.94%;P均<0.01)。结论 Ki-67表达率可反映大鼠肝移植后肝细胞再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大鼠 KI-67 肝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管理是做好婴幼儿保健工作的关键
8
作者 柏佳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1995年第9期491-492,共2页
科学管理是做好婴幼儿保健工作的关键江苏省阜宁县妇幼保健所(224400)柏佳阜宁县自1990年开展MCH合作项目以来,推行婴幼儿系统管理,并逐步把婴幼儿保健工作纳入了科学化、程序化管理轨道,使阜宁县U5MR由1989... 科学管理是做好婴幼儿保健工作的关键江苏省阜宁县妇幼保健所(224400)柏佳阜宁县自1990年开展MCH合作项目以来,推行婴幼儿系统管理,并逐步把婴幼儿保健工作纳入了科学化、程序化管理轨道,使阜宁县U5MR由1989年的60.17‰下降到1994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保健 科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囊型淋巴管畸形二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殷广 巴伟 +6 位作者 宋翠豪 许媛媛 丁潇 贺赞 柏佳 李承新 赵华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0年第3期178-180,共3页
微囊型淋巴管畸形是一种先天性的脉管畸形疾病,属于淋巴管畸形的一个亚型,临床少见。因临床表现有时与血管瘤相似,易被误诊。该文报道2例多次误诊的微囊型淋巴管畸形,通过分析临床资料、误诊原因,并进行文献复习,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 微囊型淋巴管畸形是一种先天性的脉管畸形疾病,属于淋巴管畸形的一个亚型,临床少见。因临床表现有时与血管瘤相似,易被误诊。该文报道2例多次误诊的微囊型淋巴管畸形,通过分析临床资料、误诊原因,并进行文献复习,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诊断治疗要点及易误诊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畸形 微囊型 误诊 硬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b23分子对中波紫外线诱导人黑素细胞系PIG1细胞黑素合成的调控效应
10
作者 卫宣瑾 黄敏 +2 位作者 杨怡 柏佳 李承新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653-656,共4页
目的探究Rab23是否参与调控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B,UVB)诱导的黑素细胞黑素合成。方法分别用25 mJ/cm^2、50 mJ/cm^2、100 mJ/cm^2 UVB照射人黑素细胞系PIG1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Rab23及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crophthalmia-associa... 目的探究Rab23是否参与调控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B,UVB)诱导的黑素细胞黑素合成。方法分别用25 mJ/cm^2、50 mJ/cm^2、100 mJ/cm^2 UVB照射人黑素细胞系PIG1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Rab23及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crophthalmia-associ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MITF)的蛋白表达水平。用50 mJ/cm^2 UVB照射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PIG1)后,分别于0.5 h、1 h、2h、6 h、12 h提取细胞蛋白,Western印迹检测Rab23及黑素合成相关蛋白MITF、gp100的表达水平。在PIG1细胞中构建Rab23的RNA干扰细胞系(siRNA),使用50 mJ/cm^2 UVB处理细胞,继续培养6 h后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黑素合成相关蛋白MITF、gp100的表达水平。结果 Rab23及MITF表达量随UVB剂量增大而增大;50 mJ/cm^2 UVB照射黑素细胞,培养时间越长,Rab23表达水平越高,MITF和gp100表达水平也越高;使用50 mJ/cm^2 UVB照射Rab23的RNA干扰细胞系继续培养6 h后,细胞中的MITF和gp100表达水平较Rab23正常表达组明显降低。结论 UVB可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上调Rab23及黑素合成相关蛋白表达水平,下调Rab23表达可降低UVB诱导的MITF和gp100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细胞 紫外线 黑素合成 Rab23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孕产妇及儿童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思考
11
作者 薛凤珍 柏佳 宋坚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3年第8期464-464,共1页
关键词 农村 孕产妇 儿童 非典型肺炎 防治工作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性痒疹二例皮肤镜特征及文献复习
12
作者 刘承灵 张晓宁 +4 位作者 柏佳 周勇 李承新 赵华 解方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3年第2期85-89,共5页
目的报道2例色素性痒疹(prurigo pigmentosa,PP)患者的特征,归纳其皮肤镜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总结。方法检索1971年—2021年国内外文献数据库,寻找PP皮肤镜学特征相关研究文献,结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患者分析总结PP在皮肤镜... 目的报道2例色素性痒疹(prurigo pigmentosa,PP)患者的特征,归纳其皮肤镜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总结。方法检索1971年—2021年国内外文献数据库,寻找PP皮肤镜学特征相关研究文献,结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患者分析总结PP在皮肤镜下可能的典型表现。结果共分析4例患者,包括目前文献检索到的2例和该文报道的2例患者。经分析总结出PP各个时期不同的表现。早期,淡红色背景下灶状分布点状血管、散在分布小片状黄褐色鳞屑及少量蜂窝状色素网。完全发展期,深红色背景下一致性分布的分支状的血管、卵圆形灶状分布的黄褐色鳞屑以及少量蜂窝状色素网。晚期,黄褐色背景下少量灶状分布的线状血管、少量散在分布黄褐色鳞屑及大片状弥漫分布的蜂窝状色素网。结论各个时期的PP均有较特异性的皮肤镜表现,可能与其组织病理特征相对应,可能对PP的非创伤性诊断提供依据,并能更好的与其他类型的红斑鳞屑性疾病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性痒疹 皮肤镜 Nagashima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有机酸对伴矿景天修复效率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柏佳 谭长银 +5 位作者 曹雪莹 周青 黄硕霈 彭曦 邓月强 孙丽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8-324,共7页
伴矿景天(Sedumplumbizincicola)是一种Cd和Zn的超积累植物,常用于Cd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有机酸能够提高土壤重金属的有效性,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积累,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效率具有强化作用,并对土壤微生物数量有重要影响。以河... 伴矿景天(Sedumplumbizincicola)是一种Cd和Zn的超积累植物,常用于Cd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有机酸能够提高土壤重金属的有效性,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积累,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效率具有强化作用,并对土壤微生物数量有重要影响。以河潮土和红黄泥为供试土壤,探讨了乙二胺四乙酸(EDTA)、柠檬酸、草酸对伴矿景天修复效率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酸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效态Cd含量,柠檬酸处理的效果最好,河潮土和红黄泥中有效态Cd含量较单种伴矿景天分别增加72.73%,12.99%(P<0.05);伴矿景天地上部Cd含量在河潮土和红黄泥中以EDTA处理最高,在河潮土和红黄泥中分别比单种伴矿景天增加99.24%和33.32%;与单种伴矿景天相比,添加有机酸处理河潮土和红黄泥中伴矿景天修复效率显著提高。添加有机酸比单种伴矿景天显著增加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其中柠檬酸处理河潮土中细菌和真菌数量分别增加34.38%和68.42%(P<0.05),草酸处理红黄泥中放线菌数量增加150.00%。研究结果可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强化修复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 伴矿景天 植物修复 微生物数量 重金属有效性 水稻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6例肺结节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气道受累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5
14
作者 柏佳 宗秋 +5 位作者 贾林杰 倪望 许淑云 赵建平 徐永健 周敏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肺结节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气道受累的相关因素。方法根据气道受累与否,将126例肺结节病患者分为气道受累组69例和非气道受累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辅助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及转归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 目的探讨肺结节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气道受累的相关因素。方法根据气道受累与否,将126例肺结节病患者分为气道受累组69例和非气道受累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辅助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及转归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肺结节病患者气道受累的相关因素。结果气道受累组出现呼吸道症状、咳嗽、气短或喘息、肺外受累、胸外淋巴结受累、ScaddingⅡ期、病理取材确诊部位为支气管黏膜、胸部高分辨率CT(HRCT)检查表现为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支气管壁增厚/狭窄、接受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比例及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球蛋白水平均高于非气道受累组,ScaddingⅢ期、病理取材确诊部位为肺患者比例及淋巴细胞计数、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均低于非气道受累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咳嗽、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及胸部HRCT检查表现为支气管壁增厚/狭窄均与肺结节病患者气道受累相关(P<0.05)。结论气道受累的肺结节病患者更易出现呼吸道症状,肺结节病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胸部HRCT检查表现为支气管壁增厚/狭窄提示可能出现气道受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病 气道受累 症状 中性粒细胞 影像学
原文传递
基于GF-1和Sentinel-2时序数据的茶园识别 被引量:9
15
作者 柏佳 孙睿 +2 位作者 张赫林 王岩 金志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79-185,共7页
由于茶园大多分布在地形复杂的山区,地块破碎,分布零散,形状差异大、植被混杂且茶园所处环境长期受到云雨的影响,增加了茶园遥感识别的难度与不确定性,针对这一问题,该研究提出了利用高分1号(GF-1)和哨兵2号(Sentinel-2)时序数据提取茶... 由于茶园大多分布在地形复杂的山区,地块破碎,分布零散,形状差异大、植被混杂且茶园所处环境长期受到云雨的影响,增加了茶园遥感识别的难度与不确定性,针对这一问题,该研究提出了利用高分1号(GF-1)和哨兵2号(Sentinel-2)时序数据提取茶园的方法,以浙江省武义县王宅镇为研究区,采用GF-1号为主要数据源,并利用MODIS地表反射率产品和Sentinel-2反射率数据,基于时空融合算法得到时间分辨率5 d的10 m Sentinel-2完整的时序数据。综合利用GF-1在空间细节方面的优势和重建的Sentinel-2高观测频率时序数据在反映茶树生长过程方面的优势,分别基于GF-1的光谱和纹理特征及GF-1的光谱、纹理特征和Sentinel-2时序特征两种特征组合方式,采用随机森林算法提取茶园。结果表明,GF-1光谱、纹理信息结合Sentinel-2时序信息分类结果的准确率、错误率、精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分别为96.91%、3.09%、89.00%、83.09%和0.86,仅基于GF-1光谱和纹理信息的分类准确率、错误率、精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分别为94.72%、5.28%、73.09%、84.61%和0.78,添加时序信息分类结果总体优于未添加时序信息的分类结果。表明高空间分辨率结合高频率时序遥感数据是提高茶园分类精度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图像处理 光谱分析 茶园识别 GF-1 Sentinel-2时序信息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蓝牙通信技术的智能电子锁系统 被引量:4
16
作者 柏佳 魏鑫 朱广 《电子技术应用》 2019年第8期128-130,共3页
随着人们安防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智能技术的持续发展,针对用户对安全系数高的智能电子锁的需求,使用FPGA蓝牙通信技术设计了基于FPGA蓝牙通信技术的智能电子锁系统。通过手机APP直接控制电子锁,对电子锁进行双重加密处理,具有开锁、修改密... 随着人们安防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智能技术的持续发展,针对用户对安全系数高的智能电子锁的需求,使用FPGA蓝牙通信技术设计了基于FPGA蓝牙通信技术的智能电子锁系统。通过手机APP直接控制电子锁,对电子锁进行双重加密处理,具有开锁、修改密码,管理员控制用户开锁信息表,增添和删除能开锁的用户信息等功能。经测试,系统使用方便,动态灵活,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 多功能电子锁 双重加密 手机蓝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梗生物炭理化性质及其对水中Cd的吸附机制 被引量:10
17
作者 代兵 谭长银 +4 位作者 曹雪莹 谢雨呈 朱上游 柏佳 彭曦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3-522,共10页
为探究HBC(荷梗生物炭)的基本理化性质及其对水中Cd^(2+)的吸附机制,以荷梗为原料,在300~700℃热解温度下制得HBC,通过灰分分析、元素分析、SEM(扫描电镜)分析及FTIR(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初步探明HBC的基本理化性质并确定其最优热解温... 为探究HBC(荷梗生物炭)的基本理化性质及其对水中Cd^(2+)的吸附机制,以荷梗为原料,在300~700℃热解温度下制得HBC,通过灰分分析、元素分析、SEM(扫描电镜)分析及FTIR(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初步探明HBC的基本理化性质并确定其最优热解温度,同时利用经典的吸附动力学模型和等温吸附模型对HBC吸附水中Cd^(2+)的内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HBC的最优热解温度为400℃,灰分物质显著影响了HBC的pH,进而对其吸附性能产生影响. SEM分析结果显示,HBC具有发达的多孔结构,其中400℃下制备的HBC(记为HBC-400)多孔结构最优.元素分析结果显示,HBC中φ(C)逐渐升高而H/C〔φ(H)/φ(C))〕、O/C〔φ(O)/φ(C)〕下降,表明随热解温度升高HBC逐渐失水且炭化程度逐渐增强. FTIR分析表明,HBC表面存在大量羟基、羧基和羰基等含氧官能团,随热解温度升高,HBC芳构化程度增强而表面官能团丰度降低.试验条件下,HBC对Cd^(2+)的平衡吸附量已达39. 239 mg/g,吸附平衡时间为600 min.通过对吸附动力学及等温吸附模型拟合结果分析可知,水中Cd^(2+)在HBC上的吸附是发生在多相异构表面的多分子层混合吸附.综合考虑HBC的理化性质及模型拟合结果可以推测Cd^(2+)在HBC上的吸附可分为3个过程:①Cd^(2+)在浓度梯度力作用下由溶液迅速扩散到HBC表面.②Cd^(2+)与HBC表面官能团发生络合、离子交换反应,与金属氧化物、碳酸盐等发生共沉淀反应.③Cd^(2+)扩散到HBC的多孔结构中,与苯环上普遍存在的π电子结构发生阳离子-π作用.研究显示,HBC具有碱性、发达的多孔结构、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和高稳定性等优良性质,HBC对水中Cd^(2+)的吸附是在其多孔介质表面进行的化学主导吸附过程,因此,可为生物炭类环境功能材料的研制提供选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梗 生物炭 表征 理化性质 吸附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种绿肥对后茬土壤Cd有效性及水稻Cd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彭曦 谭长银 +3 位作者 曹雪莹 王腾飞 柏佳 黄硕霈 《晓庄学院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16,共7页
绿肥种植对土壤肥力及土壤重金属有效性等有重要影响。以我国南方水稻种植区的种植制度为基础,研究冬种绿肥(紫云英和油菜)对后茬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土壤Cd有效性及水稻不同部位Cd积累的影响,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了土壤有效态Cd和水... 绿肥种植对土壤肥力及土壤重金属有效性等有重要影响。以我国南方水稻种植区的种植制度为基础,研究冬种绿肥(紫云英和油菜)对后茬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土壤Cd有效性及水稻不同部位Cd积累的影响,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了土壤有效态Cd和水稻各部位Cd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冬种紫云英处理土壤有效态Cd在种植前、分蘖期和抽穗期显著下降(P<0.05);冬种油菜处理提高了抽穗期和收获期土壤有效态Cd质量分数。与对照相比,冬种紫云英处理水稻不同时期各部位Cd质量分数显著下降(P<0.05);冬种油菜处理抽穗期和收获期水稻各部位Cd质量分数均提高。分蘖期和抽穗期水稻各部位Cd质量分数与土壤有效态Cd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对我国南方重金属污染稻田轮作休耕及安全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有效性 紫云英 油菜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物料对镉污染酸性土壤伴矿景天修复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邓月强 曹雪莹 +6 位作者 谭长银 孙丽娟 蔡润众 彭曦 柏佳 黄硕霈 周青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762-2770,共9页
伴矿景天(Sedum plumbizincicola)是一种镉/锌(Cd/Zn)超积累植物,是Cd污染土壤吸取修复的理想植物。为提高伴矿景天(S.plumbizincicola)对Cd污染酸性土壤的修复效果,本研究以水稻秸秆、大豆秸秆、猪粪和水溶性有机肥4种有机物料为材料,... 伴矿景天(Sedum plumbizincicola)是一种镉/锌(Cd/Zn)超积累植物,是Cd污染土壤吸取修复的理想植物。为提高伴矿景天(S.plumbizincicola)对Cd污染酸性土壤的修复效果,本研究以水稻秸秆、大豆秸秆、猪粪和水溶性有机肥4种有机物料为材料,分别按土质量1%、3%的施用量施入Cd污染酸性农田土壤,研究了4种有机物料对伴矿景天Cd修复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物料可提高土壤pH值和土壤有机质、碱解N、有效P和速效K含量,有效改善供试土壤理化性质;有机物料对土壤有效态Cd含量的影响因有机物料种类和施用量而异,以3%水溶性有机肥处理效果最好,较对照提高了50.0%。与对照相比,施用有机物料显著促进了伴矿景天生长,地上部和根部生物量分别增加了1.08%~40.69%和4.17%~54.17%;水稻秸秆、大豆秸秆和水溶性有机肥处理伴矿景天地上部和根部Cd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0.02%~64.91%和10.95%~45.78%。单一种植伴矿景天修复后土壤Cd去除率为27.6%;施用有机物料辅助修复,土壤Cd去除率可达29.8%~50.7%。因此,在Cd污染酸性土壤伴矿景天(S.plumbizincicola)修复中,可考虑水稻秸秆还田和施用水溶性有机肥来提升修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料 伴矿景天 植物修复 CD污染土壤 Cd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活化协同伴矿景天-玉米套作对镉轻微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路路 谭长银 +4 位作者 曹雪莹 彭曦 柏佳 程学宇 蔡润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57-263,共7页
伴矿景天-玉米套作是一种原位、绿色、边生产、边修复Cd污染土壤的有效方式,土壤中添加柠檬酸可有效提高伴矿景天的修复效率。该研究通过田间微区试验,探究了柠檬酸不同添加方式协同伴矿景天-玉米套作模式对Cd轻微污染稻田土壤修复机理... 伴矿景天-玉米套作是一种原位、绿色、边生产、边修复Cd污染土壤的有效方式,土壤中添加柠檬酸可有效提高伴矿景天的修复效率。该研究通过田间微区试验,探究了柠檬酸不同添加方式协同伴矿景天-玉米套作模式对Cd轻微污染稻田土壤修复机理及修复效果。结果表明:1)同一种植模式,添加柠檬酸可提高土壤Cd有效性,显著提高伴矿景天的修复效率;5次添加柠檬酸,伴矿景天单作时修复效率提高了2.09%,套作时提高了10.54%。2)柠檬酸添加量相同时,套种与伴矿景天单种相比,修复效率提高了3.42%~4.27%,同时减少了玉米对土壤Cd的吸收。3)5次添加柠檬酸协同伴矿景天-玉米套作,伴矿景天Cd移除量可达18.59 mg/m^(2),该处理伴矿景天对轻微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最佳。因此,柠檬酸协同伴矿景天-玉米套作的联合修复模式可强化伴矿景天修复效率,可运用于Cd轻微污染稻田土壤的修复,并可实现边修复边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污染 修复 柠檬酸 伴矿景天 套作 Cd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