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型十二指肠旷置术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的影响
1
作者 杨劲 俞诗雅 +7 位作者 林楠 方永超 赵虎 邱锦维 林鸿铭 陈惠燕 王瑜 吴伟航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523-530,共8页
目的探讨防反流的改良型十二指肠旷置术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糖代谢的影响,明确十二指肠在维持葡萄糖稳态中的作用。方法取40只5周龄的雄性SD大鼠,通过高脂饲料喂养联合低剂量链脲霉素诱导T2DM。将36只达到T... 目的探讨防反流的改良型十二指肠旷置术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糖代谢的影响,明确十二指肠在维持葡萄糖稳态中的作用。方法取40只5周龄的雄性SD大鼠,通过高脂饲料喂养联合低剂量链脲霉素诱导T2DM。将36只达到T2DM模型标准的大鼠随机分为3组:单纯十二指肠旷置术组(DE组)、防反流的改良型十二指肠旷置术组(MDE组)及假手术组(SO组),每组12只。术后第4周行胃肠道造影,并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2、4、8周检测各组大鼠的体重、空腹血糖浓度、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浓度;术后8周处死大鼠,取每组大鼠胆胰袢1 cm肠段,行病理切片的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肠黏膜绒毛长度。结果胃肠造影显示DE组中造影剂明显向十二指肠肠腔反流,而MDE组未见反流现象。术后1周,3组大鼠的体重较术前均短暂性显著下降(P<0.05),之后各组大鼠体重均随时间增长,组间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与SO组比较,MDE组和DE组术后各个时间点的空腹血糖浓度明显下降(P<0.05),GLP-1浓度显著升高(P<0.05);MDE组术后各个时间点的空腹血糖浓度均比DE组低(P<0.05),但MDE组和DE组之间术后各个时间点的血清GLP-1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在肠黏膜形态学上,MDE组大鼠的胆胰袢黏膜绒毛长度均明显短于DE组和SO组(P<0.05)。结论防反流的改良型十二指肠旷置术可以有效改善T2DM大鼠的糖代谢,避免食糜向旷置的十二指肠反流,从而加强其降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旷置术 2型糖尿病 血糖 胃肠造影 肠绒毛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的影响
2
作者 李旭 陈小彬 +1 位作者 林鸿铭 林晨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12期1438-1442,共5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使用时间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口服阿托伐他汀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使用时间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口服阿托伐他汀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变化情况、动静脉内瘘情况、干预24个月后内瘘失功类型以及AVF一期通畅率。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低于对照组患者,透析时泵控血流量、肱动脉血流量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4个月后,干预组患者内瘘失功率、内瘘狭窄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AVF总体通畅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阿托伐他汀可有效增加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时的泵控血流量、肱动脉血流量,降低其动静脉瘘失功的发生风险,延长AVF使用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阿托伐他汀 一期通畅率 失功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加强市政设施智能化建设管理 被引量:3
3
作者 林鸿铭 《福建建材》 2021年第10期102-103,106,共3页
为解决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市政管理问题和难点,适应城市发展和管理的需求,市政智能化建设管理工作势在必行。将“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市政基础设施信息进行整合,可高效管理、监控和维护城市基础设施。基于现有市政设施的管理现状,以... 为解决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市政管理问题和难点,适应城市发展和管理的需求,市政智能化建设管理工作势在必行。将“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市政基础设施信息进行整合,可高效管理、监控和维护城市基础设施。基于现有市政设施的管理现状,以泉州市鲤城区某路段城市照明系统智能化建设和管理为例,分别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管理效益分析了市政设施智能化建设的意义,并提出了市政设施智能化建设管理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设施 智能化管理 措施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硬化剂+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小彬 范祖友 +4 位作者 许磊 林鸿铭 钟健生 江榕 林晨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泡沫硬化剂+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及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OO医院收治的123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77,采用泡沫硬化剂... 目的探讨泡沫硬化剂+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及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OO医院收治的123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77,采用泡沫硬化剂+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治疗)与观察组(n=46,采用泡沫硬化剂+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采用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静脉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 VCSS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52%(3/46),略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1.69%(9/7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泡沫硬化剂+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显著,创伤较小,恢复较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 激光治疗 泡沫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支架治疗医源性股动静脉内瘘的临床疗效分析(附9例报道)
5
作者 林鸿铭 刘婷婷 +3 位作者 江榕 陈小彬 黄建强 林晨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25-228,共4页
目的总结股动静脉内瘘的发生原因及处理策略,为临床诊治此类疾病提供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9月至2023年5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9例股动静脉内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原因、手术方... 目的总结股动静脉内瘘的发生原因及处理策略,为临床诊治此类疾病提供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9月至2023年5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9例股动静脉内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原因、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结果9例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形成均因血管穿刺所致,包括5例房颤患者行射频导管消融术、3例脑梗死患者行取栓术以及1例尿毒症患者行临时血液透析管置入术;9例患者均行覆膜支架隔绝术,经手术治疗均治愈,技术成功率为100%。手术时间60~150 min,中位数为90 min;术中出血量10~50 mL,中位数为20 mL;术后住院时间为8~12 d,中位数为10 d。所有患者术后均未闻及血管杂音、患肢肿胀消退。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超声复查血管通畅无复发迹象。结论因创伤小、可远程接近损伤部位、术后感染风险低、住院时间短、失血少等优势,介入手术可应用于临床治疗股动静脉内瘘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动静脉内瘘 医源性 介入治疗 覆膜支架隔绝术
原文传递
血管腔内技术治疗医源性血管内异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6
作者 陈银珍 林鸿铭 +4 位作者 许磊 周日东 郑纪昌 林晨 陈小彬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5年第2期155-160,175,共7页
目的探讨采用血管腔内技术治疗医源性血管内异物(IFB)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3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福总教学医院(第九〇〇医院)收治的13例发生医源性IFB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异物类型、异物滞留部位、治疗方式等进... 目的探讨采用血管腔内技术治疗医源性血管内异物(IFB)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3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福总教学医院(第九〇〇医院)收治的13例发生医源性IFB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异物类型、异物滞留部位、治疗方式等进行总结,结合相关文献,综合分析血管腔内技术治疗医源性IFB的疗效。结果13例患者的异物类型:7例输液港断离,3例中心静脉导管断离,1例导丝脱落以及2例下腔静脉滤器断离。异物滞留血管位置:5例患者异物整体位于右心房内;3例整体位于下腔静脉内;2例整体位于上腔静脉内;1例一端位于上腔静脉,另一端位于右心房内;1例一端位于肝静脉,另一端位于右心房内;1例位于整个腔静脉内。13例患者的血管腔内异物均采用介入手段顺利取出,且均通过右股静脉通路进行,技术成功率高达100%。11例患者采用单纯的单弯导管配合鹅颈抓捕器成功将IFB取出,2例中心静脉导管断裂的患者采取其他介入手段(猪尾导管配合鹅颈抓捕器)将异物取出,术后均接受针对性抗凝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均行X线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提示IFB均取出,无异物残留。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随访复查血管通畅。结论介入治疗是IFB的首选治疗方式,大部分IFB均可通过鹅颈抓捕器进行抓捕,而当异物与血管壁粘连严重导致单纯抓捕器抓取难度较大时,可以通过导丝或导管辅助抓捕器间接抓捕IFB,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腔内技术 医源性 血管内异物 鹅颈圈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在不稳定经济状况下选购视频切换台?
7
作者 林鸿铭 《世界广播电视》 2009年第4期87-88,共2页
你若计划即将为您公司设备采购时,或许考虑到现在不确定的经济发展状况多少会影响贵公司的预算决定,而提出疑问:这是必要的吗?
关键词 视频切换台 高清 标清 成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