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谱变化分析 被引量:41
1
作者 林红燕 叶晓光 魏衍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 了解我院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耐药谱的变化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我院自 1999~ 2 0 0 2年上半年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病... 目的 了解我院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耐药谱的变化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我院自 1999~ 2 0 0 2年上半年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占 5 1.5 % ;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哌酮、头孢哌酮 /舒巴坦、头孢他啶 ,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氧氟沙星、氨苄西林 /舒巴坦、头孢呋辛、头孢吡肟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氨苄西林 /舒巴坦的耐药率已发生显著性变化 (P<0 .0 5 ) ;与未加酶抑制剂抗菌药物相比 ,几种常见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对加酶抑制剂抗菌药物耐药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 临床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 ,应在医院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耐药谱 变化分析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耐药谱3年的变迁 被引量:34
2
作者 林红燕 叶晓光 魏衍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868-870,共3页
目的 了解我院主要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 (ESBL s)耐药谱的变化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我院自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 (ESBL ... 目的 了解我院主要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 (ESBL s)耐药谱的变化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我院自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 (ESBL s+)的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检出 389株大肠埃希菌、其中产 ESBL s大肠埃希菌占 4 1.9% ;检出 2 95株肺炎克雷伯菌、其中产 ESBL s肺炎克雷伯菌占 4 5 .8% ;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西丁、头孢他啶对产 ESBL s大肠埃希菌有较高的活性 ,亚胺培南、头孢哌酮 /舒巴坦、头孢吡肟对产 ESBL s肺炎克雷伯菌有较高的活性 ;药敏结果显示产 ESBL s菌对 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非产 ESBL s菌。结论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 (ESBL s+)在医院中的感染正日益增多 ,尤其多见于应用广谱抗菌药物的病例 ;亚胺培南是目前少数对 ESBL s高度稳定的品种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耐药性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植物紫草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林红燕 王煊 +7 位作者 何聪 周紫玲 杨旻恺 文钟灵 韩洪苇 陆桂华 戚金亮 杨永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59-472,共14页
紫草为我国传统的重要药用植物资源,其根部代谢产生的紫红色萘醌类天然产物—紫草素及其衍生物,临床上常被用于治疗疮疡和皮肤炎症。数十年来,紫草因具高效的多重生物活性、药理作用、良好的临床疗效、较高的利用价值,引起了国内外研究... 紫草为我国传统的重要药用植物资源,其根部代谢产生的紫红色萘醌类天然产物—紫草素及其衍生物,临床上常被用于治疗疮疡和皮肤炎症。数十年来,紫草因具高效的多重生物活性、药理作用、良好的临床疗效、较高的利用价值,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与关注,正由于此种原因,其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常遭到大量采挖,生长环境受到严重威胁。随着植物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分子代谢及其生物技术的发展,药用植物天然产物生物活性功能与药理作用研究手段的不断创新,紫草的生物合成途径和相关调控基因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紫草素药理作用及其机制得到深入阐明或解析,极大地推进了紫草素的基础性研究及其临床应用开发的进程。本文从紫草分类、紫草素的结构与组成及其生物合成途径、调控紫草素生物合成代谢的功能相关基因以及紫草素生物活性与药理功能等方面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促进我国重要中药材源的药用天然产物的深度挖掘与开发提供有益参考,推动我国传统中药学的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 紫草素 生物合成 基因调控 药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检出肠球菌耐药谱4年的变迁 被引量:25
4
作者 林红燕 沈怀亮 魏衍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5-117,共3页
目的了解我院医院感染致病菌肠球菌耐药谱的变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我院自2000年1月~2003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主要病原菌的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0.5%,但革兰阳... 目的了解我院医院感染致病菌肠球菌耐药谱的变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我院自2000年1月~2003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主要病原菌的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0.5%,但革兰阳性球菌占39.7%,且有逐年上升趋势;检出的517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有400株,占77.40%,屎肠球菌有117株,占22.69%;除万古霉素外,呋喃妥因、替考拉宁、氨苄西林/舒巴坦对粪肠球菌保持较高的敏感性,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替考拉宁对屎肠球菌也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四环素、氯霉素对屎肠球菌的耐药率4年间呈下降趋势。结论屎肠球菌耐药性高于粪肠球菌,临床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应在医院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肠球菌属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状调查 被引量:31
5
作者 林红燕 沈怀亮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81-683,共3页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宏观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我院2005年7月27日住院的781例患者进行抗菌药物应用现状调查,全部调查资料录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56.98%,...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宏观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我院2005年7月27日住院的781例患者进行抗菌药物应用现状调查,全部调查资料录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56.98%,预防性用药率为20.74%;联合用药占41.80%;抗菌药物中应用频率最高的种类是头孢菌素类占58.17%、其次为喹诺酮类占16.56%和青霉素类占11.46%;病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的送检率为33.57%,抗菌药物选用依据以经验用药为主。结论大部分医师能做到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掌握预防性用药的指征和方法是降低抗菌药物应用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抗菌药物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切除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调查 被引量:2
6
作者 林红燕 洪楚原 +1 位作者 陈丽纯 沈怀亮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644-646,共3页
目的了解结肠切除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本院2000—2003年间行结肠切除术的患者291倒进行回顾性调查,从抗菌药物的种类、用药频次、联合用药、预防用药的时间和数量、术后用药... 目的了解结肠切除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本院2000—2003年间行结肠切除术的患者291倒进行回顾性调查,从抗菌药物的种类、用药频次、联合用药、预防用药的时间和数量、术后用药天数及术后感染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术后医院感染42例,感染例次率14.43%。抗菌药物的预防性用药率为100%,联合用药占89.01%;抗菌药物中应用频率最高的种类是头孢菌素类(占24.05%),其次为口内酰胺类/0内酰胺酶抑制刑(占23.04%)和甲硝唑类(占22.53%)。结论严格按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原则应用者少,存在抗茼药物滥用和联合用药不当情况。临床医生应合理用药。避免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的预防性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预防 结肠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切除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林红燕 洪楚原 +1 位作者 陈丽纯 沈怀亮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分析结肠切除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某三甲医院2000~2003年结肠切除术291例,统计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种类、用药频次,联合用药情况,预防用药时间、数量,及术后感染情... 目的:分析结肠切除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某三甲医院2000~2003年结肠切除术291例,统计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种类、用药频次,联合用药情况,预防用药时间、数量,及术后感染情况等。结果:术后医院感染42例次,感染率14.43%。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例达100%;联合用药占89.01%;抗菌药物中应用频率最高的是头孢菌素类(占24.05%)、β-内酰胺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药复合制剂(占23.04%)和硝基咪唑类(占22.53%)。结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合理用药的宣教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结肠切除术 国手术期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透患者微量元素营养状况初步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林红燕 古英明 +1 位作者 陈屏 林长清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01年第2期38-40,共3页
对门诊维持性血透肾衰患者进行了膳食营养调查。结果表明 :(1)在临床检查中发现 ,血透肾衰患者面黄肌瘦 ,面色苍白 ,浮肿 ,疲劳 ;体质虚弱 ,四肢无力 ;精神不振 ,具有明显的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 (2 )在膳食调查中发现 ,每人每日营养素... 对门诊维持性血透肾衰患者进行了膳食营养调查。结果表明 :(1)在临床检查中发现 ,血透肾衰患者面黄肌瘦 ,面色苍白 ,浮肿 ,疲劳 ;体质虚弱 ,四肢无力 ;精神不振 ,具有明显的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 (2 )在膳食调查中发现 ,每人每日营养素摄入量为蛋白质 4 1 54mg ,热量 52 88kJ ,钙 10 4mg、铁 4 86mg和锌 8 86mg、硒 35μg、铜 2 2 8mg、锰 2 86mg、镁76 50mg、磷 4 4 8mg、钾 752mg和钠 1385 4mg ;视黄醇当量 36 8μg、vitaminB10 58mg、vi taminB2 0 39mg、vitaminC 51mg、vitaminPP 12 6 0mg和vitaminE 0 38mg。提示血透肾衰患者蛋白质 -热量营养不良 ,K、Na过量 ,而Ca、Mg、P等宏量元素和Zn、Cu、Fe、Mn、Se等微量元素和RE、vitaminB1、vitaminB2 、vitaminC均未达到RDA要求。原因是主食营养不平衡。因此 ,建议对血透肾衰患者进食主食营养平衡米 (NBR)和制订平衡食谱 ,开展透析日营养治疗和病人家庭营养治疗。改善血透肾衰患者微量元素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营养平衡米 微量元素 营养治疗 膳食管理 肾功率衰竭 平衡食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现况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林红燕 叶晓光 古英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2-154,共3页
目的 进一步研究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规律及发生的危险因素 ,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 对我院 2 0 0 1年 6月 2 7日住院的30 6例老年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横断面调查研究。结果 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 9.80 % ,其... 目的 进一步研究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规律及发生的危险因素 ,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 对我院 2 0 0 1年 6月 2 7日住院的30 6例老年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横断面调查研究。结果 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 9.80 % ,其中下呼吸道感染占 46.67% ,表浅切口感染占 1 6.67% ,上呼吸道和胃肠道感染各占 1 0 .0 0 %。使用呼吸机、动静脉置管、泌尿道插管、支气管和肺恶性肿瘤为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偏高。结论 对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老年患者应加强监测 ,重视无菌操作技术 ;加强对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及管理 ,用于预防时应严格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现况调查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的临床药物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林红燕 叶晓光 王若伦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1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 探讨我院抗生素的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 ,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和宏观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方法抽检 5 0 1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作抗生素应用现况调查 .全部资料录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抗生素的使用率为 75 6 % ;其中头孢菌素... 目的 探讨我院抗生素的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 ,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和宏观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方法抽检 5 0 1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作抗生素应用现况调查 .全部资料录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抗生素的使用率为 75 6 % ;其中头孢菌素类居首位为 34 1%、其次喹诺酮类为 2 6 3%和青霉素类为 19 1% ;单种应用 42 4% ;抗生素选用以经验为主 92 1% ;病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的送检率为 38 5 % ,病原体培养的阳性率为 39 0 % ;大部分医师能做到合理应用 .结论 加强抗生素合理应用的管理非常重要 .应根据病原学和药敏学首选窄谱抗生素 ,尽量应用一种抗生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医院感染 药物流行病学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年我院医院感染现况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林红燕 叶晓光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5-7,共3页
目的 :为进一步研究医院感染发生规律及发生的危险因素 ,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 :对我院 2 0 0 1年 6月 2 7日住院的 6 95例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横断面调查研究。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为 7.91% ,其中下呼吸道感染占 32 ... 目的 :为进一步研究医院感染发生规律及发生的危险因素 ,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 :对我院 2 0 0 1年 6月 2 7日住院的 6 95例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横断面调查研究。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为 7.91% ,其中下呼吸道感染占 32 .72 % ,上呼吸道感染占 2 7.2 7% ,泌尿道感染占 10 .91%。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动静脉置管、泌尿道插管为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 ;合并真菌感染 8例。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比例偏高。结论 :对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加强监测 ,重视无菌操作技术。加强对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及管理 ,用于预防应严格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查 医院内感染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结肠切除围手术期医院感染易感因素分析
12
作者 林红燕 洪楚原 +1 位作者 陈丽纯 沈怀亮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48-1050,共3页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结肠切除围手术期医院感染(NI)情况,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对2000~2003年间行结肠切除术的患者291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其中老年(>60岁)患者199例,并对老年患者围手术期NI易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共发生围手术期NI42例次...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结肠切除围手术期医院感染(NI)情况,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对2000~2003年间行结肠切除术的患者291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其中老年(>60岁)患者199例,并对老年患者围手术期NI易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共发生围手术期NI42例次,总感染例次率14.43%,其中老年患者围手术期NI 31例次,感染例次率15.58%;感染部位依次是呼吸道、手术切口、泌尿道;手术持续时间>3 h占57.29%;Ⅱ类切口NI率为6.53%;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100%.结论围手术期NI发生率与侵袭性诊疗操作、糖尿病、H2受体拮抗剂、手术切口污染程度、手术持续时间长和住院时间长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切除术 围手术期 医院感染 易感因素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检出葡萄球菌耐药谱4年的变迁
13
作者 林红燕 叶晓光 魏衍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9期1029-1031,共3页
目的 :了解我院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葡萄球菌耐药谱的变化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我院 1999年至 2 0 0 2年上半年临床标本中分离的主要病原菌的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病原菌仍以革兰氏阴性 (G-)杆菌... 目的 :了解我院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葡萄球菌耐药谱的变化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我院 1999年至 2 0 0 2年上半年临床标本中分离的主要病原菌的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病原菌仍以革兰氏阴性 (G-)杆菌为主 ,占 5 1.5 % ,但革兰氏阳性 (G+ )球菌占 3 9.4% ,且有逐年上升趋势 ;除万古霉素外 ,氯霉素、利福平对MRSA保持较高的敏感性 ,利福平对MRSCN也有较高的抗菌活性 ;百炎净、氯霉素、环丙沙星对MSSCN的耐药率 4年间呈下降趋势。结论 :临床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 ,应在医院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 耐药性 抗生素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透患者合理膳食的电解质营养治疗研究
14
作者 林红燕 古英明 +1 位作者 林长清 贺意辉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5年第4期291-292,共2页
目的在血透患者中推广合理膳食,改善电解质营养,提高疗效和生存质量.方法采用营养治疗及营养评价.结果合理膳食结构比普食合理;合理膳食中电解质达RDA标准而普食不达标;提示合理膳食平均体重55.4kg>普食53.5kg(p<0.05)及临床表现... 目的在血透患者中推广合理膳食,改善电解质营养,提高疗效和生存质量.方法采用营养治疗及营养评价.结果合理膳食结构比普食合理;合理膳食中电解质达RDA标准而普食不达标;提示合理膳食平均体重55.4kg>普食53.5kg(p<0.05)及临床表现比普食好,合理膳食疗效比普食高.合理膳食的血清电解质均正常,而普食则不正常.结论合理膳食,结构合理,营养改善,血清电解质正常,以致提高疗效和生存质量.建议推广合理膳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透患者 合理膳食 电解质营养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15
作者 林红燕 叶晓光 古英明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医院感染(NI)特点及其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本院从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开始血液透析的患者179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5.1%,其中呼吸道感染占55.6%,皮肤软组织感染占14.8%,胃肠道及泌尿道...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医院感染(NI)特点及其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本院从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开始血液透析的患者179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5.1%,其中呼吸道感染占55.6%,皮肤软组织感染占14.8%,胃肠道及泌尿道感染各占11.1%。医院感染潜在危险因素为患者严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年龄、侵袭性治疗操作、输血和透析时间等因素,其中多次输血是血透患者高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氏菌。结论:血液净化中心应该作为NI监控的重点。加强对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监控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医院感染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动态变化特征及分析 被引量:66
16
作者 叶晓光 王若伦 +1 位作者 林红燕 魏衍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07-609,共3页
目的 分析我院 6年来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变化 ,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K B纸片扩散法对临床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 ,数据输入WHONET4及SPSS 10 0软件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 对铜绿假... 目的 分析我院 6年来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变化 ,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K B纸片扩散法对临床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 ,数据输入WHONET4及SPSS 10 0软件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 对铜绿假单胞菌保持抗菌活性较强而耐药率 <30 %的抗菌药物有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 /舒巴坦、头孢吡肟等 ,但 6年来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普遍增高的趋势 ,其中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哌酮 /舒巴坦等抗生素的耐药率变化显著 (P <0 0 5 )。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 ,多重耐药现象严重 ,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单一或联用抗菌药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例医院感染现况流行病学调查
17
作者 林红燕 沈怀亮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52-54,共3页
目的 :了解本医院感染 (NI)的现况 ,以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抽检 30 0例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况调查。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为 8.6 7% ,其中呼吸道感染占 5 3.85 % ,泌尿道感染占 19.2 3% ,胃肠道感染占 11.5 4 %。ICU、血液科... 目的 :了解本医院感染 (NI)的现况 ,以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抽检 30 0例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况调查。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为 8.6 7% ,其中呼吸道感染占 5 3.85 % ,泌尿道感染占 19.2 3% ,胃肠道感染占 11.5 4 %。ICU、血液科、神经内科等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为大肠埃希氏菌 ,合并真菌感染 7例。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偏高 ,为 76 .6 7%。结论 :高危科室应该作为NI监控的重点。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及管理 ,用于预防应严格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现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性质量改进对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林秀娟 肖龙 林红燕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36-1738,共3页
目的评估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性质量改进对长期留置(>6个月)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HCRI)的影响。方法调查某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长期留置HCRI的发生率和相关感染管理的不足。通过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性质量改进后,再次评估2012年1月至201... 目的评估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性质量改进对长期留置(>6个月)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HCRI)的影响。方法调查某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长期留置HCRI的发生率和相关感染管理的不足。通过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性质量改进后,再次评估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HCRI的发生情况。结果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某院在针对HCRI的控制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透析科医护人员的感染预防和技术规范教育和培训不足;感染预防制度执行的依从性差;手卫生不达标;无菌操作技术不规范等。通过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性质量改进,结合采用最新的、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感染预防措施,HCRI的发生率明显下降(6.3 vs 2.1次/1 000导管日,P=0.02)。结论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性质量改进可以明显降低HCR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透析性导管 医院感染 持续性质量改进 循证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耐药谱动态观察 被引量:8
19
作者 叶晓光 王若伦 +1 位作者 林红燕 魏衍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92-495,共4页
目的 分析本地区 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6月间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 s)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变化 ,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该期间临床标本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 目的 分析本地区 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6月间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 s)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变化 ,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该期间临床标本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产与非产 ESBL s菌株的培养和药敏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 所分离出的 344株肺炎克雷伯菌中 ,产 ESBL s的有 15 4株 ,占 4 5 .2 % ;大肠埃希菌 4 5 4株中 ESBL s阳性 2 0 1株 ,占 4 3.4 % ,呈逐年升高的趋势 ;产 ESBL s的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环 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以及加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抗生素 ,如氨苄西林 /舒巴坦、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等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 ;显著高于非产 ESBL s的菌株 (P<0 .0 0 1) ;但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结论 本地区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产 ESBL s的阳性率高 ,临床治疗中应严格掌握抗菌药物应用指征 ,并动态监测其耐药性变迁 ,防止 ESBL s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的局部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大肠埃希菌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抗菌药物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罗润齐 林红燕 +3 位作者 潘建刚 叶晓光 陈志伟 郭海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208-2211,共4页
目的:了解2012年1-10月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院内感染致病菌的构成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各临床科室发生医院感染并经检验科细菌室培养出的病原菌,致病菌培养与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 目的:了解2012年1-10月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院内感染致病菌的构成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各临床科室发生医院感染并经检验科细菌室培养出的病原菌,致病菌培养与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依据NCCLS进行判定。结果:共检出病原菌750株,病原种类达20多种,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24.0%(180株)、13.5%(101株)、12.7%(95株)。鲍曼不动杆菌多为多重耐药株,大肠埃希菌对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较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庆大霉素、克林霉素均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医院感染监控应从感染科室、感染部位、易感因素等多方面进行,减少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感染 病原体 耐药性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