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剖宫产术前补钙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谭景 杨敏 +1 位作者 林瑞贞 洪明珠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83-84,共2页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前补钙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102例拟行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于切皮前10~15 min静滴10%葡萄糖酸钙10 ml+晶体液100 ml,对照组术前不用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及术...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前补钙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102例拟行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于切皮前10~15 min静滴10%葡萄糖酸钙10 ml+晶体液100 ml,对照组术前不用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及术后2、24 h出血量明显减少(P均<0.05),术后24 h血红蛋白显著升高(P<0.05)。结论剖宫产术前补钙可有效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葡萄糖酸钙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危重症孕产妇临床抢救的治疗及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谭景 杨敏 +1 位作者 林瑞贞 洪明珠 《当代医学》 2012年第22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急危重症孕产妇临床抢救的治疗应对措施。方法对2007年1月~2010年1月间接诊的急危重症孕产妇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娩期并发症、妊娠合并症、妊娠特有疾病是急危重症患者的主要病症,其中产科出血的发生率... 目的探讨急危重症孕产妇临床抢救的治疗应对措施。方法对2007年1月~2010年1月间接诊的急危重症孕产妇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娩期并发症、妊娠合并症、妊娠特有疾病是急危重症患者的主要病症,其中产科出血的发生率最高,占34.17%;其次是妊娠期高血压,为27.50%;产科出血的主要诱因按照发生比例排序,分别为异位妊娠(75.61%)、宫缩乏力(14.63%)、胎盘因素(9.76%);急危重症孕产妇的产前检查率(31.67%)明显低于正常孕产妇(76.22%),而存在高危因素患者比例(62.50%)明显高于正常孕产妇(2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危重症孕产妇的临床抢救需要经验与专业知识的积累,尤其应重视产科出血,提高孕产妇的产前检查率及早期重症筛查率,是降低急危重症发病率及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 孕产妇 临床抢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感染产妇乳汁中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黄建宏 林心 +1 位作者 林瑞贞 冯小三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5年第5期271-272,共2页
目的探讨HBV感染产妇产后能否进行母乳喂养。方法选择住院分娩的乙型肝炎产妇321例(肝功能均正常),其中血清HBsAg、HBeAb(+/-)、HBcAb阳性210例为小三阳组,HBsAg、HBeAg、HBcAb均阳性111例为大三阳组。分别留取产后3~5d的初乳进行乳汁... 目的探讨HBV感染产妇产后能否进行母乳喂养。方法选择住院分娩的乙型肝炎产妇321例(肝功能均正常),其中血清HBsAg、HBeAb(+/-)、HBcAb阳性210例为小三阳组,HBsAg、HBeAg、HBcAb均阳性111例为大三阳组。分别留取产后3~5d的初乳进行乳汁乙肝病毒标志物(HBV M)检测。结果两组乳汁中HBsAg、HBeAg、HBcAb、HBV 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产妇初乳中HBV DNA阳性及产妇血清中大三阳者(HBsAg、HBeAg、HBcAb阳性)不提倡哺乳;初乳中单纯HBsAg阳性,而HBV DNA为阴性的产妇可以哺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感染产妇 乳汁 乙肝病毒标志物 检测 母乳喂养 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起剖宫产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林瑞贞 谭景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0年第5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引起剖宫产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笔者所存医院所有剖官产产妇为观察对象,将发生切口感染的产妇作为观察组,未发生切口感染的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在体重指数、术前白细胞总数、... 目的探讨引起剖宫产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笔者所存医院所有剖官产产妇为观察对象,将发生切口感染的产妇作为观察组,未发生切口感染的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在体重指数、术前白细胞总数、阴道检查或人工破膜等阴道操作史、高频电刀应用、手术时间等方面上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4年间进行剖宫产1820例,发生切口感染80例,发生率4.40%。与切口感染有关的因素为:体重指数高、白细胞总数高、存在阴道操作史、应用高频电刀、手术时间长。结论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来预防和减少切口感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导视下宫腔手术10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肖贤 谢非 +2 位作者 曾琼 林瑞贞 朱文燕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6年第6期50-50,共1页
目的探讨B超导视下宫腔手术操作的价值,减少宫腔手术的盲目性。方法1999~2004年采用B超导视施行宫腔内手术107例。结果B超导视下引产定位穿刺注药成功35例;子宫畸形合并妊娠手术成功13例;困难取环成功19例;困难人工流产及宫腔残留... 目的探讨B超导视下宫腔手术操作的价值,减少宫腔手术的盲目性。方法1999~2004年采用B超导视施行宫腔内手术107例。结果B超导视下引产定位穿刺注药成功35例;子宫畸形合并妊娠手术成功13例;困难取环成功19例;困难人工流产及宫腔残留物手术成功38例,改为开腹手术和水囊引产各1例。结论B超导视下进行宫腔内手术可减少手术盲目性及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导视 宫腔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腔镜手术后氟比洛芬酯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林瑞贞 王昊 邝国超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年第3期321-323,共3页
目的观察妇科腔镜手术后患者氟比洛芬酯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妇科腔镜手术后行PCIA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芬太尼组术后PCIA予芬太尼500ug+昂丹司琼8mg;氟芬组术后PCIA予氟比洛芬酯100mg+... 目的观察妇科腔镜手术后患者氟比洛芬酯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妇科腔镜手术后行PCIA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芬太尼组术后PCIA予芬太尼500ug+昂丹司琼8mg;氟芬组术后PCIA予氟比洛芬酯100mg+芬太尼250Pg+昂丹司琼8mg,手术结束前10min静脉予氟比洛芬酯50mg为负荷剂量。两组PCIA均以昂丹司琼作为止吐药,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两组PCIA泵的设置相同:维持量2ml/h,单次负荷剂量0.5ml,锁定时间15min。观察两组术后48h的镇痛评分(VAS)、镇静评分(SS)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镇痛及镇静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氟芬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芬太尼组。结论氟比洛芬酯用于妇科腔镜手术后PCIA,镇痛效果与单纯芬太尼相似,但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提高了镇痛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腔镜手术 芬太尼 氟比洛芬酯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剖宫产的社会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被引量:6
7
作者 林瑞贞 周小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09年第9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剖宫产的社会因素率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所有孕产妇资料,按照剖宫产指征标准,对无明确剖宫产指征,仅因社会性因素如患方要求、医患关系等因素剖宫产者进行分析。结果2004年1月至2... 目的探讨影响剖宫产的社会因素率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所有孕产妇资料,按照剖宫产指征标准,对无明确剖宫产指征,仅因社会性因素如患方要求、医患关系等因素剖宫产者进行分析。结果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所有孕产妇5608例中剖宫产共3000例,剖宫产率为53.49%,其中社会因素剖宫产为1315例,占同期剖宫产率的43.83%(1315/3000)。具体为:高龄初产、巨大儿及珍贵儿330例、孕妇对分娩的恐惧230例、对剖宫产的误解211例、择日择时分娩360例、医生掌握宫产指征不严或回避医疗纠纷等184例。结论剖宫产率的上升不只是一个纯医学问题,社会因素使剖宫产手术指征相对扩大,通过对孕产妇及家属开展产前健康教育、加强产时胎儿监护、转变服务模式、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呼吁社会支持、改善医疗环境使分娩重新成为一个自然、正常、健康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社会因素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病毒携带母亲乳汁中乙肝病毒标志物与HBV-DNA的检测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黄建宏 林心 +1 位作者 林瑞贞 冯小三 《实用医技杂志》 2004年第8期1003-1004,共2页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产妇产后能否进行母乳喂养。方法 :选择住院分娩的乙型肝炎产妇 32 1例 (肝功能均正常 ) ,其中血清 HBs Ag、HBe Ab(+/ - )、HBc Ab阳性 2 10例为小三阳组 ,HBs Ag、HBe Ag、HBc Ab均阳性 111例为大三阳组。分别留取...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产妇产后能否进行母乳喂养。方法 :选择住院分娩的乙型肝炎产妇 32 1例 (肝功能均正常 ) ,其中血清 HBs Ag、HBe Ab(+/ - )、HBc Ab阳性 2 10例为小三阳组 ,HBs Ag、HBe Ag、HBc Ab均阳性 111例为大三阳组。分别留取产后 3d~ 5 d的初乳进行乳汁乙肝病毒标志物 (HBV- M)检测。结果 :两组乳汁中 HBs Ag、HBe Ag、HBc Ab、HBV- DNA阳性率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 :产妇初乳中 HBV- DNA阳性及产妇血清中大三阳者 (HBs Ag、HBe Ag、HBc Ab阳性 )不宜哺乳 ,初乳中单纯 HBs Ag阳性、而 HBV- DNA为阴性的产妇可以哺乳 ,但应给予正确的哺乳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乳汁 乙肝病毒标志物 母乳喂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6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谭景 杨敏 +1 位作者 林瑞贞 洪明珠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3年第5期513-514,共2页
目的:研究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和二次剖宫产后产妇的情绪以及对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实验论证。方法:收集我院2011-10~2012-07间6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病例,再选择同一时间段内60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行剖宫产术病例,对比两者具体情况... 目的:研究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和二次剖宫产后产妇的情绪以及对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实验论证。方法:收集我院2011-10~2012-07间6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病例,再选择同一时间段内60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行剖宫产术病例,对比两者具体情况,对其临床资料以及产后情绪评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选择阴道分娩的60例孕妇,15例(占25%)产妇产后一段时间内出现情绪不稳定以及长期观察发现健康指数一定程度下降,并发见各种妇科疾病,其余45例(占75%)基本保持正常。而剖宫产后二次剖宫产者60例中则有49例(占81.7%)于产后一段时间内显示出情绪不稳定及健康指数下降明显,并发各种妇科疾病,其余11例(占18.3%)基本保持正常。结论: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后的产妇情绪波动不大,经过检查示,对健康情况损害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 阴道分娩 情绪波动 健康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危重症孕产妇临床防治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谭景 杨敏 +1 位作者 林瑞贞 周艾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3年第2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急危重症孕产妇临床抢救及预防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急危重症孕产妇1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分娩期并发症、妊娠合并症、妊娠特有疾病是本研究中急危重症患者的主要病症,其中产科出血的发生率最高... 目的:探讨急危重症孕产妇临床抢救及预防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急危重症孕产妇1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分娩期并发症、妊娠合并症、妊娠特有疾病是本研究中急危重症患者的主要病症,其中产科出血的发生率最高,其次是妊娠期高血压;产科出血的主要诱因依次为异位妊娠、宫缩乏力和胎盘因素;急危重症孕产妇的产前检查率明显低于正常孕产妇,而存在高危因素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孕产妇,P均<0.01。结论:急危重症孕产妇的临床抢救需要经验与专业知识的积累,尤其应重视产科出血,提高孕产妇的产前检查率及早期重症筛查率,是降低急危重症发病率及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 孕产妇 临床抢救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对脐带绕颈的诊断价值
11
作者 肖贤 林瑞贞 +1 位作者 谭景 朱文燕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6年第3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93例孕晚期孕妇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脐带绕颈的形态结构及血流信号特征,并与产后结果对照。结果检出脐带绕颈82例,产后分娩证实78例,符合率95.5...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93例孕晚期孕妇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脐带绕颈的形态结构及血流信号特征,并与产后结果对照。结果检出脐带绕颈82例,产后分娩证实78例,符合率95.5%。结论二维与彩色多普勒技术联合应用,可提高脐带绕颈的确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绕颈 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前置胎盘孕妇实施期待治疗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林瑞贞 洪明珠 周艾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13期25-26,共2页
目的观察对前置胎盘孕妇实施期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珠海市人民医院收治前置胎盘患者50例孕妇实施期待法:卧床休息;保持精神安静,适当给予镇静剂;静脉输液补充复方氨基酸、葡萄糖及维生素C等;必要时输血;静脉... 目的观察对前置胎盘孕妇实施期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珠海市人民医院收治前置胎盘患者50例孕妇实施期待法:卧床休息;保持精神安静,适当给予镇静剂;静脉输液补充复方氨基酸、葡萄糖及维生素C等;必要时输血;静脉滴注硫酸镁或口腹硫酸沙丁胺醇;肌内注射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预防应用抗生素。结果终止妊娠时孕32+6~36+2周,平均(34.78±0.69)周,平均延长(1.59±0.23)周;产后出血平均180~460mL,平均(280.56±29.89)mL,产褥感染2例;新生儿1、5minApgar评分平均(8.12±0.45)、(9.06±0.51)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3例、死亡2例。结论对前置胎盘孕妇实施期待治疗可以孕周延长、减少产后出血少及产褥感染、新生儿Apgar正常、RDS及死亡低,具有可行性,但在实施中应该注意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准确判断对胎儿成熟度、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 期待疗法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宫外孕的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瑞贞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1期140-141,共2页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宫外孕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未破型宫外孕的住院患者纳入观察对象,分为超声组和中西医组,每组30例,中西医组用MTX50mg/m2肌内注射一次,结合宫外孕Ⅱ号汤治疗,每天...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宫外孕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未破型宫外孕的住院患者纳入观察对象,分为超声组和中西医组,每组30例,中西医组用MTX50mg/m2肌内注射一次,结合宫外孕Ⅱ号汤治疗,每天一付,连服1~2周;超声组使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一次,视输卵管包块体积大小及患者的耐受程度进行适当调整参数。结果超声组有效率93.33%(28/30)高于中西医组的73.33%(22/30)有效率(χ2=6.87,P〈0.05);超声组β-HCG恢复正常平均为(19.78±5.78)d少于中西医组的(29.23±10.56)d(t=4.78,P〈0.05)。结论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宫外孕总有效率高,疗程短、无明显毒副作用,但是技术用于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时间还不长,治疗经验和技术还有待完善,临床经验应进一步的积累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宫外孕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畸變產物耳聲發射於聽力受損及耳鳴患者中臨床表現
14
作者 李加穎 劉水明 +3 位作者 何卓君 梁泳茵 林瑞貞 李麗娜 《镜湖医学》 2011年第2期49-50,共2页
目的透過畸變產物耳聲發射(DPOAE)為聽力受損伴耳鳴患者檢測耳蝸外毛細胞功能受損情況。方法對出現聽力下降及耳鳴患者進行電測聽、聲阻抗圖及畸變產物耳聲發射(DPOAE),聽力閾值>25dBHL考慮爲聽力下降,並將聽閾程度及DPOAE結果進行... 目的透過畸變產物耳聲發射(DPOAE)為聽力受損伴耳鳴患者檢測耳蝸外毛細胞功能受損情況。方法對出現聽力下降及耳鳴患者進行電測聽、聲阻抗圖及畸變產物耳聲發射(DPOAE),聽力閾值>25dBHL考慮爲聽力下降,並將聽閾程度及DPOAE結果進行分析。結果56名耳鳴患者中發現從3kHz開始出現聽閾程度下降,DPOAE亦隨著聽力下降而其幅值同時下降。聽閾程度及DPOAE結果顯示兩因素差異均具有顯著性意義。(p=0.001)。結論DPOAE于聽力受損及耳鳴患者表現爲幅值下降,可供臨床上提示耳蝸外毛細胞受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鳴 聽力下降 畸變產物耳聲發射 DPOA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b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在宫颈癌临床分期及疗效评价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0
15
作者 张洁 王艳萍 +2 位作者 林瑞贞 杜中立 吴雪丽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50-1155,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正常宫颈及宫颈癌组织的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DCE-MRI)扫描的特点,探讨其对宫颈癌分期及监测宫颈癌放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搜集经活检证实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40例(腺癌12例,鳞癌28例),进行常规MRI、多b值DWI... 目的通过分析正常宫颈及宫颈癌组织的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DCE-MRI)扫描的特点,探讨其对宫颈癌分期及监测宫颈癌放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搜集经活检证实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40例(腺癌12例,鳞癌28例),进行常规MRI、多b值DWI和动态增强扫描。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比宫颈癌放化疗前后的多组不同b值时测得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采用卡方检验的Fisher确切概率法对比宫颈癌放化疗前后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并对比宫颈癌与正常宫颈三层结构的TIC类型。结果 12例腺癌和28例鳞癌的多b值平均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组P<0.05)。40例宫颈癌患者的TIC分布Ⅰ型2例,Ⅱ型31例,Ⅲ型7例;正常宫颈黏膜Ⅰ型33例,Ⅱ型7例;正常宫颈结合带Ⅰ型31例,Ⅱ型9例,正常宫颈肌层Ⅰ型35例,Ⅱ型5例。宫颈癌与正常宫颈组织的TIC类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3.708,P<0.05);常规MRI联合多b值DWI和动态增强扫描对宫颈癌的诊断分期与临床分期的符合率为97.5%;宫颈癌放化疗前后的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315,P<0.05);宫颈癌治疗前后的TIC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51,P<0.05)。结论多b值DWI联合动态增强检查可以提高宫颈癌的分期准确率,并对监测宫颈癌放化疗疗效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