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识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7
1
作者 林炳耀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10,共5页
分析了知识经济和知识产业的特点。从知识产业的零排放概念对环境保护的意义、信息产业发展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生物工程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微生物技术为基础的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对大气环境的保护。
关键词 知识经济 知识产业 可持续发展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市县域规划模式的变革 被引量:7
2
作者 林炳耀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90-97,共8页
文章总结了我国市县域规划的演变过程,论述了80年代以来规划的背景和特点、存在问题,提出了规划新模式的设想,从规划程序、内容、分区以及方法等方面进行变革和深化,在此基础上塑造新的规划模式.
关键词 城镇规划 规划模式 规划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趋势与经济地理学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5
3
作者 林炳耀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共5页
本文讨论了科学发展的现代趋势:高度分化、强调综合、多学科交叉、科技经济一体化;形成多层次的结构体系、科技超前发展、基础理论地位上升、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力;文章认为学科交叉是经济地理学的生命.学科理论滞后、层次结构不... 本文讨论了科学发展的现代趋势:高度分化、强调综合、多学科交叉、科技经济一体化;形成多层次的结构体系、科技超前发展、基础理论地位上升、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力;文章认为学科交叉是经济地理学的生命.学科理论滞后、层次结构不完整、宏观与微观脱节、对方法论的研究较薄弱是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趋势 经济地理学 学科层次 交叉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发展我国计量地理学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4
4
作者 林炳耀 《经济地理》 1984年第2期141-146,共6页
本文所讨论的计量地理学(Quantitative Geography),其内在含义是定量(或数量)地理学,而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方法的地理计量学(Geographimetry)。它在西欧、美国和日本已约有30多年的历史,虽然争论很大,但发展迅速,已经经历了性质回异的三代... 本文所讨论的计量地理学(Quantitative Geography),其内在含义是定量(或数量)地理学,而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方法的地理计量学(Geographimetry)。它在西欧、美国和日本已约有30多年的历史,虽然争论很大,但发展迅速,已经经历了性质回异的三代:统计分析;多元统计分析与地理模型研究;地理数据管理与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地理学,作为学术名词,产生于五十年代中期,实际上已不能反映近年来这一领域的新内容。我国计量地理学研究在文化革命前已有基础;当时大学地理系也曾委托数学系开设规划论等课程。可以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地理学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研究 地理学方法论 数据管理系统 地理学研究 讨论班 多元统计分析 发展阶段 新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城市和区域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建设 被引量:2
5
作者 林炳耀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8-34,共7页
城市和区域信息系统(Urban and Regional Information System,简写为URIS),就其技术特性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简写为GIS)在城市和区域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其内涵是城市与区域规划、建设、管理信息的总汇。 ... 城市和区域信息系统(Urban and Regional Information System,简写为URIS),就其技术特性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简写为GIS)在城市和区域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其内涵是城市与区域规划、建设、管理信息的总汇。 一、城市和区域信息系统概述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是计算机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应用的新阶段。信息系统是指从信息运行的环境(即城市自然环境和城市的经济社会活动过程)收集信息或数据,经过人工或机器编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信息系统 UR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虚拟城市 被引量:2
6
作者 林炳耀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50-51,共2页
本文重点讨论了虚拟城市的涵义及其来由,同时简要地论及虚拟城市的功能,如对城市规划方案讨论、评价,城市功能虚拟化和城市运行评价等。
关键词 虚拟城市 互联网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经济与城市规划思想变革 被引量:1
7
作者 林炳耀 《规划师》 1999年第1期4-8,共5页
文章分析了生产力发展对区域与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影响, 重点分析了第五次产业革命的主体: 知识经济、信息产业、基因工程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对区域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文章探讨了知识产业的重要特征对城市中心功能的作用、... 文章分析了生产力发展对区域与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影响, 重点分析了第五次产业革命的主体: 知识经济、信息产业、基因工程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对区域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文章探讨了知识产业的重要特征对城市中心功能的作用、高技术发展与对偶城市的出现、知识园区作为城市新空间的特殊地位和多极化城镇体系的发展趋势; 文章提出了知识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思想创新的思路与重点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城市规划思想 园区 区域 信息产业 知识产业 变革 城市中心 城市空间结构 城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读丁骕先生的《数量地理》 被引量:1
8
作者 林炳耀 《经济地理》 1985年第2期153-155,共3页
1981年台湾出版丁骕先生所著《数量地理》一书,作为大学教材。翌年秋曾托友人赠书南京大学地理系图书馆。全书五十六万字。丁骕先生以古稀高龄,著此宏构,而且所述是战后地理学的一个新领域,作为后学,读之感奋;海峡彼岸的师友,也正以是... 1981年台湾出版丁骕先生所著《数量地理》一书,作为大学教材。翌年秋曾托友人赠书南京大学地理系图书馆。全书五十六万字。丁骕先生以古稀高龄,著此宏构,而且所述是战后地理学的一个新领域,作为后学,读之感奋;海峡彼岸的师友,也正以是书为范本,进行教学,令人欣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地理 计量地理学 数量地理学 地理思维 地理分析 地理系统 应用软件设计 1981年 术语 地理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电子计算机(MICROCOMPUTER)在城市规划与城市系统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林炳耀 江晓鹤 戴建秋 《经济地理》 1984年第1期47-49,共3页
微型电子计算机是七十年代才新兴起来的计算机产品,十二年来,发展迅速,已经成为计算机行业中发展最快、收效最大、影响面最广的一个分支。1955年世界微型计算机产量仅4,000台,而迄至1982年,年产量已达200万台。我国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拥... 微型电子计算机是七十年代才新兴起来的计算机产品,十二年来,发展迅速,已经成为计算机行业中发展最快、收效最大、影响面最广的一个分支。1955年世界微型计算机产量仅4,000台,而迄至1982年,年产量已达200万台。我国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拥有量也已达数千台,大多数设有规划专业的院校,甚至系一级都装备了进口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机应用 城市规划 微型电子计算机 数据管理系统 规划系统 规划工作 大城市 软件包 人类居住 数据文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经济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炳耀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1998年第2期1-13,共13页
通过探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的生产力要素,重点分析了第五次产业革命的生产力特征及其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深刻影响:(1)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成为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2)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相结合改变着工业、商业、城市布... 通过探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的生产力要素,重点分析了第五次产业革命的生产力特征及其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深刻影响:(1)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成为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2)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相结合改变着工业、商业、城市布局的基本特征;(3)基因工程产业改变着传统农业的性质及其功能;(4)新能源产业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拓着新的前景;(5)知识园区的发展改变着城市与区域的空间结构;(6)多极化城镇体系将在知识经济时代不断涌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 知识经济 第五次产业革命 地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态度与行为的我国旅游地居民的类型划分——以西递、周庄、九华山为例 被引量:152
11
作者 苏勤 林炳耀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4-114,共11页
利用社会调查和市场细分方法 ,对西递、周庄和九华山三个旅游地的居民态度与行为进行实地调查 ,采用分层聚类法将旅游地居民分为四种类型。老年、居住时间较长和文化程度较高的居民多数为矛盾的支持者或理性的支持者 ;对于旅游业联系和... 利用社会调查和市场细分方法 ,对西递、周庄和九华山三个旅游地的居民态度与行为进行实地调查 ,采用分层聚类法将旅游地居民分为四种类型。老年、居住时间较长和文化程度较高的居民多数为矛盾的支持者或理性的支持者 ;对于旅游业联系和依赖较少的居民多属于淡漠的支持者 ;而青年、旅游部门、家人或亲戚有人在旅游部门工作、家庭收入主要或部分来自旅游业的居民在热情的支持者中占较大比重。比较研究的结果表明 ,国内外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与行为都存在明显分化 ,但国内旅游地居民较国外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发展表现出更为积极的态度和支持行为 ,尚未形成反对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度 行为 旅游地 居民类型 聚类分析 中国 西递 周庄 九华山 旅游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都市:形象定位与建设策略—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23
12
作者 沈山 祁豫玮 林炳耀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4-87,共4页
在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时代,文化都市建设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新的增长点。面向新经济时代的南京城市形象定位是:建设文化都市,并发展成为世界文化之都。以“学在南京、成功世界”的底蕴、“博爱之都”“世界第一城垣”的营销形象,创造“学... 在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时代,文化都市建设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新的增长点。面向新经济时代的南京城市形象定位是:建设文化都市,并发展成为世界文化之都。以“学在南京、成功世界”的底蕴、“博爱之都”“世界第一城垣”的营销形象,创造“学习型城市、创新型城市”的品牌,建设“科技先导、古都特色、滨江人居、大学一流”为一体的世界文化之都。南京文化都市的建设策略是:立足文化产业经营、实施科技先导战略、构建五大特色工程、创新思维体制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都市 城市形象 文化产业 形象定位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城市竞争力模型:层次分析方法 被引量:17
13
作者 廖远涛 顾朝林 林炳耀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9-42,共4页
对城市竞争力的内涵以及竞争力模型进行了粗浅的探讨,总结了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城市竞争的目标在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标准、生活质量,围绕这一目标,城市从社会、经济、环境三个方面来表达出城市的特色,并对影响三个方面的要素进行了初... 对城市竞争力的内涵以及竞争力模型进行了粗浅的探讨,总结了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城市竞争的目标在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标准、生活质量,围绕这一目标,城市从社会、经济、环境三个方面来表达出城市的特色,并对影响三个方面的要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竞争力 层次分析法 城市经济 政府职能 产业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中等城市新城市贫困问题实证研究——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 被引量:8
14
作者 苏勤 林炳耀 沈山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30-634,共5页
转型期出现的新城市贫困问题已经对我国城市的外向发展和内向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而以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为主的中等城市是我国新城市贫困的高发地区。文章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利用普查和社会调查等第一手资料,分析了芜湖市新城市贫困... 转型期出现的新城市贫困问题已经对我国城市的外向发展和内向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而以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为主的中等城市是我国新城市贫困的高发地区。文章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利用普查和社会调查等第一手资料,分析了芜湖市新城市贫困的人口、社会和空间特征,发现新城市贫困人口具有人口同期群效应和结构性特征,空间分布出现贫困人口区位化趋势。探讨了新城市贫困的形成原因,认为体制转轨和制度创新不足是我国新城市贫困人口产生的主要原因,而转型期城市发展与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贫困人口自身因素也导致了新城市贫困人口的产生。提出解决新城市贫困问题必须依靠深化社会和经济体制改革,在城市贫困的社会救助、扩大就业、规范劳动力市场、加强社区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时期 中等城市 城市 贫困问题 实证研究 芜湖市 经济体制 改革 社会救助 就业 劳动力市场 社区建设 制度创新 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什么是循环经济 被引量:25
15
作者 吴未 黄贤金 林炳耀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15,25,共4页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目前人们的理解还没有完全统一。对循环经济在发生、发展、概念、内涵综述的基础上,指出随着价值观的不断变化和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循环经济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概念 内涵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新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6
作者 苏勤 林炳耀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9-25,共7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城市贫困化日益凸现和发展,转型期出现的新城市贫困人口与传统的城市"三无"贫困人口有着本质的区别。新城市贫困问题已经成为新时期城市发展中突出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城市贫困化日益凸现和发展,转型期出现的新城市贫困人口与传统的城市"三无"贫困人口有着本质的区别。新城市贫困问题已经成为新时期城市发展中突出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也成为我国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研究热点。文章对我国新城市贫困问题主要研究进展作了综述,并对城市地理学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新城市贫困人口 新城市贫困 研究进展 城市地理学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 城市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群理论与主导产业理论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王仲智 林炳耀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3-28,共6页
自 20世纪 50年代诞生以来,主导产业理论在某些国家和地区获得了比较成功的实践纪录。然而,半世纪后,该理论产生和应用的条件时移境迁,自 80年代以来,该理论实践的绩效多有不佳,我国十五计划的编制仍然沿用了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思想作指... 自 20世纪 50年代诞生以来,主导产业理论在某些国家和地区获得了比较成功的实践纪录。然而,半世纪后,该理论产生和应用的条件时移境迁,自 80年代以来,该理论实践的绩效多有不佳,我国十五计划的编制仍然沿用了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思想作指导,进一步加剧了区域经济的结构趋同性。20世纪 90年代初国际学术界提出的产业集群理论广泛总结了全球成功案例的实践经验,开拓了区域发展理论研究的维度,是适合当前中国国情的新型区域发展理论之一。本文从不同层面比较了上述两大理论,展望了集群理论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导产业 产业集群 理论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可持续发展度及其相态的量化分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苏振民 林炳耀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2,共3页
文章在对城市系统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以及它们相互关系的分析基础上,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度的计算公式,并根据城市可持续发展度以及城市发展度、协调度和持续度的整合状态,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各种相态进行分析,为识别和评价城市可持... 文章在对城市系统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以及它们相互关系的分析基础上,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度的计算公式,并根据城市可持续发展度以及城市发展度、协调度和持续度的整合状态,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各种相态进行分析,为识别和评价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可持续发展度 相态分析 协调度 持续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临新城市贫困我国城市发展与规划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苏勤 林炳耀 刘玉亭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7-21,共5页
文章论述了我国新城市贫困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指出新城市贫困已经对我国城市的经济、社会、空间发展以及城市管理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社会公平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我国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面临新城市贫困的严... 文章论述了我国新城市贫困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指出新城市贫困已经对我国城市的经济、社会、空间发展以及城市管理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社会公平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我国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面临新城市贫困的严峻现实 ,我国城市发展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 ,扩大就业应当是我国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也是解决新城市贫困问题的最终手段 ;而城市规划必须关注城市的社会发展 ,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 ,要在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市贫困 城市发展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控制:居住模式与公共政策 被引量:42
20
作者 苏振民 林炳耀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5-49,共5页
对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混合居住是解决社会空间分异的重要途径;提出了分类混合居住的两种模式,一种是中间阶层和低收入阶层的混合居住,另一种是中间阶层和高收入阶层的混合居住;并从物业税、公共投资和社会住房保障三... 对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混合居住是解决社会空间分异的重要途径;提出了分类混合居住的两种模式,一种是中间阶层和低收入阶层的混合居住,另一种是中间阶层和高收入阶层的混合居住;并从物业税、公共投资和社会住房保障三方面提出了居住空间资源的公共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空间 居住模式 公共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