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轮机强化管内换热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林清宇 李培宁 +3 位作者 林榕端 冯庆革 翟丽华 董美英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65-169,共5页
管壳式换热设备强化传热的方法之一是管内插入物。插入物的形式很多,但大多为单一的强化传热技术,不能防垢除垢。而污垢的存在却大大降低了换热设备的传热系数,增加了能量消耗。换热管内液轮机则实现了换热设备在线自动防垢除垢并强化... 管壳式换热设备强化传热的方法之一是管内插入物。插入物的形式很多,但大多为单一的强化传热技术,不能防垢除垢。而污垢的存在却大大降低了换热设备的传热系数,增加了能量消耗。换热管内液轮机则实现了换热设备在线自动防垢除垢并强化传热。对液轮机强化管内换热进行了理论及试验研究,提供了传热和阻力的试验数据和方法,分析并得到了膜传热系数关联式。结果表明,液轮机使管内阻力损失仅有少量增加,却较为显著地强化了管内换热。即使与无垢光管对比,液轮机也有效地强化了传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轮机 在线防垢 强化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内自旋扭带转速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林清宇 林靖宇 +1 位作者 林榕端 李健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970-1973,共4页
通过对换热管内流体的运动分析和自旋扭带的转动力矩与阻力矩分析,推导出扭带的转速计算式。扭带转速特性的实验结果与理论推导较一致。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均表明,影响换热管内自旋扭带转速的主要因素是流体轴向流速及扭带半扭距。
关键词 换热管 自旋扭带 转速 强化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热管内自动防垢液轮机主要结构参数试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林清宇 林榕端 李培宁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6-348,共3页
理论分析表明 ,液轮机的转速随着流体流速的增加而增大 ,同时流体阻力降也增大。液轮机的结构参数直接影响其转动性能 ,从而影响其防垢除垢及强化传热性能。通过试验研究 ,获得了使液轮机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主要结构参数 ,包括液轮机与... 理论分析表明 ,液轮机的转速随着流体流速的增加而增大 ,同时流体阻力降也增大。液轮机的结构参数直接影响其转动性能 ,从而影响其防垢除垢及强化传热性能。通过试验研究 ,获得了使液轮机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主要结构参数 ,包括液轮机与换热管之间相对间隙及叶片升角的大小 ,使液轮机能在较低流速下起转 ,转速高且流阻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轮机 结构参数 综合性能 强化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颗粒粒径对内置扭带螺旋管传热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林清宇 刘鹏辉 +3 位作者 石卫军 冯振飞 朱礼 李欢 《当代化工》 CAS 2017年第5期905-908,共4页
基于纳米流体单相数值模拟方法,对纳米流体协同扭带插入物强化螺旋圆管传热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进口流速0.01~0.07 m/s范围内,纯水以及纳米颗粒粒径为30、40、50、60 nm的Al_2O_3水基纳米流体对内置扭带插入物螺旋圆管努塞尔数的影响。... 基于纳米流体单相数值模拟方法,对纳米流体协同扭带插入物强化螺旋圆管传热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进口流速0.01~0.07 m/s范围内,纯水以及纳米颗粒粒径为30、40、50、60 nm的Al_2O_3水基纳米流体对内置扭带插入物螺旋圆管努塞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流体可以提高努塞尔数,提升效果随着纳米颗粒粒径的减小而增加。通过场协同分析,热流场和速度场的协同程度验证了上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圆管 纳米流体 扭带 强化传热 场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自旋扭带换热管流阻的计算 被引量:6
5
作者 林清宇 林靖宇 林榕端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8-41,共4页
对内置自旋扭带换热管内流体运动以及压力降进行了理论分析。内置自旋扭带换热管的轴向流体阻力由2部分组成,一为管内流体与管壁间的摩擦力(即阻力),二为流体与自旋扭带摩擦力的轴向分量。着重研究后者,得到其表达式Δp1;安装了自旋扭... 对内置自旋扭带换热管内流体运动以及压力降进行了理论分析。内置自旋扭带换热管的轴向流体阻力由2部分组成,一为管内流体与管壁间的摩擦力(即阻力),二为流体与自旋扭带摩擦力的轴向分量。着重研究后者,得到其表达式Δp1;安装了自旋扭带换热管的流体压力降Δp为Δp1与未安装自旋扭带换热管的流体压力降Δp2之和,从而推导出内置自旋扭带换热管流体压力降Δp的理论计算式。进行了内置26个型号自旋扭带换热管的流阻试验,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管 内置自旋扭带 压力降 理论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剪螺栓高压自紧密封装置的温差应力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林清宇 冯庆革 林榕端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58-160,共3页
采用有力矩理论对抗剪螺栓高压自紧密封装置的温差应力进行了分析,得到温差应力与温差的关系式.算例表明:该抗剪螺栓联接密封装置具有很高的安全可靠性.
关键词 温差应力 可靠性 抗剪螺栓 高压 自紧密封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流体浓度对内置扭带螺旋管传热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林清宇 刘鹏辉 +3 位作者 石卫军 冯振飞 朱礼 李欢 《化工科技》 CAS 2017年第3期36-40,共5页
基于纳米流体单相数值模拟方法,对纳米流体协同扭带插入物强化螺旋圆管传热特性进行模拟,分析了进口流速0.01~0.07m/s范围内,纯水以及φ(Al_2O_3)=1%、2%、3%的Al_2O_3纳米流体对内置扭带插入物螺旋圆管努塞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 基于纳米流体单相数值模拟方法,对纳米流体协同扭带插入物强化螺旋圆管传热特性进行模拟,分析了进口流速0.01~0.07m/s范围内,纯水以及φ(Al_2O_3)=1%、2%、3%的Al_2O_3纳米流体对内置扭带插入物螺旋圆管努塞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流体可以提高努塞尔数,并且随着纳米流体φ(Al_2O_3)的增大,提升效果增加。通过场协同分析,热流场和速度场的协同程度也验证了上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圆管 纳米流体 扭带 强化传热 场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次流道的波状细通道热沉熵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林清宇 朱礼 +3 位作者 孙瑞娟 冯振飞 刘鹏辉 何荣伟 《广西科学》 CAS 2017年第3期323-326,共4页
【目的】探究次流道对细通道热沉换热性能的影响。【方法】使用CFD软件对常规直细通道热沉(CMS)、波状细通道热沉(WMS)、带次流道的波状细通道热沉(WMS-S)3种细通道热沉进行数值模拟和对比分析。【结果】WMS和WMS-S的传热系数k比CMS显... 【目的】探究次流道对细通道热沉换热性能的影响。【方法】使用CFD软件对常规直细通道热沉(CMS)、波状细通道热沉(WMS)、带次流道的波状细通道热沉(WMS-S)3种细通道热沉进行数值模拟和对比分析。【结果】WMS和WMS-S的传热系数k比CMS显著增加,低Re数时,WMS-S比WMS的传热性能略有增加,且WMS-S的传热不可逆损失较小。【结论】在低Re数时,次流道能有效增强波状细通道热沉传热系数k,且能够减小传热不可逆造成的能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通道热沉 熵产率 次流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程设备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 被引量:6
9
作者 林清宇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B06期12-14,共3页
“过程设备设计”是校级重点建设课程,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过程设备设计 教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ANSYS预测内置液轮机的换热管内流动场* 被引量:7
10
作者 林清宇 冯庆革 +1 位作者 甘加业 林榕端 《广西机械》 2003年第1期33-36,共4页
用换热管内微型液轮机实现换热设备在线、连续、自动防垢除垢及强化传热是一种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中,液轮机的转动性能对在线防垢除垢及强化传热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研究换热管内流场的流动特性对于提高液轮机转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用换热管内微型液轮机实现换热设备在线、连续、自动防垢除垢及强化传热是一种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中,液轮机的转动性能对在线防垢除垢及强化传热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研究换热管内流场的流动特性对于提高液轮机转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FLOTRAN,数值模拟了内置液轮机的换热管内湍流场,结果有助于液轮机的性能分析及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管 液轮机 换热设备 流场 ANSYS 预测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板换热器半圆板强度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清宇 林榕端 +1 位作者 冯庆革 孙廷琛 《石油化工设备》 CAS 1999年第2期17-20,共4页
进行了螺旋板换热器半圆板强度的理论及试验研究,推出了受均布载荷周边简支半圆板应力的理论公式及最大应力公式,实测应力分布曲线介于周边简支与周边固支半圆板理论曲线之间。导出了半圆板计算厚度公式。
关键词 螺旋板 换热器 半圆板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扭带对螺旋圆管传热特性的影响及场协同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清宇 刘鹏辉 +2 位作者 冯振飞 朱礼 李欢 《真空与低温》 2017年第1期41-45,共5页
为考察内插扭带对螺旋圆管传热特性的影响,以水为流动工质,分别对层流状态下有、无内插扭带的两种螺旋圆管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具体探究内插扭带对螺旋圆管传热特性的强化作用,并结合场协同理论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内置扭带对螺旋圆... 为考察内插扭带对螺旋圆管传热特性的影响,以水为流动工质,分别对层流状态下有、无内插扭带的两种螺旋圆管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具体探究内插扭带对螺旋圆管传热特性的强化作用,并结合场协同理论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内置扭带对螺旋圆管努塞尔数的提升范围是3.2%~28.7%,当Re=34时,提升程度达到最大值28.7%;而通过对比两种螺旋圆管的场协同数,内置扭带增强了速度场和热流场之间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圆管 扭带强化传热 场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腱骨愈合困难的处理
13
作者 林清宇 周临东 +1 位作者 沙磊 杨建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8期93-95,共3页
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为治疗ACL损伤最有效的方法,术后腱骨愈合困难是临床亟需解决的难题。ACL重建手术中韧带残端和骨隧道处理技术的不断改进为腱骨愈合提供了保障,基因和细胞治疗、富血小板血浆、骨传导材料、骨膜移植包被技术等在... 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为治疗ACL损伤最有效的方法,术后腱骨愈合困难是临床亟需解决的难题。ACL重建手术中韧带残端和骨隧道处理技术的不断改进为腱骨愈合提供了保障,基因和细胞治疗、富血小板血浆、骨传导材料、骨膜移植包被技术等在重建手术中的应用也逐渐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术后个体化负重方案的选择、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和体外冲击波等物理因素的应用等均为ACL重建术后促进腱骨愈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腱骨愈合 韧带残端 骨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板换热器中心隔板强度研究及其数值模拟
14
作者 林清宇 林榕端 +1 位作者 石卫军 孙廷琛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95-198,共4页
进行了螺旋板换热器中心隔板强度的理论及试验研究,推出了中心隔板各点的弯曲应力及切应力一般式和最大应力公式;数值模拟结果、试验应力测定结果与理论值比较一致;导出了中心隔板厚度计算式,该公式及其系数J已被我国螺旋板换热器标准... 进行了螺旋板换热器中心隔板强度的理论及试验研究,推出了中心隔板各点的弯曲应力及切应力一般式和最大应力公式;数值模拟结果、试验应力测定结果与理论值比较一致;导出了中心隔板厚度计算式,该公式及其系数J已被我国螺旋板换热器标准所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板换热器 中心隔板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板换热器中心隔板强度研究及其数值模拟
15
作者 林清宇 林榕端 +1 位作者 石卫军 孙廷琛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9-91,共3页
通过螺旋板换热器中心隔板强度的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 ,提出中心隔板各点的弯曲应力及剪应力一般式和最大应力公式 ;数值模拟结果、实验应力测定结果与理论值比较一致 ;导出中心隔板厚度计算式 。
关键词 螺旋板换热器 中心隔板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流道对波状细通道热沉传热特性的影响及场协同效果分析
16
作者 林清宇 刘鹏辉 +3 位作者 孙瑞娟 冯振飞 朱礼 李欢 《轻工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81-86,共6页
针对微机电和微电子元件集成化程度提高和发热量骤增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可以增强流体二次流动程度的波状细通道热沉(WMS),并在此结构基础上增加次流道,以进一步提高其传热特性.使用CFD软件对有无次流道的WMS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层流状态下... 针对微机电和微电子元件集成化程度提高和发热量骤增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可以增强流体二次流动程度的波状细通道热沉(WMS),并在此结构基础上增加次流道,以进一步提高其传热特性.使用CFD软件对有无次流道的WMS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层流状态下次流道对WMS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研究范围内,进口流体Re<1008时,带次流道的WMS传热性能优于无次流道WMS;而次流道对细通道热沉底面温度分布均匀性几乎没有影响.通过场协同理论分析可知,低Re时,次流道可以改善WMS速度场与温度场的协同程度,提高WMS的传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通道热沉 数值模拟 次流道 场协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合成塔冷气副线异径管爆裂事故分析
17
作者 林清宇 林靖宇 +1 位作者 林榕端 张桂友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59,31,共3页
某厂氨合成塔冷气副线异径管发生爆裂事故,进行技术检验后分析了爆裂原因,材质为20钢的异径管内是高压富氢介质,氢分压21 MPa,该冷气副线长期处于关闭状态,由于副线中心管填料密封失效,使异径管长期超温工作,异径管在超温高压富氢介质... 某厂氨合成塔冷气副线异径管发生爆裂事故,进行技术检验后分析了爆裂原因,材质为20钢的异径管内是高压富氢介质,氢分压21 MPa,该冷气副线长期处于关闭状态,由于副线中心管填料密封失效,使异径管长期超温工作,异径管在超温高压富氢介质工况下发生了氢腐蚀低应力脆性断裂。对此提出了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径管 爆裂 氢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容器贴板绕丝抑爆筒体应力分析
18
作者 林清宇 林榕端 冯庆革 《石油化工设备》 CAS 1999年第1期9-14,共6页
对内压筒体上的环向裂纹采取筒体外加轴向贴板及钢丝预应力缠绕的方法来止裂抑爆。采用初参数法对贴板钢丝缠绕区筒体应力进行了分析,得到筒体总应力表达式。算例表明,筒体经贴板钢丝缠绕后,能有效降低其应力水平。
关键词 压力容器 抑爆 应力 实参数法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控”专业毕业论文的改革与实践
19
作者 林清宇 林榕端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B06期15-17,共3页
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论文的质量滑坡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多项改革措施.几年的实践经验证明这些措施对于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是卓有成效的.
关键词 毕业论文 教学改革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次流道的波状细通道热沉流动特性研究
20
作者 林清宇 朱礼 +3 位作者 孙瑞娟 冯振飞 刘鹏辉 何荣伟 《真空与低温》 2016年第5期275-277,共3页
为探究次流道对细通道热沉流动性能的影响,使用CFD软件对有无次流道的细通道热沉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表明,通过三种不同结构形状的细通道热沉流动特性的研究,说明结构变化后细通道热沉的流动性能减弱,在通道内流体的流动的情况下必然损耗... 为探究次流道对细通道热沉流动性能的影响,使用CFD软件对有无次流道的细通道热沉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表明,通过三种不同结构形状的细通道热沉流动特性的研究,说明结构变化后细通道热沉的流动性能减弱,在通道内流体的流动的情况下必然损耗泵的功能。细通道同弯曲部分的流体会产生速度偏移,次流能影响相邻细通道内流体的流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通道热沉 数值模拟 次流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