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MOF脂肪乳剂对腹部中等手术后病人脂肪酸和炎性介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林海冠 李宁 +3 位作者 王新颖 朱维铭 姜军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5-198,共4页
目的:观察大豆油、中链三酰甘油、橄榄油、鱼油和维生素E(SMOF)脂肪乳剂对腹部中等手术后病人脂肪酸和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选择48例腹部中等手术后需要肠外营养支持至少5 d以上的病人,按前瞻、随机、盲法、对照原则分为SMOF组24例和... 目的:观察大豆油、中链三酰甘油、橄榄油、鱼油和维生素E(SMOF)脂肪乳剂对腹部中等手术后病人脂肪酸和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选择48例腹部中等手术后需要肠外营养支持至少5 d以上的病人,按前瞻、随机、盲法、对照原则分为SMOF组24例和英脱利匹特(Intralipid)组24例。术后第1~5天两组病人按等氮、等热量进行肠外营养支持。于手术前、术后第1,4和6天,检测游离脂肪酸、白细胞三烯(LTB5、LTB4)、血栓素(TXB3、TXB2)、白细胞介素(IL-1、IL-2和IL-6)。结果:与术后第1天相比,两组病人的游离脂肪酸谱、LTB5/LTB4、TXB2/TXB3和IL-2差异显著,IL-1、IL-6无显著差异,但SMOF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SMOF可明显降低腹部中等手术后病人的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乳剂 肠外营养 鱼油 橄榄油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用脂肪乳剂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林海冠 李宁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44-246,248,共4页
20世纪60年代,以大豆油(SO)为基础的脂肪乳剂开始应用于临床。但最近研究表明,SO中过多的ω-6PUFA和少量的ω-3PUFA对机体免疫功能不利,并可影响脂质过氧化。为此,各种新型脂肪乳通过改变脂肪乳剂中多不饱和酸、单不饱和酸、饱和脂肪酸... 20世纪60年代,以大豆油(SO)为基础的脂肪乳剂开始应用于临床。但最近研究表明,SO中过多的ω-6PUFA和少量的ω-3PUFA对机体免疫功能不利,并可影响脂质过氧化。为此,各种新型脂肪乳通过改变脂肪乳剂中多不饱和酸、单不饱和酸、饱和脂肪酸含量及来源,期望达到理想的ω-6/ω-3比值。以下就各种脂肪乳剂的营养、供能、代谢和免疫等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营养 脂肪乳剂 中/长链脂肪乳 鱼油 橄榄油 激斗脂肪乳 Α-生育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3岁高龄患者枣核嵌顿致肠穿孔误诊为阑尾炎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宏伟 林海冠 +1 位作者 李成林 崔彦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656-656,660,共2页
103岁高龄患者,因食枣核致肠穿孔,被误诊为阑尾炎,经手术治疗痊愈。此病例实为罕见。其诊断、治疗上有其特殊并值得借鉴之处。
关键词 老年 肠穿孔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管致肠梗阻1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沈波 汪志明 +3 位作者 曹磊 林海冠 朱维铭 李宁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95-296,共2页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 肠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完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D_(3)根治术近期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松岩 林海冠 +6 位作者 刘帛岩 晏阳 滕达 胡时栋 李浩 宋建霖 杜晓辉 《腹部外科》 2022年第5期350-353,共4页
目的对比3D完全腹腔镜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病人资料,探讨3D完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_(3)根治术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行3D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_(3)根治术病人87例临... 目的对比3D完全腹腔镜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病人资料,探讨3D完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_(3)根治术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行3D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_(3)根治术病人87例临床资料,3D完全腹腔镜组47例,腹腔镜辅助组40例。对比两组病人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1年肿瘤复发及生存率情况。结果3D完全腹腔镜组与3D腹腔镜辅助手术组相比,手术切口短[(4.0±0.8)cm比(6.1±0.8)cm,P<0.001],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早[(3.0±1.1)d比(3.7±1.8)d,P=0.029],术后住院时间短[(6.9±1.5)d比(7.8±2.3)d,P=0.031],优势显著;在清扫淋巴结数目,吻合口漏、切口感染、腹腔内出血、肠梗阻、淋巴漏、腹泻等并发症,以及术后1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及生存率方面,与腹腔镜辅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完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D_(3)根治术病人术后康复快,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及术后1年的复发与转移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腹腔镜 完全腹腔镜手术 右半结肠癌 D_(3)根治术 短期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3D腹腔镜与开腹远端胃癌D_(2)根治Roux-en-Y吻合术围术期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松岩 赵鹏跃 +4 位作者 胡时栋 滕达 宋建霖 林海冠 杜晓辉 《腹部外科》 2021年第2期124-127,148,共5页
目的比较完全3D腹腔镜与开腹两种手术方式在远端胃癌D_(2)根治Roux-en-Y吻合术中的围术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D_(2)根治性Roux-en-Y吻合术治疗远端胃癌193例病人的临床资料... 目的比较完全3D腹腔镜与开腹两种手术方式在远端胃癌D_(2)根治Roux-en-Y吻合术中的围术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D_(2)根治性Roux-en-Y吻合术治疗远端胃癌193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114例行完全3D腹腔镜手术,79例行开腹手术。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拔除胃管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病人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肿瘤体积、肿瘤TNM分期等临床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3D腹腔镜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56.23±24.14)mL比(121.39±47.78)mL]、手术切口长度[(4.46±0.97)cm比(21.57±3.20)cm]、术后拔除胃管时间[(13.57±1.16)h比(58.62±27.3)h]、术后排气时间[(42.72±23.50)h比(64.25±26.05)h]、总住院时间[(7.17±1.24)d比(10.75±1.24)d]均少于或短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3D腹腔镜远端胃癌D_(2)根治Roux-en-Y吻合术可以达到较好的清扫目的和临床疗效,且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3D腹腔镜 D_(2)根治术 ROUX-EN-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间质比在胃癌术后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松岩 刘帛岩 +4 位作者 杨宇 滕达 胡时栋 林海冠 杜晓辉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13-817,共5页
背景肿瘤间质比被证明是多种不同肿瘤新的预后因子,其在胃癌中的预测价值尚不明确。目的评价肿瘤间质比在胃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学中心接受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资... 背景肿瘤间质比被证明是多种不同肿瘤新的预后因子,其在胃癌中的预测价值尚不明确。目的评价肿瘤间质比在胃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学中心接受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资料,以50%的肿瘤间质比为界,将患者分为低间质比组(<50%)和高间质比组(≥50%),比较两组病理结果、生存期的差异。结果115例患者中,高间质比组53例,低间质比组62例。低间质比的患者T3/T4局部侵袭率高(64.5%vs 39.6%,P=0.008),N2/N3占比高(54.8%vs 2.4%,P=0.008),TNM分期高(33.9%vs 15.1%,P=0.021)。低间质比组患者表现出较高比例的淋巴血管浸润(51.6%vs 24.5%,P=0.003)和神经浸润(72.6%vs 54.7%,P=0.046)。与高间质比组相比,低间质比组的3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70.0%vs 24.0%,P<0.001)和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率(62.0%vs 20.0%,P<0.001)明显较低。多因素分析显示,低肿瘤间质比(OS:HR=0.281,95%CI=0.138~0.574;DFS:HR=0.289,95%CI=0.170~0.489)、高TNM分期(OS:HR=0.192,95%CI=0.087~0.426;DFS:HR=0.223,95%CI=0.130~0.382)以及神经侵犯(OS:HR=0.407,95%CI=0.233~0.710;DFS:HR=0.526,95%CI=0.325~0.852)是影响OS、D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低肿瘤间质比是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建议纳入常规临床病理报告,可为评估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间质比 胃癌 预后 总生存期 无病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完全3D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围术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帛岩 高子贺 +1 位作者 林海冠 李松岩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6-410,共5页
背景腹腔镜手术已获得普遍应用,但一部分研究者仍对完全腹腔镜技术持观望态度。目的 比较完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两种手术方式在根治性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围术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 背景腹腔镜手术已获得普遍应用,但一部分研究者仍对完全腹腔镜技术持观望态度。目的 比较完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两种手术方式在根治性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围术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2018年1月-2020年12月采用根治性全胃切除、Roux-en-Y吻合术治疗的155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年龄52~72岁,男性86例,女性69例,其中87例行完全腹腔镜手术(T组),68行腹腔镜辅助手术(L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拔除胃管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吻合口瘘发生率、吻合口出血发生率、十二指肠残端瘘发生率、术后切缘阳性率、淋巴结检出数及阳性率等。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肿瘤TNM分期等临床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完全腹腔镜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58.20±38.80) mL vs (98.13±47.87) mL,P<0.05]、手术切口长度[(4.03±1.03) cm vs.(10.99±1.01) cm,P<0.05]、术后拔除胃管时间[(13.43±1.57) h vs (63.01±21.29) h,P<0.05]、术后排气时间[(40.08±19.98) h vs (64.58±28.08) h,P<0.05]、总住院时间[(7.55±1.55) d vs (8.97±2.03) d,P<0.05]均优于腹腔镜辅助手术组;而两组在手术时间、淋巴结阳性检出率和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完全3D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可以达到更好的临床效果,与腹腔镜辅助手术方法相比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3D腹腔镜全胃切除术 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 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围术期指标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BLACAT1靶向LEMD1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被引量:2
9
作者 董满库 姜福全 +4 位作者 林海冠 孙晓敏 刘景欣 胡刚 杨建武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18-424,共7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BLACAT1在结直肠癌细胞发生发展过程的作用机制。方法starBase分析TCGA数据库中lncRNA BLACAT1分别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qPCR分别检测10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ncRNA BLA...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BLACAT1在结直肠癌细胞发生发展过程的作用机制。方法starBase分析TCGA数据库中lncRNA BLACAT1分别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qPCR分别检测10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ncRNA BLACAT1的表达水平;检测结直肠癌细胞系SW620、SW480、HT-29、LoVo、HCT116和正常结直肠上皮细胞FHC中lncRNA BLACAT1的mRNA表达水平,筛选lncRNA BLACAT1高表达细胞系;敲低lncRNA BLACAT1验证对高表达细胞系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starBase在线预测与lncRNA BLACAT1靶向作用的基因,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验证结果;starBase分析lncRNA BLACAT1与作用基因相关性,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ncRNA BLACAT1的靶基因;检测lncRNA BLACAT1作用靶基因对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TCGA数据库分析和结直肠癌患者检测结果均表明癌组织中lncRNA BLACAT1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01);结直肠癌细胞系SW620中lncRNA BLACAT1的mRNA表达水平最高(P<0.001);敲低lncRNA BLACAT1能够抑制SW620细胞的增殖(P<0.001)、迁移(P<0.001)和侵袭能力(P<0.001);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及数据库分析结果表明lncRNA BLACAT1与LEMD1的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r=0.778,P<0.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明LEMD1是lncRNA BLACAT1的靶基因;lncRNA BLACAT1上调LEMD1的表达,促进SW620细胞的增殖(P<0.001)、迁移(P<0.001)和侵袭(P<0.001)。结论lncRNA BLACAT1靶向LEMD1促进结直肠癌细胞SW620的增殖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lncRNA BLACAT1 LEMD1 增殖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肠导管相关的肠套叠二例
10
作者 林海冠 朱维铭 +1 位作者 龚剑峰 李宁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518-1518,共1页
病例1女性,54岁,1990年行胃大部切除术(毕Ⅱ式),术后反复出现进食后恶心、呕吐。有中度营养不良、输出襻不全性梗阻表现,于2008年9月18日入院,给予禁食、内镜下放置鼻肠管,鼻肠管末端位于胃空肠吻合口远端(输出襻)70cm处。置... 病例1女性,54岁,1990年行胃大部切除术(毕Ⅱ式),术后反复出现进食后恶心、呕吐。有中度营养不良、输出襻不全性梗阻表现,于2008年9月18日入院,给予禁食、内镜下放置鼻肠管,鼻肠管末端位于胃空肠吻合口远端(输出襻)70cm处。置管后第2日开始进行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起初耐受较好,但第8天出现腹痛、腹胀伴呕吐,停止EN后症状缓解,继续EN后再次出现腹痛、呕吐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导管 肠套叠 胃大部切除术 胃空肠吻合口 呕吐症状 不全性梗阻 营养不良 支持治疗
原文传递
阑尾中分化腺癌误诊为阑尾周围脓肿一例
11
作者 林海冠 杨鹤鸣 李成林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7年第2期143-144,共2页
临床中阑尾腺癌比较少见,因缺少特异性的表现,常误诊为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等,造成诊断困难和延误治疗,增加患者死亡风险.本文报道1例阑尾腺癌临床资料及治疗体会.
关键词 阑尾肿瘤 诊断
原文传递
肾动脉栓塞误诊为急腹症一例
12
作者 林海冠 张宏文 +1 位作者 崔彦 李成林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6年第11期877-878,共2页
肾动脉栓塞是引起急腹症的原因之一,临床上少见.当肾动脉栓塞以腹痛为首发症状时,极易与急腹症混淆,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难度大.报道1例近期误诊病例,探讨急腹症诊治过程中应关注的要点.
关键词 血栓栓塞
原文传递
吃出来的急腹症——胰腺炎
13
作者 王平 黄镇 林海冠 《保健与生活》 2016年第6期38-39,共2页
胰腺炎的危害 胰腺炎在一般人心中属于相对并不熟悉的一种急腹症,但同时又是一种极复杂的疾病。
关键词 胰腺炎 急腹症 危害 复杂的疾病
原文传递
不同入路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效果对比
14
作者 李晓鸥 杨鹤鸣 +2 位作者 王国栋 林海冠 杨建武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4期377-380,共4页
目的比较网膜囊入路与中间入路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117例左半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研究组(n=59例,采用网膜囊人路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与对照组(n=58例,采用... 目的比较网膜囊入路与中间入路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117例左半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研究组(n=59例,采用网膜囊人路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与对照组(n=58例,采用中间入路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数据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临床指标等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并发症等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x^(2)检验;使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患者的生存情况。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矿研究组患者腹腔镜游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他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进入胰腺后方间隙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各种损伤的发生率和两组患者术前、手术结束即刻肠腔、腹腔癌细胞脱落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8~24个月,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X=0.411,P=0.522)。结论网膜囊入路在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可获得与中间人路相当的治疗效果,且能缩短腹腔镜游离时间、减少进入胰腺后方间隙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腹腔镜 结肠切除术 网膜囊入路 中间入路
原文传递
新型脂肪乳剂SMOF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血脂和凝血功能及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海冠 李宁 +3 位作者 王燕 王新颖 朱维铭 姜军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 2012年第2期63-66,共4页
目的观察新型脂肪乳剂SMOF对腹部中等手术后患者血脂、凝血功能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8例腹部中等手术后需要肠外营养支持至少5d以上的患者,按前瞻、随机、盲法、对照原则分为SMOF组24例和Intralipid组24例。术后第1~5天两组患者... 目的观察新型脂肪乳剂SMOF对腹部中等手术后患者血脂、凝血功能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8例腹部中等手术后需要肠外营养支持至少5d以上的患者,按前瞻、随机、盲法、对照原则分为SMOF组24例和Intralipid组24例。术后第1~5天两组患者按等氮、等热量进行肠外营养支持。于手术前、术后第1天营养支持前及术后第6天清晨6∶00留取血标本检测血脂、凝血功能、肝功能指标。结果与术前及术后第1天相比,两组患者的血脂、凝血功能、肝功能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但SMOF组的凝血功能及肝功能指标变化较Intralipid组小。结论新型脂肪乳剂SMOF具有良好的脂质廓清能力,对术后患者具有保护肝功能、改善凝血功能的潜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乳剂 腹部手术 肝功能 营养支持
原文传递
静脉用脂肪乳剂与免疫调节 被引量:5
16
作者 林海冠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期58-62,共5页
脂肪乳乳剂作为肠外营养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能量和脂肪酸。因∞一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促炎作用,引发人们对脂肪乳剂影响免疫功能的担忧,但并无大量研究证实其不良免疫特性,目前各种新型脂肪乳通过改变脂肪乳剂中多不饱和酸、单... 脂肪乳乳剂作为肠外营养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能量和脂肪酸。因∞一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促炎作用,引发人们对脂肪乳剂影响免疫功能的担忧,但并无大量研究证实其不良免疫特性,目前各种新型脂肪乳通过改变脂肪乳剂中多不饱和酸、单不饱和酸、饱和脂肪酸含量及来源,期望减少“)一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用量。本文就目前常用脂肪乳剂与相关免疫调节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营养 脂肪乳剂 免疫 脂肪酸
原文传递
再灌食综合征救治一例
17
作者 林海冠 王燕 朱维铭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82-882,共1页
患者,男,33岁,于1997年12月因“肠扭转”急诊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见肠管坏死,遂行“小肠大部分切除、空肠升结肠端侧吻合术”,术后残余小肠约40em。先后于1998、2000、2002年来我院行肠康复治疗,恢复良好。自2003年患者未行正规... 患者,男,33岁,于1997年12月因“肠扭转”急诊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见肠管坏死,遂行“小肠大部分切除、空肠升结肠端侧吻合术”,术后残余小肠约40em。先后于1998、2000、2002年来我院行肠康复治疗,恢复良好。自2003年患者未行正规营养支持治疗,体重逐渐降低,并出现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于2009年10月再次人院。入院后查体:体温36℃,呼吸20~/min,心率98~/min,血压90/60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食综合征 小肠大部分切除 救治 营养支持治疗 端侧吻合术 肠康复治疗 2009年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CD39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海冠 杨鹤鸣 +4 位作者 付晓艳 杨建武 姜福全 李成林 崔彦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9期721-725,共5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组织中CD39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于我院经手术切除的CRC组织标本90例(CRC组),收集其癌旁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组织中CD39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于我院经手术切除的CRC组织标本90例(CRC组),收集其癌旁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39在CR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观察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对CRC患者3年生存情况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CD39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cox proportionalhazards model,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CRC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CRC组CD39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CD39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CD39阴性表达组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高于阳性表达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与组织分化程度均为CD39阳性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CD39阳性表达为CR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D39在CRC组织中高表达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可用于预测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CD39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利多卡因致心脏毒性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海冠 王燕 王建喜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 2013年第3期150-,189,共2页
1病例报告患者男,52岁,70kg,ASAⅠ级。既往无心脏疾病病史。2010年12月6日拟行甲状腺瘤切除术,实施右侧颈深丛加双侧颈浅神经阻滞麻醉,共用1%利多卡因、0.375%布比卡因混合液25ml,测麻醉平面上至耳大神经,下至C5神经。麻醉约3min后患者... 1病例报告患者男,52岁,70kg,ASAⅠ级。既往无心脏疾病病史。2010年12月6日拟行甲状腺瘤切除术,实施右侧颈深丛加双侧颈浅神经阻滞麻醉,共用1%利多卡因、0.375%布比卡因混合液25ml,测麻醉平面上至耳大神经,下至C5神经。麻醉约3min后患者出现心悸、胸闷,心率110/min,心电监测呈宽大QRS波,予以面罩吸氧、观察病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心脏毒性 病例报告 甲状腺瘤切除术 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平面 布比卡因混合液 观察病情 心脏疾病 耳大神经
原文传递
硬膜外注入空气量对穿刺后腰背痛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光 朱国强 +1 位作者 王燕 林海冠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06年第1期31-32,共2页
目的观察硬膜外间隙穿刺操作时注入空气量对穿刺后腰背疼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下胸段或腰段硬膜外间隙穿刺患者240例,ASA Ⅰ-Ⅱ级。以判定穿刺试验时注入硬膜外间隙空气量分为2组:注气量<3 ml者为Ⅰ组(对照组),共158例;注气量>... 目的观察硬膜外间隙穿刺操作时注入空气量对穿刺后腰背疼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下胸段或腰段硬膜外间隙穿刺患者240例,ASA Ⅰ-Ⅱ级。以判定穿刺试验时注入硬膜外间隙空气量分为2组:注气量<3 ml者为Ⅰ组(对照组),共158例;注气量>3 ml者为Ⅱ组(观察组),共82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腰背疼痛发生率和两组VAS评分中不同程度疼痛构成比。结果Ⅱ组腰背痛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P<0.05);两组疼痛程度构成比有明显不同(P<0.05),Ⅱ组多为中等程度疼痛,而Ⅰ组疼痛程度较轻。结论硬膜外穿刺时注入空气量>3 ml时,显著增加穿刺后腰背疼痛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腔 穿刺术 背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