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戴明循环法减少医院监护仪故障的应用效果评估
- 1
-
-
作者
林振盛
-
机构
湖南省人民医院(晓庄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出处
《中国设备工程》
2025年第4期151-153,共3页
-
文摘
目的:评估戴明循环法减少医院监护仪故障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2年1月~12月期间我院开展常规设备管理,纳入此时医院监护仪500台进行分析,此为参照组。在2023年1~12月期间我院开展戴明循环法管理,纳入此时医院监护仪500台进行分析,此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二组的管理效果。结果:经过管理后,观察组的监护仪故障每月维修金额少于参照组,且管理服务水平较高(P <0.05);观察组的监护仪报警参数设置正确率高于参照组(P <0.05);观察组的医院监护仪故障每季度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 <0.05)。结论:在进行医院监护仪管理时,开展戴明循环法管理能够减少监护仪故障每月维修金额,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提高监护仪报警参数设置正确率,降低医院监护仪故障每季度发生风险,建议参考使用。
-
关键词
戴明循环法
医疗设备管理
心电监护仪
-
分类号
R197.39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
-
题名武夷山土壤垂直分布和特征
被引量:33
- 2
-
-
作者
朱鹤健
林振盛
陈珍皋
谭炳华
郭成达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
-
出处
《武夷科学》
1982年第1期152-164,共13页
-
文摘
武夷山脉位于闽赣边界,走向从东北到西南,大致与海岸线平行,长达550多公里,宽度各处不等,从十多公里至几十公里。平均高度约为海拔1000—1100米,北段地势最高,其中黄岗山海拔2158米,不仅是武夷山脉的最高峰,也是我国大陆东南部的最高峰。武夷山北段的土壤垂直分布,在武夷山脉和中亚热带山地中有一定代表性。
-
关键词
山地草甸土
海拔高度
山地黄壤
武夷山
垂直带谱
针阔叶混交林
全氮含量
交换性酸
交换性铝
垂直分布
胡敏酸
戴云山脉
-
分类号
S151.9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九龙江流域的整治与开发雏议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刘振东
姚士谋
林振盛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
-
出处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1990年第4期318-325,共8页
-
文摘
九龙江流域地处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优越,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闽南地区经济开发的腹地。近年来由于特区和开放区政策的实施,城乡经济发展较快,但由于忽视了对环境的同步治理与保护,目前面临水土流失、水体污染,地貌灾害的严峻挑战。我们根据调查研究,提出了治理九龙江的3点意见和综合开发利用九龙江流域的经济方向,对策及其主要途径和措施,这对于九龙江流域的治理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九龙江流域
综合开发
治理
-
Keywords
Basin management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Jiulong River basin
-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做好语言赏析教学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 4
-
-
作者
林振盛
-
机构
福建省德化七中
-
出处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9年第11期15-15,共1页
-
文摘
语言是文本的第一要素,是作者情感、主旨表达的载体,高 尔基对语言的重要性有过论述:“文学的根本材料是语言一一 是给我们的一切印象、感情、思想等以形态的语言,文学是借语 言来作雕塑描写的艺术。”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语言这一载 体,完成情节的叙述和本身情感的对外输出,读者通过语言的 赏析、感悟,把握文章的内涵,把握作者的情感表达,从而走进 文本的核心,真正理解文本,文本语言的学习与赏析,是语文教 学的重要内容,是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重要桥梁,重视 文本语言鉴赏,做好语言赏析教学,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的主要途径。
-
关键词
语言赏析
核心素养
-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职教高考背景下中职机电专业群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 5
-
-
作者
吴鹏
林振盛
胡金莎
黄家著
-
机构
晋江安海职业中专学校
-
出处
《装备制造技术》
2022年第10期217-220,共4页
-
基金
2021年福建省职业教育教科研组专项课题“闽西南协同发展视域下电梯行业对中职学校的人才需求研究”(JKY202109)
泉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第一批)立项课题“产教融合背景下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专业实训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QG1451-30)。
-
文摘
晋江安海职业中专学校机电专业群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探索培养可持续基础型技术技能人才的路径,经过多年实践,探索了中职学校、高职院校、企业行业“三方共育”“升学+竞赛”双轮驱动的“一体成才”育人机制。机电专业群与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建立了共拟人才培养方案、共建产教融合基地、重构实践教学体系等长效机制,按“夯实基础文化和基础技能”对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优化设计与实施,有效解决了中高职衔接不到位、产教融合不深入、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学生综合基础能力不理想等问题。以技能竞赛和职教高考为抓手,提高了学生综合基础能力素养,提升了升学与竞赛竞争力,培养出一批既能在国赛省赛获奖又能升入优质院校的一体化人才。机电专业群在构建的“三方共育、双轮驱动、一体成才”人才培养模式下,为本科和高职院校培养了一批可持续发展、适应行业产业需求的“宽基础厚技能”的机电类专业人才,以期为中职学校培育机电类人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
关键词
机电专业群
产教融合
技能竞赛
人才培养
-
分类号
G710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信息化条件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研究
- 6
-
-
作者
林振盛
-
机构
广西桂林市君武小学
-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0年第7期00034-00034,共1页
-
文摘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加速了社会进步,冲击着学校教育,也正在影响、改变教育和学习方式。网络时代的到来,导致课堂教学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它使知识的创造、存储、学习和利用方式正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给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环境,建构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人民教师们必须关注的课题。基于此,本篇文章对信息化条件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关键词
信息化
教学方式
学习方式
课堂
-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
-
-
题名福建省闽侯县祥谦人民公社的土壤及其利用改良
- 7
-
-
作者
杨萍如
林振盛
-
机构
福建师范学院
-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9年第1期3-15,116-117,共15页
-
文摘
一、序言1958年12月13日至23日,本系二年级师生三十七人到闽侯县林祥廉烈士的家乡——祥谦人民公社,进行了一次土壤调查.这次土壤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为这公社当前农业生产上更合理地利用土地和更有效地改良土壤初步提供科学根据.在这次调查工作之前,同学们未学习过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农业基础学等课程.
-
关键词
利用改良
人民公社
福建省
土壤调查
水稻
闽侯县
深灰色
植物地理学
根系
土壤肥力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