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资源三号的雷州半岛红树林种间分类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郑艺 林懿琼 +4 位作者 周建 甘伟修 林广旋 许方宏 林光辉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1-208,共8页
利用遥感技术对区域尺度红树林进行种间分类在红树林资源调查、合理利用与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资源三号高空间分辨率影像的光谱特征、植被指数、纹理特征、形状参数等信息,结合无人机实地采集的样本点,采用面向对象结合决策树和... 利用遥感技术对区域尺度红树林进行种间分类在红树林资源调查、合理利用与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资源三号高空间分辨率影像的光谱特征、植被指数、纹理特征、形状参数等信息,结合无人机实地采集的样本点,采用面向对象结合决策树和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对红树林进行区域提取和种间分类。首次得到了广东省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林物种分布图,并分析了其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 2014年保护区内现存红树林面积为5 949.3 hm^ 2 ,低于当前大部分文献报道的结果;红树林在廉江市(1 556.0 hm^ 2 )、雷州市(1 466.1 hm ^2 )、湛江市辖区(1 168.0 hm ^2 )、遂溪县(734.7 hm ^2 )、徐闻县(479.8 hm ^2 )、吴川市(544.7 hm ^2 )均有分布。各地红树林皆呈现由海向陆的地带性物种分布格局:天然林区由低潮位向高潮位优势种依次为白骨壤、桐花树、秋茄、红海榄和木榄;外来红树植物无瓣海桑在引种区主要邻白骨壤陆缘一侧分布。各优势种在雷州半岛分布面积比例依次为白骨壤(41.9%)、无瓣海桑(23.4%)、桐花树(20.9%)、秋茄(5.4%)、红海榄(4.8%)和木榄(3.6%)。这一结果表明,雷州市和湛江市辖区无瓣海桑人工林种植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其入侵和扩张风险需要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种间分类 高空间分辨率影像 面向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