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产衣原体肺炎致呼吸衰竭与感染性休克1例报告并文献分析
1
作者 曾海文 陈伟文 +1 位作者 林天来 丁志荣 《福建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流产衣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报告1例流产衣原体肺炎致呼吸衰竭与感染性休克。以“流产衣原体”和“肺炎”,加或不加“感染性休克”为检索词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及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1980年1月1日至2023年... 目的探讨流产衣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报告1例流产衣原体肺炎致呼吸衰竭与感染性休克。以“流产衣原体”和“肺炎”,加或不加“感染性休克”为检索词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及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1980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1日;以“Chlamydia abortus”和“pneumonia”,加或不加“septic shock”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限为1970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1日。结果报告的1例患者为男性,73岁,以头痛、头晕、发热为主要表现;胸部CT提示双侧肺炎,炎症指标增高,出现休克、呼吸衰竭等器官功能障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检测出流产衣原体。文献共检索到6篇流产衣原体肺炎个案报道,包括本病例总共7例,其中男性4名、女性3名,3名女性均为孕妇,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其中5例有动物或流产动物接触史,6例患者进展致呼吸衰竭,4例患者合并感染性休克,7例患者经及时诊断与治疗均治愈出院,但有2例孕妇死胎。结论流产衣原体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原体,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能导致病情危重。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可作为流产衣原体诊断的重要依据,能帮助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衣原体肺炎 呼吸衰竭 感染性休克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产衣原体非典型重症肺炎的诊断及临床特点 被引量:1
2
作者 曾海文 陈巧莉 +2 位作者 丁志荣 陈伟文 林天来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8-363,共6页
目的 探讨流产衣原体非典型重症肺炎的诊断及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1月某院收治并诊断为流产衣原体非典型重症肺炎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面分析该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治要点及注意事项。结果 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3~73岁... 目的 探讨流产衣原体非典型重症肺炎的诊断及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1月某院收治并诊断为流产衣原体非典型重症肺炎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面分析该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治要点及注意事项。结果 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3~73岁,急性起病,均表现为高热、咳嗽、咳痰;3例患者有家禽接触史,1例有流产山羊接触史。4例患者从有临床症状到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的间隔时长为1~6 d,且入院时氧合指数(PaO_(2)/FiO_(2))均<200 mmHg,随病情发展呈进行性下降,需积极呼吸机支持。2例患者白细胞计数升高,4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3例血小板计数轻度降低;4例患者中2例患者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2例患者丙氨酸转氨酶升高,3例患者肌酸激酶升高,4例患者血清肌酐均升高,2例轻度低钠血症;4例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介素-6明显升高。4例患者胸部CT表现以单个或多个肺叶累及为主,渗出实变,后期累及多个肺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均检测出流产衣原体DNA序列。结合4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接触史、胸部CT、宏基因组二代测序等结果,诊断为流产衣原体非典型重症肺炎,通过及时调整以多西环素为基础的抗感染治疗方案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 流产衣原体也可能导致人类肺炎发生,感染后可导致严重临床后果,当患者有动物接触史时,需警惕此类疾病;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可以检出流产衣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衣原体 肺炎 人畜共患病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非典型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ICU重症肺炎患者炎症与肺氧合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李才辉 黄艳冰 +1 位作者 张洪玲 林天来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4期65-68,共4页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重症监护室(ICU)重症肺炎患者炎症与肺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抽签法将2022年1月—2023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ICU重症肺炎患者94例分为复合制剂组(n=47)与联合组(n=47)...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重症监护室(ICU)重症肺炎患者炎症与肺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抽签法将2022年1月—2023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ICU重症肺炎患者94例分为复合制剂组(n=47)与联合组(n=47)。复合制剂组予以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组在复合制剂组基础上予以莫西沙星。2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2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肺氧合功能指标、治疗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复合制剂组(97.87%vs.78.72%,χ^(2)=8.340,P=0.004)。治疗14 d后,2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及白细胞计数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复合制剂组(P<0.01);2组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且联合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复合制剂组(P<0.01)。联合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短于复合制剂组(P<0.01)。联合组与复合制剂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64%vs.8.51%,P=1.000)。结论ICU重症肺炎患者通过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并可有效减轻炎症,改善肺氧合功能,缩短治疗时间,且联合治疗并未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重症监护室 莫西沙星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炎症 肺氧合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弧菌坏死性筋膜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幼丽 魏思灿 +3 位作者 李才辉 黄玲 林小云 林天来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07-510,共4页
创伤弧菌感染引起的坏死性筋膜炎,常在数天内引起败血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难以早期诊断,常导致错过最佳清创时机,死亡率高。该文对创伤弧菌坏死性筋膜炎的流行病学、感染途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 创伤弧菌感染引起的坏死性筋膜炎,常在数天内引起败血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难以早期诊断,常导致错过最佳清创时机,死亡率高。该文对创伤弧菌坏死性筋膜炎的流行病学、感染途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法、预防方法进行总结,表明早期疑诊此病并立即行清创术是治疗的最关键措施,以期为创伤弧菌坏死性筋膜炎的防治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菌 创伤 筋膜炎 坏死性 清创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依赖康复病房内重症康复综合管理方案对气切术后患者康复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5
作者 黄艳冰 林天来 +1 位作者 丁志荣 陈伟文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6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高依赖康复病房内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给予重症康复综合管理方案对其康复效果、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10月高依赖康复病房内收治的重症且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80例,按照入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重症康复综合管理方案)... 目的探讨高依赖康复病房内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给予重症康复综合管理方案对其康复效果、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10月高依赖康复病房内收治的重症且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80例,按照入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重症康复综合管理方案)和对照组(常规管理)各40例,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刺激性咳嗽、痰液黏稠、呼吸道黏膜出血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置管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数据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康复综合管理方案可加快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康复,改善预后,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依赖康复病房 气管切开 重症康复综合管理方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 被引量:19
6
作者 林天来 魏思灿 +1 位作者 杨雄志 陈亚征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52-65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92例老年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临床结局不同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ARDS患者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并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跟踪,...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92例老年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临床结局不同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ARDS患者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并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跟踪,搜集其结局资料。结果 92例老年ARDS患者经积极治疗后生存50例,死亡42例,病死率45.6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老年ARDS患者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有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OR=3.248,P=0.014)、器官障碍数目(OR=3.410,P=0.013)、ARDS诱因(OR=2.728,P=0.045)及脓毒症严重程度(OR=3.523,P=0.009),住院时APACHEⅡ评分不同的患者出院后1~2年后良好结局率略有不同。结论临床上对于老年ARDS患者,尤其是肺源性ARDS患者,应关注APACHEⅡ评分,早期采取液体复苏及抗感染治疗脓毒症,并尽早做到全面的诊断和处理,防止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品、戊乙奎醚联用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杀虫剂中毒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林天来 黄鸣恋 魏思灿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12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讨在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治疗过程中,联用血液灌流情况下,单用阿托品、单用戊乙奎醚(长托宁)及阿托品联合长托宁三种治疗方案的优缺点,为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急诊及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确诊... 目的探讨在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治疗过程中,联用血液灌流情况下,单用阿托品、单用戊乙奎醚(长托宁)及阿托品联合长托宁三种治疗方案的优缺点,为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急诊及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确诊的重度AOPP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单用阿托品组、单用长托宁组、联用(阿托品+长托宁)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清除毒物、使用复能剂、血液灌流及支持治疗等。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抗胆碱药中毒及阿托品依赖效应方面,长托宁组和联用组均少于阿托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现躁动方面,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热方面,长托宁组和联用组均少于阿托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比长托宁组和联用组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窦性心动过速方面,长托宁组和联用组均少于阿托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组的窦性心动过速者较长托宁组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托宁组、联用组与阿托品组比较,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较短、全血胆碱酯酶(Ch E)恢复60%时间较短及病死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品组、联用组的阿托品化/长托宁化时间短于长托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品组与联用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组与长托宁组比较,并发症发生率较少、治愈率及病死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功能恢复时间、Ch E恢复60%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血液灌流在治疗重症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方面,阿托品联合长托宁应用相比于各自单用,能较短时间达阿托品化,并且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品 戊乙奎醚 血液灌流 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中不同时间BiPAP呼吸机应用对于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的临床有效性 被引量:2
8
作者 林天来 魏思灿 李才辉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19期49-50,共2页
目的:分析在ICU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于不同时间应用Bi PAP呼吸机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搜集在笔者所在医院ICU治疗的Ⅱ型呼吸衰竭患者96例,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治疗组与参照组,各48例,参照组患者白天采取Bi PAP呼吸机治疗,治疗组则... 目的:分析在ICU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于不同时间应用Bi PAP呼吸机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搜集在笔者所在医院ICU治疗的Ⅱ型呼吸衰竭患者96例,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治疗组与参照组,各48例,参照组患者白天采取Bi PAP呼吸机治疗,治疗组则在晚间采取Bi PAP呼吸机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后24 h、72 h、5 d,治疗组患者Pa O2、Pa CO2、p H指标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72 h、5 d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先升后降,而心率呈现上下波动,并且治疗组治疗后数值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中于不同时间应用Bi PAP呼吸机治疗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晚间时段应用的效果比较好,可以改善患者血气指标与生命体征指标,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BIPAP呼吸机 Ⅱ型呼吸衰竭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对AECOPD并肾上腺功能不全患者呼吸机撤离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林天来 陈伟文 +2 位作者 丁志荣 魏思灿 杨雄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19期27-28,共2页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对AECOPD并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AI)患者呼吸机撤离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ICU 2014年10月-2016年4月收治的AECOPD并AI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对AECOPD并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AI)患者呼吸机撤离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ICU 2014年10月-2016年4月收治的AECOPD并AI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2组呼吸机撤离成功率、肺部感染控制时间、医疗费用及ICU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机撤离成功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肺部感染控制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AECOPD并AI患者能有效提高呼吸机撤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肾上腺功能不全 呼吸机撤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俯卧位机械通气对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呼吸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林天来 李才辉 +5 位作者 黄玲 廖艳军 黄秀婷 刘招杰 戴晓东 张洪玲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27期13-15,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仰卧位机械通气(supine position ventilation,SPV)和俯卧位机械通气(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PPV)对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呼吸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进一步探究俯卧位机械通气对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的疗效,为合理的临... 目的:通过比较仰卧位机械通气(supine position ventilation,SPV)和俯卧位机械通气(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PPV)对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呼吸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进一步探究俯卧位机械通气对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的疗效,为合理的临床诊疗提供更多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笔者医院重症医学科的174例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机械通气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PV组(n=91,仰卧位)与PPV组(n=83,俯卧位),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FiO2、PEEP、PaO2、PaCO2、SpO2及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3天PPV组FiO2、PEEP均高于SPV组,而PaO2、SpO2、OI均低于SP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第5、7天FiO2、PEEP、PaO2、SpO2、O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HR、MAP及C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天PPV组HR高于S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5、7天两组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AP、CV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能够迅速改善重症吸入性肺炎的呼吸功能且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但远期疗效无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 机械通气 重症 吸入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不同严重程度ARDS患者28 d病死率及HMGB1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天来 李才辉 +3 位作者 魏思灿 杨雄志 陈伟文 于凯 《中外医疗》 2018年第14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同严重程度ARDS患者28 d病死率及HMGB1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1月在该院ICU住院的ARDS患者120例,按照2011年德国柏林ARDS的诊断标准,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每组40例,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将各组A...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同严重程度ARDS患者28 d病死率及HMGB1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1月在该院ICU住院的ARDS患者120例,按照2011年德国柏林ARDS的诊断标准,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每组40例,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将各组ARDS患者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20例。所有对照组患者均施以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均施以口服或鼻饲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3组患者在入住ICU第1、3、5、7、14、21、28天、死亡患者死亡当天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Ⅱ)评分、血清HBMB1水平含量。结果 3组ARDS患者中的对照组在入住ICU第1、3、5、7、14、21、28天、死亡患者死亡当天的血清HBMB1水平含量不断上升,而实验组的血清HBMB1水平含量则不断下降;3组ARDS患者中的对照组患者死亡当天的APACHⅡ评分分别为(75.92±4.13)分、(79.64±5.07)分与(97.91±6.42)分,明显高于实验组的(45.08±0.92)分、(39.29±1.07)分与(30.21±0.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96、34.825、46.619,P=0.000)。结论阿托伐他可明显降低不同严重程度ARDS患者HMGB1水平,对患者具有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不同严重程度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8d病死率 血清HMG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机械通气患者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林天来 李才辉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9期166-166,168,共2页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机械通气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疗效。方法 ICU内机械通气需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咪达唑仑0.05~0.1 mg/kg联合瑞芬太尼1μg/kg(A组)和丙泊酚0.5~1 mg...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机械通气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疗效。方法 ICU内机械通气需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咪达唑仑0.05~0.1 mg/kg联合瑞芬太尼1μg/kg(A组)和丙泊酚0.5~1 mg/kg联合瑞芬太尼1μg/kg组(B组),连续观察患者在纤支镜诊疗前、过程中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的改变,观察患者苏醒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纤支镜检查均顺利完成,心率、血压与术前相比均无明显改变(P〉0.05),其变化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后,两组患者血压饱和度较前升高(P〈0.05),这种上升水平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苏醒时间较短(P〈0.05)。结论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均能满足患者无痛要求,在ICU机械通气患者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是可行的、安全的,丙泊酚组具有苏醒时间短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达唑仑 丙泊酚 瑞芬太尼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通过PINK1/parkin通路激活线粒体自噬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39
13
作者 魏思灿 林天来 +2 位作者 黄玲 苏志伟 魏梅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251-2257,共7页
目的:分析槲皮素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PTEN诱导激酶1(PINK1)/帕金蛋白(parkin)线粒体自噬通路的调控作用,探究其减轻大鼠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I/R组)、槲皮素组、三甲... 目的:分析槲皮素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PTEN诱导激酶1(PINK1)/帕金蛋白(parkin)线粒体自噬通路的调控作用,探究其减轻大鼠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I/R组)、槲皮素组、三甲基腺嘌呤(3-MA)组和槲皮素+3-MA组。各组均在造模前3 d开始给药,每天1次,末次给药30 min后,除sham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建立大鼠全脑I/R模型。各组大鼠均在造模结束后当天,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评价神经功能;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组织线粒体形态变化;ELISA检测海马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用黄嘌呤氧化酶法、硫代巴比妥酸缩合法检测检测海马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PINK1、parkin及LC3-Ⅱ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和槲皮素+3-MA组大鼠海马组织可见线粒体肿胀、内部嵴破坏或消失等病理损伤,脑梗死体积、海马组织IL-6、TNF-α和MDA含量及PINK1、parkin和LC3-Ⅱ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NDS评分及SOD活性降低(P<0.05)。与I/R组和槲皮素+3-MA组相比,槲皮素组海马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减轻,脑梗死体积、海马组织IL-6、TNF-α和MDA含量均降低(P<0.05),NDS评分、SOD含量及PINK1、parkin和LC3-II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3-MA组大鼠组上述指标与槲皮素组趋势相反。I/R组与槲皮素+3-MA组相比,上述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槲皮素可通过调控PINK1/parkin通路蛋白表达,激活线粒体自噬,减轻脑缺血灌注再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脑缺血再灌注 线粒体自噬 PTEN诱导激酶1 帕金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古霉素在神经外科开颅术后患者颅内的群体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志荣 蔡晓祯 +1 位作者 曾海文 林天来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1252-1257,共6页
目的:建立万古霉素在神经外科开颅术后患者颅内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为精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招募56例开颅术后患者,其术野区置留引流管引流脑脊液。所有患者给予万古霉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并于预设时间同时采集患者的血液与脑脊注液样... 目的:建立万古霉素在神经外科开颅术后患者颅内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为精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招募56例开颅术后患者,其术野区置留引流管引流脑脊液。所有患者给予万古霉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并于预设时间同时采集患者的血液与脑脊注液样本,测定样本中万古霉素的药物浓度。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建立万古霉素在神经外科开颅术后患者颅内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考察多个因素对模型拟合优度的影响,图形诊断,bootstrap与可视化预测检测方法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结果:万古霉素在开颅术后患者颅内模型可采用三室模型进行拟合,脑脊液总细胞计数与药物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存在显著相关性,脑脊液流出量对药物在脑脊液中的消除具有显著影响。模型拟合值与bootstrap中位数相近,且均包含于95%置信区间内。可视化预测检测法验证发现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性。结论:该模型有助于临床医师通过测定脑脊液总细胞计数与脑脊液引流量,预测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提高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神经外科 群体药代动力学 脑脊液 治疗药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在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5
作者 丁志荣 林天来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 PCT)在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本院2009年3月~2013年3月70例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根据病情预后分为死亡组22例和存活组48例,使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比较两组第1...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 PCT)在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本院2009年3月~2013年3月70例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根据病情预后分为死亡组22例和存活组48例,使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比较两组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的PCT浓度。结果①两组第1天、第3天PCT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第5、7天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CT水平在死亡组呈上升趋势而在存活组呈下降趋势;②死亡组第5、7天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 P<0.01);③血清PCT和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843,P=0.019<0.05)。结论动态监测降钙素原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评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重症肺炎 降钙素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药物疗法对脓毒症伴急性胃肠损伤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思灿 林天来 +4 位作者 黄艳冰 张洪玲 蔡荣达 吴青青 陈伟文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32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非药物疗法对脓毒症伴急性胃肠损伤(AGI)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9月在本院住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脓毒症伴AGI患者11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2例、4例脱落或退出研究,... 目的:探讨非药物疗法对脓毒症伴急性胃肠损伤(AGI)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9月在本院住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脓毒症伴AGI患者11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2例、4例脱落或退出研究,最终完成研究各53、51例。两组均给予脓毒症标准化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对性治疗,观察组给予非药物疗法。比较两组一般资料、AGI患病率、安全性、病情及预后,评价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系统(SOFA)评分、AGI评分和肠鸣音评分,测定腹内压(IAP)及血清肠道屏障功能指标[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的AGI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AGI评分、肠鸣音评分、APACHEⅡ、SOF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AP及血清DAO、IFABP、D-乳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药物疗法能够减轻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的AGI程度及症状,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缓解病情并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机械通气 急性胃肠损伤 非药物疗法 早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控制机械通气模式在ARDS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萌 郭伟峰 +1 位作者 王宝玉 林天来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20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压力控制模式(PCV)治疗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87例ARD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压力控制模式(PCV)治疗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87例ARD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和生命体征监测,对照组43例采用容量控制通气模式(VCV),观察组44例采用PCV。比较两组患者血气、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合指数(OI)水平均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的PaO_(2)、OI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V与VCV两种模式均能有效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与HR,减小血流动力学的波动,但PCV改善氧合、恢复心率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压力控制模式 容量控制通气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诊断侵袭性肺曲霉病的运用
18
作者 丁志荣 曾海文 +1 位作者 林天来 陈伟文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5期411-415,422,共6页
目的通过外周血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识别侵袭性肺曲霉病,证明其在侵袭性肺曲霉病临床诊断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报道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住的3例通过外周血宏基因二代测序识别诊断的侵袭性肺曲霉病病例,分析总结外周血... 目的通过外周血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识别侵袭性肺曲霉病,证明其在侵袭性肺曲霉病临床诊断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报道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住的3例通过外周血宏基因二代测序识别诊断的侵袭性肺曲霉病病例,分析总结外周血宏基因二代测序在诊断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可行性。结果在3例病例中,病例1无基础疾病,病例2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例3存在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白血病并化疗后粒细胞缺乏。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培养、痰培养、外周血宏基因二代测序、血G试验、GM试验等方法,诊断为侵袭性肺曲霉病。结论通过外周血宏基因二代测序检测曲霉cfDNA可用于侵袭性肺曲霉病的诊断,是一种快速、简单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曲霉病 诊断 外周血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市Omicron变异株BA.2感染普通型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核酸转阴时间的因素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洪玲 李才辉 +2 位作者 魏思灿 黄玲 林天来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96-1104,共9页
目的观察泉州市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BA.2感染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影响核酸转阴时间的因素。方法收集2022年3月13日—4月5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67例Omicron变异株BA.2感染普通型COV... 目的观察泉州市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BA.2感染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影响核酸转阴时间的因素。方法收集2022年3月13日—4月5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67例Omicron变异株BA.2感染普通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入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1.03,年龄为9~97(41.45±17.51)岁,35.82%患有基础疾病,83.58%接种了新冠疫苗。初诊时最常见临床症状为咳嗽(62.69%),其次为发热(32.84%)。白细胞计数降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和淋巴细胞计数降低的比率分别为11.94%、7.46%、29.85%,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的比率分别为8.95%、10.45%、25.37%、14.93%、14.93%,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血沉、降钙素原升高的比率分别为35.82%、71.64%、56.72%、4.48%,D-二聚体、肌酐、铁蛋白升高的比率分别为8.95%、28.36%、13.43%,46.27%的患者IgG抗体阳性。肺部CT以双下肺外周多发、散在病灶为主,斑片状高密度影及磨玻璃影多见,1.49%的患者出现少量双侧胸腔积液。10.45%的患者出现并发症,SARS-CoV-2核酸转阴时间平均(18.12±5.37)d,住院时间平均(19.45±5.41)d,所有患者均未进展为重型/危重型,全部治愈出院。有呼吸系统疾病、CRP升高为SARS-CoV-2核酸转阴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泉州市Omicron变异株BA.2感染普通型COVID-19患者初诊临床症状较轻,咳嗽为最常见症状,部分合并基础疾病,绝大部分完成新冠疫苗接种,经积极治疗后预后良好。SARS-CoV-2核酸转阴时间较长,与呼吸系统疾病、CRP升高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奥密克戎 变异株 临床特征 核酸转阴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肢体被动活动对自发性脑出血机械通气患者ICU-AW、机械通气和ICU住院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玲 蔡晓祯 +2 位作者 黄建辉 陈小玲 林天来 《中外医疗》 2022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机械通气患者行早期肢体被动活动对ICU获得性肌无力(ICU-acquired weakness,ICU-AW)、机械通气和ICU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泉州市第一医院ICU收治的符合纳入分组的患者共87例。根据是否给予...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机械通气患者行早期肢体被动活动对ICU获得性肌无力(ICU-acquired weakness,ICU-AW)、机械通气和ICU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泉州市第一医院ICU收治的符合纳入分组的患者共87例。根据是否给予早期肢体被动活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ICU常规康复干预和早期肢体被动活动(n=35),对照组给予ICU常规康复干预(n=52)。记录机械通气总时间、ICU住院天数,评估患者第1、3、5、7天MRC评分,MRC低于48分作为ICU-AW的诊断标准。结果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90.94±11.67)h低于对照组(99.04±17.3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6,P=0.018);研究组ICU住院时间(11.58±1.42)d短于对照组(12.77±2.0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7,P<0.05)。研究组第5天、第7天患病率(42.8%、62.8%)均低于对照组(67.3%、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7、8.034,P<0.05)。结论自发性脑出血机械通气患者通过早期肢体被动活动能减少机械通气时间、缩短ICU住院天数,并能降低ICU-AW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AW 早期肢体被动活动 脑出血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