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2例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林云东 黄斌 +1 位作者 邓人富 李孝生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5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救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10年3月本院所收治的7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救治资料。结果:本组72例患者治疗后,良好31例,中残20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10例,恢复良好率为70.8%,死亡率为...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救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10年3月本院所收治的7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救治资料。结果:本组72例患者治疗后,良好31例,中残20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10例,恢复良好率为70.8%,死亡率为13.9%。结论:做好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急诊处理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环节。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同时积极预防并发症,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重症 早期诊断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显微镜下经前路颈椎管减压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林云东 张嘉 +4 位作者 李建林 文建平 陈永红 谭海清 王云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13期31-32,共2页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研究完全显微镜下经前路颈椎管减压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为该疗法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纳的3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完全显微镜下经前路颈椎管减...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研究完全显微镜下经前路颈椎管减压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为该疗法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纳的3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完全显微镜下经前路颈椎管减压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全体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对比术前与术后JOA评分,分析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全体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为:优17例,良11例,一般2例,优良率为93.3%。相较于治疗前,各椎间隙组内患者术后JOA评分更高,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患者术中输血2个单位,1例患者术后因肽笼脱出再次手术。结论完全显微镜下经前路颈椎管减压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显微镜 颈椎管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积水外科治疗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林云东 邓人富 +2 位作者 黄斌 李孝生 罗忠平 《中外医疗》 2010年第9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脑积水"的外科治疗。方法通过48例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对各种性质的"脑积水"患者的手术指征、方法、临床疗效做一综合性分析。结果本组48例各种"脑积水"患者通过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应用... 目的探讨"脑积水"的外科治疗。方法通过48例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对各种性质的"脑积水"患者的手术指征、方法、临床疗效做一综合性分析。结果本组48例各种"脑积水"患者通过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是一简单易行的方法,应用广泛,并发症少,适合各种"脑积水"患者的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腹腔分流术 脑积水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2例脊柱结核的外科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林云东 林捷 +2 位作者 欧阳兆书 刘清云 李永斌 《中外医疗》 2011年第19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总结脊柱结核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0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52例脊柱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3h,平均出血850mL。全部伤口均能一期愈合,术后2周即可起床活...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总结脊柱结核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0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52例脊柱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3h,平均出血850mL。全部伤口均能一期愈合,术后2周即可起床活动,180d后可见椎板或椎间植骨轮廓不清,病灶处骨缺损已基本消失。伴有神经受损者中,2例Franke1分级从B级恢复到D级,其余50例均恢复到E级。术后所有患者后凸畸形都得到矫正。结论有效应用抗结核药物,是手术成功的保证。彻底病灶清除、植骨、坚强的内固定可使后凸畸形得到矫正、并有利于植骨融合、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手术 内固定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林云东 黄斌 +3 位作者 邓人富 李孝生 刘清云 罗忠平 《中医临床研究》 2010年第4期34-35,共2页
目的:研讨临床治疗脑出血的最佳方案。方法:采用锥颅或钻颅穿刺微创治疗和开颅手术,血肿清除治疗脑出血。结果:全组病例共计148例,近期疗效Ⅰ级22.3%,Ⅱ级23.6%,Ⅲ29.1%,Ⅳ级16.9%,Ⅴ级8.1%。结论:脑出血可外科干... 目的:研讨临床治疗脑出血的最佳方案。方法:采用锥颅或钻颅穿刺微创治疗和开颅手术,血肿清除治疗脑出血。结果:全组病例共计148例,近期疗效Ⅰ级22.3%,Ⅱ级23.6%,Ⅲ29.1%,Ⅳ级16.9%,Ⅴ级8.1%。结论:脑出血可外科干预开展锥颅或钻颅穿刺引流术,也可以开颅血肿清除术,但综合治疗尤为重要。文中讨论了手术时机、方法、围手术期综合治疗、并发症的防治与疗效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外科干预 锥颅穿刺术 钻颅穿刺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钉棒系统治疗L_5峡部裂并滑脱的临床探讨
6
作者 林云东 邓人富 +4 位作者 黄斌 欧阳兆书 李欣 刘青云 李孝生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4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L5峡部裂并滑脱的手术治疗技巧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1例L5峡部裂并滑脱的患者,采用减压、复位、L5、S1椎间植骨,L4-5弹性固定的内固定术。结果所有病人经3月~2年的回访,术前Ⅰ度4例,Ⅱ度19例,Ⅲ度8例,术前单侧峡部裂的7例,双... 目的探讨L5峡部裂并滑脱的手术治疗技巧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1例L5峡部裂并滑脱的患者,采用减压、复位、L5、S1椎间植骨,L4-5弹性固定的内固定术。结果所有病人经3月~2年的回访,术前Ⅰ度4例,Ⅱ度19例,Ⅲ度8例,术前单侧峡部裂的7例,双侧峡部裂的24例。术后优26例,良4例,可1例,无差级病例。结论减压、复位、固定和融合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基本原则,术中彻底减压及术后植骨融合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棒系统 腰椎滑脱 峡部裂 弹性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6
7
作者 邓人富 林云东 +2 位作者 黄斌 罗忠平 李孝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18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治疗重型脑外伤的有效术式。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1月-2012年4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5例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将上述10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2例,接受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43例,接... 目的:探讨治疗重型脑外伤的有效术式。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1月-2012年4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5例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将上述10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2例,接受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43例,接受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1)观察组术后脑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脑积水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3个月,观察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疗效确切,可以显著降低术后脑梗死发生率,并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常规骨瓣开颅术 重型脑外伤 脑梗死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骨折并发症的防治
8
作者 林云东 刘希贤 《郴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1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单侧外固定支架 胫骨骨折 并发症 骨折治疗 开放性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37例分析 被引量:23
9
作者 黄斌 林云东 +4 位作者 罗忠平 李孝生 邓人富 朱忠风 何赞良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2年第4期312-315,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选择最佳手术方式,提高生存率,减少致残率。方法回顾分析13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普通骨瓣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微创穿刺置软管血肿引流术,血肿破...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选择最佳手术方式,提高生存率,减少致残率。方法回顾分析13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普通骨瓣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微创穿刺置软管血肿引流术,血肿破入脑室者配合脑室外引流等术式,探讨不同手术方式适应证。结果 90 d后骨瓣开颅组34例ADLⅠ-Ⅲ级20例,优良率58.8%;小骨窗开颅组49例,ADLⅠ-Ⅲ级39例,优良率79.6%;微创穿刺组54例ADLⅠ-Ⅲ级45例,优良率83.3%。结论不同手术方式有不同适应证,术前根据不同病情,多参数评估高血压脑出血,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术前多参数评估高血压脑出血,选择最合适的个性化的不同手术方式,利用显微和微创神经外科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致残率,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外科治疗 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7例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孝生 陈家玉 +2 位作者 林云东 朱贤立 赵洪洋 《当代医学》 2010年第10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及救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年龄>60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并对其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与同期的年轻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3%,年轻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 目的探讨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及救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年龄>60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并对其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与同期的年轻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3%,年轻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非常明显(P<0.05);老年组病死率50.9%;年轻组病死率23.2%,2组病死率差异非常明显(P<0.05)。结论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治疗上及时处理,积极诊治并处理颅脑损伤、合并伤及并发症,以期减少并发症,对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合并症 老年人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穿刺损伤并局部注药大鼠模型的构建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孝生 刘址忠 +5 位作者 陈鹏 谢艳 黄文英 陈家玉 林云东 欧阳兆书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6期1-5,共5页
目的建立脑穿刺损伤并局部注药大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成熟的wistar雌性大鼠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脑穿刺损伤组,每组10只。脑穿刺损伤组大鼠麻醉后,微型钻钻孔、将针刺入颅内,经顶叶皮层插入脑组织中4 mm,... 目的建立脑穿刺损伤并局部注药大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成熟的wistar雌性大鼠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脑穿刺损伤组,每组10只。脑穿刺损伤组大鼠麻醉后,微型钻钻孔、将针刺入颅内,经顶叶皮层插入脑组织中4 mm,伤及皮层,刺入位置为中线旁开3 mm,额状缝前3 mm,留针2 min,并用X线侧位片和正位片检查刺入位置和深度后退出。正常对照组仅开颅,不致伤。Wistar大鼠脑穿刺后,消毒断头取大鼠皮层细胞原代培养,经纯化后星形细胞传代培养,取第3代星形胶质细胞进行GFPA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鉴定细胞形态,观察脑穿刺损伤组与正常对照组星形胶质细胞的光密度OD值、数密度值。结果经原代及传代培养,获得大量几乎为单一种类细胞,其特点为胞体较大,形状不规则,胞质较丰富,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常偏于胞体一侧,细胞突起较多较长,符合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检测显示GFAP阳性细胞为97%,脑穿刺损伤组原代培养细胞数量增多,脑穿刺损伤组与正常对照组星形胶质细胞的数密度分别为73.41±6.53和51.37±5.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穿刺损伤组与正常对照组星形胶质细胞的光密度值分别为2.41±0.34和1.37±0.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穿刺损伤并局部注药大鼠模型可以观察穿刺损伤部位的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为在细胞水平研究创伤性脑损伤提供了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穿刺损伤 局部注药 模型 原代培养 胶质细胞 动物 实验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7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孝生 陈家玉 +2 位作者 林云东 朱贤立 赵洪洋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5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的临床特点、机制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收治的37例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的临床资料。31例行颅骨切除清除血肿减压,6例在显微镜下行小骨窗切开清除血肿。结果本组37例再次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恢复良...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的临床特点、机制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收治的37例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的临床资料。31例行颅骨切除清除血肿减压,6例在显微镜下行小骨窗切开清除血肿。结果本组37例再次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恢复良好15例,中残9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7例。结论脑挫伤、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骨折、高龄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高危因素,降低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临床应采取相应的有效预防措施,并强调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复查CT,以便及时发现并再次手术清除继发性血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迟发性颅内血肿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的早期诊断与防治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忠平 林云东 +3 位作者 黄斌 邓人富 李孝生 欧阳兆书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6期77-78,共2页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方法及防治效果。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49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患者均行CT扫描和影像学检查复查头颅进行早期诊断,对29例梗死灶直径5mm^4cm的患者行保守治疗,20例梗死...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方法及防治效果。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49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患者均行CT扫描和影像学检查复查头颅进行早期诊断,对29例梗死灶直径5mm^4cm的患者行保守治疗,20例梗死灶直径4~6cm的患者行手术治疗,患者出院6个月后进行GOS预后评分。结果手术治疗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GOS预后评分结果较好,两种疗法患者的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确诊后应依据诊断的脑梗死情况选取合适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术后脑梗死 早期诊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脑溢血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人富 林云东 +2 位作者 黄斌 罗忠平 李孝生 《当代医学》 2013年第26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溢血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4月-2012年2月收治的144例高血压脑溢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72)与对照组(n=72),观察组患者给予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 目的探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溢血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4月-2012年2月收治的144例高血压脑溢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72)与对照组(n=72),观察组患者给予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1)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住院期间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手术1周后,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6个月后,观察组国际通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溢血可显著降低其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期间病死率,是治疗高血压脑溢血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血肿清除术 传统骨瓣开颅术 高血压脑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池持续外引流在开颅术后引流血性脑脊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斌 林云东 刘青云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3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开颅手术 腰池外引流 血性脑脊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脑疝形成56例临床观察
16
作者 罗忠平 林云东 +5 位作者 李孝生 欧阳兆书 黄斌 邓人富 李永斌 刘清云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15期161-162,共2页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脑疝形成后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对56例术前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致脑疝形成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24 h内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均在80%以上。术后56例中9例死亡;3~6个月随防3...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脑疝形成后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对56例术前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致脑疝形成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24 h内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均在80%以上。术后56例中9例死亡;3~6个月随防39例,日常生活能力分级Ⅰ级2例,Ⅱ级10例,Ⅲ级18例,Ⅳ级6例,Ⅴ级3例;8例失去联系。结论对脑出血出现脑疝的患者应该尽早手术挽救生命,缩短脑组织受压时间,后期采取积极综合治疗措施,改善近期远期预后及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脑疝 手术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伤对星形胶质细胞胶质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17
作者 李孝生 刘址忠 +6 位作者 陈鹏 谢艳 王伟 黄文英 陈家玉 林云东 梁树立 《当代医学》 2010年第30期39-40,共2页
目的观察刺伤对星形胶质细胞及其胶质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影响。方法用腹腔注射速眠新和氯胺酮联合麻醉,微型钻钻孔造模,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仪,观察刺伤后的星形胶质细胞的密度及其胶质酸性... 目的观察刺伤对星形胶质细胞及其胶质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影响。方法用腹腔注射速眠新和氯胺酮联合麻醉,微型钻钻孔造模,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仪,观察刺伤后的星形胶质细胞的密度及其胶质酸性蛋白表达的变化,并与未刺伤组作对照分析。结果 GFAP阳性细胞在二组星形胶质细胞中均有分布;刺伤组星形胶质细胞的密度比未刺伤组增加(P<0.05),GFAP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OD值),刺伤组高于未刺伤组(P<0.01)。结论刺伤星形胶质细胞后可以引起其数量及其胶质酸性蛋白的表达增加,可能是星形胶质细胞对刺伤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胶质酸性蛋白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伴结构异常的颈脊髓损伤
18
作者 李永斌 周强 +2 位作者 林云东 刘青云 欧阳兆书 《颈腰痛杂志》 2008年第6期529-530,共2页
目的探讨伴结构异常的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02年4月-2007年8月对伴结构异常的颈脊髓损伤患者进行一期或分期前后路联合减压固定手术。结果11例患者术后随访5~27个月,以Sunnybrook分级判定脊髓功能,平均提高3.7分。... 目的探讨伴结构异常的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02年4月-2007年8月对伴结构异常的颈脊髓损伤患者进行一期或分期前后路联合减压固定手术。结果11例患者术后随访5~27个月,以Sunnybrook分级判定脊髓功能,平均提高3.7分。结论伴有结构异常的颈脊髓损伤患者,颈髓前后方同时有压迫和椎间不稳,需进行前后路联合减压和颈椎稳定性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异常 脊髓损伤 减压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椎板开窗减压治疗慢性腰腿痛远期疗效
19
作者 李永斌 曹锡文 +2 位作者 唐世斌 王福剑 林云东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23期161-161,164,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腰腿痛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7年来采用小切口椎板开窗减压治疗慢性腰腿痛126例。结果1年以上远期随访优良率达89%。结论选择合适病例行小切口椎板开窗减压治疗慢性腰腿痛患者,创伤小,无须广泛减压固定,康复快,费用... 目的探讨慢性腰腿痛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7年来采用小切口椎板开窗减压治疗慢性腰腿痛126例。结果1年以上远期随访优良率达89%。结论选择合适病例行小切口椎板开窗减压治疗慢性腰腿痛患者,创伤小,无须广泛减压固定,康复快,费用低,能避免社会医疗资源的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椎板开窗减压 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椎板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远期疗效报道
20
作者 李永斌 曹锡文 +2 位作者 唐世斌 林云东 刘清云 《中国医药指南》 2008年第21期127-128,共2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6年来采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法治疗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119例。结果1年以上远期随访优良率达89%。结论选择合适病例行小切口椎板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创伤小.无须广泛减压因定....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6年来采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法治疗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119例。结果1年以上远期随访优良率达89%。结论选择合适病例行小切口椎板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创伤小.无须广泛减压因定.康复快.费用低,能避免社会医疗资源的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椎板开窗 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