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诊疗一体的吲哚菁绿纳米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杭银辉 丁佳正 +3 位作者 董卉妍 伊力亚.阿洪江 张杜娟 韩翠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0期18-19,共2页
吲哚菁绿是被美国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临床的近红外荧光染料,被用于疾病成像诊断和光热治疗等多个领域。快速发展的纳米技术引导更精准的药物释放与高效的生物利用。以吲哚菁绿纳米药物为核心,构建诊疗一体化纳米分子探针,极大地改... 吲哚菁绿是被美国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临床的近红外荧光染料,被用于疾病成像诊断和光热治疗等多个领域。快速发展的纳米技术引导更精准的药物释放与高效的生物利用。以吲哚菁绿纳米药物为核心,构建诊疗一体化纳米分子探针,极大地改善了ICG的稳定性,提高了药物生物利用度和靶向性,在临床疾病的早期诊疗研究中意义重大。本文主要总结了基于ICG的纳米药物在临床诊疗一体化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 纳米颗粒 诊疗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吲哚菁绿二氧化锰纳米片光热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杭银辉 张杜娟 +3 位作者 丁佳正 董卉妍 伊力亚·阿洪江 韩翠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6期255-256,共2页
光热治疗是当下肿瘤治疗的热点,其核心是具有强光热转化效率和高稳定性的近红外材料的研发。近红外染料吲哚菁绿(ICG)由于其生物相容性优良在肿瘤成像诊断和光热治疗等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ICG分子存在光稳定性差、易降解的缺陷。... 光热治疗是当下肿瘤治疗的热点,其核心是具有强光热转化效率和高稳定性的近红外材料的研发。近红外染料吲哚菁绿(ICG)由于其生物相容性优良在肿瘤成像诊断和光热治疗等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ICG分子存在光稳定性差、易降解的缺陷。为解决这一问题,将ICG负载到二氧化锰(Mn O2)纳米片制备得到ICG/Mn O2纳米复合物,对ICG/MnO2纳米复合物的光热转换稳定性进行测试,探究了不同浓度下ICG/MnO2溶液的光热转换效率,对比了不同水浴温度及不同光照(激光照射)时间对ICG/MnO2溶液和ICG水溶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溶液浓度和光照时间的增加,ICG/Mn O2溶液的光热转换效率逐步增加且维持较好的光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 二氧化锰纳米片 光热转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吲哚菁绿纳米材料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韩翠平 杭银辉 +2 位作者 张杜娟 丁佳正 王克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7期25-27,31,共4页
吲哚菁绿(ICG)是一种生物相容性优良的近红外荧光染料,可应用于肿瘤成像诊断和光热联合治疗等多个领域。但其有限的稳定性、快速代谢性和低细胞摄取率等缺陷限制了它的高效应用。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此提供了解决平台。负载ICG的多功... 吲哚菁绿(ICG)是一种生物相容性优良的近红外荧光染料,可应用于肿瘤成像诊断和光热联合治疗等多个领域。但其有限的稳定性、快速代谢性和低细胞摄取率等缺陷限制了它的高效应用。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此提供了解决平台。负载ICG的多功能纳米材料在控释药物、提高药物生物稳定性、利用度和增强药物输送的靶向性等方面具有诸多优势,在肿瘤早期诊疗领域有较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负载ICG纳米材料性能与特点,及其在肿瘤的多模式成像诊断、联合治疗以及多模式成像指导下的联合治疗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 纳米材料 成像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