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松潘甘孜地块与秦岭褶皱带、扬子地台的关系及其发展史 |
杨逢清
殷鸿福
杨恒书
赖旭龙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57
|
|
2
|
四川若尔盖唐克晚三叠世卡尼期侏倭组陆隆沉积环境分析 |
杨逢清
王红梅
杨恒书
谢树成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6
|
|
3
|
黔南晚二叠世深水相地层及双壳类动物群 |
杨逢清
高勇群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11
|
|
4
|
四川省壤塘县金木达晚三叠世深水沉积中的遗迹化石及沉积环境分析 |
杨逢清
熊伟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9
|
|
5
|
四川省若尔盖县巴西—吉求地区晚三叠世遗迹化石及遗迹相 |
杨逢清
王治平
杨恒书
|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
1997 |
10
|
|
6
|
四川松潘马拉墩晚三叠世侏倭组的遗迹化石及沉积环境 |
杨逢清
王治平
朱世宏
|
《岩相古地理》
CSCD
|
1996 |
5
|
|
7
|
宁夏中卫、中宁地区纳缪尔期贫氧生物相特征 |
杨逢清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5
|
|
8
|
华南晚二叠世长兴期菊石古生态初探 |
杨逢清
|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1
|
|
9
|
广西来宾县城东南地区晚二叠世早期头足类 |
杨逢清
熊鑫琪
|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10
|
四川石棉田湾矿区晚震旦世露头层序地层研究 |
杨逢清
杨铸生
贺金良
|
《地质科技情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1
|
黔西滇东地区浅海、滨海及海陆交互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粘土岩研究 |
张素新
喻建新
杨逢清
彭元桥
殷鸿福
于吉顺
|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6
|
|
12
|
黔西威宁岔河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粘土岩研究——基于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分析 |
张素新
彭元桥
喻建新
杨逢清
殷鸿福
史玉芳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1
|
|
13
|
黔南紫云四大寨长兴期小有孔虫 |
顾松竹
裴景成
杨逢清
高勇群
|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0
|
|
14
|
第四纪土壤微生物与金离子的相互作用实验:微生物找矿依据 |
王红梅
杨逢清
谢树成
周修高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6
|
|
15
|
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研究进展 |
彭元桥
殷鸿福
杨逢清
|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
2001 |
15
|
|
16
|
黔西滇东早三叠世早期Annalepis(脊囊属)的出现及其地层意义 |
喻建新
黄其胜
Broutin J
杨逢清
|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8
|
|
17
|
南非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研究进展 |
彭元桥
高勇群
杨逢清
殷鸿福
G.R.Shi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18
|
四川雅江县上三叠统雅江组和两河口组深水遗迹化石的发现 |
梁斌
杨逢清
郭建秋
钟长洪
李振江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19
|
川西北若尔盖一带三叠系层序及沉积环境分析 |
赖旭龙
杨逢清
杜远生
杨恒书
|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
1997 |
11
|
|
20
|
四川九寨沟隆康、漳扎火山岩研究 |
曾广策
赖旭龙
杨逢清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