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世纪荷兰风俗画情色意象再探 |
杨贤宗
王一凡
|
《当代美术家》
|
2024 |
0 |
|
2
|
切萨雷﹒理帕的《图像学》 |
杨贤宗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3
|
文艺复兴观念的起源与发展 |
杨贤宗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4
|
库萨的尼古拉与阿尔贝蒂 |
杨贤宗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5
|
西方历史画述要 |
杨贤宗
汪可
|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
2015 |
0 |
|
6
|
扬州盐商与板桥风格 |
杨贤宗
朱天曙
|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2
|
|
7
|
鉴定入门 |
伯纳德·贝伦森
魏百让(译)
肖钰娟(译)
杨贤宗(校)
|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
2024 |
1
|
|
8
|
马克思论意识形态与艺术 |
O.K.沃克迈斯特
杨贤宗(译)
陈清逸(译)
|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
2024 |
0 |
|
9
|
“绘事后素”辨义 |
陈晓娟
杨贤宗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5
|
|
10
|
从象征到寓言:阿比·瓦尔堡的艺术理论 |
马修·兰普利
杨贤宗
柯腾
|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
2019 |
5
|
|
11
|
扬州盐商与板桥风格的形成 |
杨贤宗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
2002 |
4
|
|
12
|
女性主义美术史批评(下) |
塔莉娅・戈玛-彼得森
帕特丽夏・马修斯
陈初露(译)
黄欣怡(译)
杨贤宗(校)
|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3
|
女性主义美术史批评(上) |
塔莉娅・戈玛-彼得森
帕特丽夏・马修斯
陈初露(译)
黄欣怡(译)
杨贤宗(校)
|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4
|
图像学的产生 |
雅希·埃尔斯纳
凯瑟琳娜·洛伦兹
邓雪萍(译)
杨贤宗(校)
|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5
|
“画家的天平”:罗杰·德·皮莱的艺术之美标准 |
何青苗
杨贤宗
|
《当代美术家》
|
2023 |
0 |
|
16
|
亚瑟·戈尔基——通过绘画重塑自我 |
唐纳尔德.库斯皮特
杨贤宗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
2002 |
0 |
|
17
|
从宗教背景到“世界风景”——约阿希姆·帕蒂尼尔在独立风景绘画道路上的探索 |
杨贤宗
何青苗
|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
2024 |
1
|
|
18
|
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庭世俗绘画:分娩盘 |
岳毅
杨贤宗
|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9
|
古典修辞学对阿尔贝蒂《论绘画》的影响 |
杨贤宗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20
|
建筑中的和谐比例思想 |
杨贤宗
|
《美苑》
|
2006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