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3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剩余价值理论〉概说》评介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致恒
杨锦英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26-127,共2页
张赞洞、李善明两教授撰写的《〈剩余价值理论〉概说》共三册,分别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概说》)。《概说》简炼扼要、通俗易懂,精辟地揭示了原著的内容和实质,有不少新意,是研究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宝贵资料。本文仅就此...
张赞洞、李善明两教授撰写的《〈剩余价值理论〉概说》共三册,分别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概说》)。《概说》简炼扼要、通俗易懂,精辟地揭示了原著的内容和实质,有不少新意,是研究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宝贵资料。本文仅就此书的主要特点,做些概括评介。一、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价值理论
概说
评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人口思想史的对象和方法——兼及南亮三郎的《人口思想史》
2
作者
杨致恒
张光照
《人口学刊》
1987年第1期30-34,共5页
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人类社会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种种活动和斗争,都同人口问题息息相关。因而人口问题从来被人们所关注。人们在人口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中,形成了各种各样...
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人类社会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种种活动和斗争,都同人口问题息息相关。因而人口问题从来被人们所关注。人们在人口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人口思想、观点和理论。而这些思想、观点和理论,又往往和人口政策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人口政策的制定和推行,要以相应的人口思想为指导,人口政策反映人口思想,同时又推动着人口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人口政策的成功和失败,检验着人口思想的正确和失误。因此,中国人口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就是中国历史上各种人口思想、以及人口政策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史
社会形态
研究对象
人口思想
马克思主义
中国历史
生产行为
人类历史
人类社会
社会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剩余价值理论〉概说》评介
3
作者
杨致恒
杨锦英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9-70,共2页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一书,博大精深,是马克思主要经济学著作《资本论》的第四卷。马克思的《资本论》前三卷称为理论部分,第四卷称为历史部分、历史批判部分或历史文献部分。在这卷中马克思围绕着剩余价值理论这个政治经济学的...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一书,博大精深,是马克思主要经济学著作《资本论》的第四卷。马克思的《资本论》前三卷称为理论部分,第四卷称为历史部分、历史批判部分或历史文献部分。在这卷中马克思围绕着剩余价值理论这个政治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对各派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价值理论
概说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中国特有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
作者
李善明
杨致恒
《社会科学研究》
1988年第1期11-14,共4页
我们认为,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是特指中国的。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也不能例外。所以社会主义的整个发展过程也可以划...
我们认为,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是特指中国的。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也不能例外。所以社会主义的整个发展过程也可以划分为若干阶段,例如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等。但是我们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从这种意义上说的,即不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经历的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条件下
经济特征
按劳分配原则
公有制经济
商品经济
高级阶段
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发展
发展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剩余价值理论》的研究起点
5
作者
李善明
杨致恒
《经济科学》
1987年第3期69-75,共7页
《资本论》共有四卷,第一、二、三卷是《资本论》的理论部分,它的任务是揭示资本主义这一社会形态的经济运动规律;至于第四卷,又名《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论》的历史部分,或"历史批判部分","历史文献部分",其任...
《资本论》共有四卷,第一、二、三卷是《资本论》的理论部分,它的任务是揭示资本主义这一社会形态的经济运动规律;至于第四卷,又名《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论》的历史部分,或"历史批判部分","历史文献部分",其任务是批判性地考察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所以《资本论》虽然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但却明显地分为两大部分,当然这两部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可分割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价值理论
重商主义者
古典政治经济学
资本论
马克思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研究起点
十七世纪
理论史
经济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学评价考茨基编辑、出版《剩余价值学说史》的功过
6
作者
李善明
杨致恒
《天府新论》
1987年第2期12-13,共2页
卡尔·考茨基于1905—1910年之间,经过认真的整理和加工,编辑、出版了马克思的重要遗著《剩余价值学说史》。对于这件事应当如何评价才是正确的呢?长时期以来,苏联学术界一直持全盘否定的态度,把考茨基批判得一塌糊涂。我国学术界...
卡尔·考茨基于1905—1910年之间,经过认真的整理和加工,编辑、出版了马克思的重要遗著《剩余价值学说史》。对于这件事应当如何评价才是正确的呢?长时期以来,苏联学术界一直持全盘否定的态度,把考茨基批判得一塌糊涂。我国学术界也深受其影响,至今还是不承认考茨基在作这一件事情上有什么功绩和贡献。这是很不公正、很不科学的。我们应当实事求是地对考茨基在编辑、出版马克思这部伟大著作上的功过得失、是非曲直给以恰如其分的科学的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茨基
剩余价值学说
科学评价
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手稿
《资本论》
编排方法
政治经济学理论
实事求
苏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初探
被引量:
1
7
作者
张光照
杨致恒
《探索》
1985年第5期46-48,共3页
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五十年代以来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一般都定义为研究生产关系。但是,这个定义能否表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全部内容?能否表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和特点,则是需要进一步分析的。一对于政...
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五十年代以来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一般都定义为研究生产关系。但是,这个定义能否表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全部内容?能否表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和特点,则是需要进一步分析的。一对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不能仅限于生产关系这个简短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理论
社会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经济
马克思恩格斯
非资本主义
商品经济
经济学教科书
社会主义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借鉴南斯拉夫的经验探讨价格形成的基础问题
8
作者
张光照
杨致恒
《探索》
1985年第3期14-16,共3页
社会主义制度下价格形成的基础问题,至今还是一个有待探索的问题。南斯拉夫1965年进行价格体制改革时。
关键词
生产价格
价格形成
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制度
平均利润率
原材料
平均成本
收入价格
价格体制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大钊的人口思想
被引量:
2
9
作者
杨致恒
《西北人口》
1988年第2期35-38,共4页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曾用笔名孤松、猎夫等,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者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李大钊著述甚多,现已编辑出版《李大钊文...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曾用笔名孤松、猎夫等,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者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李大钊著述甚多,现已编辑出版《李大钊文集》(上、下册)。其人口思想集中反映在《战争与人口问题》、《战争与人口》等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人口思想
人口问题
马尔萨斯
侵略战争
人口论
五四爱国运动
人口增殖
中国共产党
新文化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政治经济学史”的起点问题
10
作者
李善明
杨致恒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26-28,共3页
一部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济运动规律为中心内容的狭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即“狭义政治经济学史”或“政治经济学史”,其起点应当是什么呢?就是说应当从哪里开始呢?长时期以来,由于一般的政治经济学史的教材或著作都把重商主义写在前...
一部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济运动规律为中心内容的狭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即“狭义政治经济学史”或“政治经济学史”,其起点应当是什么呢?就是说应当从哪里开始呢?长时期以来,由于一般的政治经济学史的教材或著作都把重商主义写在前面,于是造成一种错觉,以为政治经济学史的起点或开篇章就是重商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史
重商主义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政治经济学
中心内容
经济运动规律
马克思
《资本论》
现代政治经济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起点问题
11
作者
李善明
杨致恒
《贵州社会科学》
1987年第5期1-6,48,共7页
马克思的伟大科学巨著《资本论》共有四卷,第一、二,三卷是《资本论》的理论部分,它的任务是要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运动规律;至于第四卷,又名《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论》的历史部分,其任务是批判性地考察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的伟大科学巨著《资本论》共有四卷,第一、二,三卷是《资本论》的理论部分,它的任务是要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运动规律;至于第四卷,又名《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论》的历史部分,其任务是批判性地考察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本文要探讨的,是此书历史部份的起点问题。能否象有些同志的看法那样,比照《资本论》前三卷的起点问题,简单地认为,《剩余价值理论》的起点,就是马克思开篇的那个詹姆斯·斯图亚特爵士,并进而肯定政治经济学史的起点就是重商主义。我们不同意这种看法。如果不了解这部手稿写作、出版的历史情况,仅从形式上去看问题,是很难确切定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价值理论
重商主义者
马克思
现代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学说
资本论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十七世纪
古典政治经济学
理论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论两种生产同是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因素
12
作者
张光照
杨致恒
《西北人口》
1982年第3期23-30,共8页
在全国第三次人口科学讨论会上,我们曾提出《试论人类自身生产是历史发展中决定因素之一》①,认为:两种生产同是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乃是马克思、恩格斯一贯坚持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尽管人口生产在各个历史时期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
在全国第三次人口科学讨论会上,我们曾提出《试论人类自身生产是历史发展中决定因素之一》①,认为:两种生产同是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乃是马克思、恩格斯一贯坚持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尽管人口生产在各个历史时期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人总是历史、社会、生产、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主体,是其内部结构的因素,是运动的内因和动力。一些同志不同意我们的看法,或根本否定人口生产是历史决定性因素之一,或认为它仅限于原始社会。现在我们再就以下几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种生产理论
人口生产
决定性因素
物质生产
决定因素
社会制度
恩格斯
历史发展
马克思
表现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及其重大意义
被引量:
1
13
作者
杨致恒
杨锦英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9-52,共4页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兴起人类的发展观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进的。当代社会正处于发展观急剧转变的关头。西方传统经济学的发展观,基本上是一种“工业文明观”,它是以工业的增长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尺度。它把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和...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兴起人类的发展观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进的。当代社会正处于发展观急剧转变的关头。西方传统经济学的发展观,基本上是一种“工业文明观”,它是以工业的增长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尺度。它把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和由此产生的工业文明当作现代化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
发展的战略选择
中国21世纪议程
发展观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发展战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经济增长质量
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问题
原文传递
国有资产是怎样流失的
被引量:
1
14
作者
杨致恒
杨锦英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2-25,共4页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不善和严重流失的情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此,探讨国有资产流失状况,以及如何制止它的流失,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充分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不善和严重流失的情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此,探讨国有资产流失状况,以及如何制止它的流失,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充分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就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产管理
国有资产流失
企业
原文传递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重大意义
15
作者
杨致恒
杨锦英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价值学说
价值
使用价值
剩余价值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学术争论
原文传递
所谓“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命题绝对不能成立
被引量:
5
16
作者
李善明
杨致恒
杨锦英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物化劳动
劳动价值
生产资料
剩余价值
原文传递
评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17
作者
吴忠观
杨致恒
《财经科学》
1988年第7期59-62,共4页
由李善明、周成启合著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以下简称《产生》),已经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两位作者继1979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以下简称《创立》)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劳动价值论
经济思想史
私有制
现实意义
十九世纪
四十年代
规律性
原文传递
再论《剩余价值理论》手稿的起点问题
18
作者
李善明
杨致恒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5-41,共7页
我们认为,要真正讨论好这个问题,必须注意以下三点:第一,从前提说,必须确定手稿的范围。我们这里所说的《剩余价值理论》手稿是指《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所有的历史材料,既不仅包括第6—15册和第18册笔记本中的《剩余价值理论》,...
我们认为,要真正讨论好这个问题,必须注意以下三点:第一,从前提说,必须确定手稿的范围。我们这里所说的《剩余价值理论》手稿是指《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所有的历史材料,既不仅包括第6—15册和第18册笔记本中的《剩余价值理论》,而且还包括第21—23册笔记本的一部分内容即其中的历史材料,也就是考茨基编辑的《剩余价值学说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主义
经济学史
原文传递
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吗?──与钱伯海先生商榷
19
作者
李善明
杨致恒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2-27,共6页
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吗?──与钱伯海先生商榷李善明,杨致恒钱伯海教授曾在《经济学家》1994年第2期上发表《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之我见》一文,后来又在该杂志1995年第3期上发表《劳动价值理论与三次产业》一文(以下均简称钱文...
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吗?──与钱伯海先生商榷李善明,杨致恒钱伯海教授曾在《经济学家》1994年第2期上发表《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之我见》一文,后来又在该杂志1995年第3期上发表《劳动价值理论与三次产业》一文(以下均简称钱文,本文对钱文的引述都出自此二文,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化劳动价值
劳动价值
生产资料价值
原文传递
试论人类自身生产是历史发展中决定因素之一
20
作者
张光照
杨致恒
《人口研究》
1981年第4期1-6,29,共7页
恩格斯关于两种生产是历史发展中决定因素的学说,长期以来不仅受到资产阶级学者的诽谤,而且也被一些马克思主义者所非难。近年来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中,很多同志虽已承认其科学性,但又把它限于古代社会,实质上仍是对恩格斯两种生产理论普...
恩格斯关于两种生产是历史发展中决定因素的学说,长期以来不仅受到资产阶级学者的诽谤,而且也被一些马克思主义者所非难。近年来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中,很多同志虽已承认其科学性,但又把它限于古代社会,实质上仍是对恩格斯两种生产理论普遍意义的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发展
决定因素
恩格斯
人类自身生产
马克思主义者
资产阶级
古代社会
两种生产理论
决定性因素
生产力
原文传递
题名
《〈剩余价值理论〉概说》评介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致恒
杨锦英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系
西南财经大学经研所
出处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26-127,共2页
文摘
张赞洞、李善明两教授撰写的《〈剩余价值理论〉概说》共三册,分别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概说》)。《概说》简炼扼要、通俗易懂,精辟地揭示了原著的内容和实质,有不少新意,是研究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宝贵资料。本文仅就此书的主要特点,做些概括评介。一、通...
关键词
剩余价值理论
概说
评介
分类号
F014.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人口思想史的对象和方法——兼及南亮三郎的《人口思想史》
2
作者
杨致恒
张光照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人口所
出处
《人口学刊》
1987年第1期30-34,共5页
文摘
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人类社会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种种活动和斗争,都同人口问题息息相关。因而人口问题从来被人们所关注。人们在人口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人口思想、观点和理论。而这些思想、观点和理论,又往往和人口政策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人口政策的制定和推行,要以相应的人口思想为指导,人口政策反映人口思想,同时又推动着人口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人口政策的成功和失败,检验着人口思想的正确和失误。因此,中国人口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就是中国历史上各种人口思想、以及人口政策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关键词
思想史
社会形态
研究对象
人口思想
马克思主义
中国历史
生产行为
人类历史
人类社会
社会关系
分类号
C92 [社会学—人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剩余价值理论〉概说》评介
3
作者
杨致恒
杨锦英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
出处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9-70,共2页
文摘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一书,博大精深,是马克思主要经济学著作《资本论》的第四卷。马克思的《资本论》前三卷称为理论部分,第四卷称为历史部分、历史批判部分或历史文献部分。在这卷中马克思围绕着剩余价值理论这个政治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对各派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
关键词
剩余价值理论
概说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
分类号
F014.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国特有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
作者
李善明
杨致恒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1988年第1期11-14,共4页
文摘
我们认为,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是特指中国的。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也不能例外。所以社会主义的整个发展过程也可以划分为若干阶段,例如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等。但是我们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从这种意义上说的,即不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经历的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条件下
经济特征
按劳分配原则
公有制经济
商品经济
高级阶段
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发展
发展过程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剩余价值理论》的研究起点
5
作者
李善明
杨致恒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
出处
《经济科学》
1987年第3期69-75,共7页
文摘
《资本论》共有四卷,第一、二、三卷是《资本论》的理论部分,它的任务是揭示资本主义这一社会形态的经济运动规律;至于第四卷,又名《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论》的历史部分,或"历史批判部分","历史文献部分",其任务是批判性地考察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所以《资本论》虽然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但却明显地分为两大部分,当然这两部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可分割的。
关键词
剩余价值理论
重商主义者
古典政治经济学
资本论
马克思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研究起点
十七世纪
理论史
经济学史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学评价考茨基编辑、出版《剩余价值学说史》的功过
6
作者
李善明
杨致恒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
西南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系
出处
《天府新论》
1987年第2期12-13,共2页
文摘
卡尔·考茨基于1905—1910年之间,经过认真的整理和加工,编辑、出版了马克思的重要遗著《剩余价值学说史》。对于这件事应当如何评价才是正确的呢?长时期以来,苏联学术界一直持全盘否定的态度,把考茨基批判得一塌糊涂。我国学术界也深受其影响,至今还是不承认考茨基在作这一件事情上有什么功绩和贡献。这是很不公正、很不科学的。我们应当实事求是地对考茨基在编辑、出版马克思这部伟大著作上的功过得失、是非曲直给以恰如其分的科学的评论。
关键词
考茨基
剩余价值学说
科学评价
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手稿
《资本论》
编排方法
政治经济学理论
实事求
苏联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初探
被引量:
1
7
作者
张光照
杨致恒
机构
四川财经学院
出处
《探索》
1985年第5期46-48,共3页
文摘
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五十年代以来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一般都定义为研究生产关系。但是,这个定义能否表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全部内容?能否表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和特点,则是需要进一步分析的。一对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不能仅限于生产关系这个简短定义。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理论
社会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经济
马克思恩格斯
非资本主义
商品经济
经济学教科书
社会主义社会
分类号
D20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借鉴南斯拉夫的经验探讨价格形成的基础问题
8
作者
张光照
杨致恒
机构
四川财经学院
出处
《探索》
1985年第3期14-16,共3页
文摘
社会主义制度下价格形成的基础问题,至今还是一个有待探索的问题。南斯拉夫1965年进行价格体制改革时。
关键词
生产价格
价格形成
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制度
平均利润率
原材料
平均成本
收入价格
价格体制
资本主义
分类号
D20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大钊的人口思想
被引量:
2
9
作者
杨致恒
出处
《西北人口》
1988年第2期35-38,共4页
文摘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曾用笔名孤松、猎夫等,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者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李大钊著述甚多,现已编辑出版《李大钊文集》(上、下册)。其人口思想集中反映在《战争与人口问题》、《战争与人口》等文中。
关键词
李大钊
人口思想
人口问题
马尔萨斯
侵略战争
人口论
五四爱国运动
人口增殖
中国共产党
新文化运动
分类号
C924.2 [社会学—人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政治经济学史”的起点问题
10
作者
李善明
杨致恒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26-28,共3页
文摘
一部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济运动规律为中心内容的狭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即“狭义政治经济学史”或“政治经济学史”,其起点应当是什么呢?就是说应当从哪里开始呢?长时期以来,由于一般的政治经济学史的教材或著作都把重商主义写在前面,于是造成一种错觉,以为政治经济学史的起点或开篇章就是重商主义。
关键词
经济学史
重商主义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政治经济学
中心内容
经济运动规律
马克思
《资本论》
现代政治经济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起点问题
11
作者
李善明
杨致恒
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1987年第5期1-6,48,共7页
文摘
马克思的伟大科学巨著《资本论》共有四卷,第一、二,三卷是《资本论》的理论部分,它的任务是要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运动规律;至于第四卷,又名《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论》的历史部分,其任务是批判性地考察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本文要探讨的,是此书历史部份的起点问题。能否象有些同志的看法那样,比照《资本论》前三卷的起点问题,简单地认为,《剩余价值理论》的起点,就是马克思开篇的那个詹姆斯·斯图亚特爵士,并进而肯定政治经济学史的起点就是重商主义。我们不同意这种看法。如果不了解这部手稿写作、出版的历史情况,仅从形式上去看问题,是很难确切定论的。
关键词
剩余价值理论
重商主义者
马克思
现代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学说
资本论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十七世纪
古典政治经济学
理论史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论两种生产同是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因素
12
作者
张光照
杨致恒
出处
《西北人口》
1982年第3期23-30,共8页
文摘
在全国第三次人口科学讨论会上,我们曾提出《试论人类自身生产是历史发展中决定因素之一》①,认为:两种生产同是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乃是马克思、恩格斯一贯坚持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尽管人口生产在各个历史时期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人总是历史、社会、生产、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主体,是其内部结构的因素,是运动的内因和动力。一些同志不同意我们的看法,或根本否定人口生产是历史决定性因素之一,或认为它仅限于原始社会。现在我们再就以下几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
两种生产理论
人口生产
决定性因素
物质生产
决定因素
社会制度
恩格斯
历史发展
马克思
表现形式
分类号
C924.2 [社会学—人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及其重大意义
被引量:
1
13
作者
杨致恒
杨锦英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系
出处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9-52,共4页
文摘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兴起人类的发展观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进的。当代社会正处于发展观急剧转变的关头。西方传统经济学的发展观,基本上是一种“工业文明观”,它是以工业的增长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尺度。它把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和由此产生的工业文明当作现代化实现的...
关键词
可持续
发展的战略选择
中国21世纪议程
发展观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发展战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经济增长质量
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问题
分类号
F120.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国有资产是怎样流失的
被引量:
1
14
作者
杨致恒
杨锦英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
出处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2-25,共4页
文摘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不善和严重流失的情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此,探讨国有资产流失状况,以及如何制止它的流失,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充分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就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关键词
国有资产管理
国有资产流失
企业
分类号
F273.4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重大意义
15
作者
杨致恒
杨锦英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价值学说
价值
使用价值
剩余价值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学术争论
分类号
F014.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所谓“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命题绝对不能成立
被引量:
5
16
作者
李善明
杨致恒
杨锦英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系
出处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物化劳动
劳动价值
生产资料
剩余价值
分类号
F01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评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17
作者
吴忠观
杨致恒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人口所
西南财经大学政经系
出处
《财经科学》
1988年第7期59-62,共4页
文摘
由李善明、周成启合著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以下简称《产生》),已经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两位作者继1979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以下简称《创立》)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劳动价值论
经济思想史
私有制
现实意义
十九世纪
四十年代
规律性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再论《剩余价值理论》手稿的起点问题
18
作者
李善明
杨致恒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经研所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系
出处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5-41,共7页
文摘
我们认为,要真正讨论好这个问题,必须注意以下三点:第一,从前提说,必须确定手稿的范围。我们这里所说的《剩余价值理论》手稿是指《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所有的历史材料,既不仅包括第6—15册和第18册笔记本中的《剩余价值理论》,而且还包括第21—23册笔记本的一部分内容即其中的历史材料,也就是考茨基编辑的《剩余价值学说史》
关键词
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主义
经济学史
分类号
F091.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吗?──与钱伯海先生商榷
19
作者
李善明
杨致恒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
出处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2-27,共6页
文摘
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吗?──与钱伯海先生商榷李善明,杨致恒钱伯海教授曾在《经济学家》1994年第2期上发表《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之我见》一文,后来又在该杂志1995年第3期上发表《劳动价值理论与三次产业》一文(以下均简称钱文,本文对钱文的引述都出自此二文,不...
关键词
物化劳动价值
劳动价值
生产资料价值
分类号
F240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F014.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试论人类自身生产是历史发展中决定因素之一
20
作者
张光照
杨致恒
机构
四川财经学院
出处
《人口研究》
1981年第4期1-6,29,共7页
文摘
恩格斯关于两种生产是历史发展中决定因素的学说,长期以来不仅受到资产阶级学者的诽谤,而且也被一些马克思主义者所非难。近年来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中,很多同志虽已承认其科学性,但又把它限于古代社会,实质上仍是对恩格斯两种生产理论普遍意义的否定。
关键词
历史发展
决定因素
恩格斯
人类自身生产
马克思主义者
资产阶级
古代社会
两种生产理论
决定性因素
生产力
分类号
C92 [社会学—人口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剩余价值理论〉概说》评介
杨致恒
杨锦英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人口思想史的对象和方法——兼及南亮三郎的《人口思想史》
杨致恒
张光照
《人口学刊》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剩余价值理论〉概说》评介
杨致恒
杨锦英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中国特有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李善明
杨致恒
《社会科学研究》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剩余价值理论》的研究起点
李善明
杨致恒
《经济科学》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科学评价考茨基编辑、出版《剩余价值学说史》的功过
李善明
杨致恒
《天府新论》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初探
张光照
杨致恒
《探索》
198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借鉴南斯拉夫的经验探讨价格形成的基础问题
张光照
杨致恒
《探索》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李大钊的人口思想
杨致恒
《西北人口》
198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论“政治经济学史”的起点问题
李善明
杨致恒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起点问题
李善明
杨致恒
《贵州社会科学》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再论两种生产同是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因素
张光照
杨致恒
《西北人口》
198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及其重大意义
杨致恒
杨锦英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1
原文传递
14
国有资产是怎样流失的
杨致恒
杨锦英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1
原文传递
15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重大意义
杨致恒
杨锦英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0
原文传递
16
所谓“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命题绝对不能成立
李善明
杨致恒
杨锦英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5
原文传递
17
评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吴忠观
杨致恒
《财经科学》
1988
0
原文传递
18
再论《剩余价值理论》手稿的起点问题
李善明
杨致恒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0
原文传递
19
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吗?──与钱伯海先生商榷
李善明
杨致恒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0
原文传递
20
试论人类自身生产是历史发展中决定因素之一
张光照
杨致恒
《人口研究》
198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