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唑嘌呤致SLE骨髓抑制者的TPMT酶基因多态性 被引量:7
1
作者 杨程德 郭强 +3 位作者 李挺 鲍春德 顾越英 陈顺乐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B11期67-69,共3页
目的分析服用硫唑嘌呤后出现骨髓抑制的SLE患者的TPMT酶基因多态性 ,并对患者的预后进行随访。方法PCR扩增及测序法 ,对硫唑嘌呤引起骨髓抑制的SLE患者的预后进行临床评估。结果未发现该 2例患者存在已有报道的碱基突变。在骨髓抑制恢复... 目的分析服用硫唑嘌呤后出现骨髓抑制的SLE患者的TPMT酶基因多态性 ,并对患者的预后进行随访。方法PCR扩增及测序法 ,对硫唑嘌呤引起骨髓抑制的SLE患者的预后进行临床评估。结果未发现该 2例患者存在已有报道的碱基突变。在骨髓抑制恢复后 ,患者的狼疮活动和狼疮肾炎得到完全缓解。结论可能存在 8种常见的TPMT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s)以外的变异。超大剂量的免疫抑制剂可能为治疗难治性SLE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抑制 SLE 患者 硫唑嘌呤 多态性 酶基因 治疗 碱基突变 SNPS 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β_2GP1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杨程德 陈顺乐 +3 位作者 沈南 高静 鲍春德 顾越英 《中国实验诊断学》 1998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建立抗β2GP1抗体检测的ELISA方法。方法用亲和层析得到的纯化β2GP1为抗原。结果和结论112例被检血清抗β2GP1及抗心磷脂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呈正相关(IgG类r=0.667,IgM类... 目的建立抗β2GP1抗体检测的ELISA方法。方法用亲和层析得到的纯化β2GP1为抗原。结果和结论112例被检血清抗β2GP1及抗心磷脂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呈正相关(IgG类r=0.667,IgM类r=0.553)。抗β2GP1阳性组较阴性组患者血栓/多发性流产的发生率高,抗β2GP1的检测对血栓/多发性流产的发生有预示价值。为临床建立敏感、特异的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蛋白 抗磷脂抗体 综合征 ELISA 多发性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疾病的血液系统异常表现 被引量:7
3
作者 杨程德 曾婷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8年第2期103-107,共5页
风湿病是一组由自身免疫异常引起的累及骨骼、肌肉、软组织及多系统全身性疾病的总称,主要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脊柱关节病(spondyloarthropathie... 风湿病是一组由自身免疫异常引起的累及骨骼、肌肉、软组织及多系统全身性疾病的总称,主要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脊柱关节病(spondyloarthropathies,SpA)、血管炎(vasculitis)、多发性肌炎和(或)皮肌炎(polymyositis/dermatomyositis,PM/DM)、硬皮病(scleroderma)等。风湿病的血液系统改变十分常见,有些疾病以血液学异常为首发表现,有些疾病则与血液学异常同时或先后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病 血液系统 淋巴系统 自身免疫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临床实验诊断方法的现在与未来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程德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4年第4期231-232,共2页
关键词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发病机制 实验室诊断 狼疮抗凝因子 抗心磷脂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_2GP_1的分子生物学性状及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程德 陈顺乐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292-295,共4页
抗磷脂抗体的同辅因子β_2GP_1是一分子量约50KD的糖蛋白,由326个氨基酸组成,可分为5个功能区,其磷脂结合部位位于Cys182~Cys288。许多事实在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的抗磷脂抗体所针对的抗原可能不... 抗磷脂抗体的同辅因子β_2GP_1是一分子量约50KD的糖蛋白,由326个氨基酸组成,可分为5个功能区,其磷脂结合部位位于Cys182~Cys288。许多事实在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的抗磷脂抗体所针对的抗原可能不是诸如心磷脂、磷脂醚乙醇胺等磷脂,而是直接针对其同辅因子β_2GP_1,或者是针对与磷脂结合后其空间构象变化了的β_2GP_1。β_2GP_1的抗原表位位于第5功能区。β_2GP_1的抗原表位及磷脂结合部位的研究,对于揭示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本质、感染及自身免疫所致的抗磷脂抗体阳性结果的鉴别及其异质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病 抗磷脂抗体 综合征 同辅因子 β2G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达标以及达标后的治疗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程德 陆翠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22期2408-2410,共3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上可以累及心、脑、肺和肾脏等重要器官,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降低,甚至死亡。SLE的治疗可以分为诱导缓解和维持治疗两个阶段,通过积极的诱导缓解和达标治疗,SLE的10年生存率已达到90%以上。目前SLE疾病活动...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上可以累及心、脑、肺和肾脏等重要器官,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降低,甚至死亡。SLE的治疗可以分为诱导缓解和维持治疗两个阶段,通过积极的诱导缓解和达标治疗,SLE的10年生存率已达到90%以上。目前SLE疾病活动的评价体系尚未统一,且临床缓解和低疾病活动状态的定义也需进一步验证。目前国内很多医师对于临床上已经处于长期完全缓解的患者和临床静止血清学活动的患者仍然使用较大剂量的激素维持治疗,所以在治疗理念方面仍需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疾病评估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凝血相关因子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程德 Pojen P Chen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4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目的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识别纤溶酶、凝血酶和活性蛋白C(APC)的抗磷脂抗体(aPL)。方法分别用凝血酶、纤溶酶和APC包被酶标板,建立抗纤溶酶、抗凝血酶和抗APC抗体的检测方法。结果在40例APS患者和40名正常对照的血... 目的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识别纤溶酶、凝血酶和活性蛋白C(APC)的抗磷脂抗体(aPL)。方法分别用凝血酶、纤溶酶和APC包被酶标板,建立抗纤溶酶、抗凝血酶和抗APC抗体的检测方法。结果在40例APS患者和40名正常对照的血清中,前者抗纤溶酶抗体阳性率为42.5%(17/40),抗凝血酶抗体阳性率为35%(14/40),对照组则两者均为阴性,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两组样本抗APC抗体检测结果的A值经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PS患者的血清中可检测出抗纤溶酶、抗凝血酶和抗APC抗体,其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方法 临床应用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抗纤溶酶抗体 抗凝血酶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微粒体抗原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杨程德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1991年第2期69-72,共4页
近年来的研究证明,甲状腺微粒体抗原或者说其主要抗原组分是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 O),编码人TPO肽链590~675之间氨基酸残基、长度为0.27kb的C_2重组体的基因产物具有TPO抗原的主要抗原表位。
关键词 甲状腺微粒体 自身抗原 TP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不同抗原决定簇的抗甲状腺球蛋白单克隆抗体间存在交叉反应独特型
9
作者 杨程德 武建国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91年第4期45-48,共4页
用鼠抗人甲状腺球蛋白单克隆抗体(18A1)免疫家兔,取抗血清流穿以正常鼠Ig与无关单抗(MIg-Lp-Sepharose 4B)制备的亲和层析柱,吸除抗同种型及同种异型抗体。经ELISA竞争抑制、中和抑制试验证明制备出了抗TG独特型抗体(TG-Ab2)。用此TG-Ab... 用鼠抗人甲状腺球蛋白单克隆抗体(18A1)免疫家兔,取抗血清流穿以正常鼠Ig与无关单抗(MIg-Lp-Sepharose 4B)制备的亲和层析柱,吸除抗同种型及同种异型抗体。经ELISA竞争抑制、中和抑制试验证明制备出了抗TG独特型抗体(TG-Ab2)。用此TG-Ab2包被固相载体,建立了两种竞争ELISA法检测针对不同抗原决定簇的抗TG单抗之间的CRI。实验结果显示,抗TG单抗间存在CRI,从而提示自身抗体的产生可能是受胚系基因所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特型 甲状腺球蛋白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核及其相关成份自身抗体的临床研究现状
10
作者 杨程德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80-182,共3页
细胞核及其相关成份自身抗体的临床研究现状杨程德综述武建国审校(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南京210001)在多种风湿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系统性硬化症、干燥综合征(SS)、混合性结缔组织疾病(MCTD)、多肌炎... 细胞核及其相关成份自身抗体的临床研究现状杨程德综述武建国审校(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南京210001)在多种风湿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系统性硬化症、干燥综合征(SS)、混合性结缔组织疾病(MCTD)、多肌炎(PM)/皮肌炎(DM)的患者的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核 自身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核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肺间质病变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陈慕芝 付强 +2 位作者 扶琼 杨程德 李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9-363,384,共6页
目的评估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肺间质病变(ILD)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并研究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RA-IL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科住院的RA患者... 目的评估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肺间质病变(ILD)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并研究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RA-IL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科住院的RA患者,比较RA有ILD组(RA-ILD组)及RA无ILD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主动吸烟、被动吸烟、用药史及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等指标,分析RA-ILD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并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评分系统量化肺部高分辨CT(HRCT)表现的方法对肺部HRCT进行评分,评估RA-ILD的严重程度,分析上述指标与RA-IL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117例RA患者,男性32例,女性85例;其中35例合并ILD(29.9%,35/117)。RA-ILD组中54.3%(19/35)有呼吸道症状。RA-ILD组患者年龄、起病年龄均明显高于RA无ILD组(P=0.000 4,P=0.000 08);RA-ILD组主动吸烟患者、被动吸烟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RA无ILD组(P=0.001,P=0.005),主动吸烟与被动吸烟是RA-ILD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RA患者ILD程度较女性严重(P=0.023 6);男性RA患者出现ILD的时间早于女性(P=0.011 3);起病年龄越大,发生ILD越快(P=0.004 2,r=-0.472 0);抗CCP抗体阳性RA患者ILD程度倾向于较抗CCP抗体阴性者严重(P=0.055 3)。ILD严重程度与既往是否使用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无关(P>0.05)。结论首次发现被动吸烟是RA发生ILD的独立危险因素;约半数RA-ILD患者呼吸道症状轻微,应及时行肺部HRCT检查以早期诊断;RA-ILD患者中,老年、男性、抗CCP抗体阳性者预示病情较严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肺间质病变 计算机断层扫描 高分辨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肺动脉高压35例患者的2年随访结果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巍 鲍春德 +2 位作者 顾越英 戴青 杨程德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12-614,共3页
目的了解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继发肺动脉高压(PAH)患者预后的因素,并探讨治疗策略。方法对35例SLE继发PAH患者随访2年,观察生存结果,并采用COX回归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对患者预后有显著意义的影响因子。结果35例SLE继发... 目的了解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继发肺动脉高压(PAH)患者预后的因素,并探讨治疗策略。方法对35例SLE继发PAH患者随访2年,观察生存结果,并采用COX回归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对患者预后有显著意义的影响因子。结果35例SLE继发PAH患者,2年内共有12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34.3%。最终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为初诊时肺动脉收缩压值、应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和感染3项(P值均<0.05)。结论SLE继发重度PAH患者预后恶劣,合并肺部感染者预后不良,每月规则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对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肺动脉高压 环磷酰胺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巍 张清安 +1 位作者 鲍春德 杨程德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34-435,T001,共3页
关键词 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 PHOP TSG综合征 诊断 治疗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初步观察 被引量:13
14
作者 樊贞瑜 蔡宇波 +3 位作者 顾越英 杨程德 鲍春德 叶霜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9年第8期675-678,共4页
目的初步观察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难治性重症SLE 15例(神经精神狼疮6例,狼疮肾炎4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5例),予静脉滴注利妥昔单抗500mg,使用1~4次,同时依据病情联合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 目的初步观察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难治性重症SLE 15例(神经精神狼疮6例,狼疮肾炎4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5例),予静脉滴注利妥昔单抗500mg,使用1~4次,同时依据病情联合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采用BILAG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积分对病情进行评价,监测不良反应及外周血B细胞清除情况和血清学指标变化。结果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重症SLE,至随访终点BILAG临床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无缓解分别占总例数的33%,40%和27%。其中神经精神狼疮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临床改善显著,起效时间≤1个月,部分患者可获得长期缓解(>12个月);入组狼疮肾炎患者效果不佳。研究期间共发生4例严重感染,并导致2例死亡。结论初步提示利妥昔单抗对部分难治性重症SLE有效,该生物制剂可能成为SLE新的诱导缓解手段之一。由于尚缺乏有力的循证医学指导,临床应用需谨慎从事。尤需警惕免疫抑制状态继发感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治疗结果 不良反应 利妥昔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SPIM自身抗体的ELISA测定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黄邱朝 黄宇烽 杨程德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425-428,共4页
用ELISA 法定量检测生育、不育男性血清、精浆抗SPIM 自身抗体(SPIM-Ab)。结果表明:不育组和妻子流产组患者血清、精浆SPIM-Ab 含量均显著高于生育组(P<0.01),两组血清、精浆的SPIM-Ab 阳性率与生育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精... 用ELISA 法定量检测生育、不育男性血清、精浆抗SPIM 自身抗体(SPIM-Ab)。结果表明:不育组和妻子流产组患者血清、精浆SPIM-Ab 含量均显著高于生育组(P<0.01),两组血清、精浆的SPIM-Ab 阳性率与生育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精浆SPIM-Ab 含量高于5.0U/ml 时,精于密度、精子活率及精浆SPIM 活性均明显降低;SPIM-Ab 与血清、精浆抗精子抗体(AsAb)无明显关系。提示:SPIM-Ab 水平增加可能抑制SPIM 活性、与SPIM一起参与局部免疫反应,并减少精子密度和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抗体 精液分析 不育症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相关因子抗体与抗磷脂综合征和血栓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钱捷 李树杰 +5 位作者 陈晓翔 王元 顾越英 鲍春德 陈顺乐 杨程德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某些凝血相关因子的自身抗体在抗磷脂综合征(APS)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血栓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APS组、SLE合并血栓亚组[抗心磷脂(aCL)抗体、抗β_2-糖蛋白Ⅰ(抗β_2-GPⅠ)抗体和... 目的探讨某些凝血相关因子的自身抗体在抗磷脂综合征(APS)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血栓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APS组、SLE合并血栓亚组[抗心磷脂(aCL)抗体、抗β_2-糖蛋白Ⅰ(抗β_2-GPⅠ)抗体和狼疮抗凝物(LA)均阴性]、单纯SLE亚组(无血栓和病态妊娠史)和正常对照组(健康者)的aCL抗体、抗β_2-GPⅠ抗体、ZgG型抗纤溶酶抗体、IgG型抗凝血酶抗体、抗活化的蛋白C (APE)抗体和抗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t-PA)抗体。结果①APS组和SLE合并血栓亚组的IgG型抗纤溶酶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9.2%和33.3%,均显著高于单纯SLE亚组的13.3%(P值分别<0.01、0.05),前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PS组和SLE合并血栓亚组的IgG型抗凝血酶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8.5%和50.0%,均显著高于单纯SLE亚组的14.2%(P值均<0.01),前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3组间IgG型抗APC抗体、抗t-PA抗体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④IgG型抗纤溶酶、抗凝血酶抗体与血栓/病态妊娠史有关联(P=0.002、0.001)。结论IgG型抗纤溶酶抗体和抗凝血酶抗体与血栓表现相关,临床上对于持续的aCL抗体、抗β_2-GPI抗体和LA均阴性的SLE伴有血栓患者,检测IgG型抗纤溶酶抗体、抗凝血酶抗体可能有助于一些APS病例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磷脂综合征 血栓形成 抗磷脂抗体 狼疮抗凝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姚冬婷 杨程德 +1 位作者 丁慧华 应春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82-1485,1496,共5页
目的分析临床感染性心内膜炎(IE)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阳性和阴性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9例确诊为IE的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ANCA,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ANCA阳性组和阴性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一般情况、易感因素... 目的分析临床感染性心内膜炎(IE)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阳性和阴性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9例确诊为IE的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ANCA,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ANCA阳性组和阴性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一般情况、易感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指标和受累瓣膜等),并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39例IE患者中,13例ANCA阳性,阳性率达33.3%,均为PR3-ANCA阳性;26例为ANCA阴性患者。37例患者为自然瓣膜心内膜炎,其中34例有器质性心脏病,3例无基础心脏疾病。ANCA阳性组和阳性组间各种易感因素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贫血(66.7%)、脾脏肿大(38.5%)、肾病变(28.2%)、关节肿痛(23.1%)、下肢水肿(17.9%)等,其中ANCA阳性组患者下肢水肿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组(38.5%vs 7.7%)(P<0.05)。实验室检测指标显示,所有患者出现C反应蛋白(CRP)水平升高现象,89.7%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加快,66.7%的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下降,53.8%的患者出现蛋白尿,50.0%的患者出现血尿,但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7例患者进行了血培养,其中15例(40.5%)血培养阳性,ANCA阳性组血培养阳性率高于阴性组(69.2%vs 25.0%)(P<0.05)。共分离出17株致病菌,其中14株为链球菌。ANCA阳性组3例患者死亡,其中2例被误诊为ANCA相关小血管炎(AAV);阴性组无死亡病例。结论 ANCA在IE中有一定的阳性率,临床上将IE误诊为AAV存在一定的比例。因此,IE伴ANCA阳性的现象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感染性心内膜炎 血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的独特型、抗独特型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18
作者 杨程德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1991年第3期127-130,共4页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中可以检测出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的独特型抗体,且在量上与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呈负相关。本文着重介绍其进展及几种用抗独特型抗体治疗自身免疫病的方案。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 甲状腺病 独特型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吕良敬 陆方林 +5 位作者 鲍春德 张春燕 杨程德 胡大伟 张巍 顾越英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4-135,共2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8例SLE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病例的临床表现、脑脊液(CSF)特点和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LE患者出现隐脑时,...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8例SLE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病例的临床表现、脑脊液(CSF)特点和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LE患者出现隐脑时,病情隐匿,临床及CSF系列生化检查呈非特异性,确诊所需时间2-16周,误诊率这50%,及时并重复进行CSF隐球菌乳胶凝集试验、涂片镜检及培养是诊断的关键,以两性霉素B为主的抗真菌治疗效果较好,有效率100%。结论:SLE合并隐脑患者如能早期诊断并给予有效抗隐球菌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脑膜炎 隐球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ABCA1自身抗体在SLE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曾婷 周文静 +3 位作者 李树杰 邹玉琼 吴美芳 杨程德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1-45,共5页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抗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BCA1)抗体及探讨其致SLE早发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机制。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75份SLE患者血清中抗ABCA1自身抗体。75份性别年龄匹配正常人血清为对照。观察抗ABCA1抗体阳性患...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抗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BCA1)抗体及探讨其致SLE早发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机制。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75份SLE患者血清中抗ABCA1自身抗体。75份性别年龄匹配正常人血清为对照。观察抗ABCA1抗体阳性患者血清IgG对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结果显示,SLE患者血清中存在抗ABCA1抗体,阳性率为29.3%,正常人中无一阳性(P<0.05)。SLE有斑块组的抗ABCA1抗体阳性率高于SLE无斑块组(43.8%和16.3%,P<0.05)。纯化的抗ABCA1抗体阳性SLE患者IgG体外可抑制THP-1细胞内胆固醇的流出,抑制率最高可达28.7%,正常人IgG抑制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实验表明,SLE患者血清中抗ABCA1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且纯化的抗AB-CA1抗体阳性患者IgG在体外能抑制细胞内胆固醇的流出,从而促进SLE患者早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抗体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