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狼疮性肾炎伴癫痫发作、反复腹痛呕吐
1
作者 李莉 周琳珊 +4 位作者 杨淡昳 查杰 朱雪婧 刘虹 陈国纯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495-500,共6页
青年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以肾病综合征起病,治疗过程中病情变化,出现狼疮脑病、肠系膜血管炎及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经大剂量激素冲击联合环磷酰胺、血浆置换、血液滤过及单抗类药物序贯治疗达到完全缓解。T细胞亚群分型检测有... 青年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以肾病综合征起病,治疗过程中病情变化,出现狼疮脑病、肠系膜血管炎及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经大剂量激素冲击联合环磷酰胺、血浆置换、血液滤过及单抗类药物序贯治疗达到完全缓解。T细胞亚群分型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重症SLE合并多系统受累与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等严重合并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肠系膜血管炎 急性胰腺炎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防治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淡昳 凌光辉 +1 位作者 彭佑铭 刘伏友 《中国血液净化》 2010年第4期212-214,共3页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最常见的并发症,其治疗应从积极预防、早期快速诊断和及时合理选用抗生素着手。循证医学寻找最佳、最新的科学证据并应用于临床医疗实践,作出对患者的诊治决策。肾科医生临床治疗决策是需要建立在最新的...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最常见的并发症,其治疗应从积极预防、早期快速诊断和及时合理选用抗生素着手。循证医学寻找最佳、最新的科学证据并应用于临床医疗实践,作出对患者的诊治决策。肾科医生临床治疗决策是需要建立在最新的治疗指南和研究进展,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膜炎 循证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腹膜透析液对腹膜间皮细胞PGC-1α蛋白表达以及线粒体相关氧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朱雪婧 文枫 +7 位作者 杨淡昳 刘静 袁曙光 李军 刘虹 许向青 孙林 刘伏友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85-1091,共7页
目的:研究腹膜透析患者腹膜间皮细胞(human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HPMC)中高葡萄糖腹透液(peritoneal dialysis solution,PDS)对细胞线粒体结构与功能、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 目的:研究腹膜透析患者腹膜间皮细胞(human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HPMC)中高葡萄糖腹透液(peritoneal dialysis solution,PDS)对细胞线粒体结构与功能、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alpha,PGC-1α)表达、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的影响,深入探讨高糖PDS环境下HPMC线粒体氧化损伤中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PMC,用不同葡萄糖浓度PDS(1.5%,2.5%,4.25%)干预。MitoSox荧光染色检测线粒体ROS生成。线粒体呼吸链以及抗氧化物酶活性试验检测线粒体功能。Western印迹检测PGC-1α蛋白的表达。结果:高糖PDS抑制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II,抗氧化物酶活性明显下降,并呈浓度依赖性。同时线粒体ROS明显升高,细胞凋亡增多。PGC-1α蛋白的表达随高糖PDS浓度升高而下降。结论:高糖PDS可能通过抑制PGC-1α蛋白的表达,抑制线粒体呼吸链活性以及抗氧化物酶活性,促进ROS积聚,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线粒体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诊断Fabry病合并IgA肾病2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勰家 刘映红 +3 位作者 袁曙光 朱雪婧 杨淡昳 刘虹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8年第2期127-128,共2页
病例资料患者1:女性,31岁,因"发现血尿、蛋白尿7个月"于2016年2月18日入院。患者2015年7月体检发现尿蛋白(+)、尿隐血(+),之后多次复查均有血尿、蛋白尿。入院后查体:尿蛋白(+),尿白细胞2~7个/HP,尿总蛋白382.66mg/L,尿微... 病例资料患者1:女性,31岁,因"发现血尿、蛋白尿7个月"于2016年2月18日入院。患者2015年7月体检发现尿蛋白(+)、尿隐血(+),之后多次复查均有血尿、蛋白尿。入院后查体:尿蛋白(+),尿白细胞2~7个/HP,尿总蛋白382.66mg/L,尿微量白蛋白175.29mg/L,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14.28mg/mmol,其他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BRY病 IGA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 诊断 病例资料 尿白细胞 尿总蛋白 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组织磷脂酶A2受体和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在膜性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0
5
作者 伍小香 文思 +6 位作者 朱雪婧 袁曙光 许向青 杨淡昳 孙林 刘虹 刘伏友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5-399,共5页
目的:检测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继发性膜性肾病(second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SMN)患者肾组织中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的表达及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分析其在诊断IMN... 目的:检测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继发性膜性肾病(second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SMN)患者肾组织中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的表达及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分析其在诊断IMN中的价值。方法:2014年5月至2015年2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肾活检患者73例,分为IMN组(n=48)、SMN组(n=17)和微小病变性肾病组(n=8)。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肾组织PLA2R及血清抗PLA2R抗体的表达。结果:IMN组肾组织PLA2R阳性率为91.7%,SMN组阳性率为29.4%,IMN组阳性率、荧光强度明显高于SMN组(均P<0.05);IMN组血清PLA2R抗体阳性率为85.4%,SMN组阳性率为29.4%,IMN组抗体阳性率及滴度明显高于SMN组(均P<0.05);微小病变性肾病组肾组织PLA2R抗原及血清抗体均呈阴性。IMN组血清PLA2R抗体滴度与24 h尿蛋白呈正相关(r=0.432,P<0.01),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r=–0.307,P<0.05)。结论:检测肾组织PLA2R和血清PLA2R抗体的表达有助于IMN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监测血清PLA2R抗体滴度有助于评估疾病活跃程度和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M型磷脂酶A2受体 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型磷脂酶A2受体及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在特发膜性肾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龚再良 袁曙光 +7 位作者 朱雪婧 王友良 喻芳 杨淡昳 许向青 刘虹 李军 孙林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93-700,共8页
目的:探讨M型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thrombospondin Type 1 domain-containing 7A,THSD7A)及相应的抗体对特发性膜性肾病(prim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PMN)的诊断价值及其血清抗... 目的:探讨M型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thrombospondin Type 1 domain-containing 7A,THSD7A)及相应的抗体对特发性膜性肾病(prim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PMN)的诊断价值及其血清抗体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行肾活检确诊的膜性肾病128例,其中PMN108例(PMN组),继发性膜性肾病(second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SMN)20例(SMN组)。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PLA2R抗原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THSD7A抗原表达,ELISA检测血清PLA2R和THSD7A的抗体水平。根据检测结果,又将患者分为PLA2R相关性膜性肾病组和THSD7A相关性膜性肾病组。结果:PMN组肾小球PLA2R阳性率明显高于SMN组(分别为72%和35%,P<0.01),PMN组血清PLA2R抗体阳性率亦明显高于SMN组(分别为50%和25%,P<0.05)。PMN组血清PLA2R抗体与24 h尿蛋白量呈正相关关系(r=0.254,P<0.05),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关系(r=-0.236,P<0.05)。PMN组中7例(6%)患者肾小球THSD7A呈阳性,SMN组有1例(5%)患者肾小球THSD7A呈阳性。PMN组血清THSD7A抗体水平明显高于SMN组[分别为(0.49±0.26)和(0.34±0.27)pg/mL,P<0.05]。7例THSD7A相关性膜性肾病组与86例PLA2R相关性膜性肾病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肾组织PLA2R和THSD7A是PMN的靶抗原,其血清抗体有助于PMN的鉴别诊断;PLA2R抗体水平可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可用来评估治疗效果;PMN患者THSD7A相关性膜性肾病的发病率低,监测血清THSD7A抗体水平可评估患者病情,并可预测疾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M型磷脂酶A2受体 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血尿和/或轻度蛋白尿IgA肾病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何玲艳 曹霞 +5 位作者 杨淡昳 卓慧 彭笑菲 贺理宇 刘虹 彭佑铭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42-648,共7页
目的:探讨单纯血尿和/或轻度蛋白尿IgA肾病患者的不同尿检异常类型、不同蛋白尿及血尿程度与肾脏病理的关系。方法:选择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经肾活检确诊的、临床表现为单纯血尿和/或轻度蛋白尿的原发性IgA... 目的:探讨单纯血尿和/或轻度蛋白尿IgA肾病患者的不同尿检异常类型、不同蛋白尿及血尿程度与肾脏病理的关系。方法:选择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经肾活检确诊的、临床表现为单纯血尿和/或轻度蛋白尿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根据肾活检时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及24 h尿蛋白定量(quantitative of 24-hoururinary protein,24 h-UP)对所有患者进行3种方式的分组:单纯血尿组、血尿+蛋白尿组、单纯蛋白尿组;蛋白尿I,II,III组;血尿I,II,III组。比较各组患者的年龄、平均动脉压、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24 h-UP等临床指标以及肾脏病理损伤程度。结果:纳入157例患者,其中男71例,女86例。病理类型以局灶和/或节段硬化型最多见,Lee’s分级以III级和IV级为主,肾脏病理损伤较重。免疫球蛋白沉积以单纯IgA沉积为主,IgA沉积荧光强度以+++最多见,97例(61.78%)的患者伴有补体沉积,且以单纯补体C3沉积为主。单纯血尿组18例(11.47%),血尿+蛋白尿组111例(70.70%),单纯蛋白尿组28例(17.83%)。单纯蛋白尿组与单纯血尿组相比,轻度肾损伤患者比例降低,中重度肾损伤患者比例增高(χ2=7.053,P=0.008);单纯蛋白尿组与血尿+蛋白尿组相比,轻度肾损伤患者比例降低,中重度肾损伤患者比例增高(χ2=4.294,P=0.038);蛋白尿III组与蛋白尿I组相比,轻度肾损伤患者比例降低,中重度肾损伤患者比例增高(χ2=5.433,P=0.020)。不同血尿组肾脏病理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血尿和/或轻度蛋白尿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与肾脏病理损伤程度不一致。部分临床表现轻微的患者肾脏病理损伤较重,且以出现单纯蛋白尿时更明显;蛋白尿越多,肾脏病理损伤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单纯血尿 轻度蛋白尿 肾活检 肾脏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6例淀粉样变性肾损害的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8
8
作者 向流霞 袁曙光 +6 位作者 张新民 朱雪婧 张三勇 杨淡昳 许向青 刘虹 孙林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8年第8期1675-1681,共7页
目的:分析淀粉样变性肾损害的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8月至2017年8月湘雅二医院肾内科经肾活检诊断为淀粉样变性肾损害76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76例淀粉样变性肾损害... 目的:分析淀粉样变性肾损害的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8月至2017年8月湘雅二医院肾内科经肾活检诊断为淀粉样变性肾损害76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76例淀粉样变性肾损害患者年龄(55.3±10.4)岁,93.4%的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上,男女比为1.5:1。61%的患者有2个以上系统损害,77.6%的患者表现为典型的肾病综合征。免疫球蛋白轻链型(amyloid immunoglobulin light chain,AL)淀粉样变性肾损害75例,其中7例伴发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血清淀粉样蛋白A型淀粉样变性肾损害(amyloid A,AA)1例。66.2%的患者经血/尿免疫固定电泳检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76例行免疫球蛋白轻链λ,κ免疫荧光检查,λ链阳性为主73.7%,κ链阳性为主13.2%,两者比值约为6:1。透射电镜检查可见淀粉样蛋白主要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基底膜及肾小动脉壁。结论:肾淀粉样变在蛋白尿患者中并非少见,患者年龄并不局限于40岁以上,常累及多系统,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肾活检光镜下的典型病理学改变结合刚果红染色可确诊,透射电镜检查可帮助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变性肾损害 超微病理诊断 病理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球蛋白血症性肾炎的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2
9
作者 龚再良 朱雪婧 +6 位作者 袁曙光 杨淡昳 张磊 王畅 李勰家 刘映红 刘虹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7年第7期1376-1381,共6页
目的:分析冷球蛋白血症性肾炎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其诊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确诊的冷球蛋白血症性肾炎的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冷球蛋白血症性肾炎患者中2例为中年女性,1例为青年男性,... 目的:分析冷球蛋白血症性肾炎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其诊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确诊的冷球蛋白血症性肾炎的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冷球蛋白血症性肾炎患者中2例为中年女性,1例为青年男性,所有患者均伴有系统性损伤的表现,3例患者的冷球蛋白的血清冷凝集试验为阳性。2例合并HBV感染,1例合并HCV感染。结论:冷球蛋白血症性肾炎有其独特的肾脏病理特征,肾活检可提高冷球蛋白血症性肾炎的诊断率,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病的认识,及早进行标准化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球蛋白血症性肾炎 临床病理特点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抗原在慢性肾脏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叶猗 肖力 +4 位作者 许向青 杨淡昳 朱雪婧 胡平成 孙林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6-250,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抗原(TIN-ag)与各种病理类型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小管损伤和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探讨CKD患者肾组织TIN-ag表达与各项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数字抽签的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2月在中南... 目的初步探讨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抗原(TIN-ag)与各种病理类型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小管损伤和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探讨CKD患者肾组织TIN-ag表达与各项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数字抽签的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临床诊断为CKD的患者77例的病历资料并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肾活检,根据病理检查结果,按病理变化类型分型,并分为两组:微小病变(MCD)组9例及非MCD(除MCD以外的其他病理类型)组(简称NMCD组)68例。采用HE、Masson染色观察肾脏普通病理改变;免疫荧光检测肾脏组织TIN-ag表达变化。同时检测患者血肌酐、尿素氮、eGFR、24h尿量、24h尿蛋白定量、仅1微球蛋白、p2微球蛋白、尿病理管型、尿N-乙酰-p-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比重等临床表型。分析肾组织TIN-ag表达与以上临床表型关系。结果MCD组患者肾组织。肾小管基底膜的TIN-ag表达清晰;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组(n=16),IgA肾病组(n=23),膜性肾病(MN)组(n=14),狼疮性肾炎(LN)组(n=15)肾组织TIN-ag均表达较弱。TIN-ag免疫荧光表达强度定量分析显示:NMCD组肾小管TIN-ag免疫荧光强度明显低于MCD组[4.84(3.02,10.73)比20.79(8.19,37.00),P〈0.01)]。另外,‘肾间质胶原沉积分级0级患者的TIN-ag表达量高于1~3级患者(均P〈0.05)。CKD患者肾组织小管TIN-ag表达量与血αl微球蛋白水平、尿病理管型、24h尿蛋白呈负相关(r=-0.312、-0.298、-0.214,均P〈0.05),与CKD患者血肌酐水平、血尿素氮水平、尿B2微球蛋白水平和eGFR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低尿NAG表达的CKD患者TIN-ag表达量明显高于高NAG表达患者(P〈0.05),低尿比重组肾组织中TIN-ag表达量较正常尿比重组低(P〈0.05)。结论NMCD组肾组织小管基底膜TIN-ag的表达明显低于MCD组;TIN-ag表达量与肾组织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CKD患者肾组织中TIN-ag的表达量与血伐1微球蛋白水平、尿病理管型、24h尿蛋白定量、NAG表达量、尿比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机能不全 慢性 病理学 临床 肾小管间质肾炎抗原 αl微球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