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电纺丝PVA/CS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1
作者 杨海贞 王一冰 +2 位作者 马闯 黄康帅 李旭茹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49,共5页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新型壳聚糖(CS)/聚乙烯醇(PVA)纳米纤维膜,并将其用于水中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的去除。通过优化静电纺丝工艺参数来调整纳米纤维的形态,得到的PVA/CS纳米纤维膜具有多孔和均匀的纳米纤维结构,平均直径为205 nm。此...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新型壳聚糖(CS)/聚乙烯醇(PVA)纳米纤维膜,并将其用于水中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的去除。通过优化静电纺丝工艺参数来调整纳米纤维的形态,得到的PVA/CS纳米纤维膜具有多孔和均匀的纳米纤维结构,平均直径为205 nm。此外,使用Cu^(2+)和刚果红作为目标离子和染料,评估了PVA/CS纳米纤维膜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PVA/CS纳米纤维膜对Cu^(2+)和刚果红的吸附容量分别为72.27 mg/g和19.99 mg/g。重金属离子和染料在纳米纤维膜上的吸附热力学符合Freundlich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壳聚糖 聚乙烯醇 刚果红 铜离子 纳米纤维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F/CA/CNTs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对Cu^(2+)的吸附
2
作者 杨海贞 王一冰 +3 位作者 马闯 翟笑丽 何名勉 王新雨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1,共5页
以醋酸纤维素(CA)、聚偏氟乙烯(PVDF)和多壁碳纳米管(CNTs)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法成功制备了PVDF/CA/CNTs纳米纤维膜,用于高效去除废水中的Cu^(2+)。PVDF/CA/CNTs纳米纤维膜的纤维直径为1.18μm,疏水性和力学性能较佳。PVDF/CA/CNTs纳... 以醋酸纤维素(CA)、聚偏氟乙烯(PVDF)和多壁碳纳米管(CNTs)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法成功制备了PVDF/CA/CNTs纳米纤维膜,用于高效去除废水中的Cu^(2+)。PVDF/CA/CNTs纳米纤维膜的纤维直径为1.18μm,疏水性和力学性能较佳。PVDF/CA/CNTs纳米纤维膜对Cu^(2+)的最佳吸附条件为:Cu^(2+)溶液pH 5,Cu^(2+)的初始质量浓度300 mg/L,吸附时间120 min,纤维膜对Cu^(2+)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00.92 mg/g。PVDF/CA/CNTs纤维膜对Cu^(2+)的吸附过程更符合Langmuir模型。PVDF/CA/CNTs纳米纤维膜可作为含Cu^(2+)废水的有效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纤维素 碳纳米管 静电纺丝 Cu^(2+)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海贞 曾庆龙 +2 位作者 马闯 魏肃桀 周泽林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87,共5页
根据光催化技术在去除有害气体、处理污水以及抗菌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综述了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包括静电纺丝PAN、纤维素、PVA、GO、PAA、CS、PU、PES复合纳米纤维)和无机复合纳米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溶胶-凝胶与静电纺丝... 根据光催化技术在去除有害气体、处理污水以及抗菌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综述了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包括静电纺丝PAN、纤维素、PVA、GO、PAA、CS、PU、PES复合纳米纤维)和无机复合纳米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溶胶-凝胶与静电纺丝技术相结合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光催化 光降解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在过滤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海贞 朱湘妮 +2 位作者 李旭茹 杨羽柔 马闯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9-93,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高效过滤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抗菌过滤、高温过滤、空气过滤、液体过滤、自清洁、可降解和可重复利用。发现空气中的杂质主要通过纳米纤维膜的截留、惯性碰撞和扩散、重力和静电沉积来拦截,...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高效过滤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抗菌过滤、高温过滤、空气过滤、液体过滤、自清洁、可降解和可重复利用。发现空气中的杂质主要通过纳米纤维膜的截留、惯性碰撞和扩散、重力和静电沉积来拦截,纳米纤维膜的过滤性能主要由过滤效率和阻力压降决定。认为将静电纺丝法与其他新技术、新方法相结合,并通过掺杂其他支撑材料以纺成筛网状,可以拓宽纳米纤维膜的应用领域,使过滤材料具有可生物降解、抗菌、自清洁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膜 过滤 抗菌 耐高温 自清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PANI基纳米纤维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5
作者 杨海贞 周泽林 +1 位作者 马闯 魏肃桀 《棉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83-89,共7页
总结了静电纺丝PANI基纳米纤维在不同领域的研究现状。介绍了PANI基纳米纤维在传感器、智能可穿戴、超级电容器、生物医用、吸附、油水分离以及有机物降解领域的应用进展,分析了静电纺丝PANI基纳米纤维的性能及其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总结了静电纺丝PANI基纳米纤维在不同领域的研究现状。介绍了PANI基纳米纤维在传感器、智能可穿戴、超级电容器、生物医用、吸附、油水分离以及有机物降解领域的应用进展,分析了静电纺丝PANI基纳米纤维的性能及其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将PANI制成纳米纤维有助于提高PANI材料的性能。与传统PANI材料相比,PANI纳米纤维具有比表面积大、表面自由能及活性高、易于同其他原子结合等优势。未来可以通过化学修饰、共混纺丝、后处理等方法将PANI与其他材料有效结合扩展其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聚苯胺 复合 传感器 智能可穿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进展
6
作者 杨海贞 马闯 +2 位作者 周泽林 李旭茹 朱湘妮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88,共5页
碳纳米纤维(CNFs)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一维材料,由于其具有尺寸可调、高导热性、高导电性和良好的机械阻力等优点,在能源和储能领域可以赋予材料更多新的性能。综述了近年来静电纺丝碳纳米纤维在电极、吸波、催化、吸附、传感器、储能材料... 碳纳米纤维(CNFs)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一维材料,由于其具有尺寸可调、高导热性、高导电性和良好的机械阻力等优点,在能源和储能领域可以赋予材料更多新的性能。综述了近年来静电纺丝碳纳米纤维在电极、吸波、催化、吸附、传感器、储能材料等领域的应用进展,简要介绍了CNFs的制备方法,包括静电纺丝法和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同时分析了CNFs复合材料在增强电化学性能方面的优势。在应用层面上,介绍了基于CNFs复合材料的匹配性,为高性能CNFs纳米材料的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如何操控CNFs材料表面和化学性质,优化CNFs结构,将CNFs复合材料灵活用于特定应用,促进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碳纳米纤维 传感器 储能材料 吸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丝/粘胶交织物表面改性对喷墨印花效果的影响
7
作者 杨海贞 马闯 +2 位作者 胡亚雯 周泽林 彭苏杭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66,共5页
为提升墨滴在蚕丝/粘胶交织物表面的颜色性能及清晰度,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海藻酸钠(SA)对蚕丝/粘胶交织物进行改性处理。探究了CMC及SA对织物改性效果的影响,测试了不同工艺下改性织物表面的墨滴铺展面积和颜色性能,并通过扫描... 为提升墨滴在蚕丝/粘胶交织物表面的颜色性能及清晰度,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海藻酸钠(SA)对蚕丝/粘胶交织物进行改性处理。探究了CMC及SA对织物改性效果的影响,测试了不同工艺下改性织物表面的墨滴铺展面积和颜色性能,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和接触角仪对改性前后织物的表观形貌、化学结构和润湿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CMC+SA改性后,青色和品红色墨滴铺展面积分别减小到148.1 mm^(2)和199.6 mm^(2),青色和品红色块的K/S值分别提升了8.4和11.4,表明CMC与SA填充了纤维间的孔隙,织物的润湿性增加,有效抑制墨滴在织物表面的扩散,增加了活性染料与纤维共价结合的可能性,进而改善了喷墨打印图案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墨印花 羧甲基纤维素钠 墨滴铺展 蚕丝/粘胶交织物 活性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在药物输送领域的应用
8
作者 杨海贞 魏肃桀 +2 位作者 马闯 周泽林 胡亚雯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6-67,共12页
药物输送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递送药物的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随着患者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传统药物输送方法无法充分适应患者体内的需求。而基于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给药系统具有高比表面积、可调节孔隙... 药物输送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递送药物的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随着患者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传统药物输送方法无法充分适应患者体内的需求。而基于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给药系统具有高比表面积、可调节孔隙率、良好的机械耐久性、药物包封性、生物相容性和高缓释性能,为药物载量和可定制释放特性提供了兼容的环境。通过对静电纺丝原理以及药物封装方法的阐述,体现了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作为新兴药物输送载体的独特优势,同时探究了不同种类的载药纳米纤维膜在未来应用中的可能性。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静电纺丝法可以制备出不同形貌结构的纳米纤维,并通过合理结构设计可以调控药物在体内的释放行为和效率。因此,将载药纳米纤维功能化,可以得到具有药物缓释、抗菌、消炎等性能的药物输送系统,可为解决某些药物应用困难、收效甚微的难题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药物输送 抗癌症 抗感染 非甾体类抗炎药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与聚酰胺织物表面改性对喷墨印花的影响
9
作者 杨海贞 周泽林 +1 位作者 马闯 魏肃桀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0-44,共5页
为提升喷墨印花棉与聚酰胺织物的图案效果,将海藻酸钠(SA)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DTAC)用于棉与聚酰胺织物的预处理工艺,对喷墨印花织物的颜色参数进行测试,分析SA和DTAC改性对棉与聚酰胺织物的表观颜色深度、图案印花清晰度、色牢度... 为提升喷墨印花棉与聚酰胺织物的图案效果,将海藻酸钠(SA)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DTAC)用于棉与聚酰胺织物的预处理工艺,对喷墨印花织物的颜色参数进行测试,分析SA和DTAC改性对棉与聚酰胺织物的表观颜色深度、图案印花清晰度、色牢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SA改性织物相比,DTAC的引入可使棉与聚酰胺织物的表观颜色深度增加,图案清晰度提升,防渗化效果变好,色牢度和断裂强力没有明显改变;经过DTAC改性,改性剂在棉与聚酰胺织物表面形成了薄膜,填充了纤维之间的毛细孔隙,使得更多的活性染料与纤维共价结合,进而提高了喷墨印花图案的颜色深度和印花清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棉与聚酰胺织物 喷墨印花 活性染料 海藻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丝织物表面改性对活性染料喷墨印花的影响
10
作者 杨海贞 周泽林 +1 位作者 马闯 魏肃桀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2-36,共5页
天丝织物表面改性能够再次构建织物的表面特征,有利于抑制墨滴在纤维表面的铺展、扩散和固着。为了改善活性染料喷墨印花天丝织物得色较浅且清晰度较差的问题,采用海藻酸钠(SA)与α-烯基磺酸钠(AOS)对天丝织物改性后喷墨印花,分析SA和AO... 天丝织物表面改性能够再次构建织物的表面特征,有利于抑制墨滴在纤维表面的铺展、扩散和固着。为了改善活性染料喷墨印花天丝织物得色较浅且清晰度较差的问题,采用海藻酸钠(SA)与α-烯基磺酸钠(AOS)对天丝织物改性后喷墨印花,分析SA和AOS改性对天丝织物的表观颜色深度、图案印花清晰度、色牢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SA改性天丝织物相比,AOS改性天丝织物的喷墨印花颜色深度增加,图案清晰度提升,防渗化效果变好,耐湿摩擦色牢度和断裂强力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墨印花 α-烯基磺酸钠 天丝织物 活性染料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织物组织结构对墨滴铺展及颜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杨海贞 房宽峻 +3 位作者 刘秀明 蔡玉青 安芳芳 韩双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8-84,共7页
为探究棉织物组织结构与喷墨印花效果的关系,从织物粗糙度、厚度和孔隙率的角度,在不同组织结构的织物上滴加活性染料墨水,通过测色仪和图像处理软件对织物的颜色深度和铺展面积进行分析,研究了织物经向粗糙度、纬向粗糙度、厚度和孔隙... 为探究棉织物组织结构与喷墨印花效果的关系,从织物粗糙度、厚度和孔隙率的角度,在不同组织结构的织物上滴加活性染料墨水,通过测色仪和图像处理软件对织物的颜色深度和铺展面积进行分析,研究了织物经向粗糙度、纬向粗糙度、厚度和孔隙率对织物颜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墨打印填充率为 100%的单色色块时,蜂巢织物的表观颜色最深,平纹织物的表观颜色最浅,斜纹织物的颜色深度介于平纹和蜂巢织物之间;织物表面越粗糙、孔隙率越大,织物的表观颜色越浅,墨滴在织物上的铺展面积越大,防渗化效果越差;而织物越厚,织物的表观颜色越深,墨滴在织物上的铺展面积越小,防渗化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墨印花 棉织物 组织结构 活性染料 墨滴铺展 颜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墨印花预处理对织物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海贞 房宽峻 +3 位作者 刘秀明 蔡玉青 安芳芳 韩双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4-90,共7页
为探究织物组织结构与喷墨印花效果的关系,选择平纹、斜纹和蜂巢织物为研究对象,对3种织物进行相同的冷轧堆前处理、预处理和喷墨印花,测试了织物的粗糙度、厚度、孔隙率、颜色深度和印花清晰度;分析了预处理对织物组织结构的影响,以及... 为探究织物组织结构与喷墨印花效果的关系,选择平纹、斜纹和蜂巢织物为研究对象,对3种织物进行相同的冷轧堆前处理、预处理和喷墨印花,测试了织物的粗糙度、厚度、孔隙率、颜色深度和印花清晰度;分析了预处理对织物组织结构的影响,以及织物组织结构与颜色深度和印花清晰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平纹织物的经向粗糙度、纬向粗糙度、厚度和孔隙率分别为6.4μm、9.1μm、0.65 mm和85.5%,斜纹织物比平纹织物分别增加了22%、30%、25%和2.5%,而蜂巢织物比平纹织物分别增加了50%、53%、150%和3.4%;冷轧堆处理和预处理后的平纹、斜纹和蜂巢织物的经纬向粗糙度、孔隙率减小,织物厚度增加;平纹织物的表观颜色最浅、印花清晰度最好,斜纹织物次之,蜂巢织物的表观颜色最深,印花清晰度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墨印花 预处理 组织结构 粗糙度 孔隙率 颜色深度 清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法制备聚乙烯醇复合纳米纤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海贞 蔡志江 《产业用纺织品》 2015年第11期1-8,共8页
聚乙烯醇(PVA)是一种亲水性聚合物,其因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生物相容性、低毒性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综述国内外静电纺丝法制备PVA复合纳米纤维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PVA/碳纳米材料、PVA/金属纳米粒子、PVA/无机氧... 聚乙烯醇(PVA)是一种亲水性聚合物,其因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生物相容性、低毒性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综述国内外静电纺丝法制备PVA复合纳米纤维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PVA/碳纳米材料、PVA/金属纳米粒子、PVA/无机氧化物纳米粒子、PVA/天然高分子、PVA/合成高分子等复合纳米纤维的研究进展,以及它们在组织工程支架、过滤材料、纳米传感器、药物传递系统、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分析潜在应用,展望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聚乙烯醇 纳米纤维 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PVA/SA纳米纤维膜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海贞 周泽林 +1 位作者 马闯 魏肃桀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46,共6页
为了更好地吸附水中的Cu^(2+)、Pb^(2+)和Cr6+重金属离子,并且避免吸附材料对水体的二次污染,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PVA/SA纳米纤维膜,并采用CaCl2对纳米纤维膜进行交联改性,研究了该纤维膜对Cu^(2+)、Pb^(2+)和Cr6+的吸附去除性能。... 为了更好地吸附水中的Cu^(2+)、Pb^(2+)和Cr6+重金属离子,并且避免吸附材料对水体的二次污染,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PVA/SA纳米纤维膜,并采用CaCl2对纳米纤维膜进行交联改性,研究了该纤维膜对Cu^(2+)、Pb^(2+)和Cr6+的吸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6%的PVA可以将PVA/SA纳米纤维膜的直径减小到295.56 nm,拉伸强度达到10.51 MPa;pH值、初始浓度和吸附时间是影响吸附效果的重要因素;从相关系数来看,改性PVA/SA纳米纤维膜对Cu^(2+)、Pb^(2+)和Cr6+的吸附行为用Freundlich模型描述更为合理。经过5次循环使用后,其对Cu^(2+)、Pb^(2+)和Cr6+的吸附量仍保持在80%以上。认为:改性PVA/SA纳米纤维膜具有良好的使用寿命,在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海藻酸钠 聚乙烯醇 吸附性能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丝素蛋白基纳米纤维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海贞 魏肃桀 +1 位作者 马闯 周泽林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6-81,共6页
总结了静电纺丝丝素蛋白纳米纤维在医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介绍了以丝素蛋白为基材的复合纳米纤维在不同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蚕丝复杂的多级结构使其难以构建更高层次的仿生结构,其性能调控问题也需要解决。加强... 总结了静电纺丝丝素蛋白纳米纤维在医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介绍了以丝素蛋白为基材的复合纳米纤维在不同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蚕丝复杂的多级结构使其难以构建更高层次的仿生结构,其性能调控问题也需要解决。加强结构优化方面的研究,创新加工手段以获得具有可调控性能的高性能丝素蛋白纳米纤维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丝素蛋白 组织工程 伤口敷料 药物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聚丙烯腈基纳米纤维在锂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海贞 马闯 +2 位作者 胡亚雯 魏肃桀 周泽林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7-91,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AN复合纳米纤维在锂电池领域上的研究现状,主要介绍了锂电池隔膜、锂电池电解质、锂电池正极材料、锂电池负极材料以及锂电池其他领域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通过与其他材料复合、改性和优化静...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AN复合纳米纤维在锂电池领域上的研究现状,主要介绍了锂电池隔膜、锂电池电解质、锂电池正极材料、锂电池负极材料以及锂电池其他领域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通过与其他材料复合、改性和优化静电纺丝等方法,可以改善PAN复合纳米纤维膜的离子导电性、耐高温性、化学稳定性和循环使用寿命等。制备的高性能PAN基锂电池促进了锂离子的应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 聚丙烯腈 电池隔膜 静电纺丝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碳纳米管基复合材料在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海贞 马闯 +2 位作者 魏肃桀 周泽林 田征坤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6-268,共13页
碳纳米管(CNTs)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一维量子材料,由于其优异的电学、热学、化学和力学性能,以及在储能和能量转换装置、传感器、储氢介质等许多领域的潜在应用,吸引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碳... 碳纳米管(CNTs)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一维量子材料,由于其优异的电学、热学、化学和力学性能,以及在储能和能量转换装置、传感器、储氢介质等许多领域的潜在应用,吸引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碳纳米管基复合材料传感器的研究现状,主要介绍了生物传感器、柔性应变/压力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体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传感器 碳纳米管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静电纺丝及其衍生纳米纤维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海贞 魏肃桀 +3 位作者 马闯 周泽林 王蒙佳 付源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2-224,共13页
纤维素具有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与其他物质的高亲和力等优点,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将纤维素与其他聚合物进行混纺,可以获得具备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低免疫原性和抗菌活性等多种性能的纳米纤维材料,非常适合生物医学应用。本文... 纤维素具有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与其他物质的高亲和力等优点,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将纤维素与其他聚合物进行混纺,可以获得具备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低免疫原性和抗菌活性等多种性能的纳米纤维材料,非常适合生物医学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通过静电纺丝制备纤维素及其衍生纳米纤维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纤维素及其衍生纳米纤维在组织工程支架、伤口敷料、药物释放传递领域、抗菌领域和医疗器械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纤维素 衍生物 生物医学 复合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CNTs-COOH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对Cu^(2+)离子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海贞 张慧 关留祥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5,共5页
通过静电纺丝法成功制备了海藻酸钠/CNTs—COOH复合纳米纤维膜。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接触角及力学性能测试对复合纳米纤维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纳米纤维膜表面光滑,纤维呈三维杂乱排列;加入CNTs—COOH后,纳米纤... 通过静电纺丝法成功制备了海藻酸钠/CNTs—COOH复合纳米纤维膜。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接触角及力学性能测试对复合纳米纤维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纳米纤维膜表面光滑,纤维呈三维杂乱排列;加入CNTs—COOH后,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略有下降,断裂强度增强,但亲水性大幅提升。Cu^(2+)吸附试验结果表明,溶液pH、Cu^(2+)初始浓度和吸附时间是影响吸附效果的重要因素,Cu^(2+)的最大平衡吸附量可达82.71 mg/g。Cu^(2+)在海藻酸钠/CNTs—COOH复合纳米纤维膜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从相关系数来看,用Freundlich模型描述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海藻酸钠 CNTs-COOH 吸附性能 Cu^(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纳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海贞 蔡志江 《产业用纺织品》 2015年第3期1-6,25,共7页
静电纺丝是制备纳米纤维的一种高效方法。介绍了静电纺CNT增强复合材料、静电纺纤维素纳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静电纺PA 6纳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静电纺PAN/PMMA纳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潜在的应用领域,并展望了静电纺纳米纤... 静电纺丝是制备纳米纤维的一种高效方法。介绍了静电纺CNT增强复合材料、静电纺纤维素纳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静电纺PA 6纳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静电纺PAN/PMMA纳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潜在的应用领域,并展望了静电纺纳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增强复合材料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