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ERT和最短路理论的人员疏散最优化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海潮 孙冰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3-105,共3页
基于PERT网络时间计算方法和最短路理论提出一种新的人员疏散路径最优化方法,可以对特定建筑内部人员疏散路径进行最优化分析得到最优化疏散路径。利用PERT网络时间计算方法计算出某特定建筑内部具有不同通行能力的疏散路径的权重值,利... 基于PERT网络时间计算方法和最短路理论提出一种新的人员疏散路径最优化方法,可以对特定建筑内部人员疏散路径进行最优化分析得到最优化疏散路径。利用PERT网络时间计算方法计算出某特定建筑内部具有不同通行能力的疏散路径的权重值,利用最短路理论分析并计算各个疏散路径的权重值得出最优的疏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疏散 最优化 最短路 PE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马古道:地方性的民间视角 被引量:9
2
作者 杨海潮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3-108,共6页
茶马古道是古代中国西南及相关区域的民间利用人力、畜力长途贩运货物的交通网络,交通的独特性、活动的民间性和茶叶的联结性这三个特征,使它明显区别于平原地区和丘陵地区、湖海地区的交通及相关文化。茶马古道作为一个学术概念的价值... 茶马古道是古代中国西南及相关区域的民间利用人力、畜力长途贩运货物的交通网络,交通的独特性、活动的民间性和茶叶的联结性这三个特征,使它明显区别于平原地区和丘陵地区、湖海地区的交通及相关文化。茶马古道作为一个学术概念的价值,在于选择了民间、地方和自我的视角与观念,对欧洲中心主义、印度中心主义、中原中心主义、汉文化中心主义这样的视角与观念构成了挑战。这种多元化的视角与观念,正与茶马古道作为一个交通网络的性质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马古道 交通网络 民间性 地方性 视角转化 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文化初传藏区的时间与空间之语言学考证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海潮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1-115,共5页
藏区早就有茶文化,但由于当时的藏区尚不产茶,藏区最初的茶文化就只能从他处习得。一般以为,茶是唐代才传进西藏的。但是,这种说法证据不足。本文考证了早期汉文典籍中记录的茶的名称,通过比较古汉语和古藏语中茶的名称,从语言学的角度... 藏区早就有茶文化,但由于当时的藏区尚不产茶,藏区最初的茶文化就只能从他处习得。一般以为,茶是唐代才传进西藏的。但是,这种说法证据不足。本文考证了早期汉文典籍中记录的茶的名称,通过比较古汉语和古藏语中茶的名称,从语言学的角度利用对音材料论证了茶文化最初是从滇川交界地带、大约在东汉至魏晋这一时期传进藏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音材料 茶文化 传播 西藏 时间 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化关系看中国蒸馏酒技术来源问题
4
作者 杨海潮 《科学中国人》 2011年第10期42-47,共6页
文化相似的逻辑可能 中国的蒸馏酒技术是独立产生的还是别处习得的?这个问题涉及文化关系的可能性。
关键词 技术来源 蒸馏酒 文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僰古道上的僰人(孤人)调查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陈保亚 杨海潮 +2 位作者 汪锋 彭玉娟 周玲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6,共5页
僰人是一个很重要的族群。僰人的认定是解释中国西南和东南亚民族移动、汉藏语演变、滇僰古道和茶马古道形成的关键问题之一。僰人的活动在汉以及汉以前多次被记录,在魏晋文献记录中突然中断了。有很多学者尝试过解释僰人的去向。结合... 僰人是一个很重要的族群。僰人的认定是解释中国西南和东南亚民族移动、汉藏语演变、滇僰古道和茶马古道形成的关键问题之一。僰人的活动在汉以及汉以前多次被记录,在魏晋文献记录中突然中断了。有很多学者尝试过解释僰人的去向。结合语言、民俗、文献、民族学、体质人类学等材料,更进一步研究了僰人的可能去向,其中着重探讨了僰人与云南丘北孤人以及彝族和白族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记录 体质人类学 中国西南 茶马古道 民族学 东南亚 族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可调的克隆多播路由算法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芳 杨海潮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5-150,共6页
近年来,时延受限的代价最小多播树问题备受关注.到目前为止,BSMA(bounded shortest multicast algorithm)算法被认为是最好的受限多播路由算法;然而,过长的计算时间限制了其应用.作为一种全局优化算法,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简称... 近年来,时延受限的代价最小多播树问题备受关注.到目前为止,BSMA(bounded shortest multicast algorithm)算法被认为是最好的受限多播路由算法;然而,过长的计算时间限制了其应用.作为一种全局优化算法,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简称GA)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多播路由问题.与传统的算法相比,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更强,但其易早熟的特点使它并不总是能得到最优多播树.提出的基于克隆策略的多播路由算法,有效地解决了遗传多播路由算法中的早熟问题,并通过引入一个可调因子缩小了搜索空间,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算法实现简单、控制灵活.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性能优于BSMA算法和传统的遗传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播路由 BSMA 遗传算法 克隆策略 时延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化环氧树脂协同三氧化二锑阻燃PET的燃烧性能及阻燃机理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徐晓楠 杨海潮 王芳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6-90,共5页
研究了溴化环氧树脂(BER)协同不同粒径的三氧化二锑(Sb2O3)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燃烧性能、烟气释放、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对炭层的红外光谱、阻燃PET的裂解特性和阻燃机理进行了分析。锥形量热分析表明,BER协同Sb2O3阻燃PE... 研究了溴化环氧树脂(BER)协同不同粒径的三氧化二锑(Sb2O3)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燃烧性能、烟气释放、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对炭层的红外光谱、阻燃PET的裂解特性和阻燃机理进行了分析。锥形量热分析表明,BER协同Sb2O3阻燃PET均可以达到UL94V-0级,且Sb2O3粒径越小,阻燃效果越好,但溴-锑协同不能抑制烟毒的产生,平均CO生成量和材料释烟量显著上升。BER协同Sb2O3阻燃PET的熔体流动速率、维卡软化点、邵氏硬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提高,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下降。红外光谱和裂解色谱分析表明,阻燃PET与纯PET的燃烧残炭结构不完全相同,裂解产物的主要出峰保留时间也不相同,说明了BER协同Sb2O3不仅在气相发挥阻燃作用,在固相也同样发挥阻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溴化环氧树脂 三氧化二锑 燃烧性能 力学性能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克隆策略的多播路由算法 被引量:5
8
作者 刘芳 杨海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825-1829,共5页
该文针对网络计算中的NP-complet问题—带时延约束的多播路由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克隆策略的路由算法。仿真实验表明,与基于遗传算法的多播路由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好的全局寻优能力,而且算法稳定、灵活,操作简单。
关键词 多播路由 克隆策略 时延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IPSec穿越NAT方案 被引量:2
9
作者 魏臻 杨海潮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06年第8期80-82,共3页
文中简述了IPSec协议和NAT协议的基本原理及其所存在的不兼容性问题,并分析了IETF提出的基于UDP封装的IPSec-NAT穿越方案及其不足,由此提出一种UDP封装的改进方案。该方案易于实现,有较好的兼容性。
关键词 IPSEC NAT UDP封装 IK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反时限过流保护在皮带运输监控系统中的实现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臻 杨海潮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07年第1期225-226,共2页
在某皮带运输监控系统中,需要对电机电流进行检测以实现对电机的过流保护。在常规反时限过流保护特性的基础上,结合电机保护实际情况,提出一种适合在皮带运输监控系统上实现的微机型的改进反时限过流保护算法,并计算出过电流保护的动作... 在某皮带运输监控系统中,需要对电机电流进行检测以实现对电机的过流保护。在常规反时限过流保护特性的基础上,结合电机保护实际情况,提出一种适合在皮带运输监控系统上实现的微机型的改进反时限过流保护算法,并计算出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间,给出整定系数。此算法计算量小,易于实现,能够满足实际功能要求。目前已在某焦化厂的皮带运输监控系统中应用,经测试实验能够满足实际功能要求,电机的机电保护性能得到大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时限 过电流保护 皮带运输 电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曲波变换和电容层析成像的两相流含水率测量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皓冬 陆程程 +2 位作者 胡红利 杨海潮 董海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9-147,共9页
针对电容层析成像(ECT)逆问题的欠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曲波变换的图像稀疏重构算法。首先,采用曲波变换基作为稀疏基,从多尺度对模拟介质分布图像进行稀疏表示,提高了ECT灰度值向量的稀疏度;其次,应用迭代软阈值算法对曲波系数进行稀疏... 针对电容层析成像(ECT)逆问题的欠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曲波变换的图像稀疏重构算法。首先,采用曲波变换基作为稀疏基,从多尺度对模拟介质分布图像进行稀疏表示,提高了ECT灰度值向量的稀疏度;其次,应用迭代软阈值算法对曲波系数进行稀疏重构,同时使用奇异值分解算法计算最优灵敏度广义逆矩阵;最后,搭建ECT测量平台,通过静态实验重构5种典型实际流型,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有效抑制伪影,重构图像边界清晰,同时在图像相关系数、相对图像误差上均优于传统重构算法,比Landweber迭代算法相关系数提高约37.9%,相对误差减小约17.6%;基于稀疏重构的后处理图像可用于截面含水率的测量,含水率平均误差低于10%,最低为4.32%。该方法有效提高了ECT重构图像质量,能够满足天然气精准开采的工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 曲波变换 两相流 图像稀疏重构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素质教育融入中职思政课堂的策略研究
12
作者 杨海潮 闫晶琳 +2 位作者 靳丽丽 张晓红 陈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11期0104-0107,共4页
在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教师一直积极研究人文素质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和系统渗透,构建独具特色的思政教育体系,激活学生的人文情怀,进一步优化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在新时期中职学校思政教育改革过程中,应将人文素质教... 在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教师一直积极研究人文素质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和系统渗透,构建独具特色的思政教育体系,激活学生的人文情怀,进一步优化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在新时期中职学校思政教育改革过程中,应将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作为根本内容,建立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有效促进学生课程的系统研究,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素质教育 中职 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的几点思考
13
作者 杨海潮 《滁州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20-121,共2页
高校图书馆的期刊文献,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保障。它的开发和利用,直接关系学校事业的发展,如何做好期刊文献的开发和管理工作,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 文献开发 期刊管理 信息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AGA模型支持下的灾区基站组网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何琦敏 王坚 +3 位作者 敖佳敏 余航 徐博 杨海潮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12,共6页
根据矿井、失火办公大楼等灾区自然环境特征,结合基站信号多重覆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IAGA),对基站组网部署进行优化。首先介绍灾害环境下的时间到达差算法(TDOA),用精度因子(DOP)刻画精度指标,提出了基站组网部署原... 根据矿井、失火办公大楼等灾区自然环境特征,结合基站信号多重覆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IAGA),对基站组网部署进行优化。首先介绍灾害环境下的时间到达差算法(TDOA),用精度因子(DOP)刻画精度指标,提出了基站组网部署原则,以定位综合性能作为目标函数求解基站坐标。仿真试验表明,IAGA模型能够较好地应用于应急组网优化的部署,该算法基本能够达到最优解或次优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 基站组网优化 时间到达差算法 精度因子 定位综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马古道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15
作者 凌文锋 木霁弘 杨海潮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129-138,共10页
本文以CNKI和CSSCI收录的期刊文献为数据样本,借助CiteSpace绘制知识图谱,对茶马古道知识演进的特征和规律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茶马古道研究的热点主要有茶马古道概念与分布、茶文化传播、节点城镇、物资与文化交流、线性文化遗产... 本文以CNKI和CSSCI收录的期刊文献为数据样本,借助CiteSpace绘制知识图谱,对茶马古道知识演进的特征和规律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茶马古道研究的热点主要有茶马古道概念与分布、茶文化传播、节点城镇、物资与文化交流、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等,研究成果较多,高质量的成果较少,学者间的联系较少,跨机构、跨区域的学者合作也都较少;新形势下茶马古道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启示、沿线传统村落振兴、文化旅游开发等问题将成为茶马古道研究的热点。从方法论上看,知识图谱分析是对于形式的定量研究,由其得出的具体结论需要通过对于内容的定性分析予以弥补或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马古道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ubernetes的水平弹性扩缩容系统 被引量:7
16
作者 屠雪真 杨海潮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19年第7期25-31,共7页
Kubernetes的诞生,降低了应用开发者对基础架构和运维团队的依赖,为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来编排和调度容器及虚拟机,已经成为分布式集群系统开发及管理的事实标准。Kubernetes通过核心组件HPA(Horizontal Pod Autoscaler)监测集群中CPU和... Kubernetes的诞生,降低了应用开发者对基础架构和运维团队的依赖,为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来编排和调度容器及虚拟机,已经成为分布式集群系统开发及管理的事实标准。Kubernetes通过核心组件HPA(Horizontal Pod Autoscaler)监测集群中CPU和内存的使用情况,并依据这些指标来对微服务集群进行扩容和缩容。但是这些简单的度量指标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扩缩容诉求,虽然在社区的最新版本中已经做出了改进,实际效果依然差强人意。本文在原生平台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叠加的弹性扩缩容系统E-HPA,可以通过灵活简易的配置方式提供丰富的用户可定制的度量指标,弥补Kubernetes在水平弹性扩缩容方面的缺陷和不足;阐述该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具体实现细节,并以电信业务应用为例,验证其实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bernetes 基础架构 运维 容器 分布式集群 弹性扩缩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识别的苹果等级分级研究 被引量:32
17
作者 于蒙 李雄 杨海潮 《自动化与仪表》 2019年第7期39-43,47,共6页
针对传统的苹果人工分级方法存在检测不全面、分级效率较低等问题,以红富士苹果为对象,研究了利用机器视觉实现对苹果等级进行分级的方法。搭建了图像采集系统;运用中值滤波方法去除图像噪声,并创造性地提出分离彩色图像HSL模型中的S通... 针对传统的苹果人工分级方法存在检测不全面、分级效率较低等问题,以红富士苹果为对象,研究了利用机器视觉实现对苹果等级进行分级的方法。搭建了图像采集系统;运用中值滤波方法去除图像噪声,并创造性地提出分离彩色图像HSL模型中的S通道分量作为后续图像处理的源图像,结合Otsu算法实现了自动阈值分割进行轮廓提取。一方面选择色调值H通道分量的直方图数据作为苹果颜色分级的特征参数,通过支持向量机对苹果进行等级判定,判定准确率为89%。另一方面选择亮度L通道分量的能量、熵和逆差矩作为特征参数,利用神经网络对苹果进行有无缺陷判定,判定准确率为9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苹果分级 支持向量机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GAN数据集增强的ECT系统流型识别技术改进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红利 王茂杰 +2 位作者 杨姝楠 杨海潮 卢家宇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4-562,共9页
基于电容层析成像(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ECT)系统的流型识别技术具有非侵入性和可视化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过程的动态测量中。为提高ECT系统的流型识别准确率,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识别算法被广泛应用,但ECT系统难... 基于电容层析成像(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ECT)系统的流型识别技术具有非侵入性和可视化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过程的动态测量中。为提高ECT系统的流型识别准确率,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识别算法被广泛应用,但ECT系统难以获得大量实测样本,从而导致识别准确率低、模型泛化性差。针对这一问题,该文采用了基于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DCGAN)的数据集扩增方法,利用经过预处理的LSSVM方法重建所得的图像,搭建基于DCGAN的流型图像生成模型进行实验,并利用GAN-train和GAN-test两个客观指标对生成图像进行评价,之后使用扩增后的数据集进行基于YOLOv3的流型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利用DCGAN方法能够有效扩增原有数据集,生成图像准确度高、丰富性强,配合YOLOv3的目标检测算法,可以对ECT系统的流型识别准确率提升有较大程度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型识别 数据集扩增 机器学习 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 YOLOv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多任务学习和电容层析成像的两相流参数测量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海潮 胡红利 +2 位作者 陆程程 卢家宇 王茂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2-211,共10页
针对电容层析成像技术(ECT)重建的图像精度低、对流动参数测量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多任务学习和电容层析成像的两相流参数测量方法。首先,采用残差模块作为特征提取模块对Landweber算法重构的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以此消除重建... 针对电容层析成像技术(ECT)重建的图像精度低、对流动参数测量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多任务学习和电容层析成像的两相流参数测量方法。首先,采用残差模块作为特征提取模块对Landweber算法重构的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以此消除重建图像的伪影对流动参数测量所带来的干扰;其次,为了进一步提升模型的抗噪声干扰能力,采用硬参数共享的双路输出神经网络结构进行初次相含率测量;之后,采用融合神经网络与极端随机森林等分类模型的方法来实现流型识别;最后,为了进一步提升相含率测量的准确度,采用极端随机森林等回归模型通过融合流型识别和初次相含率测量的结果,获得最终的相含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于仅采用神经网络的方法,可以提升相含率测量的准确度;在实测数据测试中,该方法进行相含率测量的相对误差在5%以内,流型识别的准确度可以达到98%以上,表现出了较好的抗噪声干扰能力,能够满足对实际工业应用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 多任务学习 两相流 流型识别 噪声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马古道研究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兼论茶马古道与佐米亚的可能关联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海潮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6-65,共10页
茶马古道是古代中国西南及东南亚、南亚一带跨地域、跨族群的民间陆路长途贸易交通要道,作为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它调动了沿途的资源,将中国西南及东南亚、南亚各地联结起来,促进了各地的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加强了中国西南的一体化,对中... 茶马古道是古代中国西南及东南亚、南亚一带跨地域、跨族群的民间陆路长途贸易交通要道,作为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它调动了沿途的资源,将中国西南及东南亚、南亚各地联结起来,促进了各地的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加强了中国西南的一体化,对中国西南边疆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有重要贡献。“茶马古道”之名传达了中国西南民间相关的历史记忆,茶马古道研究选择从民间、当地、自我的视角与观念出发,来认识世界与他者,有助于深刻理解和解释当地文化并发挥其价值,实现与外界的互动以促进当地的发展。从茶马古道的角度看,“佐米亚”(Zomia)理论人为割断了中国西南及东南亚、南亚各地之间的地理连续性,不符合中国西南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马古道 民间性 复杂适应系统 佐米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