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鞋厂环境苯系物调查及其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6
1
作者 杨森评 王润华 +1 位作者 甘仲霖 李文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19-1222,共4页
目的:为了解重庆市某大型鞋厂作业环境苯系物的暴露情况,对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方法:根据新加坡建立的有害职业化学物质暴露风险评价指南,对作业工人的苯系物暴露情况及体检结果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苯的风险等级为3.24,高于甲... 目的:为了解重庆市某大型鞋厂作业环境苯系物的暴露情况,对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方法:根据新加坡建立的有害职业化学物质暴露风险评价指南,对作业工人的苯系物暴露情况及体检结果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苯的风险等级为3.24,高于甲苯(2.57)和二甲苯(2.40)。不同工种工人白细胞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36,P=0.027),不同性别作业工人白细胞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34,P=0.002);作业工人的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P=0.455~0.777)。制底车间和制帮车间苯的致癌风险明显高于美国环保署所规定的一般可接收水平的上限(10-4)。而制底车间甲苯的非致癌风险明显高于其他车间,为基准值的1.56倍。结论:该鞋厂制底和制帮车间存在严重的致癌风险,对工人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易引发职业性苯中毒。需改善工厂的作业环境,确保工人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鞋厂 调查 风险评估 苯系物 健康 致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学生的全科医师职业趋向调查 被引量:12
2
作者 何坪 姚安贵 +2 位作者 邓宇 刘彦 杨森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37-1139,共3页
目的了解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学生的全科医师职业趋向,评价两个专业的课程和培养模式对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构式问卷调查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02人、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学生76人。... 目的了解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学生的全科医师职业趋向,评价两个专业的课程和培养模式对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构式问卷调查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02人、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学生76人。了解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对全科医师工作环境和就业前景的认知、毕业后的职业选择等。结果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学生对全科医师的职业定位、工作认同优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结论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应采取全科医学方向进行培养,通过课程和培养模式改革来改变学生的职业趋向,引导学生树立服务基层、走向社区、扎根农村的全科医师职业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师 临床医学 职业趋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力角度对重庆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思考 被引量:14
3
作者 吴海峰 何坪 +2 位作者 潘伦 杨森评 张维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45-748,共4页
目的针对我市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上的不足,提出政策建议。方法采取自制问卷调查重庆市4地区卫生局、财政局以及所辖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访谈相关负责人,查询相关文献等。结果全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妇幼... 目的针对我市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上的不足,提出政策建议。方法采取自制问卷调查重庆市4地区卫生局、财政局以及所辖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访谈相关负责人,查询相关文献等。结果全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妇幼保健院仅20.35%、卫生监督所20.61%、精神病院仅11.03%的人员从事公共卫生工作。学历以大中专为主,无职称和初级职称人员占绝大多数,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公卫人员仅为7.16%,大量的公共卫生人员没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基层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人员仅为0.84/万、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的7.07%。结论我市现有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难以完成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尽快建立高素质卫生人员到基层的培养和吸引机制,提高我市基层卫生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服务能力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卫生技术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吕亚兰 杨森评 +3 位作者 吕克潜 王润华 邓丹 彭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1期3639-3641,共3页
目的构建一套省级适宜卫生技术评估指标体系,为适宜卫生技术筛选和建设省级适宜卫生技术库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复习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制定了省级适宜卫生技术评估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 目的构建一套省级适宜卫生技术评估指标体系,为适宜卫生技术筛选和建设省级适宜卫生技术库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复习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制定了省级适宜卫生技术评估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权重,其中包括一级指标5个,分别为科学性、技术实施要求、安全性、有效性及适宜性;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28个;四级指标19个。结论本研究构建了一套全面、科学、简易可行的适宜卫生技术评估指标体系,并制定了技术评估方法,为适宜卫生技术筛选解决了关键问题,对于推动适宜卫生技术评估、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宜卫生技术 评估指标体系 文献复习法 专家咨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7
5
作者 吴海峰 何坪 +2 位作者 杨森评 王润华 潘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4期3951-3955,共5页
目的对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前后自身发展状况进行调查,评价实施效果。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择4个区(县)2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用自制问卷与专题小组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收集资料。结果 15家机构实... 目的对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前后自身发展状况进行调查,评价实施效果。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择4个区(县)2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用自制问卷与专题小组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收集资料。结果 15家机构实行基药制度,19家机构实行绩效考核,4家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3家机构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第一名称注册。实施绩效考核和基药制度的14个机构其实施绩效考核后与上年同期比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量减少,机构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次数从196.00次/人减少至69.71次/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收支节余从188.0万元下降到39.5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业务收支节余、药物利润、门急诊和住院次均费用持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职工人均月收入从2 029.43元下降至1 893.35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财政补助从73.51万元下降至45.36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庆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体系没有完全建立,绩效考核尚未发挥激励作用。尽快建立科学有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积极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综合配套改革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绩效考核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健康调查对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学生职业倾向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何坪 赵小云 +4 位作者 罗利刚 杨森评 张朝鸿 刘彦 凌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0-424,共5页
目的了解家庭健康调查对全科医学专科学生职业倾向的影响,寻找最佳培养方式。方法学生暑期家庭健康调查后,从对家庭卫生需求了解、对专业学习的影响、学生职业倾向三个维度,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获取资料,并与未实施家庭健康调... 目的了解家庭健康调查对全科医学专科学生职业倾向的影响,寻找最佳培养方式。方法学生暑期家庭健康调查后,从对家庭卫生需求了解、对专业学习的影响、学生职业倾向三个维度,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获取资料,并与未实施家庭健康调查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来至农村的学生对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比较熟悉,经济基础较差、家庭人员较少的学生比较关注家庭成员的卫生需求;学生在对全科医师工作职责的认识方面,农村优于城镇、女性优于男性、家庭月收入低于5000元优于5000元及以上者;毕业后选择全科医生职业比例随年级增高而增加,56.0%的(42/75)学生重新选择专业会再次选择全科医学,选择全科医师职业的原因从“先就业后择业”转变为“前途好、服务方式人性化”(X^2=43.19,P〈0.001),不愿选择全科医师职业的原因从“前途不明朗”转变为“待遇太低、只能在社区工作(X^2=12.49,P=0.014)。结论家庭健康调查可以影响专科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学生职业倾向。建议利用假期早期开展与专业相关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早期接触社区、早期接触岗位、早期接触患者,积极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教育结合社区为问题的学习,十分有利于培养专科医学生的职业思想和职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家庭健康调查 医学生 职业倾向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乌头碱食物中毒的调查 被引量:2
7
作者 熊娟 魏科 杨森评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35-1536,共2页
2012年12月11日,重庆市渝北区某镇一农户家发生一起食物中毒,6例发病,其中2例死亡。重庆市渝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CDC )接到通知对该事件进行全方位调查,以查明其发病原因、食品安全风险等,现报道如下。〈br〉 1临床... 2012年12月11日,重庆市渝北区某镇一农户家发生一起食物中毒,6例发病,其中2例死亡。重庆市渝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CDC )接到通知对该事件进行全方位调查,以查明其发病原因、食品安全风险等,现报道如下。〈br〉 1临床资料〈br〉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现场标本采样、现场流行病学及卫生学材料、临床表现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1)调查对象:包括10名就餐者和2名未就餐者,其中就餐人员中有6例中毒患者。(2)调查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对就餐情况进行调查,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方法对可疑餐次食物、就餐环境、厨房材料及饮水等方面进行调查。此外,对采样结果进行实验室分析。(3)现场流行病学调查:①发病情况。发病者均为上桌就餐人员,未上桌的2名未发病。10名就餐者中6例发病,罹患率为60.00%,其中男5例,女1例;发病最大年龄58岁,最小年龄21岁,平均38.40岁。2例死亡,病死率33.33%,均为男性。6例患者均在30 min内发病,其中短时间内出现2例死亡,属于急性发病,病情进展迅猛。②发病时间。最短发病时间15 min ,最长发病时间28 min ,平均发病时间23 min。据推测首发病例在餐后15 min发病,另外5例患者也在餐后30 min内相继发病,发病者潜伏期的中位数为24 min。③就餐情况调查。发病人员除12月11日中午在彭某家有共同就餐史外,其余无同源就餐史。12月11日中午彭某家聚餐菜品有:腊肉、白菜、南瓜汤,除食盐等调料外均未在外购买。中午所饮酒为彭某自家泡制的药酒(泡制药酒的原材料不详),约250 m L。6例发病者均饮食药酒,饮食最少者为25 mL ,未饮酒者未发病。(4)现场卫生学调查:专业人员通过对可疑餐次现场彭某家的调查和对相关人员的询问发现,厨房在猪圈房和餐厅之间,厨房内调味品有豆瓣、味精、盐,饮水缸内无水,饮水是每天到附近井里挑来饮用。(5)临床表现情况:发病者主要以口、舌、四肢和全身麻木、头昏、呕吐、全身乏力、心慌等症状为主(表1)。全部患者经抗菌、补液、对症治疗后4例患者康复出院,2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农村泡酒习惯,考虑有毒植物性食物中毒的可能。(6)实验室检验结果:通过对有关人员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患者临床表现的分析,此次食源性疾患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可能性不大,故未对菜品、调味品等进行微生物培养,仅将所采集的可疑药酒送重庆市疾控中心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食用药酒中含有乌头碱,浓度为48μg/mL。而乌头碱中毒剂量为0.2 mg (相当于5 mL药酒中乌头碱的浓度),3~5 mg可致死(相当于60~100 m L药酒中乌头碱的浓度)。6例发病者的临床表现与乌头碱中毒的临床特点相符,6例中毒者的病情进展与饮用药酒的量(250 m L )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性食物中毒 调查资料 中乌头碱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现场卫生学调查 实验室检查结果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就餐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托幼机构诺如病毒暴发疫情调查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森评 宿昆 +4 位作者 苏小元 罗琳 张秀华 刘惠 郝永东 《华南预防医学》 2018年第2期170-172,共3页
目的通过对托幼机构诺如病毒疫情的调查分析,查找病原和传播链,为控制疫情提供相应措施及依据。方法制定病例定义,通过病例搜索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对现场采集的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描述。结果... 目的通过对托幼机构诺如病毒疫情的调查分析,查找病原和传播链,为控制疫情提供相应措施及依据。方法制定病例定义,通过病例搜索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对现场采集的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描述。结果全园有9个班,儿童263人,教职工42人。本次疫情累计报告病例30例,疫情分布在4个班级,波及儿童共122人。全园罹患率为9.84%(30/305),发病班级儿童罹患率为24.59%(30/122)。临床表现呕吐比例最高(占96.67%,29/30)。1月3日19时出现首例病例,1月4—5日为主要发病阶段(24例)。男生罹患率为34.92%,高于女生的13.56%(P<0.01),4个班级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病原为诺如病毒GII型。结论该起疫情为对幼儿呕吐物和污染环境处置不当导致人际传播的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托幼儿园 肠道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
原文传递
2016年重庆市渝北区手足口病聚集疫情分析
9
作者 杨森评 苏小元 +2 位作者 张秀华 刘惠 郝永东 《医学动物防制》 2018年第8期798-800,共3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渝北区2016年手足口病聚集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重庆市渝北区手足口病监测资料和各镇街报表数据,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16年重庆市渝北区... 目的了解重庆市渝北区2016年手足口病聚集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重庆市渝北区手足口病监测资料和各镇街报表数据,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16年重庆市渝北区手足口病聚集疫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6年重庆市渝北区手足口病全人群发病率为563.40/10万。聚集疫情共报告123起,发病343例,占同期发病总数的4.15%。其中9~12月报告85起,占疫情总数的69.11%。聚集疫情主要发生在城区街道,占比95.93%(118/123)。男女发病比为1.21∶1。人群分布集中在2~4岁组,共325例,占病例总数的94.75%。结论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聚集疫情的重点防控场所,4~7月和9~12月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聚集疫情 流行病学分布
原文传递
重庆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吴海峰 何坪 +2 位作者 杨森评 王润华 潘伦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研究一套科学合理、有效可行,适合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专家小组讨论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结果专家权威程度均值为0.892 4,两轮专家咨询的协调... 目的研究一套科学合理、有效可行,适合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专家小组讨论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结果专家权威程度均值为0.892 4,两轮专家咨询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49和0.497。指标体系分为三级,其中一级指标3项,依据权重大小依次为服务效率、服务量和反应性;二级指标8项;三级指标27项。整个指标体系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75,具有很高的内部一致性,指标体系的总信度较好。对两次专家咨询指标体系中的三级指标标进行适当性(Kaiser-Meyer-Olkin,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得到KMO=0.825,球形检验P<0.001,指标体系有较好结构效度。结论本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能测量出真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 重庆 质量指标 卫生保健
原文传递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信度和效度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吴海峰 何坪 +2 位作者 杨森评 王润华 潘伦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6-368,共3页
目的评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方法主要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通过克朗巴赫系数(Cronbach'sα系数)、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等方法检验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结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绩效... 目的评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方法主要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通过克朗巴赫系数(Cronbach'sα系数)、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等方法检验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结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条目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75,因子分析90.16%的总方差可以由6个潜在因子解释。通过四次方最大旋转对因子载荷起到了明显分离作用,使前5个公因子具有较明确的专业意义。结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适合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的测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工作 卫生服务需求 效率
原文传递
2010-2016年重庆市渝北区幼托儿童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惠 苏小元 杨森评 《医学动物防制》 2018年第5期458-460,共3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渝北区幼托儿童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为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重庆市渝北区2010-2016年幼托儿童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6年重庆市渝北区发生幼托儿童手足口... 目的了解重庆市渝北区幼托儿童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为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重庆市渝北区2010-2016年幼托儿童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6年重庆市渝北区发生幼托儿童手足口病聚集疫情216起,发病总例数为747例,重症1例,死亡1例。季节发病高峰主要是5~6月及10~11月,城区发病199起,占疫情总数的92.13%,年龄以2~5岁为主,男女发病比1.18∶1。病原学监测以EV 71和Cox A16为主,分别占32.81%和29.69%。疫情发生至报告的加权平均时间为3.96 d,疫情维持的加权平均时间为5.40 d,疫情维持时间与报告时间呈正相关(r=0.984,P<0.01)。结论幼托儿童手足口病聚集疫情不容忽视,急需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促使幼儿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同时做好流动人口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幼托儿童 聚集疫情分析
原文传递
重庆市4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的流行病学特征
13
作者 贺安然 唐晓君 +4 位作者 张勇 邱景富 杨森评 陈林 罗超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1022-1025,共4页
目的调查重庆市4个区县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和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在不同暴露状态下受感染的情况,进一步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感染危险因素。方法纳入调查对象2670名,共119名密切接触者转为感染... 目的调查重庆市4个区县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和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在不同暴露状态下受感染的情况,进一步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感染危险因素。方法纳入调查对象2670名,共119名密切接触者转为感染者,其中确诊病例72人,无症状感染者47人。使用Excel 2017对数据进行分类清洗、梳理,采用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密切接触者总感染率为4.47%(119/2670)。确诊病例的感染率为4.68%(109/2329),无症状感染者的感染率为2.93%(10/3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2,P=0.521)。119例感染者中94例(78.99%)与关联病例为亲属关系,21例(17.65%)为社交活动关系,4例(3.36%)为其他关系。与关联病例最主要的接触地点在家中,占82.35%(98/119)。主要的接触方式为同餐、同住和其他,分别为81.51%(97/119)、5.04%(6/119)、13.45%(16/119)。密切接触者中感染者在不同的关联病例关系、不同接触频率、不同接触方式、不同接触地点以及不同暴露时间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密切接触者与关联病例经常接触(OR=4.366,95%CI:2.417~7.886),接触地点为娱乐场所(OR=3.921,95%CI:1.058~14.540)为密切接触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密切接触者的管控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及早发现密切接触者中的感染者,执行严格的隔离措施和加强娱乐场所的个人防护和场所管控是减少被感染风险的有效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密切接触者 流行病学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