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手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星华 官正华 +5 位作者 韦溦 张忠荣 刘洋 谢志坚 叶峰 田华科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7期2277-2278,2280,共3页
目的研究微创手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临床入选110例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3个月后,比较分析两组... 目的研究微创手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临床入选110例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3个月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视觉模拟评分(VAS)、SF-36、Oswestry伤残指数评定(ODI)及Cobb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治疗后的VAS评分、ODI及Cobb角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的SF-36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研究组的SF-36及Cobb角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治疗后的VAS评分、OD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能够安全有效的治疗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的优势,但需把握好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脊柱压缩性骨折 开放手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 被引量:8
2
作者 杨星华 官正华 +3 位作者 张忠荣 韦微 刘洋 谢志坚 《临床骨科杂志》 2012年第1期16-16,共1页
2005年2月~2011年2月,我们采用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38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髂骨髓内移植 钢板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肢创伤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星华 官正华 +4 位作者 韦溦 张忠荣 谢志坚 刘洋 田华科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8期1044-1045,共2页
目的探讨上肢创伤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其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对2 158例上肢创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DVT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上肢创伤骨折患者中DVT发生率为0.83%(18/2 158)。单因素... 目的探讨上肢创伤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其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对2 158例上肢创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DVT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上肢创伤骨折患者中DVT发生率为0.83%(18/2 158)。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大于60岁、高血脂、体质量指数大于25kg/m2、糖尿病、粉碎性骨折、挤压伤、肩胛骨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3处以上骨折9个危险因素与上肢DVT的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发现肩胛骨骨折、3处以上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高血脂4个因素为上肢创伤骨折并发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肩胛骨骨折、3处以上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高血脂是上肢创伤骨折并发DVT的相关因素,正确认识这些危险因素对其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创伤骨折 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小切口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星华 官正华 +5 位作者 韦溦 张忠荣 刘洋 谢志坚 叶峰 田华科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5期1955-1956,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椎间盘切除术(MT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方法对86例MTD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分析其日本骨科学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及疗效维持情况。结果术前JOA总评分平均为(6.2±1.8)分,术后6...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椎间盘切除术(MT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方法对86例MTD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分析其日本骨科学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及疗效维持情况。结果术前JOA总评分平均为(6.2±1.8)分,术后6个月、1年、2年及5年分别升至(23.1±5.8)分、(24.8±4.2)分、(24.9±4.3)分、(24.5±4.6)分,均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术后1年、2年及5年JOA评分稳定。JOA症状改善率为优的有48例(85.7%),良6例(10.7%),中及差各1例(1.8%),且长期随访发现疗效稳定。结论 MT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长期疗效显著并稳固,在准确定位并熟练掌握操作要领的基础上,适合于各级医院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小切口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综合干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星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综合干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6-03-2009-03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86例,据是否进行早期综合干预分为早期干预组106例,常规对照组80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早期干预组脑瘫发生率8.49%,癫痫发生率5...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综合干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6-03-2009-03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86例,据是否进行早期综合干预分为早期干预组106例,常规对照组80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早期干预组脑瘫发生率8.49%,癫痫发生率5.66%;常规对照组脑瘫发生率21.25%,癫痫发生率17.5%。结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早期干预方法是综合性措施并且具有长时期、定期调整的特征,医护人员在制定好干预方案后,要正确对病儿家属进行指导,使家属能够掌握训练方法,并且要求家属长期坚持、认真完成、积极配合才能达到良好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早期综合干预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训致股骨干骨膜损伤骨质增生27例分析
6
作者 杨星华 殷代昌 +2 位作者 官正华 张怡五 吴克坚 《人民军医》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377-378,共2页
关键词 军训 股骨干 骨膜损伤 骨质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在过敏性紫癜中应用观察
7
作者 杨星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4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过敏性紫癜中应用。方法选取2008-01-2012-05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过敏性紫癜儿童162例,分为低分子肝素组98例,常规治疗组64例,观察两组近期、远期疗效。结果低分子肝素组在近期疗效皮疹消退时间、消化道症状消失时...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过敏性紫癜中应用。方法选取2008-01-2012-05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过敏性紫癜儿童162例,分为低分子肝素组98例,常规治疗组64例,观察两组近期、远期疗效。结果低分子肝素组在近期疗效皮疹消退时间、消化道症状消失时间、关节症状消失时间上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远期疗效中肾损害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是是一种IgA介导免疫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病理改变为小血管炎,急性期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形成高粘滞血症,血液浓缩,同时小血管炎造成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流缓慢,高粘滞血症,红细胞聚集造成组织缺氧加重,免疫复合物沉着增加,促进红细胞聚集,导致炎症介导免疫反应加剧,进一步加重临床症状,并且大量的免疫复合物沉积是肾小球基底膜,造成肾脏损害。在过敏性紫癜中应用低分子肝素具有应用方便,良好的抗凝、保护血管内皮、防止阻断肾损害作用,减轻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减少紫癜性肾炎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过敏性紫癜 应用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尺骨鹰嘴截骨应用AO双柱理论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忠荣 杨星华 +2 位作者 官正华 郭元 李华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563-2564,共2页
肱骨远端C型骨折是肘关节的一种严重损伤,复杂的关节内骨折。由于肱骨远端特殊的解剖形态结构,复位及固定比较困难,易导致肘关节功能障碍。自2007年3月至2010年8月,本院采用经尺骨鹰嘴"V"形截骨入路,并应用"双柱理论"双钢板固定治... 肱骨远端C型骨折是肘关节的一种严重损伤,复杂的关节内骨折。由于肱骨远端特殊的解剖形态结构,复位及固定比较困难,易导致肘关节功能障碍。自2007年3月至2010年8月,本院采用经尺骨鹰嘴"V"形截骨入路,并应用"双柱理论"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58例,疗效较满意,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鹰嘴截骨 肱骨远端 C型骨折 固定治疗 应用 肘关节功能障碍 关节内骨折 严重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肢创伤骨折围手术期并发深静脉血栓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11
9
作者 韦溦 杨星华 +4 位作者 官正华 田华科 韦继刚 陈辉 郭元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4年第3期268-269,共2页
目的探讨上肢创伤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6例上肢创伤围手术期合并DVT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诊断方法有上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上肢动脉造影以及血浆D-二聚体检测... 目的探讨上肢创伤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6例上肢创伤围手术期合并DVT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诊断方法有上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上肢动脉造影以及血浆D-二聚体检测,治疗方法以尿激酶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抗凝为主。结果 16例患者中血清D-二聚体水平增高14例,经上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8例,经CTA检查发现3例,经上肢血管造影诊断5例。6例术前并发DVT患者经治疗后5例血栓消失,行骨折切开复位术,术后痊愈出院;10例术后并发DVT患者经治疗后8例血栓消失,2例在住院期间并发肺栓塞,1例经积极抢救成功,1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上肢创伤骨折合并DVT的首选方法,一旦确诊应早期溶栓及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创伤骨折 深静脉血栓 诊断 治疗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11
10
作者 谢志坚 杨星华 官正华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2262-2263,共2页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对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其中肩锁关节全脱位41例(锁骨远端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7例),锁骨远端骨折22例。结果所有患者获得...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对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其中肩锁关节全脱位41例(锁骨远端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7例),锁骨远端骨折22例。结果所有患者获得良好复位和固定,X线片未见肩锁关节半脱位或钢板断裂和松动,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内固定取出后无再脱位及再骨折现象。结论锁骨钩钢板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 锁骨远端骨折 钩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断端扩新暨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1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谢志坚 熊晓东 +2 位作者 杨星华 官正华 文雪平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8期768-770,共3页
骨不连(Nonunion)是骨折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5%~10%,常难以实现正常的骨折愈合,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是临床治疗的棘手难题之一[1]。笔者自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采用经皮断端扩新暨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1例并进... 骨不连(Nonunion)是骨折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5%~10%,常难以实现正常的骨折愈合,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是临床治疗的棘手难题之一[1]。笔者自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采用经皮断端扩新暨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1例并进行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患者,男,44岁,因被重约20 kg钢管从约100 m高处砸伤左手致疼痛、流血、活动受限2 h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不连 小针刀 自体骨髓移植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韦溦 杨星华 +2 位作者 官正华 叶峰 刘洋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80-181,184,共3页
目的比较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及中长期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资料,其中49例采用传统手术治疗,67例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微创手术组的术后短期及中长期VA... 目的比较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及中长期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资料,其中49例采用传统手术治疗,67例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微创手术组的术后短期及中长期VAS的评分都较术前有显著下降,且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同期的传统手术组。微创手术组的短期及中长期疗效优良率分别为92.5%和85.1%,传统手术组的短期及中长期疗效优良率分别为77.6%和63.3%,2组间疗效的优良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手术,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手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联合人工骨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28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韦溦 刘洋 +4 位作者 杨星华 官正华 金宏伟 谢志坚 叶峰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联合注射用人工骨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脊柱转移瘤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脊柱转移瘤患者进行多点RFA治疗后,注射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行PVP。观察手术并发症、术后椎体稳定性及复发情况。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联合注射用人工骨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脊柱转移瘤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脊柱转移瘤患者进行多点RFA治疗后,注射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行PVP。观察手术并发症、术后椎体稳定性及复发情况。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脊柱ODI评分,对比术前及术后1、3、6、9、12个月患者疼痛及脊柱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2个月内,所有病例均无椎体肿瘤复发征象,无骨折发生。术后12个月内,Cobb角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改变。VAS和ODI评分在术后1个月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并维持稳定水平;术后12个月与术后1个月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RFA联合人工骨PVP治疗脊柱转移瘤效果显著,可长期维持椎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转移瘤 射频消融 椎体成形术 人工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肢创伤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18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韦溦 杨星华 +4 位作者 官正华 刘洋 田华科 陈辉 郭元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5期605-606,共2页
目的探讨上肢创伤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特征,为其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在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解放军324医院住院病案资料库中检索上肢创伤骨折共2 368例。其中并发上肢DVT患者18例,对18例上肢创伤合并DVT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 目的探讨上肢创伤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特征,为其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在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解放军324医院住院病案资料库中检索上肢创伤骨折共2 368例。其中并发上肢DVT患者18例,对18例上肢创伤合并DVT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上肢创伤骨折合并DVT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患肢疼痛、单侧患肢肿胀、皮温升高、患肢皮肤呈紫红色。18例患者中血清D-二聚体水平增高16例,经上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血栓位于肱静脉9例,腋静脉3例,腋静脉至肱静脉4例,锁骨下静脉至肱静脉2例。该类患者多合并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且多为肱骨以上骨折、粉碎性骨折、多处骨折。18例患者中经溶栓治疗16例,14例溶栓成功。结论了解上肢创伤骨折并发DVT患者的临床特征,对其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该类患者应及时发现,进行早期溶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创伤骨折 深静脉血栓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盘镜手术与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洋 杨星华 +3 位作者 官正华 韦溦 张忠荣 郭元 《临床骨科杂志》 2012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比较椎间盘镜手术(MED)与微创小切口腰椎间盘手术(MT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中期疗效。方法将1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MED组83例和MTD组83例,分别行MED和MTD手术。对术中、术后反映手术创伤的指标进行监测和观察。结果 ... 目的比较椎间盘镜手术(MED)与微创小切口腰椎间盘手术(MT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中期疗效。方法将1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MED组83例和MTD组83例,分别行MED和MTD手术。对术中、术后反映手术创伤的指标进行监测和观察。结果 MED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量均小于MTD组(P<0.01)。两组术后血清CRP均较术前增加,但术后MED组血清C-反应蛋白增加低于MTD组(P<0.05)。两组VAS术后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1)。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4年。按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MED组优65例,良11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91.6%;MTD组优66例,良13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为95.2%。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MED手术较MTD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两种方法早、中期疗效均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镜手术 微创小切口椎间盘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分析与治疗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忠荣 杨星华 +4 位作者 孙红振 王爱民 官正华 谢志坚 刘洋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2年第2期36-37,共2页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探讨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治疗策略。方法对收治的9例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操作、器械消毒、患者身体健康状态差等是感染的主要病因。临...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探讨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治疗策略。方法对收治的9例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操作、器械消毒、患者身体健康状态差等是感染的主要病因。临床表现主要为局部红、肿、热、痛、压痛、渗液,伤口裂开,窦道形成。血沉、C反应蛋白是诊断术后感染的敏感化指标,细菌培养是金标准。敏感抗生素+病灶清创灌洗引流是治疗的主要方法。结论围术期提高对感染的重视程度是预防感染的重点;敏感抗生素+病灶清创灌洗引流是治疗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 感染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原发性下腰椎间隙感染的诊治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忠荣 杨星华 +5 位作者 孙红振 王爱民 官正华 谢志坚 韦微 刘洋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0年第2期173-174,共2页
目的探讨成人原发性椎间隙感染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10月~2008年9月收治的7例原发性下腰椎间隙感染患者,L4/54例,L5/S13例,均行腰椎X片、CT、MRI、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检查,术后病检及细菌培养确诊。... 目的探讨成人原发性椎间隙感染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10月~2008年9月收治的7例原发性下腰椎间隙感染患者,L4/54例,L5/S13例,均行腰椎X片、CT、MRI、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检查,术后病检及细菌培养确诊。采取保守治疗1例,6例行前路清创植骨后路椎弓根固定手术,术前术后抗感染治疗。结果术后症状明显缓解,体温、血沉、C反应蛋白等感染指标恢复正常。7例患者获得10~32个月随访,平均21个月,感染无复发。细菌培养发现2例金黄色葡萄糖球菌,1例表皮葡萄球菌,其余阴性。病理检查示炎症性改变,未见结核性改变。结论MRI对本病早期诊断有帮助,保守治疗应卧床、腰椎制动、抗感染;保守治疗无效者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手术疗效确切,对治疗感染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隙感染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联合人工骨椎体成形治疗脊柱转移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韦溦 刘洋 +4 位作者 杨星华 官正华 金宏伟 谢志坚 叶峰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5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联合注射用人工骨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脊柱转移瘤的疗效。方法 58例脊柱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骨水泥1组(n=12)、人工骨1组(n=16)、骨水泥2组(n=16)、人工骨2组(n=14),骨水泥组行RFA注射用Ⅲ型丙烯酸树脂骨水泥PVP,...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联合注射用人工骨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脊柱转移瘤的疗效。方法 58例脊柱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骨水泥1组(n=12)、人工骨1组(n=16)、骨水泥2组(n=16)、人工骨2组(n=14),骨水泥组行RFA注射用Ⅲ型丙烯酸树脂骨水泥PVP,人工骨组行RFA联合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PVP。对比分析各组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椎体形态及骨折发生率,以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脊柱ODI评分。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内骨水泥组12例(42.9%)出现手术椎体或周围椎体变形,显著高于人工骨组(6.7%)(χ2=8.476 8,P=0.003 6)。各组术后VAS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骨水泥组术后6、9、12个月高于人工骨组(P<0.05)。结论 RFA联合骨水泥或人工骨PVP治疗脊柱转移瘤均效果显著,人工骨PVP疗效维持时间更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椎体成形术 人工骨 骨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性踝部骨折不同手术时机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高卫民 张怡五 +3 位作者 杨星华 王晓勇 官正华 邓天琼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11期941-942,共2页
目的分析闭合性踝部骨折不同手术时机的治疗结果,为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手术治疗闭合性踝部骨折85例,其中急诊手术38例,择期手术47例,通过对两组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Baird-Jackson疗效评分结... 目的分析闭合性踝部骨折不同手术时机的治疗结果,为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手术治疗闭合性踝部骨折85例,其中急诊手术38例,择期手术47例,通过对两组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Baird-Jackson疗效评分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在手术时间、肿胀消退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上,急诊手术组明显少于择期手术组,Baird-Jackson评分结果提示两组间的最终治疗结果差别不大。结论对于闭合性踝部骨折,急诊手术有明显优越性,若条件不允许时,可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择期手术也能达到较理想的治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部骨折 急诊手术 择期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钢板外置治疗胫骨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谢志坚 杨星华 官正华 《西部医学》 2013年第8期1176-1177,共2页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外置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评价11例锁定钢板外置治疗开放性、闭合性胫骨骨折,胫骨慢性骨髓炎及环小腿植皮术后胫骨骨不连患者。结果 10例患者正常骨愈合,1例患者骨不连经植骨后愈合,钢板螺钉无松动断裂。...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外置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评价11例锁定钢板外置治疗开放性、闭合性胫骨骨折,胫骨慢性骨髓炎及环小腿植皮术后胫骨骨不连患者。结果 10例患者正常骨愈合,1例患者骨不连经植骨后愈合,钢板螺钉无松动断裂。结论锁定钢板外置构建紧贴皮肤的低线性框架结构,易于被患者接受,但亦存在不可重复利用,价格昂贵等不足,不影响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 外置 胫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