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转矩密度磁力齿轮的拓扑结构设计与性能比较
1
作者 杨敏健 朱孝勇 +2 位作者 项子旋 全力 简彦洪 《电机与控制应用》 2018年第8期56-62,共7页
永磁行星齿轮和同轴永磁齿轮是两类具有不同拓扑结构和运行原理的磁力齿轮,采用定量设计比较法设计了具有相同有效体积和永磁体用量的上述两类磁齿轮,并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对二者的转矩传递性能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永磁行星齿轮... 永磁行星齿轮和同轴永磁齿轮是两类具有不同拓扑结构和运行原理的磁力齿轮,采用定量设计比较法设计了具有相同有效体积和永磁体用量的上述两类磁齿轮,并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对二者的转矩传递性能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永磁行星齿轮较同轴永磁齿轮有更高的转矩密度和更低的转矩脉动。此外,由于永磁行星齿轮具有更加灵活的运行模式,并且能实现功率分流,使其在混合动力汽车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加工了一台永磁行星齿轮样机,并搭建试验平台进行了相关的试验,结果表明了该拓扑结构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行星齿轮 同轴永磁齿轮 转矩密度 转矩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薄板理论的孤岛工作面基本顶变形规律及破断距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宋彦琦 杨敏健 +2 位作者 马宏发 郑俊杰 申付新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01-207,共7页
为研究三面环空孤岛工作面基本顶的变形及破断规律,以河南某煤矿MZ201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弹性薄板小挠度弯曲理论,构建了基本顶破断力学模型,分析了工作面基本顶的破断力学特征,得到了基本顶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步距。研究结果表明:... 为研究三面环空孤岛工作面基本顶的变形及破断规律,以河南某煤矿MZ201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弹性薄板小挠度弯曲理论,构建了基本顶破断力学模型,分析了工作面基本顶的破断力学特征,得到了基本顶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步距。研究结果表明:初次来压时,基本顶岩层变形较小,顶板下沉量最大点位于采空区中后部,变形量为360 mm;周期来压时基本顶岩层变形较大,顶板下沉量最大点位于基本顶中心,变形量为807 mm;初次破断时,岩层最先从两长边中部发生拉伸破坏;周期破断时,基本顶从下表面中心位置开始破断,后沿倾向方向不断发展,在短边近端处分叉,形成“X”型破断;基于拉应力破断准则计算得到基本顶初次破断距和周期破断距分别为49.3 m和27.9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薄板理论 孤岛工作面 基本顶 破断规律 破断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试验的矽卡岩冻融细观损伤扩展机理 被引量:8
3
作者 邵志鑫 宋彦琦 +2 位作者 李小龙 郑俊杰 杨敏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38-1143,共6页
利用岩石CT扫描技术对冻融循环作用下的矽卡岩试样进行扫描,得到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矽卡岩的冻融损伤结构劣化特征。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矽卡岩的损伤结构劣化特征进行提取,初步分析了冻融循环过程中矽卡岩内部裂隙损伤的演化过程... 利用岩石CT扫描技术对冻融循环作用下的矽卡岩试样进行扫描,得到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矽卡岩的冻融损伤结构劣化特征。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矽卡岩的损伤结构劣化特征进行提取,初步分析了冻融循环过程中矽卡岩内部裂隙损伤的演化过程。根据岩石损伤力学,选取以图像像素点数量所表示的损伤变量,建立了矽卡岩损伤变量与冻融循环次数间的关系曲线,以此对矽卡岩的细观损伤扩展机理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矽卡岩损伤变量呈现先降后增的变化规律;受冻融条件影响,矽卡岩细观损伤劣化程度也随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 冻融循环 CT扫描试验 细观损伤 损伤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煤失水形变特性研究初探
4
作者 宋彦琦 马宏发 +3 位作者 郑俊杰 杨敏健 申付新 邵志鑫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2年第6期689-699,共11页
为研究褐煤失水对露天矿煤岩组合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本文开展了褐煤失水试验,获得了岩样失水率、变形、孔隙率及裂纹演化规律,分析了岩样端面龟裂及分形渐变特征,探究了失水褐煤渐进损伤特性,基于毛细作用原理剖析了岩样裂纹扩展演化规... 为研究褐煤失水对露天矿煤岩组合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本文开展了褐煤失水试验,获得了岩样失水率、变形、孔隙率及裂纹演化规律,分析了岩样端面龟裂及分形渐变特征,探究了失水褐煤渐进损伤特性,基于毛细作用原理剖析了岩样裂纹扩展演化规律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褐煤恒温条件下,试件失水率呈“先陡后缓”的增长趋势,且最终接近或超过10%;岩样逐渐产生轴向及环向变形,最终应变分别增至0.0123和0.0203,对应体积应变增至0.0528,且应变增长与失水率渐变趋势相似;岩样失水体积远大于岩石收缩体积,孔隙率对应呈“先陡后缓”的增长趋势;岩样侧面横向裂纹渐进发育,且萌生位置渐变为“上端→下端→中部”,同时轴向裂纹萌生扩展,岩样端面龟裂特征显著,且裂纹分布分形维数基本呈线性增长趋势,揭示端面存在由均质向非均质转变过程;损伤变量随失水率呈非线性增长,最终增至0.0665,且增长全程可分为线性增长阶段、减速增长阶段、加速增长阶段;受毛细作用控制,孔隙失水过程基质吸力增大是造成岩样轴向及横向收缩变形、竖向裂纹萌生扩展的主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失水 孔隙率 龟裂 损伤 基质吸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芭蕾《生命之歌》
5
作者 应萼定 杨敏健 叶进 《舞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现代芭蕾 生命之歌 刘琪 华龙 中央芭蕾舞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