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破冰船强制领航到许可证制度——俄罗斯北方海航道法律新变化分析 |
张侠
屠景芳
钱宗旗
王泽林
杨惠根
|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8
|
|
2
|
日侧极光卵的可见光多波段观测特征——中国北极黄河站首次极光观测初步分析 |
胡泽骏
杨惠根
艾勇
黄德宏
胡红桥
刘瑞源
田口真
陈卓天
綦欣
温艳波
刘嵘
王晶
|
《极地研究》
CAS
CSCD
|
2005 |
19
|
|
3
|
地基观测的夜侧极光对行星际激波的响应 |
刘建军
胡红桥
韩德胜
邢赞扬
胡泽骏
黄德宏
杨惠根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4
|
中山站高频雷达回波的日变化特征及地磁活动的影响 |
刘二小
胡红桥
刘瑞源
吴振森
吴铭君
杨惠根
张北辰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9
|
|
5
|
南极中山站与北极地磁活动相关性研究 |
胡红桥
刘瑞源
杨惠根
刘顺林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7
|
|
6
|
2003年10月底太阳风暴期间中山站电离层吸收效应的观测与分析 |
邓忠新
刘瑞源
赵正予
杨惠根
胡红桥
|
《极地研究》
CAS
CSCD
|
2005 |
5
|
|
7
|
我国北极航道开拓的战略选择初探 |
张侠
杨惠根
王洛
|
《极地研究》
CAS
CSCD
|
2016 |
25
|
|
8
|
中山站电离层尖峰脉冲型吸收统计特性 |
邓忠新
刘瑞源
赵正予
杨惠根
徐中华
|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9
|
磁正午附近极光强度与沉降粒子能量关系的参数模型 |
邢赞扬
杨惠根
吴振森
胡泽骏
刘俊明
张清和
胡红桥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10
|
南极中山站极区空间环境观测系统 |
黄德宏
胡红桥
刘瑞源
杨惠根
张北辰
胡泽骏
刘建军
何昉
刘勇华
韩德胜
|
《极地研究》
CAS
CSCD
|
2016 |
4
|
|
11
|
中国极区高空大气物理学观测研究进展 |
刘瑞源
杨惠根
|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2
|
|
12
|
极隙区极光粒子沉降对电离层影响的模拟研究 |
陈卓天
张北辰
杨惠根
刘瑞源
|
《极地研究》
CAS
CSCD
|
2006 |
4
|
|
13
|
极光亚暴期间的南极中山站地磁共轭点位置研究 |
黄德宏
Moen J
Brekke A
杨惠根
刘瑞源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5
|
|
14
|
日侧极光弧的发光强度与沉降电子能谱的相关关系 |
丘琪
杨惠根
陆全明
胡泽骏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5
|
午后极光强度与太阳风-磁层耦合函数的相关 |
胡红桥
刘瑞源
杨惠根
N.Sato
M.Kikuchi
|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16
|
中山站高频雷达观测结果初步分析 |
刘二小
胡红桥
刘瑞源
吴振森
吴铭君
杨惠根
张北辰
|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7
|
午后多重极光弧观测研究 |
温艳波
杨惠根
韩德胜
T.Araki
艾勇
刘瑞源
刘勇华
胡泽骏
陈卓天
邓忠新
刘嵘
王晶
|
《极地研究》
CAS
CSCD
|
2005 |
1
|
|
18
|
不同行星际磁场条件下极向运动极光结构的多手段联合观测 |
邢赞扬
杨惠根
韩德胜
吴振森
刘俊明
胡泽骏
张清和
刘勇华
张北辰
胡红桥
|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9
|
地球自转对北极黄河站观测日侧极光弧运动的影响 |
丘琪
杨惠根
陆全明
胡泽骏
|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20
|
2004年12月13日IMF北向期间极区亚暴电离层电动力学特征 |
刘俊明
张北辰
Kamide Y
吴振森
杨惠根
|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