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年轻宫颈癌患者发病趋势及对策 被引量:15
1
作者 杨怡卓 李亚里 +2 位作者 李洁 王晶 闫志风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8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年轻宫颈癌的发病趋势、发病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至2007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收治的82例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岁宫颈癌患者占收治的全部宫颈癌患者的15.68%(82/523),接触性出血为主... 目的:探讨年轻宫颈癌的发病趋势、发病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至2007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收治的82例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岁宫颈癌患者占收治的全部宫颈癌患者的15.68%(82/523),接触性出血为主要症状,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率为90.14%(64/71),临床分期为Ⅰ期、Ⅱ期、Ⅲ期、Ⅳa期者分别占53.66%(44/82)、31.71%(26/82)、12.20%(10/82)和2.44%(2/82)。病理组织学显示腺癌和鳞腺癌共23例,占28.05%。治疗以手术为主,对于有生育要求者,应结合病情,尽量保留生育功能;对术后需要放疗者可行卵巢移位术,以维持卵巢生理功能,提高术后生活质量。结论:宫颈癌的发病有年轻化趋势,年轻宫颈癌的发生与性生活紊乱有关,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与老年宫颈癌有所不同,且腺癌发病率较高,提倡对所有年轻已婚妇女进行普查,以便及时防治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年轻妇女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检测和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杨怡卓 李亚里 +2 位作者 李萍 付玉荣 徐滨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88-1290,共3页
目的通过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比较,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和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4年12月~2006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HR-HPV和液基细胞学检查及电子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的690例... 目的通过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比较,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和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4年12月~2006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HR-HPV和液基细胞学检查及电子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的69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0例患者中液基细胞学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的符合率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2.34%(42/188),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58.33%(56/96),宫颈癌100%(16/16)。细胞学结果示良性细胞改变75例;不典型鳞状细胞(ASC)、LSIL、HSIL和宫颈癌者分别为315、188、96、16例,其HR-HPV阳性率分别为53.96%(170/315)、77.12%(134/188)、80.21%(77/96)和100%(16/16)。经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组织学诊断为炎症、上皮内瘤变Ⅰ级和(或)湿疣(CINⅠ/HPV)、CINⅡ/CINⅢ、宫颈浸润癌者分别为425、81、157和27例,其HR-HPV阳性率分别为43.29%(184/425)、74.93%(60/81)、91.72%(144/157)和92.5%(25/27)。此外,413例HR-HPV阳性者中,病理学≥CINⅠ/HPV者占55.45%(229/413);277例HR-HPV阴性者中,病理学为炎症者占87.01%(241/277),≥CINⅠ/HPV者占12.99%(36/277),而36例≥CINⅠ/HPV者中CINⅡ/CINⅢ和宫颈浸润癌仅占5.42%(15/277)。315例ASC中,HR-HPV阳性者170例,病理学≥CINⅠ/HPV占41.76%(71/170),其中CINⅡ/CINⅢ和宫颈浸润癌占69.01%(49/71);HR-HPV阴性145例,病理学≥CINⅡ/CINⅢ者仅占4.83%(7/145),炎症占90.34%(131/145)。结论HR-HPV和液基细胞学检查是筛查宫颈病变的有效方法,二者结合有利于宫颈病变的分流管理,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疾病 细胞学技术 乳头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腹膜后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杨怡卓 李亚里 +4 位作者 宋磊 孟元光 刘慧 李立安 闫志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84-785,共2页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其中输卵管妊娠最常见,其次是宫颈妊娠、阔韧带妊娠、卵巢妊娠与腹腔妊娠等。腹膜后妊娠是腹腔妊娠的特殊类型,非常罕见。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成功救治腹膜后异位妊娠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妊娠 腹膜后 妇科外科手术 二次探查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检测宫颈癌石蜡标本HPV感染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杨怡卓 李亚里 +2 位作者 李萍 王晶 闫志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92,98,共3页
目的探讨用基因芯片检测宫颈癌石蜡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5年5月-2007年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的宫颈癌患者的石蜡组织标本48例,其中鳞癌37例,腺癌11例。从组织中提取DNA后,应用基因芯片检测23种... 目的探讨用基因芯片检测宫颈癌石蜡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5年5月-2007年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的宫颈癌患者的石蜡组织标本48例,其中鳞癌37例,腺癌11例。从组织中提取DNA后,应用基因芯片检测23种HPV亚型,即PCR扩增后产物在基因芯片上进行杂交。结果基因芯片检测出44例宫颈癌有高危型HPV感染,感染率为91.7%(44/48),其中宫颈鳞癌的感染率为94.6%(35/37),宫颈腺癌的感染率为81.8%(9/11)。单一感染33例,占75.0%(33/44);混合感染11例,其中双重感染9例,多重感染2例,分别占20.5%(9/44)和4.6%(2/44)。基因芯片检测出的主要致病亚型为HPV16,占90.9%(40/44);HPV18为第二致病亚型,占27.3%(12/44);HPV52、33、59、68等致病亚型较少见。35例宫颈鳞癌HPV感染患者中,HPV16亚型感染率为91.4%(32/35),HPV18亚型感染率为22.9%(8/35);9例宫颈腺癌中,HPV16亚型感染率为88.9%(8/9),HPV18亚型占44.4%(4/9)。结论基因芯片可检测出多种HPV亚型,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对宫颈癌致病机制的研究及其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T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及不足 被引量:39
5
作者 杨怡卓 李亚里 +2 位作者 徐滨 付玉荣 李萍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8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通过与病理组织学比较,评价液基细胞学(TCT)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与不足。方法选取2004年8月~2006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行液基细胞学检查的766例患者,在电子阴道镜下取宫颈活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TCT与... 目的通过与病理组织学比较,评价液基细胞学(TCT)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与不足。方法选取2004年8月~2006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行液基细胞学检查的766例患者,在电子阴道镜下取宫颈活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TCT与病理组织学的符合率在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中为12.07%(21/174),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符合率58.82%(50/85),宫颈癌符合率为70%(7/10)。在348例ASC中,14.94%(52/348)为CINⅡ~Ⅲ,1.44%(5/348)为宫颈癌,在35例AGC中,11.43%(4/35)为CINⅡ~Ⅲ,2.86%(1/35)为宫颈癌。宫颈癌发病年龄呈现双峰现象,分别为30~39岁和≥45岁。结论作为宫颈病变的初筛方法,TCT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结合阴道镜下活检后,能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病变 细胞学 TBS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2010年剖宫产率升高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杨怡卓 李亚里 +2 位作者 高志英 卢彦平 熊莉华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2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目的探讨近年来剖宫产率升高的影响因素及其弊端。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分娩的12522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时期剖宫产率和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变化。结果从2002年至2005年剖宫产率由44.50%(514... 目的探讨近年来剖宫产率升高的影响因素及其弊端。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分娩的12522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时期剖宫产率和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变化。结果从2002年至2005年剖宫产率由44.50%(514/1155)升至66.02%(746/1130),2008年(64.97%,1059/1630)至2010年(64.06%,1251/1953)剖宫产率仍保持较高水平,剖宫产率总体呈升高趋势。阴道分娩助产率从2002年的3.29%(38/1155)下降至2010年的0.05%(1/195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6—2010年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和胎儿窘迫位于前3位。瘢痕子宫作为剖宫产指征所占比例从2006年的3.57%(26/729)升高至2010年的6.95%(87/1251);多胎妊娠作为剖宫产指征从2006年的2.33%(17/729)升高至2010年的3.52%(44/1251)。结论剖宫产率升高原因多种,其中社会因素、妊娠期合并症并发症和胎儿窘迫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指征 临床分析 社会性因素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怡卓 高志英 +3 位作者 彭红梅 王良义 游艳琴 汪淑娟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09年第3期225-226,224,共3页
目的评价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8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20例因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的患者。宫颈环扎术在孕15~23周实施,本院的手术方式与传统的宫颈环扎术有所不同,采取了宫颈双"U... 目的评价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8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20例因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的患者。宫颈环扎术在孕15~23周实施,本院的手术方式与传统的宫颈环扎术有所不同,采取了宫颈双"U"字型缝合,术前、术后辅助保胎治疗。结果20例患者中,行预防性宫颈环扎术18例,补救性宫颈环扎术2例。其结局为1例晚期流产;2例34周前早产,其中1例为孕33+4周早产,新生儿体重1905g,另1例为孕31+3周早产,新生儿体重1740g,均存活良好;另外17例均于34周后分娩,新生儿均存活良好。20例患者均无胎膜早破和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结论宫颈环扎术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预防反复晚期流产和早产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环扎术 宫颈机能不全 流产 早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怡卓 李亚里 +4 位作者 关铮 孟元光 范文生 李立安 李洁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858-859,868,共3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以及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1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年龄、孕产次、发病至剖宫产术的间隔时间、首发症状、辅助检查、治疗方法。结果我...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以及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1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年龄、孕产次、发病至剖宫产术的间隔时间、首发症状、辅助检查、治疗方法。结果我院剖宫产瘢痕妊娠与同期正常妊娠数之比为1:1028.4,占同期异位妊娠的1.6%。10例患者平均年龄(32.3±4.4)岁,发病至末次剖宫产术的平均间隔时间为(6.1±3.9)年,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停经和阴道流血。4例患者外院误诊为宫内早孕(3例)和滋养细胞肿瘤(1例),余6例均在我院治疗前确诊。治疗方法包括全身或孕囊内甲氨蝶呤(MTX)注射、宫腹腔镜下治疗以及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全部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剖宫产瘢痕妊娠易误诊,应结合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及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并发症 宫腔镜 腹腔镜 剖宫产瘢痕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致宫颈癌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9
作者 杨怡卓 李亚里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2007年第4期226-229,共4页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性传播性疾病,通常在感染后自行消失。只有持续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才是导致宫颈癌的根本原因。其致癌的中心环节是E6,E7与p53和Rb的相互作用,从而导致p53通路(p14-MDM2-p53通路)和Rb通路(p16-CDK4/cycl...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性传播性疾病,通常在感染后自行消失。只有持续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才是导致宫颈癌的根本原因。其致癌的中心环节是E6,E7与p53和Rb的相互作用,从而导致p53通路(p14-MDM2-p53通路)和Rb通路(p16-CDK4/cyclin D1-pRb通路)功能失活,这是宫颈癌的发病基础。此外,影响宫颈癌发生的主要辅助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宿主因素和病毒因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 致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腹膜后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治分析
10
作者 杨怡卓 李亚里 +4 位作者 宋磊 孟元光 刘慧 李立安 闫志风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3年第3期164-165,共2页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其中输卵管妊娠最常见,其次是宫颈妊娠、阔韧带妊娠、卵巢妊娠与腹腔妊娠等.腹膜后妊娠是腹腔妊娠的特殊类型,非常罕见[1-2].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成功救治腹膜后异位妊娠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异位妊娠 妇产科 积血 术中 宫外孕 妊娠病 腹膜后 腹腔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34
11
作者 李萍 李亚里 +2 位作者 张全 杨怡卓 付玉荣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8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联合宫颈液基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以及HPV负荷量与宫颈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妇科2350名患者行宫颈TCT和高危型HPV检测。结果...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联合宫颈液基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以及HPV负荷量与宫颈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妇科2350名患者行宫颈TCT和高危型HPV检测。结果HPV高危阳性患者共895例,阳性检出率为38.09%,TCT结果正常组内:正常、轻度炎症、中度炎症、重度炎症HPV阳性率分别为17.06%、28.30%、36.43%和30.30%;②TCT结果为正常组、ASCUS、ASC-H、LSIL、HSIL中,HPV阳性率分别为27.60%、52.30%、61.31%、86.11%、91.25%。③将HPV负荷量由低至高行数量分级后,TCT异常率分别为12.92%、25.93%、41.38%、50.52%和65.74%。结论在TCT异常者中,病变程度越高,高危型HPV感染率越高。随着病毒负荷量增加,宫颈病变发生,率增加,其病变程度也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 TCT 宫颈癌前病变 病毒负荷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进行妊娠中期引产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洁 高志英 +3 位作者 卢彦平 杨怡卓 付晓宇 闫志风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1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单用依沙吖啶和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对妊娠中期,因胎儿畸形等需要终止妊娠者进行引产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引产者单用依沙吖啶(对照组)和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观察组)进行引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组(66例)使用依... 目的探讨单用依沙吖啶和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对妊娠中期,因胎儿畸形等需要终止妊娠者进行引产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引产者单用依沙吖啶(对照组)和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观察组)进行引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组(66例)使用依沙吖啶100mg羊膜腔注射,同时口服米非司酮100mg;对照组(66例)单纯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100mg。观察两组羊膜腔内注药到宫缩开始时间、宫缩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产后出血量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宫缩开始时间较早(29.55±7.33比38.55±11.57h,P<0.001),胎儿娩出时间明显缩短(5.07±1.36比6.81±2.88h,P<0.05),住院时间短(4.89±2.22比5.79±2.50d,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胎盘娩出时间(7.61±8.88比8.17±8.12,P=0.268)和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进行引产是终止中期妊娠安全、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产 妊娠中期 依沙吖啶 米非司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胚胎干细胞的保存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晶 李亚里 +2 位作者 闫志风 彭红梅 杨怡卓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291-2295,共5页
目的:胚胎干细胞经传代长期培养后会导致核型出现异常、未分化细胞的克隆数减少,因此经低温保存后复苏的胚胎干细胞必须要保持其未分化状态及生物学特性。实验拟比较程序降温法、改良慢速冻存法及传统慢速冻存法对人胚胎干细胞冷冻保存... 目的:胚胎干细胞经传代长期培养后会导致核型出现异常、未分化细胞的克隆数减少,因此经低温保存后复苏的胚胎干细胞必须要保持其未分化状态及生物学特性。实验拟比较程序降温法、改良慢速冻存法及传统慢速冻存法对人胚胎干细胞冷冻保存的效率,以及解冻后细胞生长与分化的状态。方法:实验于2006-07/2007-04在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完成。①材料:清洁级孕13.5d的ICR小鼠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动物中心提供,用于制备鼠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人胚胎干细胞系PKU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中心建立并提供;kryo-550-16程序降温仪为英国planner公司产品,由液氮压力泵、液氮罐、层流冷冻箱、温度传感器组成。②实验方法:将人胚胎干细胞系PKU接种在胚胎鼠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胶原酶Ⅳ消化传代,分3组冷冻保存人胚胎干细胞。程序降温法:用吸管将消化后人胚胎干细胞吹成若干团块,取65个团块移入配制的冻存液中,装入麦管进行三段式降温,即22℃^-7℃,每分钟降温2.5℃→-7℃置核后停留5min→-7℃^-30℃,每分钟降温0.3℃→-30℃^-150℃,每分钟降温10℃。降至-150℃时置液氮中保存。改良慢速冻存法:A管含人胚胎干细胞培养基和血清替代品,B管含人胚胎干细胞培养基和二甲亚砜,将60个团块置入A管,再将B管液体移入A管,混匀后-70℃过夜,第2天移入液氮中保存。传统慢速冻存法:将60个团块直接放入添加二甲亚砜的人胚胎干细胞培养基中混匀,分装入冻存管,-4℃放置1h,-70℃过夜,第2天移入液氮长期保存。③实验评估:解冻后,将保持完整形态且细胞未散离的人胚胎干细胞团块回收,比较3组细胞复苏率、复制生长状态、克隆分化程度。鉴定程序降温组人胚胎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结果:①复苏率:程序降温组、改良慢速冻存组、传统慢速冻存组的细胞复苏率分别为78.5%、56.7%和23.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6.81~13.89,P<0.01)。②复制生长与克隆分化程度:解冻后第7天与传统慢速冻存组比较,程序降温组及改良慢速冻存组细胞克隆均明显增大(t=7.36,P<0.05;t=6.89,P<0.05),且解冻后克隆不易分化(x2=20.47,P<0.01;x2=9.69,P<0.01)。③生物学特性鉴定:程序降温组解冻后第10代人胚胎干细胞染色体核型正常,人胚胎干细胞特异性表面抗原SSEA-4及TRI-1-81表达呈阳性,RT-PCR可检测到nanog基因表达,SSEA-4及OCT-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44%、89.38%。结论:①程序降温法是冷冻保存人胚胎干细胞的有效方法,解冻后的干细胞在继续培养过程中仍可保持其正常核型和生物学特性。②在不具备程序降温仪的条件下,采用改良慢速冻存法保存胚胎干细胞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胚胎干细胞 程序降温法冷冻 慢速冷冻 细胞保存 细胞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交界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治疗5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翟青枝 李秀丽 +1 位作者 杨怡卓 姚元庆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评价卵巢交界性肿瘤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疗效及对术后生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08年1月—2012年6月51例卵巢交界性肿瘤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患者的资料,对其手术方式、术后复发及术后月经和妊娠情况进行分... 目的:评价卵巢交界性肿瘤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疗效及对术后生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08年1月—2012年6月51例卵巢交界性肿瘤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患者的资料,对其手术方式、术后复发及术后月经和妊娠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术后化疗及是否行全面分期手术患者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浆液性卵巢交界性肿瘤30例,7例行分期手术,术后化疗10例,术后13例复发,术后8例患者试孕,自然妊娠3例。结论:卵巢交界性肿瘤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是有效及可行的,附件切除比肿瘤剥除复发率低,分期手术及术后化疗不能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术后可以自然妊娠。术后复发可根据评估再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妇科外科手术 妊娠 肿瘤复发 局部 卵巢交界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例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分析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1
15
作者 闫志风 杨怡卓 +2 位作者 杨雯 徐兰枝 高志英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8期893-896,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3例,结合文献探讨其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近3年我院分娩孕妇共3 869例,2例孕早期超声检查发现卵巢囊肿,1例晚孕超声发现盆腔巨大肿瘤。1例剖宫产术中行肿...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3例,结合文献探讨其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近3年我院分娩孕妇共3 869例,2例孕早期超声检查发现卵巢囊肿,1例晚孕超声发现盆腔巨大肿瘤。1例剖宫产术中行肿瘤剥除术,病理为卵巢高分化上皮性癌,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化疗,现无瘤生存;另2例术前疑为恶性肿瘤,其中1例孕27周行剖腹探查术,病理为未成熟畸胎瘤III级,孕40周自然分娩,产后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化疗、纵隔转移瘤切除术,病理有逆转倾向,现无瘤生存;另1例孕32+2周行剖宫产、剖腹探查术,术后证实为胃癌卵巢转移,术后6月全身广泛转移死亡。3例新生儿均健康。结论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应依据肿瘤组织类型、分期、孕周及孕妇意愿采用不同处理方案,实现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卵巢恶性肿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样腺癌Bax与p53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左春梅 王华 +4 位作者 韩爽 毛东伟 杨怡卓 丁钢 赵瑞波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5年第6期26-26,30,共2页
目的探讨Bax和p53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49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石蜡标本的Bax和p53蛋白表达。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组和对照组Bax表达率分别为44.9%和77.1%(P<0.05)。p53蛋白在对照组无表达,... 目的探讨Bax和p53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49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石蜡标本的Bax和p53蛋白表达。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组和对照组Bax表达率分别为44.9%和77.1%(P<0.05)。p53蛋白在对照组无表达,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13例表达阳性(26.5%),p53阳性率及表达强度与细胞分化不良相关。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Bax表达减少,可能导致线粒体介导的凋亡过程减弱,p53过度表达提示细胞的恶性程度高和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腺癌 蛋白质BAX 蛋白质P53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剥除术与卵巢功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范文生 杨怡卓 《医学与哲学(B)》 2010年第1期24-25,28,共3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女性慢性盆腔痛和不孕主要病因,好发部位为卵巢、腹膜与阴道直肠膈。腹腔镜检查手术是诊断和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年轻未育的患者术后出现卵巢早衰,是近年来出现的新问题。本研究通过文献调查,分析各种预...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女性慢性盆腔痛和不孕主要病因,好发部位为卵巢、腹膜与阴道直肠膈。腹腔镜检查手术是诊断和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年轻未育的患者术后出现卵巢早衰,是近年来出现的新问题。本研究通过文献调查,分析各种预防和治疗卵巢早衰的可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卵巢早衰 腹腔镜检查术 卵巢囊肿剥除术 不孕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胰岛中干细胞的分离与鉴定
18
作者 闫志风 李亚里 +3 位作者 王晶 彭红梅 杨怡卓 关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85-489,共5页
目的:已证实胰腺来源的干细胞或祖细胞在体内外均能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但成人胰腺来源的干细胞增殖潜能较差。实验旨在分离并鉴定胎儿胰岛样细胞团中的干细胞,为糖尿病细胞移植治疗寻找可用的种子细胞。方法:实验于2006-10/2007-07... 目的:已证实胰腺来源的干细胞或祖细胞在体内外均能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但成人胰腺来源的干细胞增殖潜能较差。实验旨在分离并鉴定胎儿胰岛样细胞团中的干细胞,为糖尿病细胞移植治疗寻找可用的种子细胞。方法:实验于2006-10/2007-07在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室完成。①对象:所用胰腺标本取自流产胎儿,胎龄14~20周,由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提供,胎儿组织的使用得到孕妇本人的知情同意,实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②实验方法:无菌条件下取出胎儿胰腺,37℃下用0.5g/L的V型胶原酶进行消化,分离得到胎儿胰岛样细胞团,悬浮培养,加入含体积分数为0.1胎牛血清、1mmol/L丙酮酸钠、1mmol/L谷氨酰胺、71.5μmol/Lβ-巯基乙醇、100U/mL青霉素和100mg/L链霉素的RPMI1640培养基,每日转皿除去贴壁细胞,72h后挑选出悬浮生长的胰岛样细胞团予以贴壁培养,待长成上皮样单层细胞克隆时传代。③实验评估:将悬浮培养的胰岛样细胞团行双硫腙染色。另将少部分胰岛样细胞团及第4代细胞种植于24,96孔板中,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表面分子标志物增殖细胞核抗原、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1、Nestin、角蛋白19、波形蛋白、胰岛素、胰高血糖素、CD29的表达情况。MTT法分析第6代细胞的生长曲线。结果:①悬浮及贴壁培养的胰岛形态:刚分离出的胰岛呈簇状,边缘不规整,细胞排列较疏松。贴壁后胰岛样细胞团由簇状逐渐展开形成上皮样单层细胞克隆。传代后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呈梭形或分支样,增殖较快。②悬浮培养的胰岛双硫腙染色检测:分离得到的胎儿胰岛样细胞团双硫腙染色呈阳性表达。③细胞表面标志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贴壁的第1代细胞大部分呈增殖细胞核抗原、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1、Nestin、波形蛋白阳性,极少数细胞呈胰岛素、胰高血糖素阳性,而角蛋白19为阴性。传代后仍呈增殖细胞核抗原、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1、Nestin、波形蛋白阳性,角蛋白19弱阳性,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为阴性,所有细胞均不表达CD29。④细胞生长曲线:传代第3天细胞进入对数生长期,第6天进入平台期,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结论:由胎儿胰岛成功分离并培养出具有自我更新和良好增殖能力的干细胞,稳定表达多种胰腺干细胞特征性标志,而不表达胰岛细胞标志物,提示该细胞可作为候选的胰岛干细胞用于糖尿病细胞移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样细胞团 干细胞 胎儿胰腺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胰源性Nestin阳性细胞向多巴胺能细胞元定向诱导分化的研究
19
作者 闫志风 李亚里 +3 位作者 王晶 彭红梅 杨怡卓 关铮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8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胎儿胰岛源性Nestin(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阳性干细胞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潜能。方法: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胎儿胰岛,贴壁培养后获得增殖力旺盛的细胞;用免疫组化法、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神经干细胞标... 目的:探讨胎儿胰岛源性Nestin(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阳性干细胞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潜能。方法: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胎儿胰岛,贴壁培养后获得增殖力旺盛的细胞;用免疫组化法、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神经干细胞标志物Nestin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术测定Nestin阳性细胞的比例;经N2培养液筛选后,分别用SHH(sonic hedgehog)蛋白、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8、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定向诱导,检测诱导细胞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标志酪氨酸羟化酶(TH)和芳香左旋氨基酸脱羧酶(AADC)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荧光显示,从胎儿胰岛分离的干细胞表达PCNA和Nestin;流式细胞术检测Nestin阳性率达13.74%;筛选后向神经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细胞表达TH和AADC。结论:从胎儿胰岛中可以分离出Nestin阳性的神经干细胞,该细胞具有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定向分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胰岛 Nestin阳性细胞 多巴胺能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胚胎干细胞体外培养、传代及冻存、复苏研究
20
作者 王晶 李亚里 +2 位作者 闫志风 彭红梅 杨怡卓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8年第2期17-19,61,共4页
目的建立人胚胎干细胞体外培养模式,并对其进行冻存及复苏。方法将人胚胎干细胞置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培养,细胞接近融合状态时进行传代,程序降温法冻存,速溶方法复苏,确定解冻后细胞复苏率、克隆生长与分化情况,并对其生物学... 目的建立人胚胎干细胞体外培养模式,并对其进行冻存及复苏。方法将人胚胎干细胞置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培养,细胞接近融合状态时进行传代,程序降温法冻存,速溶方法复苏,确定解冻后细胞复苏率、克隆生长与分化情况,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结果人胚胎干细胞稳定增殖了5个月,传至20代;细胞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呈集落生长,核大,核仁明显。程序降温法冻存后复苏,细胞复苏率达到78.3%;解冻后第12代细胞仍具有稳定的46,XX核型;TRA-1-81阳性,表达Nanog基因,流式细胞术检测SSEA-4阳性表达率为89.38%。结论成功建立了人胚胎干细胞体外培养模式,为研究人胚胎干细胞及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细胞模型和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胚胎干细胞 体外培养 程序降温法冷冻 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