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miR-92b水平对胸段食管癌患者胸腔镜术后复发的预测
1
作者 王启昕 朱正帅 +3 位作者 杨子林 陈顺 杨富涛 王旸 《黑龙江医学》 2025年第6期647-65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92b (miR-92b)对胸段食管癌患者胸腔镜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0例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胸段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miR-92b实时荧...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92b (miR-92b)对胸段食管癌患者胸腔镜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0例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胸段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miR-92b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术后开展为期12个月的随访,统计随访期间患者癌症复发情况并依据结局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设计患者基线资料调查表,将可能的因素纳入其中,重点探讨血清miR-92b水平与胸段食管癌患者胸腔镜术后复发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92b水平预测胸段食管癌患者胸腔镜术后复发的价值。结果:15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中,胸腔镜术后复发31例,未复发119例。复发组血清miR-92b表达量低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46,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癌组织浸润程度深、TNM分期Ⅲ期是患者胸腔镜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OR=4.609、4.775,P<0.05);术前血清miR-92b过表达是患者胸腔镜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OR=0.001,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术前血清miR-92b预测胸段食管癌患者胸腔镜术后复发的AUC为0.742,预测价值中等。结论:胸段食管癌患者胸腔镜术前miR-92b低表达与术后复发有关,术前早期检测患者miR-92b表达,可用于预测术后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段食管癌 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微小RNA-92b 复发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动态血气分析评估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的耐受力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富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616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胸外科手术患者应用动态血气分析评估耐受力。方法 3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肺功能正常,肺功能轻-中度不全,重度肺功能不全3组,每组10例,常规检测患者肺功能指标,取每组患者静息状态、运动后0、2、4、6 min五个时间点的动脉... 目的探讨胸外科手术患者应用动态血气分析评估耐受力。方法 3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肺功能正常,肺功能轻-中度不全,重度肺功能不全3组,每组10例,常规检测患者肺功能指标,取每组患者静息状态、运动后0、2、4、6 min五个时间点的动脉血气检测、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3组间用力肺活量(FVC)、FVC%、最大换气量(MVV)%、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等指标有明显的差异(P<0.05),三组患者在静息状态及运动后的0、2、4、6 min分别行动脉血气分析检测,三组患者即刻运动后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氧饱和度(SaO2)都有变化,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肺功能正常患者相比,肺功能重度受损患者运动即刻氧分压和即刻SaO2也有明显的下降(分别为P=0.012和P=0.03)。轻-中度肺功能受损者术后并发症出现30%,无明显差异(P>0.05),而重度肺功能受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0%,有明显差异(P=0.02)。结论运动后即刻SaO2是最有价值的一项指标,观察患者安静状态、采取运动后即刻的动脉血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如果患者出现运动后下降程度≥4%或下降至90%以下安静状态下的SaO2<90%,此患者对开胸手术承受能力较差,应慎重考虑手术并发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 肺功能 动脉血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胸手术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应用范围及疗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杨富涛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期246-247,共2页
目的探讨开胸手术(TH)、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自发性气胸治疗的应用范围及疗效比较。方法将到本院就治的7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行TH治疗,观察组48例行VATS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 目的探讨开胸手术(TH)、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自发性气胸治疗的应用范围及疗效比较。方法将到本院就治的7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行TH治疗,观察组48例行VATS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胸腔引流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观察组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较TH范围广,手术时间短、术后出血量少、恢复快,可以作为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 电视胸腔镜手术 开胸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肺癌患者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杨富涛 闫晓雷 朱正帅 《癌症进展》 2023年第4期417-419,共3页
目的探究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肺癌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方法将398例行肺癌根治术的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单孔组(n=212)和三孔组(n=186),单孔组患者采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三孔组患者采用三孔胸腔... 目的探究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肺癌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方法将398例行肺癌根治术的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单孔组(n=212)和三孔组(n=186),单孔组患者采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三孔组患者采用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CRP、PCT水平。结果手术后3天,两组患者CRP、PCT水平均高于本组手术前,但单孔组患者CRP、PCT水平均低于三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三孔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相比,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能够减轻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改善炎症反应,在肺癌的外科治疗中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术后肺部并发症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支气管断裂的误诊原因及处理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富涛 田永京 何海生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5期2953-2954,共2页
关键词 胸部损伤 支气管/损伤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左颈胸二切口术与经右颈胸腹三切口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富涛 《当代医学》 2013年第4期54-55,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左颈胸二切口术与经右颈胸腹三切口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探求临床上治疗食管癌的有效术式。方法将392例食管癌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251例接受经左颈胸二切口术,对照组1 41例接受经右颈胸腹三切口术... 目的对比分析经左颈胸二切口术与经右颈胸腹三切口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探求临床上治疗食管癌的有效术式。方法将392例食管癌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251例接受经左颈胸二切口术,对照组1 41例接受经右颈胸腹三切口术,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进食量减少、进餐后胸闷不适感、体重下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食欲不振、吞咽困难、腹泻、反酸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右颈胸腹三切口术相比,经左颈胸二切口术治疗食管癌具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与围手术期病死率较低、术后生活质量较高等优点,该术式是治疗食管癌的理想术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左颈胸二切口术 经右颈胸腹三切口术 食管癌 手术并发症 围手术期死亡 术后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与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创伤性血胸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富涛 《中外医疗》 2013年第1期91-91,93,共2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与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非进行性创伤性血胸的疗效。方法将102例非进行性创伤性血胸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58例接受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对照组44例接受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与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非进行性创伤性血胸的疗效。方法将102例非进行性创伤性血胸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58例接受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对照组44例接受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①两组患者积血排除时间、肺复张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疼痛、感染、穿刺性损伤、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与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非进行性创伤性血胸的疗效大致相当,但是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 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 创伤性血胸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标志物联合CT在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富涛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9期229-230,共2页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联合CT扫描诊断肺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接收、确诊为肺癌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率显著高于...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联合CT扫描诊断肺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接收、确诊为肺癌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率显著高于单项肿瘤标记物检测(P<0.05)。多项肿瘤标记物联合CT扫描对纵隔淋巴结转移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90.0%、71.4%、69.2%、90.9%、79.2%,均可达到较满意水平,其中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均显著高于的单项检测(P<0.05);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与单项检测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与CT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及阴性预测值,同时,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也维持于较高水平,为目前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理想诊断方式,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CT 联合检测 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隔离症的诊断及外科治疗1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富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第18期76-78,共3页
目的 对肺隔离症的分类、诊断、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进行临床分析总结。方法 回顾性临床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肺隔离症的17例临床资料。自2000年1月-2012年7月共发现肺隔离症17例。术前诊断为肺隔离症11例,支气管扩张2例,肺囊肿综合征2... 目的 对肺隔离症的分类、诊断、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进行临床分析总结。方法 回顾性临床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肺隔离症的17例临床资料。自2000年1月-2012年7月共发现肺隔离症17例。术前诊断为肺隔离症11例,支气管扩张2例,肺囊肿综合征2例,支气管肺癌1例,纵隔肿瘤1例。11例术前螺旋增强CT和CTA发现异常供血动脉而确诊。结果 均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确诊。恢复顺利,无手术死亡,随访14例,均生活良好,未见复发。结论 本病常于青年时发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胸部增强CT是临床上最主要的术前检查方法。手术治疗肺隔离症效果满意,胸腔镜手术在肺隔离症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隔离症 诊断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漏斗胸23例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富涛 孙继红 《医学信息》 2008年第4期523-525,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漏斗胸纠治不同术式优缺点。方法在23例小儿漏斗胸畸形中,应用胸骨抬高法2例,用胸骨翻转法4例,采用胸肋骨截骨内固定术矫治漏斗胸17例。结果胸骨抬高法2例外观不满意。胸骨翻转法外观不满意3例,满意1例,胸、肋骨截骨加克氏... 目的探讨小儿漏斗胸纠治不同术式优缺点。方法在23例小儿漏斗胸畸形中,应用胸骨抬高法2例,用胸骨翻转法4例,采用胸肋骨截骨内固定术矫治漏斗胸17例。结果胸骨抬高法2例外观不满意。胸骨翻转法外观不满意3例,满意1例,胸、肋骨截骨加克氏针内固定法无1例并发症,矫形效果优良。结论胸肋骨截骨加克氏针内固定术操作简单,矫形效果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截骨术 矫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入路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肺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杨富涛 闫晓雷 金哲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9期3540-3543,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肺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南阳市中心医院于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102例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肺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51)和B组(n=51),两组患者均接...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肺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南阳市中心医院于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102例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肺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51)和B组(n=51),两组患者均接受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其中A组接受经肋间入路,B组接受经剑突下入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比较两组术后1、3、5、7 d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于术前、术后7 d,通过肺功能测试仪测量两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_(1))、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肺总量(TLC)水平。比较两组术后7 d内并发症(肺不张、切口感染、持续液气胸、肺栓塞、肺漏气)发生情况。结果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引流管放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短于A组,手术时间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7 d,两组患者VAS评分逐渐下降,且B组各时点VAS评分均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FEV_(1)、MVV、FVC、TLC水平均下降,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经肋间入路,经剑突下入路的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腺癌患者术后疼痛感更低,恢复时间更短,肺功能损伤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肺叶切除术 单孔胸腔镜 经肋间入路 经剑突下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性外科治疗108例的临床分析
12
作者 杨富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17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局部手术治疗与全身化疗治疗方法综合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216例NSCLC老年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8例。A组仅仅给予患者相应的局部外科手术治疗措施,B组在给予患者相应的局部外科手术治疗措施后辅以... 目的探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局部手术治疗与全身化疗治疗方法综合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216例NSCLC老年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8例。A组仅仅给予患者相应的局部外科手术治疗措施,B组在给予患者相应的局部外科手术治疗措施后辅以全身化疗治疗。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后B组I期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与A组I期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II期及IIIA期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A组II期及IIIA期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患者1、3、5年总生存率亦明显高于A组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NSCLC患者采用局部手术治疗与全身化疗治疗方法综合外科治疗方案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有比较好的疗效,且其安全性亦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综合性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瘤术后合并重症肌无力危象30例临床分析
13
作者 杨富涛 《医学信息(西安上半月)》 2006年第11期2019-2020,共2页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危象 胸腺瘤 临床分析 术后 MG危象 手术治疗 胸腺切除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内巨大肿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海生 田永京 +2 位作者 银瑞 林涛 杨富涛 《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胸内巨大肿瘤 治疗 外科手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线平动点中心流形上的轨道转移问题
15
作者 杨富涛 张汉清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6-569,共14页
圆形限制性三体问题共线平动点附近的平动点轨道由于其独特的动力学特性,在深空探测任务中有着重要价值,这些轨道间的轨道转移问题值得进行系统性研究.针对平动点轨道的计算与延拓,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值的系统性计算平动点轨道的方法以及... 圆形限制性三体问题共线平动点附近的平动点轨道由于其独特的动力学特性,在深空探测任务中有着重要价值,这些轨道间的轨道转移问题值得进行系统性研究.针对平动点轨道的计算与延拓,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值的系统性计算平动点轨道的方法以及状态伴随法的轨道稳定维持策略.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大量平动点轨道不变流形以及平动点相空间中心流形的研究,设计了一套通过脉冲机动实现平动点轨道间轨道转移的系统性解决方案.该方法充分利用平动点动力学特性,在仿真验证中证实了方案的有效性,为平动点轨道转移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限制性三体问题 平动点轨道 轨道转移 庞加莱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贲门癌术中意外及处理
16
作者 田永京 何海生 杨富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2-173,共2页
关键词 术中 食管癌贲门癌 意外损伤 处理 患者 手术治疗 情况分析 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TS辅助经腹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17
作者 何海生 田永京 +4 位作者 金哲 林涛 银瑞 杨富涛 金冰 《河南肿瘤学杂志》 2005年第3期191-192,共2页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VATS)辅助经腹食管癌切除术的手术操作方法和临床治疗经验。方法37例食管癌患者。食管癌位于胸上段2例,胸中段22例,胸下段13例;肿瘤长度2~6cm。病理学分期:T2N0M04例,T2N1M08例,T3N0M05例,T3N1M020例。均经左胸入路...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VATS)辅助经腹食管癌切除术的手术操作方法和临床治疗经验。方法37例食管癌患者。食管癌位于胸上段2例,胸中段22例,胸下段13例;肿瘤长度2~6cm。病理学分期:T2N0M04例,T2N1M08例,T3N0M05例,T3N1M020例。均经左胸入路,采用VATS辅助经腹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结果34例顺利完成手术,1例术中因肿瘤严重外侵中转开胸手术治疗,2例因氧饱和度偏低,中转VATS下辅助小切口食管癌切除术。手术时间120~190min,平均138min;胸腔操作时间25~55min,平均37min。各例清扫淋巴结2~15个,共187个,29例发现转移淋巴结。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声音嘶哑及肺部感染各1例。结论VATS辅助经腹食管癌切除术经左胸入路,手术操作比较简单,胸腔操作省时,并发症少,适合T3N1M0期以下的食管癌,并能达到与常规开胸手术相同的切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VATS) 胸腔镜手术 食管癌 胸内疾病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量误差造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探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富涛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年第05Z期13-13,共1页
测量不确定度是评定被测量的真值所处范围的一个参数,也可以说是表征测量误差在扣除其期望估计值(系统误差)后随机部分大小的统计特征值的估计值。用不确定度来评定实验结果,可以反映各种来源不同的误差对结果的影响,而它们的计算又反... 测量不确定度是评定被测量的真值所处范围的一个参数,也可以说是表征测量误差在扣除其期望估计值(系统误差)后随机部分大小的统计特征值的估计值。用不确定度来评定实验结果,可以反映各种来源不同的误差对结果的影响,而它们的计算又反映了这些误差所服从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不确定度 评定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如何做好煤质化验中的误差控制
19
作者 杨富涛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第11期31-31,共1页
煤样采取是煤质化验工作的第一步,也是煤质化验过程中产生误差的重要环节。在实际工作中,产生采样误差的原因很多。在采样过程中,重复地在不具代表性的部位采样。采样工具不符合要求。在采制化生产过程中,由于煤的不均特性造成各个工作... 煤样采取是煤质化验工作的第一步,也是煤质化验过程中产生误差的重要环节。在实际工作中,产生采样误差的原因很多。在采样过程中,重复地在不具代表性的部位采样。采样工具不符合要求。在采制化生产过程中,由于煤的不均特性造成各个工作环节或多或少的产生误差。当然,误差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要求我们采取相应措施来减小误差,使之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质化验 误差控制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质检验中利用QC样品进行质量控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庆波 杨富涛 杨璐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年第4期14-15,共2页
运用统计学原理,采用实验室自制QC样品对煤炭检验的质量实施控制。
关键词 QC样品 煤炭检验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