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中北部蓬莱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二段地震沉积学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坤 刘宏 +5 位作者 谭磊 梁锋 王立恩 马梓珂 刘博文 杨孟祥 《岩性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9-200,共12页
为了阐明蓬莱地区震旦系灯二段丘滩体的时空展布规律以及探索地震沉积学在碳酸盐岩中的应用,利用钻井、岩心、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采用古地貌恢复、正演模拟、波形聚类、属性融合等地震沉积学技术方法对蓬莱地区震旦系灯二段丘滩体进行... 为了阐明蓬莱地区震旦系灯二段丘滩体的时空展布规律以及探索地震沉积学在碳酸盐岩中的应用,利用钻井、岩心、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采用古地貌恢复、正演模拟、波形聚类、属性融合等地震沉积学技术方法对蓬莱地区震旦系灯二段丘滩体进行了识别与刻画。研究结果表明:①四川盆地蓬莱地区震旦系灯二段沉积期,蓬莱地区整体表现为碳酸盐岩台地沉积,可分为丘滩复合体、丘滩间海、台坪、局限潟湖等4种沉积亚相。②通过地震-岩性精细标定,建立了地震相与沉积相带间的良好对应关系,其中高能丘滩相带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低幅丘状外形、内部杂乱或断续—弱断续反射、内幕核部亮点反射特征。基于地震相约束下的主成分分析(PCA)多属性融合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丘滩复合体识别精度。③灯二段丘滩分布具有分区分带的特点,磨溪地区SQ1沉积期丘滩较蓬莱地区发育,至SQ2沉积期,蓬莱地区丘滩发育规模变大,滩核微相发育范围广,而磨溪地区以台坪沉积为主,丘滩仅在局部零星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滩复合体 地震沉积学 多属性分析 低幅丘状 杂乱反射 亮点反射 灯影组二段 震旦系 蓬莱地区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SD2000深部热疗联合PT方案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杨孟祥 赵军 王彦文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32-135,共4页
背景与目的通过与PT方案单独化疗的对比观察,探讨BSD2000深部热疗联合PT方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方法,观察其近期疗效、毒副作用及生存质量改善率方面是否存在优势。方法选择NSCLC患者60例,随机... 背景与目的通过与PT方案单独化疗的对比观察,探讨BSD2000深部热疗联合PT方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方法,观察其近期疗效、毒副作用及生存质量改善率方面是否存在优势。方法选择NSCLC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紫杉醇(paclitaxel,PTX)135mg/m2ivdirp3h qd d1+顺铂(cisplatin,DDP)20mg/m2ivdirp qd d1-5,同时于d1、d4化疗结束后2h内进行BSD2000热疗机精确定位热疗1h,21天为1周期,共3周期。对照组:PTX135mg/m2ivdirp3h qd d1+DDP20mg/m2ivdirp qd d1-5,21天为1周期,共3周期,不进行热疗。对比两组的有效率、毒副作用及生存质量改善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生存质量改善率分别为63.33%、76.67%,对照组分别为36.67%、40.00%,两组有效率及生存质量改善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主要毒副作用均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BSD2000深部热疗联合PT方案化疗治疗d可明显提高疗效,有效率及生存质量改善率优于单纯PT方案化疗,毒副作用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疗 化疗 肺肿瘤 紫杉醇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腹腔灌注治疗结肠癌难治性腹腔积液的疗效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孟祥 孙桂明 +1 位作者 王雪涛 刘莹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16-1017,共2页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腹水 化学疗法 肿瘤 局部灌注 奥沙利铂 氟尿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消核丸醇提物对荷瘤小鼠骨髓造血及肝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孟祥 张彬 +1 位作者 陈双峰 李光耀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6期26-27,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消核丸醇提物对荷瘤小鼠骨髓造血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复制HP22肝癌、Lewis肺癌、S180肉瘤小鼠模型,分对照组(A组)、化疗组(B组)、中药联合化疗组(C组)、中药治疗组(D组),分别灌服饮用水、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腹腔注...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消核丸醇提物对荷瘤小鼠骨髓造血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复制HP22肝癌、Lewis肺癌、S180肉瘤小鼠模型,分对照组(A组)、化疗组(B组)、中药联合化疗组(C组)、中药治疗组(D组),分别灌服饮用水、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同时灌服复方消核丸中剂量醇提物、单纯灌服不同剂量的中药复方消核丸醇提物,观察时间为12 d,次日心脏取血,观察各组骨髓造血及肝肾功能。结果C、D组的WBC、PLT明显高于A、B组(P<0.05),各组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复方消核丸醇提物能升高荷瘤小鼠WBC、PLT,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消核丸醇提物 白细胞 血小板 肝肾功能 荷瘤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消核丸对肿瘤小鼠模型抑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孟祥 张彬 +4 位作者 李光耀 陈双峰 李克义 刘耕陶 张卫光 《山东中医杂志》 2009年第3期194-197,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消核丸对小鼠肿瘤的抑瘤作用。方法:复制HP22、Lewis、S180。实体瘤小鼠模型,分对照组,化疗组,及中药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灌服饮用水、腹腔注射环磷酰胺、不同浓度剂量的消核丸醇提物,实验时间12d,次日处死小鼠... 目的:观察复方消核丸对小鼠肿瘤的抑瘤作用。方法:复制HP22、Lewis、S180。实体瘤小鼠模型,分对照组,化疗组,及中药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灌服饮用水、腹腔注射环磷酰胺、不同浓度剂量的消核丸醇提物,实验时间12d,次日处死小鼠并剥取肿瘤,称取瘤重,计算抑瘤率。结果:复方消核丸对S180、HP22、Lewis实体瘤小鼠均有不同程度抑瘤作用,平均瘤重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在每日116.81~467.24mg/kg剂量范围内,用药剂量从大到小抑瘤率分别为34.70%~55.10%、32.10%~45.96%、29.61%~46.79%,有明显量效关系。结论:复方消核丸对实体瘤小鼠有较高抑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消核丸 抗肿瘤作用 抑瘤率 小鼠 实体瘤 小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吸入白介素2为主治疗肾癌肺转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孟祥 孙桂明 司海运 《肿瘤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71-172,共2页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白介素2(IL-2)为主治疗肾癌肺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其毒副反应.[方法]IL-2 50万U+氟美松(DEX)10mg雾化吸入半小时,第1~10天;IFNα-2a300万U H.第1~5天,5-Fu 500mg/m2 iv dirp第1~5天.[结果]有效率为54.55%,其中CR 3例,...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白介素2(IL-2)为主治疗肾癌肺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其毒副反应.[方法]IL-2 50万U+氟美松(DEX)10mg雾化吸入半小时,第1~10天;IFNα-2a300万U H.第1~5天,5-Fu 500mg/m2 iv dirp第1~5天.[结果]有效率为54.55%,其中CR 3例,PR 9例;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均为轻度,分别为10、11例,轻度肺毒性3例,1例轻度肌苷升高,未见心、肝等毒性.[结论]雾化吸入白介素2为主治疗肾癌肺转移效果较好,毒副反应小,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肺转移 白细胞介素 雾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益肾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炎58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孟祥 王平 +1 位作者 邬嘉琛 陈宏志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年第5期351-352,共2页
关键词 健脾益肾汤 肾炎 脾肾阳虚 中医药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配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孟祥 林彩莲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277-278,共2页
目的 :观察中药肺癌Ⅰ、Ⅱ号配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免疫指标等。方法 :中药化疗组和化疗组均采用NP方案化疗 ,但前者配合应用中药肺癌Ⅰ、Ⅱ号方 ,两组均完成 3周期化疗。结果 :中药化疗组有效率 5 2 .94 % ,进... 目的 :观察中药肺癌Ⅰ、Ⅱ号配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免疫指标等。方法 :中药化疗组和化疗组均采用NP方案化疗 ,但前者配合应用中药肺癌Ⅰ、Ⅱ号方 ,两组均完成 3周期化疗。结果 :中药化疗组有效率 5 2 .94 % ,进展率 8.82 % ,KPS评分提高 5 5 .88% ,下降 8.82 % ,CD4、CD4 /CD8较化疗前有明显升高 (P <0 .0 5 ) ,白细胞下降Ⅲ~Ⅳ级 5例 ,消化道反应Ⅰ~Ⅳ级 12例 ;而化疗组有效率 35 .2 9% ,进展率 2 9.4 1% ,KPS评分提高 2 6 .4 7% ,下降 38.2 3%。CD3、CD4、CD4 /CD8较化疗前均明显下降 (P<0 .0 5 ) ,白细胞下降Ⅲ~Ⅳ级 12例 ,消化道反应Ⅰ~Ⅳ级 2 0例。二者比较进展率、KPS评分、化疗后免疫指标、白细胞抑制及消化道反应均有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中药肺癌Ⅰ、Ⅱ号方配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显著减轻化疗不良反应 ,提高免疫力 ,改善生存质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中药肺癌Ⅰ号 中药肺癌Ⅱ号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益肾汤对肾炎小鼠血清NO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孟祥 《浙江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3-84,共2页
健脾益肾汤是导师邬嘉琛教授数十年研究治疗慢性肾炎的经验结晶,临床用之,每获效验。为了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本人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观察了它对肾炎小鼠血清NO含量的影响,现将结果小结如下。1实验动物及材料1.1实验动物... 健脾益肾汤是导师邬嘉琛教授数十年研究治疗慢性肾炎的经验结晶,临床用之,每获效验。为了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本人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观察了它对肾炎小鼠血清NO含量的影响,现将结果小结如下。1实验动物及材料1.1实验动物:昆明种,体重20~22g雄性小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炎 小鼠 一氧化氮 健脾益肾汤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岩散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杨孟祥 孟晓燕 刘景云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25-227,共3页
目的 :观察九岩散对肿瘤小鼠模型和 3株人肿瘤细胞系的抑瘤作用。方法 :复制 HP2 2 、L ewis、S1 80 实体瘤模型 ,观察九岩散酒提、水提物的抑瘤作用 ;用 MTT法测定不同浓度九岩散对 3株人肿瘤细胞的抑瘤作用。结果 :九岩散对 HP2 2 、L... 目的 :观察九岩散对肿瘤小鼠模型和 3株人肿瘤细胞系的抑瘤作用。方法 :复制 HP2 2 、L ewis、S1 80 实体瘤模型 ,观察九岩散酒提、水提物的抑瘤作用 ;用 MTT法测定不同浓度九岩散对 3株人肿瘤细胞的抑瘤作用。结果 :九岩散对 HP2 2 、L ewis、S1 80 实体瘤小鼠及 3株人肿瘤细胞系均有不同程度的抑瘤作用 ,有明显量效关系。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岩散 肿瘤 抑瘤率 人肿瘤细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消核丸合用环磷酰胺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杨孟祥 张彬 +3 位作者 李光耀 陈双峰 李克义 刘耕陶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08年第12期45-48,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消核丸酒提物与化疗药合用能否提高对肿瘤小鼠模型的抑瘤作用。方法复制S180、HP22、Lewis实体瘤小鼠模型,分对照组、化疗组、中药组、中药化疗组。分别灌服饮用水、腹腔注射环磷酰胺、灌服中药复方消核丸酒提物、灌...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消核丸酒提物与化疗药合用能否提高对肿瘤小鼠模型的抑瘤作用。方法复制S180、HP22、Lewis实体瘤小鼠模型,分对照组、化疗组、中药组、中药化疗组。分别灌服饮用水、腹腔注射环磷酰胺、灌服中药复方消核丸酒提物、灌服中药复方消核丸酒提物及注射环磷酰胺,实验时间12天,次日处死小鼠并剥取肿瘤,称取瘤重,计算抑瘤率,试验重复3次。结果中药化疗组平均瘤重较化疗组及中药组明显减轻(P〈0.01或P〈0.05),中药化疗组抑瘤率明显高于化疗组及中药组。结论中药复方消核丸酒提物与化疗药环磷酰胺合用可增强抑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核丸酒提物 环磷酰胺 肿瘤 抑瘤率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乳岩丸抗肿瘤作用的体外试验研究
12
作者 杨孟祥 刘伟 周玉芳 《肿瘤防治杂志》 2004年第9期959-960,共2页
用MTT法测定消乳岩丸对 5株人肿瘤细胞系的抑瘤作用。结果消乳岩丸对 5株人肿瘤细胞系均有不同程度的抑瘤作用 ,有明显量效关系。高剂量组有较高抑制作用 ,GLC、MCF 7、KB、宫 -743和MGC 80 3的抑制率分别为69 17%、81 77%、62 72 %、7... 用MTT法测定消乳岩丸对 5株人肿瘤细胞系的抑瘤作用。结果消乳岩丸对 5株人肿瘤细胞系均有不同程度的抑瘤作用 ,有明显量效关系。高剂量组有较高抑制作用 ,GLC、MCF 7、KB、宫 -743和MGC 80 3的抑制率分别为69 17%、81 77%、62 72 %、77 92 %和 81 43 %。初步研究结果提示 ,中药消乳岩丸体外对人肿瘤细胞有较高的抑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中药) 丸刺 细胞系 肿瘤细胞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酚氧化酶的电泳及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蔡国斌 何立 +3 位作者 蒋明森 赵琴平 杨孟祥 章莹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 观察日本血吸虫成虫酚氧化酶 ( phenol oxidase,PO)的酶谱及其活性。方法 将 42 d活成虫置含 0 .0 5 %戊巴比妥钠的 RPMI16 40培养基中 2 3℃孵育 8h后 ,分别收集雌、雄成虫 ,匀浆、超声粉碎、高速离心取上清 (含 PO) ,再进行聚... 目的 观察日本血吸虫成虫酚氧化酶 ( phenol oxidase,PO)的酶谱及其活性。方法 将 42 d活成虫置含 0 .0 5 %戊巴比妥钠的 RPMI16 40培养基中 2 3℃孵育 8h后 ,分别收集雌、雄成虫 ,匀浆、超声粉碎、高速离心取上清 (含 PO) ,再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PAGE)及酶染色后分析其酶谱 ;同时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下检测前后 2个时点的 A488值 ( A1,A2 ) ,PO活性相对值 =( A2 - A1) / ( min· m g样品蛋白 ) ,其活性值用每分钟每毫克蛋白 A488变化值表示。设立酚酶抑制剂 (丙烯基硫脲 )组 ,在该组成虫匀浆上清中预先加入丙烯基硫脲以观察其对酚氧化酶活性的抑制效果。结果 雌虫及雄虫均表现为迁移率相同的一条主带 ;但雄虫的酶带显色反应比雌虫弱。日本血吸虫雌虫及雄虫的酚氧化酶相对活性分别为 0 .16 5 m in- 1· mg- 1和 0 .0 80 5 min- 1· m g- 1 ;加入酚酶抑制剂后 ,酶活性被明显抑制。终浓度为 5 mm ol的丙烯基硫脲对成虫酚酶活性的抑制率为 85 .0 3%。当丙烯基硫脲终浓度达 2 5 m mol时 ,酚酶活性被完全抑制。结论 不仅雌性成虫含有日本血吸虫酚氧化酶 ,而且雄性成虫也含有少量的酚氧化酶且两者酶分子相同。雄性成虫含有的少量酚氧化酶的生理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酚氧经酶 酶谱 相对活性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硫脲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何立 蒋明森 +3 位作者 蔡国斌 杨孟祥 易新元 曾宪芳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51-353,共3页
目的 观察丙烯硫脲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病变的影响。方法 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 2 2d后 ,隔日一次按 30 0mg/kg腹腔注射酚酶抑制剂丙烯硫脲 ,至感染后 4 2d剖杀动物 ,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的病理变化。结果 与感染对照... 目的 观察丙烯硫脲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病变的影响。方法 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 2 2d后 ,隔日一次按 30 0mg/kg腹腔注射酚酶抑制剂丙烯硫脲 ,至感染后 4 2d剖杀动物 ,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的病理变化。结果 与感染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小鼠肝脏表现为散在分布的炎性细胞浸润灶 ,中心未见虫卵 ,仅见一些颗粒状物质。其平均直径和面积均较感染对照组的典型虫卵肉芽肿显著减小 (P <0 .0 1)。结论 感染小鼠腹腔注射丙烯硫脲后肝脏内未见虫卵肉芽肿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丙烯硫脲 肝脏病理变化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卵黄培养细胞超微结构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董惠芬 蒋明森 +3 位作者 杨孟祥 杨明义 李瑛 周述龙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5-29,共5页
从超微结构水平研究日本血吸虫卵黄细胞培养的动态。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卵黄细胞对外界环境的改变比日本血吸虫的其它体细胞更加敏感。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卵黄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变性,成熟卵黄细胞比未成熟卵黄细胞先发生变性。变性... 从超微结构水平研究日本血吸虫卵黄细胞培养的动态。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卵黄细胞对外界环境的改变比日本血吸虫的其它体细胞更加敏感。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卵黄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变性,成熟卵黄细胞比未成熟卵黄细胞先发生变性。变性主要表现在核和胞质的电子密度降低;卵黄球相互融合,或卵黄球与膜之间的空隙逐步增大,最终卵黄球从中释放出来,变成裸露体;脂滴数目增多,体积增大;粗面内质网扩大和囊泡变,其上的核糖体脱颗粒等。由此认为,未成熟卵黄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超微结构的变化可以作为评价培养条件优劣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卵黄培养细胞 超微结构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酶活性抑制对小鼠体内日本血吸虫产卵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赵琴平 何立 +2 位作者 蒋明森 蔡国斌 杨孟祥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47-349,共3页
目的 观察小鼠体内日本血吸虫雌虫酚酶活性被抑制后对其产卵的影响。方法 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 2 0 d后 ,按 5 0 0 m g/ (kg· d)腹腔注射酚酶抑制剂—丙烯基硫脲 ,感染后第 45 d剖杀小鼠 ,观察感染小鼠体内日本血吸虫雌虫子... 目的 观察小鼠体内日本血吸虫雌虫酚酶活性被抑制后对其产卵的影响。方法 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 2 0 d后 ,按 5 0 0 m g/ (kg· d)腹腔注射酚酶抑制剂—丙烯基硫脲 ,感染后第 45 d剖杀小鼠 ,观察感染小鼠体内日本血吸虫雌虫子宫及小鼠肝脏中虫卵的数量及形态结构。结果 与感染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小鼠雌虫子宫内虫卵数及每克肝组织虫卵数均明显减少。虫卵形态表现异常 ,主要是缺失硬化的卵壳结构。结论 日本血吸虫雌虫酚酶活性被完全抑制后 ,雌虫不能产卵 ;不完全抑制则只能产生无正常卵壳的异常虫卵 ,证明具有活性的酚酶是虫卵正常形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虫卵 酚酶 血吸虫酚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保护性抗原模拟表位的筛选及其免疫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湘 胡艺兰 +2 位作者 何立 蒋明森 杨孟祥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在前期已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兔新模型的基础上,用该血清从噬菌体随机12肽库中筛选阳性单克隆噬菌体,并鉴定其诱导小鼠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通过给感染日本血吸虫家兔注射酚氧化酶抑制剂,抑制其体内日本血吸虫雌虫产卵,建立无虫卵肉... 目的在前期已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兔新模型的基础上,用该血清从噬菌体随机12肽库中筛选阳性单克隆噬菌体,并鉴定其诱导小鼠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通过给感染日本血吸虫家兔注射酚氧化酶抑制剂,抑制其体内日本血吸虫雌虫产卵,建立无虫卵肉芽肿的日本血吸虫感染动物新模型,用其血清筛选出阳性多克隆噬菌体,经与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免疫兔血清充分吸附后,从中随机挑取14个单克隆分别纯化、扩增,用常规ELISA法检测阳性单克隆噬菌体的抗原性;挑选出与新模型兔血清呈强阳性反应,但与SEA免疫兔血清呈阴性或弱阳性反应的单克隆噬菌体,按1×1015pfu/次剂量,0-2-4周方案,皮下多点注射免疫小鼠。末次免疫4周后,每鼠经腹部皮肤攻击感染(40±1)条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42d后观察减虫率及减卵率。结果所选14个单克隆噬菌体均能与新模型兔血清和常规感染模型兔血清反应,尤其是第8号和第13号2个克隆与新模型兔血清呈强阳性反应,但与SEA免疫兔血清呈阴性反应;8号、13号单克隆噬菌体及原始噬菌体肽库免疫小鼠后诱导抗攻击感染的减虫率及每克肝脏减卵率分别为35.81%和63.32%、32.09%和52.02%、14.90%和30.64%。结论阳性多克隆噬菌体与SEA免疫兔血清免疫吸附后能去除大部分表达SEA抗原模拟表位的克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抗原表位 单克隆 感染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感染新模型小鼠IFN-γ及IL-4 mRNA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辉 何立 +3 位作者 宗红英 蒋明森 杨孟祥 张培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6-318,337,共4页
目的构建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伴随免疫新模型,通过观察比较新模型小鼠与常规感染小鼠脾细胞诱生Th1细胞因子(γ-IFN)和Th2细胞因子(IL-4)mRNA的动态变化,从分子水平探讨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伴随免疫新模型的细胞免疫机制。方法小鼠感染日... 目的构建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伴随免疫新模型,通过观察比较新模型小鼠与常规感染小鼠脾细胞诱生Th1细胞因子(γ-IFN)和Th2细胞因子(IL-4)mRNA的动态变化,从分子水平探讨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伴随免疫新模型的细胞免疫机制。方法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20d后,按300 mg/kg.d腹腔注射丙烯基硫脲,持续抑制雌虫产卵,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伴随免疫新模型。同时设立常规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小鼠对照组。在感染后第2,3,6,9和12 w,采用RT-PCR对各组小鼠脾细胞IFN-γ和IL-4的mRNA水平进行半定量检测分析。结果新模型组与常规模型组小鼠IFN-γ和IL-4 mRNA水平变化趋势基本一致,IFN-γmRNA水平在感染后9w最强,然后逐渐下降,至第12w;IL-4 mRNA水平在感染后3w开始逐渐增强,至12w仍维持高水平。新模型组IFN-γmRNA水平在感染3w后明显高于常规模型组(P<0.05);常规模型组IL-4 mRNA水平在感染6w后明显高于新模型组(P<0.05)。正常小鼠IFN-γ和IL-4 mRNA水平较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日本血吸虫感染新模型小鼠与常规模型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现为Th1淋巴细胞功能先升高,然后逐渐向Th2淋巴细胞功能极化,提示可溶性虫卵抗原(soluble egg antigen,SEA)不是诱导Th2功能极化的唯一因素,对细胞免疫应答由Th1向Th2功能极化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细胞因子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喹酮对日本血吸虫病兔血清离子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祁生 杨孟祥 +2 位作者 王勇 汤剑青 魏劲波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344-346,共3页
目的 :探讨经吡喹酮 (praziquantel)治疗后 ,感染日本血吸虫家兔血清中Ca2 + 、Na+ 等浓度的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感染日本血吸虫家兔 4周后 ,经吡喹酮治疗 ,检测治疗后不同时间血清中Ca2 + 、Na+ 、K+ 、Cl-浓度的变化。结果 :喂药后... 目的 :探讨经吡喹酮 (praziquantel)治疗后 ,感染日本血吸虫家兔血清中Ca2 + 、Na+ 等浓度的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感染日本血吸虫家兔 4周后 ,经吡喹酮治疗 ,检测治疗后不同时间血清中Ca2 + 、Na+ 、K+ 、Cl-浓度的变化。结果 :喂药后 2h血清Ca2 + 明显下降 ,2周后才有所恢复但仍低于正常的浓度 ;血清Na+ 也下降 ,2周后才基本恢复用药前的水平。结论 :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家兔经吡喹酮治疗后 ,血清Ca2 + 和Na+ 浓度低于喂药前的对照组 ,可考虑适当补充Ca2 + 和Na+ 制剂 ,防止血清低Ca2 + 、Na+ 对机体的损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吡喹酮 电解质 血液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吸虫感染新模型小鼠细胞因子的诱生实验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琴平 何立 +2 位作者 蒋明森 蔡国斌 杨孟祥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8-309,共2页
目的 在已建立了一种血吸虫感染伴随免疫新模型的基础上 ,检测该模型小鼠脾细胞培养诱生白细胞介素 -2 (IL-2 )和白细胞介素 -5(IL-5)的水平 ,初步探讨该新模型抗再感染的细胞免疫机制。方法 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 2 0 d后 ,按 3 0 ... 目的 在已建立了一种血吸虫感染伴随免疫新模型的基础上 ,检测该模型小鼠脾细胞培养诱生白细胞介素 -2 (IL-2 )和白细胞介素 -5(IL-5)的水平 ,初步探讨该新模型抗再感染的细胞免疫机制。方法 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 2 0 d后 ,按 3 0 0 mg/ (kg· d)腹腔注射酚酶抑制剂——丙烯基硫脲 ,同时设立未用药对照组和正常小鼠组 ,感染后第 42 d剖杀动物 ,分别用成虫抗原 (SWAP)、虫卵抗原 (SEA)及刀豆素 A(Con A)体外刺激脾细胞诱生细胞因子 ,并检测 IL -2和 IL -5的诱生水平。结果 新模型小鼠经 SWAP诱生 IL -2的水平高于未用药对照组和正常组小鼠 ;经 SEA诱生 IL-2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小鼠 ,而与正常组小鼠无差异 ;经 Con A诱生 IL-2的水平与对照组小鼠和正常小鼠无差异。此外 ,新模型小鼠经 SWAP、SEA及 Con A 3种抗原刺激诱生 IL -5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正常组小鼠。结论 伴随免疫新模型小鼠体内成虫诱导的细胞免疫似以 Th1细胞功能占优势 ,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感染 小鼠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5 IL-5 IL-2 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