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改良剂配施化肥对水稻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谢宇灵 许江环 +3 位作者 方欣 杨善 周鸿凯 莫俊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53-259,共7页
化肥减量施用对于促进绿色农业发展至关重要,而加入有机改良剂是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的可行策略。为了探究有机改良剂搭配化肥减量化施用能否使水稻产量达到稳产甚至增产的效果,以2个水稻品种海红11号和黄华占为材料,设计5个不同处理:不施... 化肥减量施用对于促进绿色农业发展至关重要,而加入有机改良剂是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的可行策略。为了探究有机改良剂搭配化肥减量化施用能否使水稻产量达到稳产甚至增产的效果,以2个水稻品种海红11号和黄华占为材料,设计5个不同处理:不施加肥料(CK)、微生物菌剂+减施40%复合肥(T1)、复合微生物肥料+减施40%复合肥(T2)、发酵后的猪粪+减施40%复合肥(T3)和100%复合肥(T4),在湛江沿海农田进行种植,测定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并进行相关分析和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有机改良剂搭配减施40%复合肥的处理对短期内土壤pH值的改变无显著影响,但是增加了有机质的含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产量与株高、倒2叶叶面积、倒3叶叶面积、有效穗数、千粒重、结实率、穗长、穗粒数、穗重和有机质含量分别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水平,与着粒密度和pH值分别呈显著正相关。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产量的因素有结实率、有效穗数和有机质含量,表达式为产量=-0.594+0.010×结实率+0.028×有效穗数,产量=-1.109+0.035×有机质含量。在本试验中,T1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T4处理,而T3和T4处理的产量无显著差异。综上,短期内有机改良剂搭配复合肥施用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通过较高的结实率和有效穗数使水稻获得稳产增产效果,其中微生物菌剂搭配减施40%复合肥(T1)最适合在当地应用,且满足绿色农业发展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化肥减量化 有机改良剂 有机质 产量 土壤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不同抗性水稻3叶期根系生长特性分析
2
作者 王英 冯家敏 +7 位作者 潘金禧 孔晓华 岳颖 凌圳 巫私弘 周鸿凯 杨善 莫俊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84-90,共7页
水稻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土壤盐渍化阻碍其产量提高,深入了解盐胁迫下不同抗性水稻根系生长特征,对耐盐水稻种质筛选有着重要意义。以水稻耐盐种质HD961和盐敏感种质IR29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方式研究150 mmol/L NaCl胁迫下水稻幼苗在... 水稻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土壤盐渍化阻碍其产量提高,深入了解盐胁迫下不同抗性水稻根系生长特征,对耐盐水稻种质筛选有着重要意义。以水稻耐盐种质HD961和盐敏感种质IR29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方式研究150 mmol/L NaCl胁迫下水稻幼苗在不同胁迫时间点(0、12、36、72 h)下根系形态指标、根系活力以及相对电导率的影响,并对这些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时间延长,HD961的总根长、根节点数、根尖数以及根分叉数持续增加,IR29的根系干重、根体积、根直径、根节点数、根尖数、根分叉数、根系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盐胁迫36 h相比,盐胁迫72 h时,HD961根系各项指标仍有一定增幅;而IR29根系除了总根长、相对电导率有一定增加,其余各项指标均下降,这些结果表明IR29受盐胁迫抑制较HD961更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盐胁迫对2个水稻材料的总根长、根节点数、根尖数、根分叉数影响最大。本研究结果可为今后耐盐水稻种质筛选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3叶期 盐胁迫 根系生长特性 根系活力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光合因子与品质性状的典型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杨善 江永 +3 位作者 周鸿凯 叶昌辉 杨杰文 莫俊杰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73,共5页
以参加甘蔗品种比较试验的6个甘蔗品种为材料,通过测定甘蔗伸长期和成熟初期的光合特性及收获期的甘蔗品质性状的表征值,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甘蔗的光合因子与品质性状间的典型相关性。结果表明,甘蔗伸长期和成熟初期的甘蔗光合... 以参加甘蔗品种比较试验的6个甘蔗品种为材料,通过测定甘蔗伸长期和成熟初期的光合特性及收获期的甘蔗品质性状的表征值,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甘蔗的光合因子与品质性状间的典型相关性。结果表明,甘蔗伸长期和成熟初期的甘蔗光合作用因子与收获期的甘蔗品质性状因素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伸长期光合作用因子与收获期的甘蔗品质性状间的典型相关性主要由光合作用因子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与品质性状因素的蔗汁蔗糖分、糖汁转光度的相互作用而产生,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成熟初期光合作用因子与收获期的甘蔗品质性状间所产生的典型相关性主要由光合作用因子的光合速率、叶绿素a与品质性状因素中的蔗茎蔗糖分、糖汁转光度、蔗汁简纯度和蔗汁重力纯度的相互作用较为密切而引起的。通过分析可知,无论伸长期还是成熟期,甘蔗的光合速率均对收获时甘蔗的品质性状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对蔗茎蔗糖分、蔗汁蔗糖分、蔗汁转光度和蔗汁重力纯度的影响。在高产优质的甘蔗品种选育中,应筛选如新台糖22号、柳城03-182、福农28具相似光合因子表征值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光合作用 品质性状 典型相关
原文传递
保水措施对旱坡地甘蔗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善 周鸿凯 +3 位作者 谢平 陈翰文 秦海龙 叶昌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47-652,共6页
用甘蔗品种湖光1号,进行地膜覆盖、施用保水剂、覆盖地膜+保水剂和常规栽培(CK)4种保水措施的旱坡地甘蔗栽培试验,探究不同保水措施对土壤水分、温度及甘蔗生长、品质、产量的影响效应,为旱坡地甘蔗抗旱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地... 用甘蔗品种湖光1号,进行地膜覆盖、施用保水剂、覆盖地膜+保水剂和常规栽培(CK)4种保水措施的旱坡地甘蔗栽培试验,探究不同保水措施对土壤水分、温度及甘蔗生长、品质、产量的影响效应,为旱坡地甘蔗抗旱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施用保水剂、盖膜+施加保水剂处理均能提高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地膜盖膜保墒效应显著,保水剂的保墒作用在降水量少时显著;与CK相比,3种保水措施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甘蔗分蘖率、株高、茎径、单茎重、蔗茎产量与蔗糖产量;盖膜处理显著增加蔗茎产量,但制糖品质降低;施用保水剂的蔗茎产量显著高于CK,但显著低于盖膜处理,制糖品质显著提高;盖膜+施加保水剂处理蔗茎产量与制糖品质都显著提高,效益最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覆盖 保水剂 土壤水分 土壤温度 甘蔗产量 甘蔗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磷肥水平对甘蔗脯氨酸合成积累及关键基因表达的效应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善 叶昌辉 +3 位作者 莫俊杰 黄兴 杨杰文 周鸿凯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8-75,共8页
【目的】探索不同磷肥量对甘蔗脯氨酸的合成积累影响,以阐明磷肥对甘蔗脯氨酸合成积累及其耐旱性的作用效应.【方法】以甘蔗栽培种粤糖55为研究材料,用桶栽试验法,在正常水分和干旱胁迫条件下,测定4个磷肥施用水平的甘蔗植株内P5CS、δ-... 【目的】探索不同磷肥量对甘蔗脯氨酸的合成积累影响,以阐明磷肥对甘蔗脯氨酸合成积累及其耐旱性的作用效应.【方法】以甘蔗栽培种粤糖55为研究材料,用桶栽试验法,在正常水分和干旱胁迫条件下,测定4个磷肥施用水平的甘蔗植株内P5CS、δ-OAT基因表达和酶活性、以及游离脯氨酸、叶绿素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和结论】无论是在正常供水条件下还是干旱胁迫下,甘蔗P5CS、δ-OAT基因的表达及酶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受到N、P、K配比的影响.当施用过磷酸钙为900 kg·hm-2时,正常水分条件下,P5CS、δ-OAT酶活性均处于较低的水平,植株游离脯氨酸含量最低;干旱胁迫下,P5CS酶活性最高,δ-OAT酶活性亦处于较高水平,植株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到最大.基于本研究的结果,湛江砖红壤蔗地的最佳N、P、K肥搭配方案是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的用量分别为918、900、750 kg·hm-2.相关、偏相关及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植株中P5CS对游离脯氨酸的合成积累贡献显著大于δ-OAT;干旱胁迫下甘蔗合成积累游离脯氨酸的途径是以谷氨酸途径(Glu→Pro)为主,鸟氨酸途径(Orn→Pro)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磷肥用量 脯氨酸含量 P5CS δ-OAT 基因表达 干旱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对甘蔗脯氨酸合成积累及其关键基因的效应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善 王熙乾 +3 位作者 叶昌辉 谢平 黄兴 周鸿凯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6-291,共6页
探究2种水分条件下,氮素对甘蔗脯氨酸合成积累的效应,为甘蔗生产中氮素的施用提供理论参考。以粤糖55为材料,采用桶栽试验,在2种水分条件下,测定4个氮素水平间的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P5CS与δ-OAT活性及其基因表达,以及有效茎数、... 探究2种水分条件下,氮素对甘蔗脯氨酸合成积累的效应,为甘蔗生产中氮素的施用提供理论参考。以粤糖55为材料,采用桶栽试验,在2种水分条件下,测定4个氮素水平间的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P5CS与δ-OAT活性及其基因表达,以及有效茎数、茎径、株高、蔗茎产量、锤度的表现值。结果表明:随施氮水平的提高,干旱胁迫下,叶绿素、脯氨酸的含量及δ-OAT、P5CS基因表达量逐渐提高,δ-OAT、P5CS活性先增后降;正常水分下,叶绿素含量不断增加,脯氨酸含量、P5CS活性、δ-OAT活性不断下降。有效茎数、株高、蔗茎产量等性状随着氮素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而茎径、糖锤度则是先增后降。通过分析结果认为,在过磷酸钙(P肥)、氯化钾(K肥)施用量分别固定为1 800、750 kg/hm^2时,砖红壤土尿素(N肥)施用量在456~918 kg/hm^2范围内最佳,甘蔗抗逆性不断增强,产量不断增加,糖分高但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甘蔗 脯氨酸 P5CS δ-OAT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脯氨酸合成积累的甘蔗分蘖期耐旱生理效应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善 杨杰文 +2 位作者 叶昌辉 莫俊杰 周鸿凯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87-93,共7页
为探究干旱胁迫下分蘖期甘蔗植株内游离脯氨酸积累及其合成关键酶的响应机制,以甘蔗品种ROC22为材料进行桶栽干旱胁迫实验,测定生长于7种不同土壤水分下的甘蔗叶片中丙二醛含量、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δ-OAT、P5CS、SOD的活性。... 为探究干旱胁迫下分蘖期甘蔗植株内游离脯氨酸积累及其合成关键酶的响应机制,以甘蔗品种ROC22为材料进行桶栽干旱胁迫实验,测定生长于7种不同土壤水分下的甘蔗叶片中丙二醛含量、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δ-OAT、P5CS、SOD的活性。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强度增大,植株体内不同程度地激活了P5CS、δ-OAT、SOD的活性,合成积累了大量的游离脯氨酸,以抵抗丙二醛等氧化物的积累所造成对细胞膜透性的破坏。但在沙土的土壤水分为2.64%(相对持水量21.2%)时,达到了ROC22的萎蔫系数。相关统计分析结果,6个甘蔗生理指标间的简单正相关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偏相关分析结果,细胞膜透性分别与P5CS活性、脯氨酸含量为负的偏相关且达到了显著水平,丙二醛、δ-OAT、SOD分别与脯氨酸含量的偏相关系数均到达了极显著水平。此外,P5CS与SOD存在共线性,多元相关性分析表明P5CS对游离脯氨酸积累的作用显著地大于δ-OAT,在干旱胁迫下,甘蔗脯氨酸的两个合成途径表现为以Glu→Pro途径主,Orn→Pro途径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脯氨酸 P5CS δ-OAT 干旱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对甘蔗及其近缘植物蔗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善 方欣 +3 位作者 张倩倩 龚茂健 周鸿凯 莫俊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94-100,共7页
研究甘蔗及其近缘植物蔗糖代谢对干旱胁迫的响应,为进一步研究干旱胁迫下甘蔗糖代谢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参考。以2个甘蔗栽培种(Badila、ROC22)、割手密、斑茅为材料,采用桶栽试验法,在伸长期初期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测定土壤含水量、细胞膜... 研究甘蔗及其近缘植物蔗糖代谢对干旱胁迫的响应,为进一步研究干旱胁迫下甘蔗糖代谢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参考。以2个甘蔗栽培种(Badila、ROC22)、割手密、斑茅为材料,采用桶栽试验法,在伸长期初期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测定土壤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可溶性糖含量、蔗糖含量以及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SS)、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的活性,并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天数增加,甘蔗及其近缘植物的细胞膜透性、可溶性糖含量、蔗糖含量均呈不断上升趋势,SPS和SS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AI和NI活性呈不断下降趋势。偏相关结果表明,蔗糖含量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蔗糖含量与SPS、SS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AI、NI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因此,干旱胁迫下,伸长期甘蔗及其近缘植物中蔗糖为主要的渗透调节糖类物质,其蔗糖合成途径被激活,合成更多蔗糖调节细胞渗透势;而蔗糖分解途径被抑制,进而抑制植株正常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甘蔗 SPS SS 糖代谢 AI N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素对甘蔗脯氨酸合成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善 谢平 +2 位作者 李广翔 叶昌辉 周鸿凯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5-921,共7页
以粤糖55为材料,设6个锰处理水平,分别在正常水分和干旱条件下,通过桶栽试验,测定叶片的叶绿素、脯氨酸含量与Δ1-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和δ-鸟氨酸转氨酶(δ-OAT)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结果表明,随着施锰量的增加,2种水分条件下,所... 以粤糖55为材料,设6个锰处理水平,分别在正常水分和干旱条件下,通过桶栽试验,测定叶片的叶绿素、脯氨酸含量与Δ1-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和δ-鸟氨酸转氨酶(δ-OAT)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结果表明,随着施锰量的增加,2种水分条件下,所有测定指标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干旱胁迫下,脯氨酸含量在锰浓度为0.8 g·kg^(-1)时达到最大;δ-OAT,P5CS活性与叶绿素含量在锰浓度为0.4 g·kg^(-1)时达到峰值;δ-OAT,P5CS基因表达量则是在0.2 g·kg^(-1)供锰条件下最大。正常水分下,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δ-OAT活性变化与干旱胁迫时相似;P5CS活性在0.8 g·kg^(-1)时达到最大,但增幅不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正常水分和干旱胁迫条件下,与脯氨酸含量的简单、偏相关系数和直接通径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的分别是P5CS活性和δ-OAT活性。由此认为,在砖红壤土中,为保证甘蔗具有较强抗逆性,甘蔗的施锰量应为0.2~0.4 g·kg^(-1)。在锰的影响下,干旱胁迫时,甘蔗脯氨酸的合成途径以鸟氨酸途径为主;正常水分时,脯氨酸的合成则是谷氨酸途径更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脯氨酸 P5CS δ-OAT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学专业“农业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善 沈雪峰 +1 位作者 莫俊杰 周鸿凯 《科技风》 2023年第27期114-116,共3页
根据“新农科”建设要求,对农学专业人才的多元化需求日益凸显。本文基于剖析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农学专业农业生态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实践教学内容与考核体系的教学改革,并以具体的“微课+翻转课堂+过程考核”教学模式... 根据“新农科”建设要求,对农学专业人才的多元化需求日益凸显。本文基于剖析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农学专业农业生态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实践教学内容与考核体系的教学改革,并以具体的“微课+翻转课堂+过程考核”教学模式改革应用与实践。通过“微课+翻转课堂+过程考核”教学模式的应用,有效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践课程,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符合新农科建设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学 实践教学 微课 翻转课堂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盘龙江水环境分析与预测研究——以氨氮分析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加龙 刘云根 +1 位作者 杨善 刘仁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360-7362,7364,共4页
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水质预测模型、数据库、空间分析技术,实地采集盘龙江水样数据,以GPS空间位置点数据和QuickBird影像为基础,采用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了盘龙江水样氨氮含量。使用样条函数插值的方法,对其现状水质进行了分类... 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水质预测模型、数据库、空间分析技术,实地采集盘龙江水样数据,以GPS空间位置点数据和QuickBird影像为基础,采用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了盘龙江水样氨氮含量。使用样条函数插值的方法,对其现状水质进行了分类。对盘龙江下游河段,综合考虑缓冲区内居民和农田因素,同时简化了完全混合模型,预测了该区域的氨氮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水环境 氨氮 水质预测 内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化时代背景下作物栽培学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3
12
作者 莫俊杰 杨善 周鸿凯 《现代农业研究》 2022年第12期54-58,共5页
多元化时代背景下作物栽培学教学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存在着农科类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扭曲,缺乏学习积极性;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结合不够紧凑,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通过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作物栽培学教学改革的措施,需要从国家宏观调控... 多元化时代背景下作物栽培学教学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存在着农科类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扭曲,缺乏学习积极性;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结合不够紧凑,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通过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作物栽培学教学改革的措施,需要从国家宏观调控管理、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农业院校与学生家长们的有效沟通、思政教育的引入等方面进行配套建设,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及归属感,从而能够安心于课堂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主动学习,进而有利于提高作物栽培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栽培学 教学改革 就业价值观 学农爱农 多元化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雷器”能消雷吗?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善 《浙江电力》 1997年第2期1-5,共5页
介绍了笔者和有关国内外专家对消雷器所作过的一系列研究工作.通过高压试验和现场实测,对比了测得的避雷针和半导体消雷器的雷电参数,阅读了美国的AD报告,有关资料和理论分析强有力地证明国内外的消雷器防雷保护性能不会比常规避雷... 介绍了笔者和有关国内外专家对消雷器所作过的一系列研究工作.通过高压试验和现场实测,对比了测得的避雷针和半导体消雷器的雷电参数,阅读了美国的AD报告,有关资料和理论分析强有力地证明国内外的消雷器防雷保护性能不会比常规避雷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雷针 消雷器 电晕电流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消雷器运行情况的综述
14
作者 杨善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0-27,共8页
消雷器既不能消除雷击也不能限制雷击电流。对它们的试验及其运行经验表明,其电晕电流一般很小,并不足以消除雷击,此外,许多运行中的消雷器遭受到雷击,而测到的雷击电流大于hA甚至为数十kA。本文对华中网局大楼和四川电力系统通讯... 消雷器既不能消除雷击也不能限制雷击电流。对它们的试验及其运行经验表明,其电晕电流一般很小,并不足以消除雷击,此外,许多运行中的消雷器遭受到雷击,而测到的雷击电流大于hA甚至为数十kA。本文对华中网局大楼和四川电力系统通讯站消雷器的消雷效果提出质疑,认为其限流效果未能得到证实。本文还指出,避雷针仍然是微波通信站的有效防雷保护措施,至于用单外(避雷外)还是多钟(消雷器)则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才能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雷针 消雷器 运行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kV断路器装设合闸电阻的讨论
15
作者 杨善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3-35,共3页
按我国“500kV电网过电压保护绝缘配合与电气设备接地暂行技术标准”规定,500kV断路器应安装合闸电阻,以有效降低合闸及重合闸过电压。但是,近年来某些电厂和500kV发输变工程的全套设备均由国外进口,成套装置中有的500kV断路器是不配备... 按我国“500kV电网过电压保护绝缘配合与电气设备接地暂行技术标准”规定,500kV断路器应安装合闸电阻,以有效降低合闸及重合闸过电压。但是,近年来某些电厂和500kV发输变工程的全套设备均由国外进口,成套装置中有的500kV断路器是不配备合闸电阻的。如需要,则需另外补购合闸电阻及其封闭装置,每台费用另加20万美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 断路器 合闸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消雷器的研究
16
作者 杨善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4-48,共5页
本文叙述了自1977年首次提出消雷器研究课题以来的消雷器研究历程,对消雷器进行了试验室试验、现场实测和理论分析,以及参与国防科工委27基地(西昌发射基地)的防雷方案的讨论,根据27基地等现场对雷电参数和避雷针、半导体消雷器为... 本文叙述了自1977年首次提出消雷器研究课题以来的消雷器研究历程,对消雷器进行了试验室试验、现场实测和理论分析,以及参与国防科工委27基地(西昌发射基地)的防雷方案的讨论,根据27基地等现场对雷电参数和避雷针、半导体消雷器为时三年的对比试验,并参照国外有关文献[10],最后得出结论:无论是国外消雷器还是国内消雷器均不能“消雷”,半导体消雷器只是避雷针的一种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雷针 消雷器 电晕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水稻孕穗期SS和SPS活性与糖积累的响应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王旭明 赵夏夏 +7 位作者 陈景阳 龚茂健 杨善 谢平 莫俊杰 黄永相 叶昌辉 周鸿凯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81-486,共6页
为了探究盐胁迫对水稻的蔗糖合成酶(SS)、磷酸蔗糖合成酶(SPS)活性与糖积累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响应机理,选取3份水稻种质材料,在6个NaCl浓度梯度处理下,采用桶栽土培的方法培育至孕穗期,研究了盐胁迫处理对水稻植株外观形态、蔗糖含量... 为了探究盐胁迫对水稻的蔗糖合成酶(SS)、磷酸蔗糖合成酶(SPS)活性与糖积累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响应机理,选取3份水稻种质材料,在6个NaCl浓度梯度处理下,采用桶栽土培的方法培育至孕穗期,研究了盐胁迫处理对水稻植株外观形态、蔗糖含量、可溶性糖含量、SS活性、SPS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抑制水稻的生长发育,表现为株高变矮,分蘖数减少,叶面积较小,叶片枯萎等,其抑制作用随盐胁迫浓度提高而增强;盐胁迫下,盐敏感种质IR29植株合成积累的蔗糖和可溶性糖较耐盐种质JX99、Pokkali的多,但其植株生长发育受到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这是由于IR29植株合成积累的蔗糖和可溶性糖中有一部分用于缓解细胞渗透压参与抗逆生理恢复,而供给植株生长发育部分不足所致。轻度盐胁迫可激发SPS与SS活性增强,分别促进蔗糖、可溶性糖的积累,缓解细胞渗透压力,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提高植株的抗逆性;而中度、重度盐胁迫下SS、SPS活性降低,叶片中蔗糖合成与积累降低,表现为植株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水稻 蔗糖合成酶 蔗糖磷酸合成酶 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4个水稻种质抗逆性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旭明 麦绮君 +7 位作者 周鸿凯 赵夏夏 陈景阳 龚茂健 杨善 谢平 莫俊杰 叶昌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9-156,共8页
为筛选水稻(Oryza sativa)耐盐种质资源,研究了水稻耐盐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盐胁迫下,耐盐种质Pokkali、Fl478、JX99的电导率较低,细胞膜透性较小,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受盐害程度较弱。盐胁迫促进了丙二醛的大量积累,加剧了细胞膜... 为筛选水稻(Oryza sativa)耐盐种质资源,研究了水稻耐盐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盐胁迫下,耐盐种质Pokkali、Fl478、JX99的电导率较低,细胞膜透性较小,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受盐害程度较弱。盐胁迫促进了丙二醛的大量积累,加剧了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而耐盐种质的丙二醛积累较少,但高盐胁迫下3个耐盐种质的丙二醛含量升高,破坏了细胞膜的完整性。感盐种质R29的临界饱和亏的增幅较大,耐盐种质相对含水量降幅小。应用模糊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4个水稻种质的耐盐性依次为JX99>Pokkali>FL478>IR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盐胁迫 抗逆性 丙二醛 脯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集控运行中的节能降耗策略与实践
19
作者 杨善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12期064-067,共4页
在当前火电厂集控运行中,节能降耗已成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关键策略。本文围绕火电厂集控运行特点,深入探讨了锅炉燃烧优化控制、热效率监测与管理、设备节能改造与维护等具体节能措施,并从管理创新角度分析了智能化管... 在当前火电厂集控运行中,节能降耗已成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关键策略。本文围绕火电厂集控运行特点,深入探讨了锅炉燃烧优化控制、热效率监测与管理、设备节能改造与维护等具体节能措施,并从管理创新角度分析了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应用、集控运行人员的技能提升、节能降耗的综合考核机制以及大数据分析在运行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这些节能策略的探讨,旨在为火电厂的能源管理和持续优化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路径。最终,文章揭示了集控运行中的多维度节能措施如何共同作用,推动火电厂在提升运行效率的同时实现更为可持续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集控运行 节能降耗 锅炉燃烧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稻品种对NaCl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盐性评价 被引量:18
20
作者 刘梦霜 郭海峰 +4 位作者 陈观秀 莫俊杰 许江环 杨善 周鸿凯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6-336,共11页
土壤盐渍化是限制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培育水稻耐盐新品种,对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不同品种水稻幼苗的生长及生理的变化趋势,明确不同水稻品种苗期耐盐性强弱,以5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方式研究不同浓度NaC... 土壤盐渍化是限制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培育水稻耐盐新品种,对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不同品种水稻幼苗的生长及生理的变化趋势,明确不同水稻品种苗期耐盐性强弱,以5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方式研究不同浓度NaCl(0、70、140 mmol/L)处理对水稻苗期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及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其耐盐性。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盐分对各水稻品种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及根平均直径总体上起抑制作用,其中‘HH11’和‘日本晴’的根系生长指标值变化较小,‘9311’和‘JX99’的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根尖数均受到显著抑制,‘HD961’平均根尖数最多。随着NaCl浓度增大,各品种株高、根系活力总体呈逐渐下降趋势,叶绿素总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根系Na^(+)/K^(+)总体呈上升趋势,而根系Na^(+)、K^(+)含量呈先升高后减少的趋势。其中,盐胁迫下‘9311’和‘JX99’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增幅最大,‘日本晴’和‘HH11’的丙二醛含量、根系Na^(+)/K^(+)增幅最小,‘日本晴’的株高下降率最小,‘HH11’的根系活力下降率最小。主成分分析表明,3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解释了盐胁迫下16个单项指标94.23%的变化,其中根长、根体积、根尖数、叶绿素总量、丙二醛含量、电导率可作为评价水稻苗期耐盐性的主要作用因子,K^(+)、Na^(+)/K^(+)、株高可作为评价水稻苗期耐盐性的次要作用因子。隶属函数结果分析表明,5个水稻品种耐盐性由强到弱依次为‘HH11’>‘HD961’>‘日本晴’>‘9311’>‘JX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NACL胁迫 生长 生理 隶属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