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和增 万凤 +1 位作者 荣晗 杨孔军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将27例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依据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减分率判定临床疗效,将有效病例设为有效组,无效病例设为无效组,对...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将27例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依据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减分率判定临床疗效,将有效病例设为有效组,无效病例设为无效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治疗有效率为44.44%.有效组患者受教育年限、病前性格、症状特点、首发年龄、服药种类、用药是否为二苯二氮(艹卓)类、经济水平、社会支持度、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有效发作次数、发作时间、婚姻及简明精神病量表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因子减分等与无效组差异均有显著或极显著性(P<0.05或0.01).其主要影响因素有患者受教育年限、婚姻、病前性格、经济水平、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有效发作次数以及简明精神病量表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因子减分等.结论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显著,但影响因素较多,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特别重视抽搐发作质量,必要时可联合二苯二氮(艹卓)类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临床疗效 影响因素 简明精神病量表 抽搐发作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文拉法辛治疗前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14
2
作者 杨和增 单菲 李敏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7-459,共3页
目的探讨女性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文拉法辛治疗前后抑郁症状及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变化。方法对40例围绝经期有抑郁症的妇女文拉法辛治疗4周,治疗前后均测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HAMD-24)评分及测定血清BDNF水平,... 目的探讨女性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文拉法辛治疗前后抑郁症状及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变化。方法对40例围绝经期有抑郁症的妇女文拉法辛治疗4周,治疗前后均测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HAMD-24)评分及测定血清BDNF水平,并与40例围绝经期健康妇女比较。结果治疗组抑郁症状有改善(P<0.01);BDNF水平有升高(P<0.01);有效组妇女治疗前后血清BDNF水平均比无效组高(P<0.01),有效组治疗前后BDNF水平有上升(P<0.01)。结论文拉法辛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BDNF水平提高的同时,抑郁症状明显改善,效果好差与BDNF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围绝经期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抗抑郁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和增 朱华琛 +1 位作者 曾慧 齐立国 《精神医学杂志》 2013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对校正QT(QTc)的影响。方法 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接受氨磺必利治疗31例(低剂量13例,高剂量18例),利培酮治疗31例,测量患者入组时和治疗4周后的心电图,并对QTc间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氨磺必利组治疗4周后的QTc间期为(...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对校正QT(QTc)的影响。方法 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接受氨磺必利治疗31例(低剂量13例,高剂量18例),利培酮治疗31例,测量患者入组时和治疗4周后的心电图,并对QTc间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氨磺必利组治疗4周后的QTc间期为(413.39±36.55)ms,长于利培酮组治疗4周后的QTc间期(392.58±14.97)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磺必利高剂量组治疗4周后QTc间期的延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磺必利剂量大时可出现QTc间期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C间期 氨磺必利 利培酮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罗西汀联合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杨和增 吴丹 +1 位作者 王秋玲 朱华琛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3期152-153,共2页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对2011年2月12日至2011年6月12日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64例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利培酮及氯米帕明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帕罗西汀及利...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对2011年2月12日至2011年6月12日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64例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利培酮及氯米帕明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帕罗西汀及利培酮进行治疗,分别于入组时及第2、4、6、8周进行自编问卷、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测评。结果治疗后2、4、6、8周TESS评分帕罗西汀组显著低于氯米帕明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在两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疗效好,副作用少,是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罗西汀 精神分裂症 抑郁 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及一级家属前额叶血流非对称性的近红外光谱成像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和增 万凤 +2 位作者 赖文涛 李敏智 陈周文 《精神医学杂志》 2017年第2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未患病一级家属前额叶血流非对称性的近红外光谱成像特征。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21例、未患病一级家属(家属组)20例、健康对照(健康组)20例,行近红外光谱成像检查,对三组对象前额叶左右对称位置的通...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未患病一级家属前额叶血流非对称性的近红外光谱成像特征。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21例、未患病一级家属(家属组)20例、健康对照(健康组)20例,行近红外光谱成像检查,对三组对象前额叶左右对称位置的通道进行比较,分析对称性。结果健康组的通道C6与通道C16组合(C6-C16)氧合血红蛋白信号左右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患者组与家属组中的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通道组合C3-C20、C4-C19、C11-C13脱氧血红蛋白信号左右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患者组与家属组中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C2-C17的脱氧血红蛋白信号具有左右非对称性(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及其一级家属的前额叶存在血流非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成像 精神分裂症 非对称性 一级亲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和增 张建 陆亚文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19期149-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精神科住院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4年1月1日~2010年12月30日在本院住院治疗过程中发生死亡的21例精神病患者作为死亡组,在同期有病重情况(随访仍存活)的33例住院精神病患者中,按性别、患者来源性质(是否为流浪精神... 目的探讨精神科住院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4年1月1日~2010年12月30日在本院住院治疗过程中发生死亡的21例精神病患者作为死亡组,在同期有病重情况(随访仍存活)的33例住院精神病患者中,按性别、患者来源性质(是否为流浪精神病患者)进行l:1匹配,并随机选取21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氯丙嗪的使用、营养不良症、死因(病重原因)为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有无会诊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入院心电图异常、饮食差、合并有2种以上的躯体疾病、死亡时间、治疗有缺陷等方面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饮食差、服用氯丙嗪、合并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未采用联络会诊等是精神科患者发生死亡的重要相关因素,临床上应重视相关因素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住院患者 死亡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躁狂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杨和增 丘日阳 王秋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9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将入组的80例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治疗组采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对照组采用氯丙嗪联合丙戊酸钠,进行为期6周的疗... 目的探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将入组的80例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治疗组采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对照组采用氯丙嗪联合丙戊酸钠,进行为期6周的疗效及副反应比较。采用躁狂量表、副反应量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4、6周末时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BRM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减低(P<0.01);临床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0.00%,治疗组为85.00%;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4,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5.00%)显著低于对照组(67.50%)(x2=8.46,P<0.01)。结论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少,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适合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硫平 丙戊酸钠 氯丙嗪 双相躁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裂型障碍患者28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杨和增 徐淑娴 +1 位作者 朱双阅 万凤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5期2526-2527,共2页
目的总结分裂型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分裂型障碍的识别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8例分裂型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中,男性24例(占85.71%),女性4例(24.29%);发病年龄(21.89±6.96)岁,起... 目的总结分裂型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分裂型障碍的识别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8例分裂型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中,男性24例(占85.71%),女性4例(24.29%);发病年龄(21.89±6.96)岁,起病至确诊时间为(8.83±8.81)年;常见的临床症状有情感平淡25例(89.26%),社会退缩22例(78.57%),古怪行为13例(46.43%),猜疑或偏执观念10例(35.71%),有偶发的精神病症状7例(25.00%),思维过分琐碎4例(24.29%);治疗好转率为96.43%。结论分裂型障碍患者发病率低,不易被早期诊断,症状不典型,疗效欠佳,临床应该提高对本病的识别,及早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裂型障碍 临床特点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及一级亲属言语流畅性功能与近红外光谱成像的相关性
9
作者 杨和增 李敏智 +2 位作者 万凤 陈周文 赵杰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21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未患病一级亲属的言语流畅性损害与近红外光谱成像(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脑血流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精分组)、健康的一级亲属(亲属组)、健康对照(对照组)各19例,采用言语流畅性...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未患病一级亲属的言语流畅性损害与近红外光谱成像(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脑血流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精分组)、健康的一级亲属(亲属组)、健康对照(对照组)各19例,采用言语流畅性测试(verbal fluency task,VFT)为范式,行NIRS检查,并分析言语流畅性功能、NIRS的相关性。结果氧合血红蛋白(oxyhemoglobin,OxyHb)的通道14、15与词语总数、正确数存在弱负相关,通道6与正确数存在弱负相关。脱氧血红蛋白(deoxyhemoglobin,DeoxyHb)的通道18与词语总数、正确数存在弱的正相关。结论左侧额极的负荷性激活可为候选的内表型,并与言语流畅性呈负相关;前额叶右中间背侧区负荷性激活,可为候选的状态学标记,并与言语流畅性呈负相关;右外侧背区的血流减慢,可为候选的内表型,并与言语流畅性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流畅性 近红外光谱成像 空间特征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性国际诊断访谈表的效度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胡赤怡 胡纪泽 +4 位作者 段卫东 杨和增 丁树明 冯征 高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85-389,共5页
目的探讨复合性国际诊断访谈表(CIDI)3.1中文版对精神疾病诊断的效度。方法利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配套的半定式临床问卷(SCID)对400名在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中接受过CIDI访谈的被试进行检查,根据DSM-Ⅳ作出诊断... 目的探讨复合性国际诊断访谈表(CIDI)3.1中文版对精神疾病诊断的效度。方法利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配套的半定式临床问卷(SCID)对400名在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中接受过CIDI访谈的被试进行检查,根据DSM-Ⅳ作出诊断,比较CIDI和SCID的诊断效度。结果CIDI3.1与SCID的诊断一致率由高到低排列:分别为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精神病性障碍,Kappa值依次为0.53、0.25、0.16;CIDI诊断灵敏度由高到低分别为心境障碍(77.8%)、焦虑障碍(55.8%)、精神病性障碍(40.0%),而对整个精神疾病的诊断灵敏度为93.4%。CIDI诊断特异度由高到低分别为精神病性障碍(96.0%)、心境障碍(76.0%)、焦虑障碍(76.0%),对整个精神疾病的诊断特异度为39.2%。结论CIDI3.1对于确定整个精神疾病、心境障碍及焦虑障碍有较高的灵敏度,对于后两者及精神病性障碍有较好的特异度,不失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较好工具。但应注意社区人群中CIDI与SCID对于焦虑障碍和精神病性障碍的诊断一致性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性国际诊断访谈表3.1 DSM—Ⅳ半定式临床问卷 效度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万凤 陈周文 +1 位作者 戎笛声 杨和增 《精神医学杂志》 2015年第3期190-191,共2页
目的探讨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否存在糖脂代谢异常。方法测定77例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及63名正常对照(对照组)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脂代谢指标并进行比较。结... 目的探讨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否存在糖脂代谢异常。方法测定77例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及63名正常对照(对照组)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脂代谢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脂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代谢 脂代谢 未服药 首发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严重抑郁症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敏智 杨和增 李婷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了解严重抑郁症患者用MECT(无抽搐电休克)对病情和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3—2016年收治确诊的严重抑郁症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常规抑郁症治疗)和观察组(联合MECT)各50例,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患者症状改善评估疗... 目的了解严重抑郁症患者用MECT(无抽搐电休克)对病情和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3—2016年收治确诊的严重抑郁症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常规抑郁症治疗)和观察组(联合MECT)各50例,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患者症状改善评估疗效,观察组评估无效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检测,提示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与焦虑量表等评分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检测,提示各个项目观察组患者指标均明显更具优越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抑郁症患者单纯对症治疗不能取得满意效果,联合MECT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并改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抽搐电休克(MECT) 严重抑郁症 认知功能 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QTc间期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万凤 戴静 +2 位作者 韩雪 杨和增 陈周文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10-11,19,共3页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QTc间期的影响.方法 将5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口服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口服帕罗西汀治疗.观察4周.治疗前后检测两组电解质及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电解质各项指标均无显著...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QTc间期的影响.方法 将5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口服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口服帕罗西汀治疗.观察4周.治疗前后检测两组电解质及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电解质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QTc间期虽较治疗前有所延长,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同期两组QTc间期及治疗后QTc间期延长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常规剂量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抑郁症患者QTc间期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心电图 QTC间期 艾司西酞普兰 帕罗西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结构特征和功能预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凌秋 谢新晖 +4 位作者 杨和增 赖文涛 赵杰 刘泱慧 荣晗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7期88-93,共6页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肠道微生物结构特征与功能预测。方法最终纳入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深圳市康宁医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9名作为精神分裂症(SCZ)组和同时期周边社区的健康志愿者52名作为健康对照(HC)组(按1:3的比例)。运用1...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肠道微生物结构特征与功能预测。方法最终纳入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深圳市康宁医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9名作为精神分裂症(SCZ)组和同时期周边社区的健康志愿者52名作为健康对照(HC)组(按1:3的比例)。运用16S RNA技术分析两组肠道微生物结构特征和进行功能预测。结果(1)SCZ组和HC组的肠道微生物结构特征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科、属、种三个水平上共找到8个差异的菌,在科水平有疣微菌科和毛螺菌科;在属水平为粪杆菌属、Butyricicoccus、毛螺菌属、氏菌属及杆菌属;在种水平有普拉梭菌、Butyricicoccus pullicaecorum和Roseburia faecis。(2)SCZ组和HC组在KEGG功能预测发现,两组样本在KEGG L1、KEGG L2、KEGG L3的部分功能预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肠道微生物结构特征与健康对照相比发生改变,部分肠道微生物特征可能会成为精神分裂症临床诊断的辅助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肠道微生物 16S 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海洛因依赖者定向手术治疗前后性激素变化(附120例报告)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和增 郭沈昌 +8 位作者 任廷文 成良正 杨理荣 王咸昌 温金峰 谭家亮 宁连才 徐海燕 潘杰 《中国性科学》 2005年第5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前后男性海洛因依赖者的性激素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用立体定向术对120例男性海洛因依赖者做前扣带回及伏隔核损毁术,术前及术后2周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性激素T2、E2、FSH、LH、PRL。结果:术后E2显著下降(P<0.01),... 目的:探讨手术前后男性海洛因依赖者的性激素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用立体定向术对120例男性海洛因依赖者做前扣带回及伏隔核损毁术,术前及术后2周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性激素T2、E2、FSH、LH、PRL。结果:术后E2显著下降(P<0.01),PRL、FSH明显升高(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摄入海洛因可以引起性功能损害,手术后患者性功能可以逐渐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海洛因依赖 定向手术 性激素 性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绝经期综合征焦虑抑郁症状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8
16
作者 单菲 槐中美 +1 位作者 杨和增 谢国华 《中国性科学》 2013年第7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性激素替代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症状及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变化。方法:对4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有焦虑抑郁症状的妇女,性激素替代治疗12周,治疗前后均测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性激素替代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症状及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变化。方法:对4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有焦虑抑郁症状的妇女,性激素替代治疗12周,治疗前后均测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测定血清BDNF水平,并与40例围绝经期健康妇女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焦虑抑郁症状有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妇女血清BDNF水平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BDNF水平有统计学意义的升高(P<0.01)。结论:性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后,BDNF水平提高的同时,焦虑抑郁症状明显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性激素替代治疗 焦虑抑郁症状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221例阿片类药物依赖的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咸昌 郭沈昌 +7 位作者 杨理荣 成良正 任廷文 杨和增 谭家亮 温金峰 宁连才 徐海燕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5年第3期129-134,共6页
目的观察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阿片类药物依赖近期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运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MMPI)、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Revised in China,WAIS-RC)、... 目的观察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阿片类药物依赖近期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运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MMPI)、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Revised in China,WAIS-RC)、韦氏记忆量表(weehsler memory scale,WMS)及自编药物依赖问卷、睡眠质量问卷、戒断症状清单、定向手术神经精神不良反应观察表作术前术后比较.结果MMPI中的疑病(Hs)、抑郁(D)、癔症(Hy)、心理病态(Pd)术后较术前显著降低,偏执(Pa)、精神分裂(Sc)、轻躁狂(Ma)则术后升高,均呈非常显著差异(P<0.01);药物依赖评分、术后总分、躯体依赖分、心理依赖分均比术前明显低,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戒断症状评分与持续时间比较,术后较术前均低,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睡眠评分与术后总分降低,术后睡眠效率增加,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术后2周WAIS-RC与术前比较,语言智商(VIQ)尚低于术前,有显著差异(P<0.05),操作智商(PIQ)较术前高,呈非常显著差异(P<0.01),全智商(FIQ)虽升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记忆商(MQ)高于术前,有显著差异(P<0.05);随访时间平均8.9个月,复吸率为13.12%~16.29%;术后第1周最多见的不良反应:摸索动作(84.7%)、主观记忆差(55.3%)、计算困难(39.1%)、懒散少语(26.9%)、乱讲话(26.4%)、尿失禁(22.84%)、定向障碍(20.3%),术后第2周最多见:主观记忆差(26.9%)、懒散少语(21.3%)、摸索动作(18.78%)、计算困难(16.2%)、行为紊乱(10.12%),不良反应平均持续时间为6.94天.结论本手术对于治疗阿片类药物依赖效果显著,没有严重的近期不良反应,手术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依赖 脑定向手术 量表评定 躯体依赖 心理依赖 近期疗效 复吸率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扣带回及伏隔核损毁治疗海洛因依赖111例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沈昌 成良正 +9 位作者 王咸昌 杨理荣 任廷文 郭跃平 张萍 杨和增 温金峰 谭家亮 徐海燕 李烽 《国际中华神经精神医学杂志》 2005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了解脑手术治疗海洛因依赖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用立体定向术封ul例海洛因依赖者做前扣带回及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NAc)的损毁术。手术前后进行海洛因心理依赖及觅药行为自评量表及智商和记忆商数的测定和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 目的了解脑手术治疗海洛因依赖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用立体定向术封ul例海洛因依赖者做前扣带回及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NAc)的损毁术。手术前后进行海洛因心理依赖及觅药行为自评量表及智商和记忆商数的测定和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评定,对手术的效果和副反应进行观察,另外,还做了手术前后性激素测定。术后进行3-6月随访。结果术后患者心理依赖消失或明显减轻,第一周智商和记忆商数下降,第二周开始恢复,术后24人有短时间尿失禁,10人有大便失禁,2周后恢复。男病人术后血睾酮含量增高,雌二醇含量下降。SCL90抑郁、焦虑等因子分术后比术前明显下降(p<0.05),随访发现复吸者有15人。结论扣带回及伏隔核毁损术是治疗海洛因躯体和心理依赖有效、复吸率低及副反应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隔核 心理卫生自评量表 海洛因依赖者 心理依赖 记忆商数 手术前后 立体定向术 性激素测定 雌二醇含量 手术治疗 前扣带回 觅药行为 术后患者 大便失禁 副反应 副作用 损毁术 下降 尿失禁 血睾酮 男病人 因子分 复吸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性精神障碍1例
19
作者 温金峰 郭沈昌 杨和增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322-322,共1页
关键词 周期性精神障碍 选择性单胺氧化酶-β抑制剂 思吉宁 小儿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及一级家属近红外光谱成像的空间特点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和增 万凤 +3 位作者 李敏智 赖文涛 陈周文 赵杰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7年第5期334-338,共5页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及一级家属近红外光谱成像(NIRS)检测的空间特点.方法 入组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家属、健康人共三组各20例,结合言语流畅性测试(VFT)行NIRS检测,分析3组的氧合血红蛋白(Oxy-Hb)、脱氧血红...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及一级家属近红外光谱成像(NIRS)检测的空间特点.方法 入组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家属、健康人共三组各20例,结合言语流畅性测试(VFT)行NIRS检测,分析3组的氧合血红蛋白(Oxy-Hb)、脱氧血红蛋白(Deoxy-Hb)和总氧血红蛋白(Total Hb)的各通道的变化规律.结果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有Oxy-Hb的通道6,7,11,14,15,Deoxy-Hb的通道11,18,20,Total Hb的通道6,7,11,13,14,15.Oxy-Hb及Total Hb通道6,7,11,14,15健康对照组均为负值,而患者组均为正值.通道6,7的Oxy-Hb、Total Hb相对平均值,健康对照组低于患者组及家属组,通道18,20的Deoxy-Hb相对平均值,患者组、家属组低于健康对照组;通道14,15的Oxy-Hb、Total Hb相对平均值及通道11的Deoxy-Hb相对平均值,患者组高于健康组及家属组.结论 患者组及家属组前额叶功能存在异常:右中背侧区的异常激活、左前额叶腹侧区的血流减慢可能为状态学标记;前额叶的左中腹侧区激活增强及右侧腹外侧区血流减慢不足可视为精神分裂症候选的生物学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生物学标记 近红外光谱成像 言语流畅性测试 一级亲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